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 PPT课件(16套) 人教版高中历史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线:广东沿海—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

海 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东南亚

路 、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
演 练
的联系

①安息:是西亚的大国,通过丝绸之路与汉朝交往频繁
后 强
与西 ,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大秦与汉朝之间进行转手贸
化 作
亚、 易。

欧洲 ②大秦:公元97年,班超曾派人出使大秦,但未能到达



展 望

董仲舒的新儒学
高 考 演
唯心 主义
①地位: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 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②内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建立太学,以儒学经典为教育内容


强 化 作 业

佛教
西汉末年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 求佛法


考 演
十年的军事反击。所以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梳 理
①秦汉之际,数万北方人民为避战乱,迁往朝鲜。
热 点 展 望
与朝 鲜的 关系
②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会见汉武帝和光武 帝。
③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朝鲜的特产檀弓、果下马等输 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以及铁制生产工

医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我国现存
高 考

学 较早的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演 练
技 术
著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中国第一部完整 作 的药物学著作
医学
课 后 强
代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早于西方一千六 表 百多年,被誉为“神医”。
化 作
人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考 演 练
(2)对百越地区的统治

汉武帝时设立南海等九郡,管辖百越。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考 点
正确认识秦汉时期民族间的战争


(1)秦汉时期,中原政权与匈奴、越族、西南夷等民
热 点
族发生战争,这些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因此不具


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性质,但存在着进步与落后、正义与非
的关 大秦。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到达东汉,将象牙、
资 料
系 犀角等礼物送给东汉皇帝。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

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考 点
1.两汉时期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1)物质基础: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在两汉
热 点
时期有了新的发展,汉朝国力空前强大。

化 作
B.西汉国力的强弱

C.双方统治者的决策

料 卡
D.民族融合的程度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考 点
【解析】 首先应理解两首诗所反映的不同政策,

理 一种是“和亲”政策,一种是军事反击政策。西汉初期,
热 点
匈奴不断南下进攻,鉴于国力有限,汉政府不得不与匈奴


“和亲”;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对匈奴展开了长达
展 望
汉赋
于华丽。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班固《两都赋》
文学

特点:由民歌加工而成,形式朴实自然,内容丰

被称为“秦韩”,中国的铁制生产工具输出到朝鲜;中国

后 强
的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在越南得到推广;通过丝

作 业
绸之路,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井渠法、造纸
资 技术等传到西亚和欧洲。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梳 理
(3) 政 治 往 来 : 汉 武 帝 时 , 日 本 诸 国 “ 使 译 通 于
统一文字,西汉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
热 点
东汉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虽然封

望 建政府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也会
高 考
对科学文化发展有不利作用,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但总

练 体看来,秦汉统一中央政府的存在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
课 后
展。

化 作
④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来文明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考 点 梳 理
热 第2课时
点 展 望
高 考 演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秦汉文化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考 点
考纲展示
复习向导


1.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 1.掌握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

和民族关系
发展和民族关系;认识两汉


(2) 政 策 因 素 : 两 汉 时 期 推 行 了 积 极 的 对 外 交 往 政
高 考
策,积极开展了对外交往活动。


(3)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明日益扩展,吸引了东亚
课 后
和世界各地的国家和民族。

化 作 业
(4)对外交通出现突出进展,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
资 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料 卡 片
高 考 演
元前3世纪时,广泛使用铁器。

②社会发展方面: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北

后 强
方草原,形成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

作 业
南匈奴和北匈奴。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定 位
(2)与匈奴的关系

①西汉
点 梳 理
汉初:由于国力较弱,采取和亲政策,并进行贸易
往来。
热 点
汉”;光武帝时,倭国“遣使奉献”;班超出使大秦,大

望 秦派使臣来华等。
高 考 演 练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例2】 (2009·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下
考 点
图为1979年在甘肃省出土的东汉时期古希腊文铅饼(外国

理 货币),由此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点 展
汉武帝:由于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三次进攻

匈奴。
高 考
汉元帝:匈奴混战,呼韩邪部归附汉朝,汉采取和

练 亲政策,昭君出塞,双方互市。
课 后
②东汉
强 化
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


北匈奴退居漠北,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北匈奴,北
资 料
匈奴政权瓦解。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定 位
2.与西域的关系
热 点
往与交流的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民族间的矛

望 盾与隔阂也逐渐减弱直至消除。所以古代史上的民族间的
高 考
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兄弟民族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的表

练 现,不能反映民族关系的主流。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定 位
【例1】 (2009·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吴师道(元):
高 考 演
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科技成就既是秦汉文化发

展的表现,又是秦汉经济发展的动力。

后 强
②秦汉形成统一帝国,政治统一,为各地人民生产

作 业
生活交流,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③强有力的政府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秦始皇

梳 理

具等输出到朝鲜

演 练 课 后 强 化
与日 本的 关系
①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光 武帝时倭奴国遣使来汉
②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的 物质文化生活


与越 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

南的 技术在越南推广。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不断输

关系 往中国

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2)地位: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
点 梳
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热 奠定了基础。

展 望
(3)特点

①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演 练
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③水平居世界前列;

考 演
是东汉时期的外国货币,而张赛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排除

A;该货币在甘肃出土不能说明西方铸币技术东传也不能

后 强
说明长安城商业繁荣,排除B、D。

作 业
【答案】 C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1.原因、地位和特点
热 点 展
(1)原因

①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进步是秦汉文化发展的物质
点 展 望
(1)匈奴的兴衰;(2)张骞通 时期同少数民族特别是匈奴
西域;(3)西南夷与百越
之间战争的性质
高 考 演 练 课 后 强
2.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1)与朝鲜的关系;(2)与日 本、越南的关系;(3)与西 亚、欧洲的往来;(4)丝绸 之路
2.掌握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 基本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 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发展中的 重要作用
后 强
管 ,它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化 作


东 汉明帝时派班超经营西域,重建西域都护,西域与内地

汉 联系加强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与西南夷、百越的关系

点 梳
(1)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

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西汉末年,夷人

点 展
起兵反抗。

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
考 “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

梳 理
论功端合胜前人。”翦伯赞:“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
热 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响箭)无声五十年。”

展 望
两首诗歌反映了两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决定西汉“平城
高 围后几和亲”和“汉武雄图载史篇”的关键性因素是



()
课 后
A.匈奴是否南下

考 演
正义之分。如秦对匈奴的战争、两汉对匈奴的战争都是为

了维护中原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具有正

后 强
义性,而匈奴南下掠夺,则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考 点
(2)各族间的战争是各民族交往的形式之一,同时战
梳 理
争是暂时的,和平交往则是历史的主流。随着各民族间交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2.两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
考 点
(1)经济往来:如两汉与朝鲜、越南保持着频繁的贸

理 易往来,朝鲜、越南的特产输往中国,中国的铜器、铁农
热 点
具等输往这些国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亚、大秦等国进行


商品贸易。

考 演
(2)技术文化往来:如朝鲜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辰韩

道教 东汉时形成,主要经典《太平经》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考 点 梳 理
史学
《史记》 《汉书》
西汉司马迁撰写,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叙述了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
东汉班固撰写,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 西汉一朝的历史
热 点
特点: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缺点:辞藻过




张 目的:汉武帝为反击匈奴做准备。经过:公元前

骞 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意义:①了解

通 了西域情况,为反击匈奴提供了资料;②密切了中
展 望
西 原同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西域的进步
西 域 ,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强 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
化 作 业 资 料 卡
3.秦汉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2)哲学与宗 教;(3)史学与文学;(4)雕 塑与绘画
3.了解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成就,理解秦汉时期文化发 展的原因以及特点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复 习 定 位




1.与匈奴的关系
热 点 展
(1)匈奴的发展状况

①生产生活方面:以畜牧业为主,也从事农业。公

强 化
④气势恢弘。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定 位
2.主要成就

汉武帝时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以正月为
点 梳 理
天文历法
岁首;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为世界最早;东汉张 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的地动仪早于欧
洲一千七百多年

点 展 望
数学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应用 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单元




条件:西汉丝织业发达,张骞通西域。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安息——大秦。影响
考 点
陆 :①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