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丨小儿口疮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继柏丨小儿口疮案
李某,男,8岁,长沙市某小学学生。
初诊:患者3天前吃火锅后觉口麻,翌日晨起发现环口周发红,口舌多处溃疡,米粒至绿豆大小,疼痛难忍,不敢进食,口干,夜寐不安,大便干结难下,2日1行,舌红,苔薄黄,脉滑。
辨证:风热乘脾。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主方:凉膈散加减。
栀子10g,连翘15g,黄芩10g,薄荷10g,甘草8g,生大黄3g,玄参20g,生石膏5g。
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药7剂后,咽不红,口腔中尚留有2处溃疡,疼痛,大便得通,每日1行,舌淡红,苔薄黄,脉数。
脾经风热始解,续以原方加减治之。
栀子10g,连翘15g,黄芩10g,薄荷10g,甘草8g,玄参20g,生石膏15g,石斛15g。
7剂,水煎服。
按:脾开窍于口,齿龈属胃,小儿急性口疮多由风热之邪内壅于脾胃,夹毒上攻而成。
治疗予以凉膈散。
方中栀子、连翘、黄芩、薄荷等清上,生石膏清胃热,生大黄泻火,如此清上泻下并行,风热自解矣。
凉膈散泻火解毒,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焦邪郁生热证。
面赤唇焦,胸膈烦躁,口舌生疮,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临床常用于治疗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组成:连翘、黄芩、栀子、芒硝、大黄、甘草、薄荷、竹叶。
连翘——清热解毒,清透上焦之热。
黄芩——清透上焦胸膈之热;栀子——清利三焦之热,通利小便,引火下行;大黄、芒硝——泻下通便;薄荷——清利头目、利咽;竹叶——清上焦之热;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加减:若热结壅阻上焦,大便不燥者,去芒硝,加桔梗、石膏以清热凉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