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化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测试
化学答案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选项D C B C C B A A D B D D D B C 1.D。

A.超导陶瓷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含碳原子
少的轻质油。

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的调整,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
烃如苯和甲苯。

C.氮的固定是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

D.必修二教材第118页
2.C。

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会显黄色,不是浓硫酸
3.B。

A.乙醇的分子式:C2H6O。

C.四氯乙烯的电子式: D.是乙酸的球棍模型。

4.C。

A.物质三态变化伴随能量变化,但是物理变化。

B.一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

D.能
量变化与物质的量有关。

5.C。

脱氧抗坏血酸不饱和度为4,存在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例如苯六酚。

6.B。

A.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

B.吸收SO3时需要用98.3%的浓硫酸。

C.浓硫酸吸水,浓硝酸挥发。

D.浓硫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体现酸性和强氧化性。

7.A。

推出a:NH3,b:N2,c:NO,d:NO2,e:HNO3,f:NH4+。

B.NH3被催化氧化应生成NO。

C.稀HNO3与氨水是发生中和反应。

D.NO2可以与Na2CO3溶液反应。

8.A。

利用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H=-482kJ·mol-1
9.D。

因为氮化硅可以与氢氟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氟酸进行酸洗。

应选用溶解铁和铜的酸。

10.B。

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镁。

11.D。

A.不能强光照射。

B.甲烷也溶解于四氯化碳中。

C.钠与水和乙醇均反应。

12.D。

A.分子中无亲水基团,所以不易溶于水。

B.一氯代物5种。

C.存在sp3杂化的碳原子,所以不共面。

D.含有酯基,可以水解,含碳碳双键可以被氧化。

13.D。

该电池钙为负极,正极为硫酸铅。

负极反应为:Ca-2e-=Ca2+。

放电时Li+向正极移
动。

受热熔融电池工作,所以常温下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14.B。

A.反应1和2为放热反应,△H<0;反应3和4为吸热反应,△H>0;B.利用盖斯定律:△H1+△H4=△H2+△H3。

C.利用盖斯定律:Cl•+HBr=HCl+Br•△H=△H2-△H4<0。

D.能量越低越稳定。

15.C。

实验4中酸性高锰酸钾过量,无法利用褪色时间判断反应速率。

16(14分,每空2分)
(1)①B②淀粉(溶液)③过滤
(2)AD
(3)①Cl2+2Br━=2Cl━+Br2②1:1③富集海水中的溴
解析:(1)灼烧实验需要的仪器为酒精灯,泥三角,坩埚,三脚架。

淀粉遇碘变蓝,所以选淀粉溶液。

悬浊液的分离操作为过滤。

(2)加入Na2CO3溶液目的为除去Ca2+、过量的Ba2+。

所以②要在③之前加入。

(3)通入氯气置换出溴。

SO2+Br2+2H2O=H2SO4+2HBr。

氧化剂为Br2,还原剂为S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溴元素“被氧化→被还原→再被氧化”的目的是富集海水中的溴。

17.(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2H2(g)+CO(g)=CH3OH(l)△H=-128.1kJ/mol
(2)①0.04mol/(L·min)ABC②D
(3)CH4–8e━+10OH━=CO32−+7H2O
(4)左(1分)6
解析:(1)分别写出三种物质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2)①列三行式进行计算反应速率。

利用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高效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②A.各物质质量保持不变可以标志平衡。

B.M=m n随着反应进行混合气体质量保持不变,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可标志平衡。

C.断裂2mol C-H键的同时形成1mol H-O键,可以推出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平衡。

D.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是系数比。

(3)利用电子流向可判断正负极。

甲烷在负极反应,碱性环境下生成碳酸根。

(4)根据反应原理可判断CO2为正极,H2为负极。

根据化合价变化可判断每生成1mol CH3OH转移6mol电子,消耗3molH2,即6gH2。

18.(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5.0(1分)
(2)偏低(1分)
(3)玻璃搅拌器温度计
(4)①3.0②55.2③ABD
(5)更多(1分)相等(1分)
解析:(1)需要240mL NaOH溶液,则需要用250mL容量瓶配制溶液。

m(NaOH)=0.5×0.25×40=5.0g
(2)称量时间过长,NaOH会吸水潮解,实际称取NaOH的质量会减小,配出的溶液浓度偏低。

(3)实验装置中缺少温度计
(4)①处理数据时,实验2温度差为1.9℃,误差大,应舍去。

其它三组实验求出平均值为3.0℃。

②利用公式Q=cm△t计算出生成0.025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再换算成生成
1mol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

③实验数据低于57.3kJ,选项A和D是热量有损失。

B实验未完成,还有一部分热量没有测量到。

C.取H2SO4溶液时若仰视则取得多了,放出的热量多。

(5)60mL0.25mol/L的稀H2SO4和60mL0.55mol/L的NaOH进行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增多,反应放出的热量多,但换算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19.(14分,每空2分)
(1)乙醛加成反应
(2)酯基2CH3COOH+HOCH2CH2OH CH3COOCH2CH2OOCCH3+2H2O
(3)吸水剂(吸收生成的水,使反应更充分)
(4)Na2CO3(或NaHCO3、石蕊等,合理即可)
(5)BD
解析: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

推出A为乙烯,A生成B的反应是乙烯与水加成生成乙醇,B生成C的反应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C生成D 的反应是乙醛催化氧化生成乙酸。

根据G的分子式可判断出2molD与1molF反应生成酯。

酯化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

(4)鉴别乙醇、乙酸和酯的方法:可加入Na2CO3溶液或NaHCO3溶液或石蕊溶液等。

(5)A.H为聚乙烯,可用于食品、药品的包装材料。

B.医疗上应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液。

C.乙酸、酯均易挥发,易燃烧,所以要远离火种和热源。

D.1mol F中含有2mol 羟基,可以与2mol钠反应生成1mol 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