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工艺教案(总3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一章印刷概论
印刷的发展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

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

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

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

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

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

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

据记载在北齐时(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作得很大,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
珂罗版也是一种平版印刷方法,是法国人海尔巴托于1869年发明的。

因都用磨砂玻璃作版材,因此也叫玻璃版印刷方法。

这种印刷方法可利用照相来制版,能最精确的印刷名人书画、碑帖、美术作品以及古版书籍。

由于平版印刷术,特别是胶版印刷方法与其它类型的印刷方法相比具有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磨损小、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加之新光源、新感光材料,精密照相设备的配合以及制版逐步科学化和印刷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该印刷方法获得不断发展,从而成为今天印刷业的主流。

印刷机产品分类
印刷机产品的种类繁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印版种类分类。

按所用印版种类的不同可将印刷机分为以下四种。

(1)凸版印刷机。

凸版印刷是用凸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凸版印刷机是使用凸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

这里所说的凸版是指图文部分明显高于空白部分的印版,如活字版、照相凸版和感光性树脂版等。

首先由匀墨辊1和着墨辊2在印版滚筒3(圆柱形的印版支承物)的印版上着以油墨,然后进纸,在纸的背面由压印滚筒5(圆柱形的压印体)施以印刷压力,从而使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纸上。

此种印刷方法属于直接印刷方式,即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

(2)凹版印刷机。

凹版印刷是用凹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机是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

这里所说的凹版是指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版,主要有照相凹版和雕刻凹版。

凹印机的着墨方法与凸印机不同,即采用短墨路系统。

首先使整个版面全部着墨,然后把图文部分2以外的油墨用刮墨刀4刮净,当纸张5从压印滚筒6与印版滚筒1中间通过时进行压印,完成印刷。

为此,印刷部应设有利墨装置。

这种印刷方法也属于直接印刷方式。

(3)平版印刷机。

平版印刷是用平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

平版印刷机是使用平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

这里所说的平版是指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几乎处于同一平面的印版,如平凹版。

PS版、多层金属版以及无水平版等。

由于现代平版印刷机一般采用间接印刷方式,即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中间载体的传递,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故也将平版印刷机称为平版胶印机,即按照间接印刷原理,印版通过橡皮布转印滚筒将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进行印刷的平版印刷机。

印版滚筒P上的印版在着墨前首先用水辊2在版面上着水(空白部分4着水而抗墨),然后用墨辊3在版面上着墨(图文部分着墨),利用水墨互斥原理进行印刷。

因此,在结构上除设有输墨装置外,还设有给水装置。

另外,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不是直接转移到承印物表面,而是先转印到橡皮布上,再由橡皮布转移到纸上,故特设橡皮滚筒B。

当纸张从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中间通过时,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压印,完成印刷。

(4)丝网印刷机。

丝网印刷是孔版印刷的一种。

孔版印刷是指印版的图文部分可透过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

丝网印刷印版呈网状,版面形成通孔和不通孔两部分,印刷时油墨在刮墨板的挤压下从版面通孔部分漏印在承印物上。

丝网印刷机是供丝网印刷用的机器,可分为平型和圆型丝网印刷机。

①丝网印版。

一般简称网版。

版面呈网状,由丝网模版、丝网和网框组成的一种孔版。

a.丝网模版。

由感光胶膜、膜片或其他材料附于丝网上,使空白部分不漏墨的封闭层。

b.丝网。

制作丝网印版支承体用的编织物,主要有尼龙丝网、聚酯丝网和不锈钢丝网等。

c.网框。

支承丝网用的框架,由木材、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

分为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形式。

②刮墨板。

将丝网上的油墨刮挤到承印物上的工具。

③丝网印刷台。

丝网印刷机上放置承印物的装置,在印刷时吸住承印物,并与刮墨板共同产生有效印刷压力。

④网版间隔。

丝网印刷机网版印刷面与承印物表面之间的距离。

压印时靠网版间隔和丝网回弹性的作用,网版即刻脱离承印物表面,以保证在印刷过程中网版印刷面与承印物表面处干线接触状态,这是实现丝网印刷油墨良好转移的重要条件之一。

2.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不同可将印刷机分为一般印刷机和特种印刷机。

(1)一般印刷机。

供一般印刷用的印刷机。

所谓一般印刷是指采用凸、平、凹等版式,以纸张为承印材料,以印刷书刊、报纸、产品目录等一般印刷物为主要对象,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印刷方式,如书版印刷机、报版印刷机等。

(2)特种印刷机。

供特种印刷用的印刷机,主要有软管印刷机、不干胶标签印刷机、移印机等。

3.按承印物类型分类。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单张纸印刷机。

指以单张纸或其他单张材料为承印物的印刷机。

(2)卷筒纸印刷机。

指以卷筒纸或其他卷筒材料为承印物的印刷机。

4.按压印机构形式分类。

按压印机构和装版机构形式不同可将印刷机分以下几种。

(1)手压平印刷机。

压印机构和装版机构均呈平面形的印刷机。

印刷部的基本构杨如图1-5所示。

①压印平板。

平压平印刷机用于对版台施加印刷压力的平板。

②版台。

手压平或圆压手印刷机供装营印版用的平台。

③着墨辊。

印刷机上将油墨涂布到印版上的辊。

把印版装在版台上,待印版由着墨辊着墨后,将承印物铺在上面,由压印平板施加印刷压力,完成印刷。

(2)圆压平印刷机。

也称平台印刷机。

压印机构呈圆筒形,装版机构呈平面形的印刷机。

图1-6为圆压平印刷机印刷部的构成示意图。

印版固定在版台上作水平往复运动,压印滚筒在规定位置旋转,在压印时压印滚筒的圆周统速度应与版台平移速度相等。

印刷时,压印滚筒上的咬纸牙咬住纸张带动其旋转,依靠压印滚筒与印版接触时的印刷压力完成印刷。

版台往复一次,完成一个印刷过程。

压印时,由于是圆柱面与平面接触,所以比平压印刷机容易得到较大的印刷压力(接触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而总压力又不致过大,这样,有利于进行大幅面印刷。

根据压印滚筒的运动特点不同,圆压平印刷机又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①停回转印刷机。

版台作往复运动,前进时,压印滚筒旋转一周,返回时,压印滚筒停止旋转,完成一个印刷过程的印刷机。

其工作原理
压印滚筒转动并与印版接触时进行压印,接着压印滚筒停止旋转,版台作返回行程,这时印版从滚筒空档下通过,二者不相接触。

②二回转印刷机。

版台每往复运动一次,压印滚筒连续旋转二周,完成一个印刷过程的印刷机。

其工作原理如图1-7(b)所示。

当压印滚筒旋转第一周时,压印滚筒下降与印版接触进行压印;当压印滚筒旋转第二周时,压印滚筒上升,脱离印版版面,此时版台作返回行程。

③一回转印刷机。

版台每往复运动一次,压印滚筒转一周,完成一个印刷过程的印刷机。

图1-7(c)为其工作原理图。

本机印刷部采用大直径的压印滚筒,滚筒表面有两个部分,一部分直径较大;用于压印;另一部分直径较小,以保证版台在返回时不与印版表面接触。

④往复转印刷机。

压印滚筒每往复旋转一次,完成一个印刷过程的印刷机。

其工作原理为图11-7(d)所示。

版台在印刷行程时,压印滚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下降与印版表面接触进行压印;版台返回行程时,压印滚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上升脱离印版表面。

(3)圆压圆印刷机。

压印机构和奖版栩村幼导圆筒形的印刷机。

印刷部的基本构成如图1-8所示。

将圆弧形印版装于印版滚筒上,由压印滚筒施加印刷压力,承印物从两个滚筒中间通过完成压印。

这种印刷机由于采用了连续旋转的印版滚筒形式,利用两个滚筒的线接触进行压印,不仅结构简单,运动比较平稳,避免了版台往复运动产生的惯性冲击,叮以大大提高印刷速度,而且,还可将印刷装置设计成机组形式,易于进行双面、多色印刷。

因此,圆压圆印刷机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给纸形式不同,圆压圆印刷机又分为单张纸印刷机和卷筒纸印刷机。

单张纸印刷机套印比较准确,适于印刷精细印品;卷筒纸印刷机几乎全部采用了连续旋转运动机构,印刷速度很高,并可附设折页装置,所以,是进行现代化大量印刷的有效设备。

5.按印刷色数和面数分类。

在同一个印刷过程中,按所完成的印刷色数和面数不同可将印刷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单色印刷机。

在一个印刷过程中,只完成单色印刷的印刷机。

②双色印刷机。

在一个印刷过程中,完成双色印刷的印刷机。

③多色印刷机。

在一个印刷过程中,完成两种以上墨色印刷的印刷机。

④双面单色印刷机。

一个印刷过程中,在承印物的双面都完成单色印刷的印刷机。

⑤双面多色印刷机。

一个印刷过程中,在承印物的双面至少有一面完成多色印刷的印刷机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分为三个阶段:
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摄影、设计、制作、排版、输出菲林打样等;
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过印刷机印刷出成品的过程;
印后→指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过胶(覆膜)、过UV、过油、啤、烫金、击凸、装裱、装订、裁切等,多用于宣传类和包装类印刷品。

第二章印前处理
印前处理:通过计算机的硬软件手段完成出版前的各项工序的技术。

电子印前处理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但直到90年代才出现真正意义的电子印前处理系统。

电子印前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专用计算机硬件和专用计算机软件两部分,专用计算机硬件包括:光栅图像处理器、加速图像处理芯片、图像扫描仪、高精度激光照排机和各式打印机及硬件;专用软件系统包括:彩色管理软件、分色软件、排版和修版软件等。

电子印前处理使印刷摆脱了手工的排版工作,提高了印刷技术的工作效率。

印前制作:印前制作是整个印刷工作流程中的主要工序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铅字排版、照相制版等手工印前制作工艺已逐渐被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所取代,印前制作员应运而生。

一、制版工艺要求
印铁的照相制版基本上与一般印刷中的照相制版相同,但针对金属印刷的特点,其制版工艺也有其特殊要求。

选用理想的网屏,确保阶调良好再现。

由于网点复制的特点,金属印刷中暗调和中间调区域有两次极为明显的阶调跃升,印刷品的中间调跳级变深,暗调急剧并级,尤其是使用方形点网屏更为明显;菱形点或圆形点网屏,中间调的突变现象比方形网点有所缓解,网点增大值也小,对印铁调子再现比较有利。

网屏线数的选择也影响阶调再现,一般网线越细,网点增大值越大,复制则较为困难;而粗网线的网点增大较小,对无吸收性的铁皮印刷中网点增大过度的缺陷也有所弥补。

减少色数,采用标准三原色工艺复制印刷。

多色印刷,增加了套印次数,容易发生套印版的专用色、辅助也是较为理想的复制工艺。

白色版的应用。

铁皮须先满版印成白色,才能在上面印出精美的图案。

但有金以印刷时要注意金色下面不能垫白,否则达不到金色醒目的效果。

做白版时,要特别注意白版与金版的结合部分,防止印刷过程中露边。

由于印铁后还要加工成型,所以在制版时要留出咬口或焊口。

在考虑咬口、焊口的情况下,要把图案居中,否则易造成图案偏离中心。

二、印刷前涂底处理工艺
涂底处理有内涂和外涂之分。

内涂是指在铁皮成型产品的内侧,也就是与盛装物直接接触的一面,涂布一层保护亮光油,以保护铁皮不受所装物品的侵蚀,同时保护盛装物。

如条制作食品罐,内涂料将直接与食品接触,要求无毒、无味,而且不能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

内涂后要放在干燥器中干燥。

外涂(打底)是在印刷面上不需要金属光泽的地方,涂布或印刷一层白色油墨,使其它色彩在白色的衬托下更加鲜艳;利用白墨的极性基团还可提高其表面的吸附能力。

打底可用辊涂法和印刷法。

辊涂法可将白墨涂得较厚,优于印刷法。

外涂白墨膜层的柔软性及附着牢度要好,以适于后工序的冲压加工;光泽要优良,高温烘烤后不能变色(变黄〕。

打底干燥后再进行印刷。

对打底涂料的基本要求是:对白涂料或油墨有良好的亲和性,对承印物有良好的附着力;有良好的流平性,适宜的热固化性和较好的柔韧性;色泽浅,干燥成膜后泛黄性小;有良好的抗水性。

打底涂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橡皮滚筒滚涂的打底漆,采用的是350氨基醇酸清烘漆;另一种是机上印刷打底涂料,一般为6012绝缘漆加凡立水。

第三章制版与打样
印刷品拼版专业术语的基本知识
1、出血:印刷品印完后,为使成品外观整齐,必须将不整齐的边缘裁切掉。

裁掉的边缘一般需要留有一定的宽度,这个宽度就是“出血位”。

设计师在设计印刷品时,一般要在成品尺寸外留3mm(如有特殊要也可以多留“出血位”),以防止在成品裁切时裁少了露出纸色(白边),裁多了会切掉版面内容。

留出“出血位”,是设计师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2、叼口:印刷机印刷时叨纸的宽度叫做咬口,咬口部分是印不上内容的。

一般咬口尺寸为13mm。

在拼版过程中,对纸张大小与页面位置计算时,必须要考虑这个尺寸。

设置页面尺寸时加出咬口宽度。

3、切口宽度:指成品图文区域到成品的装订边以外的其它各边的距离。

通常至少设置成与出血相同的尺寸。

例:“出血位”是3mm,则切口宽度至少为3mm。

4、订口:订口指印刷成品的装订边。

订口宽度指图文区域到成品订边的距离。

一般无线胶订、骑马订时,订口宽度和翻口方向宽度是一样的。

如果装订方式为平订或胶订,由于装订时要占有一定的宽度,订口宽度应比切口宽度宽一点。

这样,成品两边的空白位置就会一致。

5、贴:配页成书时,一张纸(不论大小)上的所有面码组成一帖。

(俗称带)
6、裁切线:裁切线是成品切边时的指示线。

7、图边线:图边线指有效印刷面积的指示线。

8、中线:中线是印刷品的水平、垂直等分线,中线可用来在正反印刷时作为正面、反面套印对位用,也可用来在第一色印刷时对印版定位以及后面印色的印版定位用。

9、轮廓线:一般用作模切线,是包装容器的后加工方式之一。

10、印张:一张印有很多页面的纸张叫一个印张,纸张常用4页、8页、12页、16页、32页、48页等规格印刷,即一张纸上有4页、8页、12页、16页、32页、48页等规格印刷,即一张纸上有4P、8P、12P等(P即为英文Page 的缩写)。

二、印前相关要素
1、输出菲林应如何确认网线?
胶印是印刷的主流印刷方式。

其用于晒版的菲林在输出时该加多少线数,主要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印刷的印刷分辨率;二是承印物的种类。

就一般情况而言,国产印刷机能印刷的最高分辨率以200线为佳,国外印机可加网到300线。

至于不同的承印物,其加网要求是:
(1)如果承印物是铜版纸或高级压光白纸,由于其表面平滑度高,能够再现较细的网点,故加网线数较高。

一般可加风到175-300线。

(2)粗质普通新闻纸可以加网到60-80线。

(3)光洁的新闻纸、一般凸版纸或普通胶版纸可加网到85-90线。

(4)光洁凸版纸或胶版纸可加网到100-133线。

(5)如果承印物是胶版纸,其表面较铜版纸粗,其加网线数可在120-150线之间。

(6)如果承印物是报纸,其表面更粗糙一些,太小的网点会形成破碎的
边缘或者完全落在凹下去的地主。

因此应该使用较大的网点印刷,其加网线数
可以80-133线之间。

2、滚翻(天地反)印刷时应该怎样设计拼版?
滚翻印刷是指一个印版在纸两面印刷,印完一面后,纸张前后翻,再印第
二面。

印第二面时,纸张的叨口方向要改变。

印后沿中间裁切后可得两份同样
的印刷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印数不多、一个印版上放有印刷品正反两面内容、
印刷机副面相对较大等情况。

例如:要印刷一个产品广告说明书折页,印刷成
品尺寸为87mm×180mm的6折页,准备在四开机上印刷。

全开正度纸的尺寸
为787mm×1092mm,四开纸的尺寸约为540mm×390mm,6折摊开为
522mm×180mm。

这样,一张四开纸上可放522mm×180mm的两个产品说明书
折页。

这样可以把正反面内容拼在一个4开版上,印刷时采用滚翻版印刷,裁切后,一个4开可得两个说明书。

(拼版方法如图)。

3、自翻印刷应如何拼版?
自翻印刷是一块印版在纸两面印刷,印完一面后,纸张左右翻,再印第二面。

印第二面时,叨口方向不变。

一般16开杂志封面印刷常采用这种方式。

例如,印一种杂志的四个封面,可以把版拼成一个4开,然后上4开机印刷。

印完一面后自翻印刷,裁切后一个四开可得两个封面。

四、专色、金、银色是如何印刷的印前设计的要求是什么
在设计中,为提高印刷品的档次,客户常常要用到专色、金色和银色印刷。

由于专色、金色和银色不能由四色印色来实现,所以对印刷和设计都有特殊的要求。

在印刷时,专色、金色和银色是按专色来处理的,一般用专色油墨、金墨和银墨来印刷,所以其菲林也应该是专色菲林,单独出一张菲林片,并单独晒版印刷。

机械打样法
机械也叫模拟打样。

一般是在和印刷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纸张、油墨、印刷方式等),把用原版晒制好的印版,安装在打样机上(见图4-27),进行印刷,得到样张,然后对照原稿或版式设计图样进行校对,直到阶调、色彩、文字、版面规格尺寸无误为止,最后由客户签字,即可付印。

机械打样,虽然是模拟印刷而进行的,但机械打样的油墨转移原理,使用的印刷材料以及印刷环境等往往和实际印刷不一致,因此,从打样机上获取的样张对原稿的色彩、再现性和印刷机上获取的印张总有差异,为了缩小这种,差别目前已经研制出多色自动打样机,并应用于印刷生产之中。

预打样法预打,不需要印版、纸张、油墨和打样机,而使用特殊的感光材料,应用光学、光化学原理,获得彩色样或用显示屏显示,的发现图像信息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提高机械打样的效率。

(一)感光材料打样法这种方法有彩色片叠合法、色层叠合法、静电打样法。

般把感光物质涂布的片基上,然后和相应的分色加网底片密附、曝光,制成单色的黄、品红、青、黑片,将其叠合在一起,组合成彩色图像。

也中以将各单色片的着色层转移到打样基材上,形成彩色样张。

(二)计算机辅助打样法这种方法有软打样和硬打样。

软打样,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彩色打样系统,在显示屏幕上看到彩色图象,无法获取样张。

硬打样,利用色彩整页拼版系统输出的数据,在硬打样系统上获取样张。

硬打样系统,一般由显示终端、键盘、软磁盘驱动装置、激光器记录系统以及联机的照片显影机等组成。

也可以将整页拼版机的数据,通过彩色喷墨机获取样张。

(三)电子打样法这种打样方法,主要适应日趋发展的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使用喷墨打印机或热升华打印机获得样张。

喷墨打印机,打印
头上安装着很细的喷嘴,利用喷嘴将油墨喷到纸张上。

有四个打印头、三个打印头和一个打印头等多种型号。

热升华打印机,打印头上安装着多个热敏元件,它们将彩色色带上的透明染料,熔化到纸张上,每种颜色相互覆盖,叠合出酷似照片的彩色图像。

第四章印刷材料
目前,用于印刷行业材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承印物材料,另一类是感光材料,承印物材料主要用有纸张、金属、玻璃、服饰等这一类。

感光材料,主要是用于印版上涂布的一类感光材料,所说的油墨、胶片、软版、菲林片就属此类,如
胶印中PS版上的感光胶就属于这一类。

印刷[1]品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印刷品常要求使用不同品种的纸张。

现将一些常用的印刷用纸张的品种和规格介绍如下。

1.凸版纸
凸版纸是供凸版印刷书籍、杂志的主要用纸。

凸版纸按纸张用料成分配比的不同,可分为1号、2号、3号和4号四个级别。

纸张的号数代表纸质的好坏程度,号数越大纸质越差。

凸版印刷纸主要供凸版印刷机使用。

这种纸的特性与新闻纸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由于纸浆料的配比与浆料的叩解均优于新闻纸,凸版纸的纤维组织比较均匀,同时纤维间的空隙又被一定量的填料与胶料所充填,并且还经过漂白处理,这就形成了这种纸张对印刷的适应性。

与新闻纸略有不同,它的吸墨性虽不如新闻纸好,但它具有吸墨均匀的特点;抗水性能及纸张的白度均好于新闻纸。

凸版纸具有质地均匀、不起毛、略有弹性、不透明、稍有抗水性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等特性。

重量: 49~60)±2克/米2。

平板纸的规格:787×l092毫米,850×ll68毫米,880xl230毫米;以及一些特殊尺寸规格的纸张。

卷筒纸的规格:宽度787毫米, 1092毫米, 1575毫米,长度约60m~80oo米。

2.新闻纸
新闻纸也叫白报纸,是报刊及书籍的主要用纸。

新闻纸的特点有:纸质松软,富有较好的弹性;吸墨性能好,这就保证油墨较快地固着在纸而上;纸张经过压光后两面平滑,不起毛,从而使两面印刷品印迹比较清晰而饱满;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透明性能好;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这种纸是以机械木浆(或其他化学浆)为原料生产的,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其他杂质。

不宜长期存放。

保存时间过长,纸张会发黄变脆,抗水性能差,不宜书写等。

必须使用印报油墨或书籍油墨,油墨粘度不要过高,平版印刷时必须严格控制版面水分。

重量: 49~52 )±2克/米2。

平板纸规格:787×1092毫米,850x ll68毫米, 880x l230毫米。

卷筒纸规格:宽度787毫米,1092毫米, 1575毫米;长度约6000~8000米。

印刷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