高考物理淮安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淮安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氢原子能级关系如图,下列是有关氢原子跃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
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照射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能发生光电效应
C.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
D.氢原子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1.51eV
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甲、乙、丙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小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的强度低于甲光的强度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3.用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释放的光子,照射某种金属,结果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已知氢原子处在n=1、2、3、4能级时的能量分别为E1、E2、E3、E4,能级图如图所示。
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共发出8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光子,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
C.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两种光子的能量分别为E4﹣E3、E4﹣E2
D.金属的逸出功W0一定满足关系:E2﹣E1<W0<E3﹣E1
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光子能量为 2.5eV的某种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V时,电流表示数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0.7eV
B.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eV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当电压表示数大于0.7V时,如果把入射光的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电流表可能会有示数
5.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然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初速度为零,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λ=
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2meU
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6.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和从n=3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
时,分别辐射出光子a和光子b,则
A.由于辐射出光子,原子的能量增加
B.光子a的能量小于光子b的能量
C.光子a的波长小于光子b的波长
D.若光子a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光子b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7.用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钨(W)和锌(Zn),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实验可画出光电子的
-图线.已知钨的逸出功是4.54eV,锌的逸出功最大初动能k E随入射光频率v变化的k E v
-坐标系中,则正确的图是()
为4.62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k E v
A.B.
C.
D.
8.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激发后的氢原子只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a、b、c,频率,让这三种光照射逸出功为10.2eV的某金属表面,则()
A.照射氢原子的光子能量为12.75eV
B.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频率为
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89eV
D.光a、b、c均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9.用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A.a光的频率一定小于b光的频率
B.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C.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
D.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
10.用单个光子能量为5.6eV的一束光照射图示的光电管阴极K,闭合开关S,将滑片P 从右向左滑动,发现电流表示数不断减小,当电压表示数为U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已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2.6eV,则()
A.U=2.6V B.U=3.0V C.U=5.6V D.U=8.2V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光子说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C.是聚变反应
D.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高能级从低能级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12.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若仅减弱照射光的强度,则可能不再有光电子飞出
13.用一束单色光照射A、B两种金属,若照射A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照射B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则
A.若增大光照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B .金属A 的逸出功比金属B 逸出功大
C .金属A 的截止频率比金属B 的截止频率低
D .得到的光电子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为光速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康普顿在研究X 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光线的波长发生了变化,为波动说提供了依据
B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荷质比,从而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C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揭开了原子核组成的神秘面纱,开创了人类认识原子核的新纪元
D .伽利略发现了单摆具有等时性,并提出了单摆的周期性公式2g L T π= 15.一含有光电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乙图是用a 、b 、c 光照射光电管得到的I —U 图线,1c U 、2c U 表示截止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光电管得到的电压为正向电压
B .a 、c 光的波长相等
C .a 、c 光的光强相等
D .a 、b 光的波长相等
16.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到阴极K 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
A .若仅增大光照强度,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B .若仅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C .若仅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D .若仅将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17.如图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中间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C.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
D.铀235只要俘获中子就能进行链式反应
18.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规律认识错误
..的是()
A.用能量为14.0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B.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中,有3种不同频率的光能使锌发生光电效应
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
D.用能量为10.21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19.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
.则这两种光()
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
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B.b光的光子能量小
C.a光的频率小
D.用a光照射产生的光电流一定大
20.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持照射光的频率不变,增大照射光的强度,饱和光电流变大
B.照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C.保持照射光的强度不变,不断减小照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D.遏止电压的大小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
21.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
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
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
22.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极短时间内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用频率为v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同样频率为v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
A.U=hv
e
-
w
e
B.U=
2hv
e
-
w
e
C.U=2hv-W D.U=
5hv
2e
-
w
e
23.用一束单色光先后照射锌片和银片,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子的能量一定不同
B.两金属的逸出功一定相同
C.光电子的最大动量一定相同
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不同
24.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 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当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的动能减少,氢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减少
B.氢原子可能辐射4种频率的光子
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D.从n=4到n=1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25.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处于激发态(n=4)的氢原子,当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辐射出N种不同频率的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5
B.其中从n=4跃迁到n=3所发出的光子频率最高
C.N种频率的光子中,共有4种光子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D.金属钠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11.31eV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2
33
C 种频率的光子,选项A错误;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E=E2-E1=10.2eV,则照射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正确;
C.因10.3eV不等于基态与n=2能级的能级差,则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不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选项C错误;
D.氢原子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E′=E3-E1=(-1.51)-(-
13.6)=12.09eV,选项D错误;
故选B。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eU c=E k=hv-W0,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遏止电压U c越大.甲光、乙光的遏止电压相等,所以甲光、乙光的频率相等,甲光的光电流比乙光大,则甲光的光照强度比乙光
大,故A 错误,C 正确;丙光的遏止电压大于乙光的遏止电压,所以丙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则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故B 错误;丙光的遏止电压大于甲光的遏止电压,根据eU c =E k 知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故D 错误;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截止电压、截止频率,以及理解光电效应方程eU c =E k =hv-W 0.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C 42=6,所以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故A 错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过程中释放能量,原子的能量在减小,根据知,电子动能增大,故B 错误;只有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都大于这金属的逸出功,其它均小于这金属的逸出功,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故C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E 3﹣E 1>W 0 与E 4﹣E 1>W 0 ,其它均小于W 0,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子能量与能极差的关系,即E m ﹣E n =hv ,以及知道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并学会判定跃迁过程中,动能与电势能,及能量如何变化。
4.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据题意,当用2.5ev 能量的光电子照射阴极时有:2012
h w mv γ-=,当调整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0.7v 时电流表示数为0,则说明电场力对光电子做负功,使光电子刚好到不了阳极,则有:2012
qu mv =,所以可以计算得阴极的逸出功为:201 1.82
w h mv h qu ev γγ=-=-=,故A 、C 选项错误而B 选项正确;当电压表示数大于0.7v 时,电场力做功能力更强,如果增强入射光强度,只会增加光电流强度但增加不了光电子初动能,电流表仍不会有示数,D 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电效应。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该实验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衍射现象说明粒子的波动性,故A 正确;
B 、电子束通过电场加速,由动能定理可得:212eU mv =,故有:2P mv meU ==,所以,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2h P meU
λ==,故B 正确; C 、由B 可知:加速电压U 越大,波长越小,那么,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C 错误; D 、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质量变大,那么粒子动量2k P mE =
变大,故德布罗意波的波长h P
λ=
变小,故衍射现象将不明显,故D 错误. 【点睛】
根据衍射现象得到波动性,然后由动能定理得到粒子速度,进而得到动量,从而得到波长,根据波长表达式得到电压或粒子变化下波长的变化,从而判断衍射现象变化. 6.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原子是从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放出光子,能量减小,A 错误;0.85( 3.4) 2.55a E eV eV eV =---=, 1.51(13.6)12.09b E eV eV eV =---=,a b E E <,B 正确;根据公式E h ν=可得能量越大频率越大,波长越小,故光子a 的波长大于光子b 的波长,C 错误;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因为a 光子的频率小于b 光子的频率,所以若光子a 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光子b 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 错误;
考点:考查了原子跃迁,光电效应
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光电效应方程知,对金属钨 4.54K E h ν=-,对金属锌 4.62K E h ν=-,所以图象的斜率相同,图线应平行.又有W h ν=逸极,则图线与横轴的截距点越大,金属锌的极限频率越大,A 正确.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公式
,
可知n =3,因此受到激发后的氢原子处于第n =3能级;
A .根据氢原子由n =3跃迁到n =1产生的光子能量与从n =1跃迁到n =3所吸收的光子能量相等可知,照射氢原子的光子能量为:
,
A错误;
B.频率大小关系为,从n=3跃迁到n=2辐射出的能量最小,即其对应的光频率为,B错误;
C.氢原子由n=2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
而由n=3跃迁到n=1产生的光的能量12.09eV,依据光电效应方程,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
C正确;
D.氢原子由n=3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
所以不能使逸出功为10.2eV的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D错误.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知a光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
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知b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所以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A错误;
B.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增加b光的强度,仍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错误;
C.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 的电流是由c到d,C错误;
D.增加a光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多,通过电流计的电流增大,D 正确。
【点睛】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即影响光电流的大小。
1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根据动能定理可得电压表示数至少为:;解得:.
A.2.6V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A项错误.
B. 3.0V与计算结果相符;故B项正确.
C. 5.6V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C 项错误.
D. 8.2V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D 项错误.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理论解释黑体辐射;故A 项错误.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有能量还具有动量;故B 项正确.
C.该反应为铀核的裂变反应方程式,中子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为链式反应;故C 项错误.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电子的轨道半径变小则电子的动能增大,库仑力做正功有电势能减小;故D 项错误.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1)每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只有当入射光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才会有电子飞出,故A 错误;
(2)锌板在弧光灯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逸出,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导致指针带正电。
故B 正确,C 错误;
(3)是否有光电子飞出,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故D 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
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0km E hv W hv hv =-=-和照射A 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照射
B 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可知金属A 的逸出功比金属B 的逸出功小,金属A 的截止频率比金属B 的截止频率低,增大光照强度,单色光的频率不变,则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得到的光电子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于光速,故
C 正确,AB
D 错误.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康普顿在研究X 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光线的波长发生了变化,为粒子说提供了依据,A 错误;
B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荷质比,从而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结构,B 错误;
C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揭开了原子核组成的神秘面纱,开创了人类认识原子核的新纪
元,C 正确;
D .伽利略发现了单摆具有等时性,惠更斯提出了单摆的周期性公式,D 错误。
故选C 。
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从金属出来的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则对应电压为反向电压,故A 错误;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截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可知a 、c 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小于b 光的截止频率,根据212
m eU mv h W ν==-截,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U 截越大。
a 光、c 光的截止电压相等,所以a 光、c 光的频率相等,则a 、c 光的波长相等;因b 光的截止电压大于a 光的截止电压,所以b 光的频率大于a 光的频率,则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故B 正确,D 错误;由图可知,a 的饱和电流大于c 的饱和电流,而光的频率相等,所以a 光的光强大于c 光的光强,故C 错误;故选B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截止电压、截止频率,以及理解光电效应方程
212
m eU mv h W ν==-截,同时注意正向电压与反向电压的区别。
1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图中光电管加的是正向电压,若仅增大光照强度,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故A 正确。
B .若将电源极性反接,其电压值小于截止电压时仍有电流,故B 错误。
C .由题意,入射光的波长为λ0时,能发生光电效应,若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入射光的频率减小,仍然可能发生光电效应,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故C 错误。
D .若仅将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光电管两端电压增大,如果已经达到饱和光电流,则光电流不会增大,故D 错误。
故选A 。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
正确;
B .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中间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贯穿能力最强,故B 错误;
C .由图可以知道,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但遏止电压是一样,说明遏止电压与光的强度无关,故C 错误;
D .链式反应需要达到临界体积才可以,故D 错误;
故选A .
1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用能量为14.0eV 的光子照射,氢原子可以从基态跃迁到无穷远,多余的能量转化为电离后的动能,故A 正确.
B .一群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光子种类数目为6种,其中有3种光子能量大于3.34eV ,故B 正确.
C .氢原子跃迁辐射光子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一部分克服逸出功,多余部分以动能形式随光电子逸出.一群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光子最大能量为12.09eV ,克服逸出功后剩余的最大动能为8.75eV ,故C 正确.
D .当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刚好等于能级差时,氢原子会跃迁到对应的高能级上去.由于没有任何一个高能级与基态的能级差等于10.21eV ,而且又不足以跃迁到无穷远发生电离,所以用能量为10.21eV 的光子照射,不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故D 错误.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根据2m 12
c eU mv =
知,a 光对应的遏止电压较小,则a 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小,故A 错误; BC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 km 0E h W υ=-,a 光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小,则a 光的光子能量较小,频率较小,故B 错误,C 正确;
D 、由图可以知道,a 光产生的饱和电流较大,但是用a 光照射产生的光电流不一定大,光电流大小还与光电管两端电压有关,故D 错误.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根据光电效应实验得出的结论:保持照射光的频率不变,照射光的强度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故A 正确;A 项不合题意.
B.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照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故B 正确;B 项不合题意.
CD.遏止电压的大小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保持照射光的强度不变,不断减小照射光的频率,若低于截止频率,则没有光电流产生,故C 错误,D 正确. C 项符合题意. D 项不合题意.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紫外线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此时锌板中有电子逸出,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故C 正确;
2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ν的强光照射阴极K ,发生了光电效应,即吸收的光子能量为nhv ,n=2、3、4 …,根据eU nh νW =- ,可知nhv W U e e
=-,所以B 正确.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同一束单色光的频率相同,因而光子能量相同,逸出功等于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需要做的最少的功,因此只由材料决定,锌片和银片的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逸出功一定不相同,由
km 0E h W ν=-
照射光子能量h ν相同,逸出功0W 不同,则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同。
由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同,则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不同,即光电子的最大动量不相同,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核外电子的半径减小,由22
2e v k m r r
=可知,电子的动能变大,由于辐射光子,则氢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减少,选项A 错误;
B. 氢原子可能辐射2
46
C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B错误;
C. n=4跃迁到n=3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66eV,n=3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89eV,n=4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2.55eV,均小于逸出功,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其余3种光子能量均大于2.7eV,所以这群氢原子辐射的光中有3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故C正确;
D. 从n=4到n=1能级差最大,则发出的光的频率最大,波长最短,选项D错误.
2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光子数,得N=6条,故A错误;
B.光子的频率由能级差决定,其中从n=4跃迁到n=1能级差最大,所发出的光子频率最高,故B错误;
C.由能级差可确定出6种光子的能量为:0.66eV、1.89eV、2.55eV、10.2eV、12.09eV、
12.75eV有4种子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故C正确;
D.金属钠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12.75-2.29=10.46eV,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