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 高考考前作文指导专项练习 语言有文采 PPT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日报《以普通人的平
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3.恰切引用
精准恰切地引用名言,在增添文采的同时也是对文章论 述的深化。
从举实例分析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融会贯通,以突 出“说理”特性,应是议论文写作的自觉追求。
示例
从快递员雷海为在诗词世界中遨游,到打工人吴桂春在东莞图 书馆借阅12年,再到陈直打工研读哲学,这些故事说明:每个你 和我,都有追求内心精神世界的权利。无论逆袭与否,知识本身 就是目的,身份与职业不是阻碍充实心灵的绳索。哪怕打工生活 还得继续,但自作主宰的人总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正如罗曼·罗 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 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 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 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 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 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 你的感悟与思考。
——2022年满分作文《以本手沉潜,以妙手行运》
示例
以妙手行远,厚积薄发,更上一层。妙手不是歪门邪道者投机取巧的 坦途,博弈中所有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都是来自下棋人一点一滴苦心 孤诣的积累与创新。本手沉潜的价值,正在于它构成的是鸿篇巨制的一 个细部针脚。正是因为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窗苦读的孤寂和艰辛,才 有成功之时“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光无限;正是因为有贾岛锤字炼句精 益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推敲”佳话永留后世;正是因为有 冯友兰潜心研著十余载,一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皇皇巨著方惊现一 世。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其实才是立长青之业、达天地之远的不二 法门。妙手本质,是坚持本手苦心孤诣后灵感的迸发,是量变后的质变, 偶然中的必然,超出寻常仍不利规则的创新。
“万里蹀躞,慎于流言”“一 生怀才不遇,濩落于叹息之 中”“方可迎来黼蔀黻纪的美
有同学过分地追求文风和 词句的美感,故弄玄虚, “以词害意”,从而造成阅
好前程”……
读壁垒。
03频繁出现网络用语
现象3:
问题3:
“不明觉厉”“喜大普奔”“渣
这些格调不高的流行语表
男”“绝绝子”“栓Q”“开
面上看是消解了语言的美
课堂任务
从以下两个分论点中任选一个(也可以自 己拟一个),写一小段有文采的议论。要 求:至少用到上面所讲的1~2种手法,以 增加语言的文采。
分论点: 1.以本手沉潜,求真务实,脚踏实地。 2.以妙手行远,厚积薄发,更上一层。
示例
以本手沉潜,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初学者按着本手下棋,则棋出有 数,路出有招,如万水入渠,各成世界。本手是陈忠实在“乡得静”中 创作出《白鹿原》,又在得奖之后,回到乡下,避开热闹和喧哗,在 沉静中积蓄力量,创作出更多的佳作。本手是托尔斯泰静·波良纳乡 间数十年,创作出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与背诵,何来叶嘉莹先生对古典 诗词的极高造诣?我们又何能体味到转蓬万里,情系中华?没有成千 上万次的假设与实验作为本手,何来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领域的先 锋地位?我们又何时才能实现禾下乘凉之梦?本乃木之根,唯有脚踏 实地走好本手的路,方得始终。
——济源日报《对“农民工读海德格尔”多一分理解和尊重》
拓展阅读:《这10句小众名言,考试再也不怕和别人
撞!》
4.善用反问
“反问句”最有分量,这是语法界都认同的修辞格。如果 在议论文中用上一两个反问句,就能起到推波助澜、抓 住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引导阅卷老师的思维顺着你的思 路走下去的绝佳效果。
示例
拓展阅读: 《10个人民日报
高级过渡句,简 单好记!》
6.多样使用句式
同样的素材,在学霸手里妙笔生花。不仅议论性强,还 富有文采,逻辑清晰又构思巧妙。
这其中的关键是:范文有精妙的句式! 因此,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语言文采,一定要多去积累并
学会使用不同的句式。
示例
2021新高考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范文《青 年昭昭而强,华夏赫赫之梁》:“禹导水, 墨游说,中华的泥土印过他们的步履;长 征行,革命旅,雪山草地见证烈士的脚 印。” 该句以三字短句概括人物事迹,并运用 了排比、拟人的手法,使论据的列举显得 独特而富有诗意。
两大弊病:一是文白相杂,生硬、 做作、怪诞,给读者以不伦不类、 不知所云之感;二是此类固化的套
话无法体现语言创造力,更别说写
作者的独立个性和思考深度。
05语言过于叙事化
现象5:
问题5:
前段时间我看了部电影,影名 以“我”的感受、体验、见
叫《让子弹飞》,我觉得就很 好地诠释了“反转”现象……因 而出现热词“蹲一个反转”“让子 弹飞”。该现象源于公众的分析 力不足。
语言有文采
考前冲刺作文指导之三
2023届高考考前写作指导专项练习
学习活动
0 1
知道议论文的语言 常常出现的问题;
0 3
掌握几个提升议论 文语言的好办法;
02
了解议论文的语言 应该具备的特征;
04
运用已学到的办法 ,写一个文采段。
01
发现问题
活动任务
接下来呈现的一些语言现象(包括用词或句式等), 是很多同学在写作时经常出现的,请仔细阅读后,说 说这些段落存在什么问题?
闻来叙述例子,使文章成 了自说自话式的“絮语”说 “私理”,缺少了论证的力 度和普遍意义。
02
了解语言特征
讨论交流
既然前面列举的几种语言现象不可取,那么 好的议论文语言,应该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看 法。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符合文体要求”“文从字顺”是对语言表达基本的要求, 学生要凭借语感和积累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力 求使语言表达符合议论文的基本规范:准确、严谨、 理性,具有概括性、简洁性、逻辑性。
01表达过于口语化
现象1:
问题1:
十分痛心/分外努力/有话没 议论文写作属于“公共说
有说出来,让人非常难受/人
理”范畴,其语言必须符
们竭力反对这种做法/对此感
合书面语特征,而许多学
到无比担心/凡事要往好的方
生的用词与日常交流时的
面去想……
口语相似,随意单一。
02堆砌辞藻,晦涩艰深
现象2:
问题2:
《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六国论》中的“以地事 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都是经典的比喻, 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示例
和平如同空气,各国日用而不 拓展阅读:
觉,失之则共同蒙难。
《人民日报神比喻!句句文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
采斐然!》
意蕴与理论贡献》
2.妙用排比
排比可增加文章气势,强化文章情感。排比议论说理, 既可以增大信息量,使文章行文紧凑,又可以增加说理 的气势。
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追求一些语言的深刻和文采。
03
提升文采有妙招
交流分享
从你的写作经验和阅读经验出发,你觉 得我们可以用那些办法来提高议论文的文 采?
1.巧用比喻
议论文在于表明观点,阐明道理,而有不少观点与道理 抽象而深奥,如果直截了当地分析,会让人觉得味同嚼 蜡。精彩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词、生动的形象引起 读者的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摆”“yyds”“666”……
感,实质折射的是写作者
不假思考而被网络用语
“同化”的思维惰性。
04文白相杂,生硬做作
现象4:
“诚哉斯言”/“我辈青
问题4: 这些文言固化表达,其实是“假大
空”话语的另一种变体。
衿……”/“故予言
此类“伪文采”“装文化”式的表达有
曰……”/“综观斯 世”/“揆诸当下”……
妙笔生花,曲尽其妙,神机妙算,妙不可言。从医者,谁不期 妙手回春?下棋者,谁不盼妙手挽狂澜?然而,没有人可以坐享 其妙。若你在初学之际竭力求妙,却不积小流,不积跬步,抛根 忘本,终会弄巧成拙。 ——2022年高考高分作文《立于本基于根,方可近乎妙免乎俗》
5.巧用过渡句
写议论文时开头难结尾难,过渡更难,有时卡壳了,薅 光头发只能硬凑了几句过渡的话,作文看起来结结巴巴, 实在没眼看。
那究竟怎样才算好的过渡句呢?当然是能承上启下,富 含哲理的议论金句,好的过渡句不仅能使文章流畅自然, 更让阅卷老师惊叹连连!
示例
赤子其人,寸心如丹。他们把对脚下土 地、身边人民的热爱,对肩上责任、心中 信念的执着,书写在祖国大地,铭刻在人 民心间。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 神引领伟大事业。 ——人民日报《气吞山河的壮阔行进》
拓展阅读:
功的捷径。孔圣人有韦编三绝的刻 《40个才藻艳逸的“高
苦,而我们也应该笃实好学,要养
级词汇”》
成夙兴夜寐的毅力、俯拾仰取的细
腻,踏实好学,充实自己。
04
学以致用
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
拓展阅读: 《高考优秀作文
里的8个万能句 式》
7.使用高级词汇
前面说过,很多同学写议论文,用语习惯口语化,文章 显得过于随意,不够文雅。
因此,在备考时,要有意识地积累那些考试常用的书面 语,厚积薄发,多记一点,考试碰到合适的主题,合适 的情境,就可以灵活运用了。
示例
学海无涯,唯有勤奋才是通往成
——2022年满分作文《以本手沉潜,以妙手行运》
总结
议论文语言的提升,是最考验基本功 的,不能够含糊敷衍,而要实打实地 从词汇、句式、修辞等方面,多下功 夫,多阅读,多积累,多实践,久而 久之,文笔自然就会不断进步了。
培根《谈读书》开篇就用了一组排比:“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循循善 诱,娓娓道来,让你在诗意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
示例
平凡因奉献而伟大,平凡因坚 拓展阅读:
守而崇高,平凡因勇敢而伟岸, 《《人民日报》高级精妙排
平凡因付出而出色。
比句,写进作文超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