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人类命运共同体”导写及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人类命运共同体”导写及范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世界是一个整体。
山火焚烧,破坏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地震、海啸、蝗虫袭来,也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区的灾难;病毒横行,跨越五洲四海,侵袭不同肤色的人群。
——网络文摘
②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王阳明
③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合则俱利,分则全伤。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理念和出发点。
假如今年九月在中国拉萨举办第一届关于世界气候、卫生、安全的综合性大会,面对某国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言论:
(1)作为中方发言人的你,会有怎样的话要说?请写一篇发言稿;(2)坐在电视机前的你,此时有哪些反驳某国言论的话,请写一篇驳论文。
(3)大会结束后,写一篇日记,记录你今天的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以上任务任选其一,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和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次涉及宏大主题的写作,综合三则材料和提示性话语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写作核心。
材料一是说,当灾难来临时,所有国家、所有人群都会受到影响;材料二则重点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人与人)之间是有机关联的整体。
两
则材料既暗示着不同国家、人群之间祸福相依、休戚相关的联系,也暗示着全人类都应该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材料三则以中国先贤的政治文化理念,指明建设的方式或具体做法,即以德为先,友善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三则材料分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措施之一),共同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写作的核心。
提示性话语则高度明确了写作内容。
在具体写作时,既可以呼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为核心进行构思,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具体做法,提出解决措施等,以此构思成文。
任务的设定要考查学生建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结合写作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具体思考:
角度一:假定身处现场作为发言人,写发言稿。
需用鲜明的观点和有力的论证,以共迎共抗、同存同荣为基本思想,来既阐明作为中方发言人的立场、决心,又有力反驳某国单边主义言论。
写作时注意发言稿的基本格式和语气问题,如正确使用称谓语、问候语、结束语,用语得体,不卑不亢。
因为是考场作文,也要有醒目的标题。
化用学生语段:
在此,我渴求一个充满和平鸽的世界,让它们自由飞翔,传递世界各国团结友爱的信息!我们,共处在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中,在强大自我的同时,要多伸出援手,去帮助那些饱受天灾蹂躏、战争摧残和疾病缠身的人,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肤色!中国古代先贤孔子曾说:“德不孤,必有邻。
”让我们联起手,献出自己火热的爱心,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成、为全人类日后的友好相处而不懈努力,共创一片不被疾病的阴霾与战争的硝烟所侵染的蓝天,共同勾勒一幅温暖、和平、光明的盛世画卷!
角度二:假定坐在电视机前当面反驳,写驳论文。
以“树靶——批驳——结论”为基本思路来先驳后立。
树靶——某国单边主义言论。
批驳——通过摆事实(事实论证)、讲道理(道理论证),明确错在哪里或现实危害性、未来封闭性等,具体做法为:可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
先举出单边主义言论的荒谬,再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该言论同事实、真理之间的矛盾;还可以批驳对方阐述观点时的虚假、伪善等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错误的论点,常常建立在错误的论据之上,驳倒论据,论点自然站不住脚;也可以批驳对方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找出其论证中的关键问题,驳倒它便驳倒了其谬论。
结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批驳的环节,不建议只驳不立。
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完全分开的,驳和立往往是辨证的统一。
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
在构思上,也可先立后驳,先证明与某国代表的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一步步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化用学生语段:
态度蛮横,你认为自己的想法无可非议。
咄咄逼人,你认为多得的利益理所应当。
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灾害来袭,受难的不仅是一个地区,一块空间;病毒肆虐,侵袭的不仅是一种肤色,一个人群。
当你之前诋毁我们的时候,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已”的必要,谢谢你,为我们树立一个鲜明的错误形象,引导我们反思自己。
角度三:假定作为见证者,事后写日记。
以旁观者的身份倾听、记录、分析某国代表的发言,要得出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以记为主,以议为辅,不建议写成偏议论性文章;记为表,议为里,也不建议只记叙无思考,要在记录中反思,以反思的精神记录。
备用素材
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
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
——习近平主席
全球化的红利可期,但“疫情红利”的想法既疯狂,也不现实。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武汉发生疫情后,不是想着与中国共同抗疫,而是想着这场疫情,美国如何做到火中取栗,声称这场疫情有利于美国就业和制造业的回归……在中国全力抗疫的关键时刻,美国政府的冷嘲热讽与美国民间对华的帮扶热形成了巨大反差,凸显了美国一些政客的冷战思维。
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不利于全球共同抗疫。
美国一些专家严肃指出,“中国为国际社会争取的宝贵时间白白浪费了”。
这场疫情因为美国政府合作精神的欠缺,正在反噬自身,这不能不是这次抗疫的悲剧。
——中国政法大学李群英
写作小贴士
1.名词释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单边主义: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
2.文体点拨
(1)发言稿写作常识:
发言稿是在某些会议或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等事先准备的文稿,以便为发言(演讲)时使用。
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和演讲稿大体相似,但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或其它场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及现实需要等情况区别写作。
写考场作文式发言稿时需注意:
①立场观点鲜明。
陈述观点、表明态度的发言,宜开门见山,不宜东拉西扯。
汇报性的发言,则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②行文条理清楚。
可谈几方面的问题,应安排得有条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③语言依据具体情况具体使用。
语言、词句、语气随现场要求和考试要求而定。
④基本写作格式。
和演讲稿一样,可以有称谓、问候语、结束语。
和演讲稿一样,不必要在文末署名(在场读给别人听的,可不用署名,写给别人看的书信,则要有落款)。
(2)驳论文是常见的议论文文体,是确定某一论证的论题虚假或其论据与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很能体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这正是高中生所普遍缺乏的,表现在作文逻辑混乱,不成文理。
而近年高考“重归逻辑”的倾向很明显,2019全国卷1的“劳动精神”,即涉及对“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的错误言行的批驳,2020高考复习有必要在这方面适当训练。
(3)《现代汉语词典》对“日记”的解释: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
日记是以日期为序排列的笔记,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
它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因此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也可以写景,内容广泛。
也可以记述活动,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过的,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
日记的主体框架是记叙文。
但不可以完全记成流水账,要注意记叙的方式或手法安排,也不可以空发议论,需结合记述的事件本身展开分析、思考。
日记的格式:
先在第一行居中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有的还要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如:阴,晴,阴转多云,小雨,大雨……
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转行要顶格。
正文一般用记叙文的形式写,反映当天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反映这一天自己的思想感情。
题目要求“自拟标题”,则可在正文前加上标题。
学生佳作(一)
同呼吸,共命运
尊敬的各国代表:
(要有明确的称谓语)
大家好!再次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神圣的拉萨,我谨代表中方特作如下发言。
(问候语和致敬词)
约翰·邓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叫做地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人类。
(发言一开始就团结大多数,抓住人心)
从贝加尔湖畔,到尼罗河边,从密西西比河以东,到多瑙河以西,从珠穆朗玛峰,到安第斯山脉,从非洲草原,到欧洲平原,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遍及人类的脚步,闪耀人类的光芒。
这是全世界的收获,也是全人类的幸福!但,挑战与危机如影随形,天灾与人祸纷至沓来。
(肯定人类成果,提出所遇危机,自然引出下文)
当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续上涨,低陆城市岌岌可危时,当山火、地震、海啸云集而来时,当全球空气和水污染加剧,资源日益枯竭时,当恐怖主义横行,战争与杀戮肆虐泛滥时……我想,不会有一个国家能幸免于难!而且,如今没有一个国家能独自处理好所有的危机和挑战,无论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是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亦
或是此刻全球气候、卫生、安全等危机重重,紧靠一个或几个国家,妄想解决所有问题,无异于天方夜谭!曾经、现在乃至未来,应对、解决问题的主体应该是、也必须是所有国家和所有民众!
(指出问题的严重性与人类团结一致的必要性)
唇亡齿寒,巢倾卵破。
某些国家仍执迷不悟,沉醉于单边主义带来的“财源滚滚”,奉行所谓的独立和自由,将自己幻化成一座孤岛,妄想着与外界隔离,认为团结一心都是在为别国谋福利,此举实为无知、短视和倒退!
(批判某国单边主义言论,指出其错误的本质)
须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远隔千里的大洋彼岸可能迎来一场飓风。
六大洲在几万年前,也曾紧紧相连。
而联合国的成立,G20峰会的举办,一带一路的重启等,都是为了让这个美丽的家园更加团结。
在全球化联系如此紧密的今天,一件高端商品的完成需要多个国家的相互协作,一次未知领域的探索更是需要全世界的通力合作,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世界轻易分割!
(进一步正面论证人类团结一致的重要意义)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亩林。
每个国家既是单独的个体,也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只有汇入整体的洪流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和更强的力量,这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
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的气度,来消除与他国的隔阂,与世界携手共进!(继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带来的深远意义,顺势指出中国的想法与行动)
纵观历史,横看今朝,不分国别,不论肤色,我们都深刻认识到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西方伟大的智者拉封丹曾大声疾呼: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所以,我们应该坚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亚当子孙皆兄弟”!(回扣话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古今中外一致的认知)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全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然的手中,更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引用名言,生动形象,强化呼吁)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发言稿收尾)
评点:文章以发言稿的形式展开构思,以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先肯定全人类的成就并提出人类面对的共同危机,再深入论证构建“命运共同体”可有效抵御灾难、解除危机、让本国变得更加强大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辅之以古今中外众多名人已有的对于人类团结的认知,最后以呼吁结尾,紧扣标题和文章中心。
全文有理有据,用语得体,气势轩昂。
学生佳作(二)
单边主义,独步难支
双边或多边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才是解决全球危机最有效的方式。
(立论先行)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于这世上,每个人的命运都息息相关,每
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影响着世界,人际关系如此,国家交往亦然。
(立论依据,自然过渡)
如今的“地球村”,险状丛生,危机重重。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无论是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还是山火肆虐,重度污染空气,亦或是越来越猖狂的病毒滋生、变异,横行世界各个角落……在全球性的大灾大难面前,每个国家、每个人都难以脱身或躲避。
天灾人祸面前,某些大国非但没有主动担责,反倒继续鼓吹并坚定奉行单边主义,以偏激的言论企图“甩锅”,坚持所谓的“自由与民主”,一意孤行,只为谋求自身利益,其行可鄙、可悲、可怕!(指出人类无法逃避共同的危机,而某国却偏偏一意孤行,就此开始展开批驳)
说其可鄙,在于其总是喜欢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们似乎习惯了某国在国际交流间无数次的口头表示——为共同发展、共同受益而努力!这话似乎言之凿凿,让我们熟悉得仿佛回到了当年军国主义入侵他国时激情演说的场景中,可到头来,发展是它自己的,与别国无关,收益是其财阀的,与普通民众脱节。
相反,困难、凶险、灾难等,却被它一股脑抛给给了别国甚至是本国民众。
俗语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某国生动演绎着它对面的含义,其全然不顾大国形象的举动让人匪夷所思!(批驳点一)
言其可悲,在于其行为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单边主义行为,其本质在于自私狭隘,其外表在于蛮横无礼,在某国极端奉行单边主义的情况之下,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与其合作的风险性和无益
性,随之而来的,是行动上的分道扬镳,是组织上的分崩离析,是思想上的分庭抗礼!“德若孤,必无邻”,所以我们看到,最近几年,某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影响力在慢慢减小,归根结底,这是奉行单边主义必然带来的可悲下场!(批驳点二)
论其可怕,在于其行为的不受约束与疯狂性。
某国大肆反对全球主义,宣扬某国国家利益至上。
我们不难发现,“某国国家利益至上”的论调不过是“某国优先”的延续,其背后的逻辑就是要国际社会屈从于某国一国利益。
换句话说,这是在以国家利益至上之名,行维护私利之实;以国家利益至上之名,堂而皇之地破坏国际契约和全球规则。
所以它会在经济上鼓吹贸易保护主义,在政治上实行霸权主义,在思想上强化极端民族主义,在国际交往上演绎流氓主义,极度贪婪,极端残忍,长此以往,世界的和平与良性发展将受到巨大挑战,所有人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将被彻底打乱。
(批驳点三)
上帝欲使其亡,必先令其疯狂。
其猖狂病态的举动终将被历史和时代所弃!(点明被批判对象的终极命运)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道并行而不相悖。
生存于温暖的人类社会,感受着浩瀚人文的光芒,我们拒绝丛林中的“强者法则”,呼吁多边主义,强烈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扣立论,呼吁做法)
学生佳作(三)
丑陋
9月20日星期六天气:晴
(体现日记基本格式)
天边白云飘舞,远处积雪皑皑,门外彩旗飞扬,似乎一切,宁静而美好。
而此刻,我守在电视机前,正在收看一场国际盛会,窗外阴雨绵绵,黑暗压抑。
偌大的会场里,在“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巨大横幅之下,某国代表正指手画脚,口若悬河,眉宇间渗出的滴滴汗珠,暗示着他的投入和认真,其他国家代表或眉头紧锁,或摇头叹气,或义愤填膺,一开始,我没有反应过来,因为,某国代表的言论,之前从未听过,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单边主义?骇人听闻!(记述事件,记叙先行)
今天,在中国举办的这次世界综合性大会中,我似乎看到了一出闹剧,惊讶于某国的无稽之谈与无理取闹。
是的,他们有首屈一指的高端技术,有领先全球的先进武器,还有那旁若无人的姿态和藐视一切的神情……我一瞬间错认为,他们可以独挡一面,称霸宇宙,似乎,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描绘过程,激发思考点、议论点)
但,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他们为什么就不懂?西方哲人左伊默所说的“谁要是蔑视周围的人,谁就永远不会是伟大的人”,他们怎么也没听过?
在全球高速发展的21世纪,在人类文明与认知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号称全球领先的最发达国家口中,我却还能听到这样的理论和想法,着实是可怕的,也是令人费解的。
我似乎觉得,某国代表甚至是某国,是不是不明白世界是联系的整体?是不是不知道所谓的“蝴蝶效应”,至于“唇亡齿寒”“巢毁卵破”“荣辱与共”这样高深的词语,他们是不是
始终无法参透?也许,他们唯一掌握的可能就是“隔岸观火”“以邻为壑”“水火不容”这样代表单边主义的词汇吧?(根据材料内在要求,点出反思的方向和批判点)
写到这里,我望向窗外,看着那秋日初晴的蓝天,感受着秋风拂面的清爽,我不禁又疑惑重重:我们这颗赖以生存的星球之上,到底还有多少奉行单边主义的国家与个人?如果这上面四分五裂,它会不会也如气球般突然炸裂?最近几年频繁发生的灾难,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自撑起自己那片天啊?就如全人类刚刚初步战胜的那可怕的新冠病毒那般,不是所有国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么?
某国,难道刚刚经历几万人死亡的悲剧转瞬即忘了么?如果不是全世界的科学家云集他们那里,展开空前的拯救工作,后果不敢想象啊,那,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与世界恩断义绝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追问始末,基于事实拷问)
但是,我虽然对某国代表的发言感到疑惑不解,却明明白白晓得了中国代表的发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至少我觉得,这样的概念和折射出的理念,文雅,响亮,振奋人心!(肯定中心,强化认识)
也许,有些问题,我还想不明白;也许,世界还会有分歧;也许,未来暗淡无光;也许,未来不再有未来……
但我恍惚间觉得,只要全人类凝聚一心,共出一力,携手同行,所谓的困难还算困难么?所谓的灾难还能成为灾难么?我总觉得,地球村的所有人,就应该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又为什么要去搞分裂,求孤立,找麻烦?(自我认知,深化理解)
此刻,落日余晖洒下,大地一片金黄。
(阴雨——初晴——余晖尽洒,饱含象征意味)
我长舒一口气,甩了甩紧握的双拳。
(暗示之前的心情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