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一、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见下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3.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
内容: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二)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内容: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3.细胞的分化、衰老与癌变
4.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
5.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
说明: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液泡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各种生物膜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
(三)生物的新陈代谢
内容:
1.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新陈代谢的概念酶和ATP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2.植物的水分代谢: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合理灌溉
3.植物的矿质代谢: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
4.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 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光和作用的重要意义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5.生物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与自生固氮微生物生物固氮的意义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7.细胞呼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意义
说明: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C4途径不作要求
生物固氮的途径不作要求
(四)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内容:
1.生物的生殖: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
2.生物的个体发展: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
(五)遗传、变异与进化
内容:
1.遗传的物质基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概念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类基因组研究2.基因工程简介: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3.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4.性别的决定与伴性遗传:性别的决定伴性遗传
5.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7.人类遗传与优生:人类遗传病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优生的概念与措施
8.进化: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说明:
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不作要求
(六)生命活动的调节
内容: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秤中的应用其他植物激素
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性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兴奋的传异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激素调节与行为神经调节与行为
3.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4.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5.血糖的调节:血糖平衡及其意义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及其防治
6.体温的调节:人的体温及其相对恒定的意义体温的调节
7.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说明: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不作要求
免疫包括:淋巴细胞引源和分化、抗原和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免疫学的应用不作要求
(七)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内容:
1.微生物的类群:细菌病毒
2.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培养基的种类3.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4.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5.发酵工程简介:应用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发酵工程的应用说明:
酶工程简介不做要求
发酵工程以谷氨酸的发酵生产为例
(八)生物与环境
内容:
1.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2.种群和生物群落: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的结构
3.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人与生物圈: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全球性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九)实验
内容:
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3.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5.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6.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8.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0.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11.设计试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1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5.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6.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7.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三、能力要求及解读
1.理解能力
(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读:理解能力的3个方面是由低至高3个层次的要求。
其中
(1)是理解能力最基本的要求。
如:既要清楚有丝分裂的过程又要清楚减数分裂的过程,还要知道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是对知识再现能力的要求。
如:用遗传图解表示遗传过程,用坐标图表示CO2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用坐标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等,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体现。
(3)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是指对知识的运用,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
即做生物学试题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推理,找出正确的答案。
如:200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Ⅲ)(陕西、内蒙、云南等)30(2)②:一般来说,如果你知道了某真核生物的一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你能否确定其基因编码区的DNA序列?为什么?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解读: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可分为两大方面。
第一方面:即实验与探究能力(1),要求掌握考纲所列的17个课本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通过对课本实验的掌握,体会生物学科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则等。
第二方面:包括实验与探究能力(2)、(3)、(4),能够应用生物学科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则等完成实验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如:200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Ⅲ)(陕西、内蒙、云南等)31实验题就考查了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及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3.获取信息能力
(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解读:获取信息能力(1)要求从试题给出的文字、图表中捕获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其中图表可以是示意图、模式图、装置图、曲线图、数据表格图等。
该项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生物的各类试题中,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获取信息能力(2)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善于用科学的眼光搜寻有用的重大信息,这有利于培养考生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
对待这一能力要求,需要考生明确的是:所谓“重大信息”一定是媒体大量报道,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艾滋病等;在题目中“重大信息”往往是作为素材,作为问题的切入点,考查的还是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所以考生不必要花时间刻意去搜寻。
4.综合应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解读:综合运用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其包括范围最广。
前三项能力要求更多的是强调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本项能力则要求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该项能力的考查多出现在第二卷,也是近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学生得分较低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