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工艺都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所组 成的。因此,热处理工艺过程可用“温度—时间” 为坐标的曲线图表示,此曲线称为热处理工艺曲线。
1
2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钢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包括钢锭的热处理, 压力加工过程中的和成品的热处理。钢锭的热处理 主要是不同温度下的退火。钢材的热处理可依工艺 性能和使用性能要求不同而异。例如各种钢材常须 进行正火处理,以获得细而均匀的组织和较好的综 合机械性能。高强度调质钢材则常进行淬火回火处 理,以保证达到要求的机械性能。不锈钢板与钢带, 大多数进行固镕处理以改善其耐蚀性。热锻(轧)钢 材可根据用户的要求来决定产品的热处理工艺。冷 拉(轧)钢材需进行坯料热处理、中间热处理和成品 热处理。
16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过冷到550℃~350℃之间的转变组织为上贝氏
体半扩散型(B上),Fe不扩散,羽毛状碳化物分
பைடு நூலகம்
布在F间,韧性差,过冷到350℃~MS之间的转变组
织为下贝氏体(B下) ,C原子有一定的扩散能力,
针状碳化物分布在F内,韧性高,综合机械性能好。
③低温转变产物 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 Ms230℃~Mf-50℃之间的转变产物,马氏体(M) 组织。是含碳过饱和的α —固溶体。由于马氏体中 溶入过多的碳使晶格严重扭曲,从而增加了变形抗 力,所以马氏体具有很高的硬度。含碳量越高其硬 度越大。马氏体是单相亚稳定的组织。
当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刚刚完成时,奥氏体的晶粒 是比较小的。这是由于珠光体内铁素体和渗碳体的 相界面很多,有利于形成数目众多的奥氏体晶核。 但是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 体晶粒会自发地长大,它是通过晶粒之间的相互吞 并来完成的。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 体晶粒越大。
钢在具体加热条件下获得的奥氏体晶粒大小,称为 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其大小对冷却转变后钢的性能 有明显的影响。因此,钢在加热时,为了获得细小 而均匀的奥氏体晶粒,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保 温时间。
3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退火
普通热处理
正火 淬火
回火
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感应加热淬火 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淬火
化学热处理
渗碳 氮化 碳氮共渗及其它4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Fe—Fe3C状态图A1、A3、Acm线是反映不同碳 的质量分数的钢在缓慢冷却时的相变温度,在实际 生产中,加热和冷却不能很缓慢,总有不同程度的 相变滞后现象,即加热时实际转变温度高于平衡温 度,冷却时实际转变温度又低于平衡温度(过冷、 过热)。通常用Ac1、Ac3和Accm表示加热时滞后的转 变温度;用Ar1、Ar3和Arcm表示冷却时滞后的转变温 度。
5
6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一、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由Fe—Fe3C状态图可知,钢加热至稍高于727°C(PSK线或A1线) 时,将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伴随着铁原子和碳原 子的扩散,所以其转变过程属于一种扩散型的转变。
以共析钢为例,分析奥氏体形成的过程。其基本过程可描述为四个步 骤
9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10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二、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钢经加热获得奥氏体组织后,如在不同的冷却条件 下冷却,最后可使钢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例如用45 钢制造的直径为15mm的轴,经840°C加热后,若在 空气中冷却,其表面硬度小于HBS209;若在油中冷 却,其表面硬度可达HRC45左右;若在水中冷却, 其表面硬度可达HRC65左右。为了解这些差别的原 因,必须了解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变化规律。
⒈奥氏体晶核的形成
奥氏体晶核易于在铁素体与渗碳体的交界面形成
⒉奥氏体的长大
由于渗碳体的晶体结构和含碳量都与奥氏体相差很大,故在铁素体全部消 失后,仍有部分渗碳体尚未溶解。随着时间的延长,残余渗碳体继续向 奥氏体中溶解,直至完全消失。
⒊残余渗碳体的溶解
奥氏体晶核形成后,它一方面与渗碳体相接,另一方面与铁素体相接,
13
14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15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⒉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 ①高温转变产物 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727~550°C
之间等温转变产物属于珠光体型组织,都是由铁素 体和渗碳体的层片组成的机械混合物。过冷度越大, 片层越薄,硬度也越高。 珠光体(P)—过冷到727~650°C之间的转变产物 索氏体(S)—过冷到650~600°C之间的转变产物 屈氏体(T)—过冷到600~550°C之间的转变产物 ②中温转变产物产物 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 650℃~600℃之间等温转变产物,属于贝氏体型组织 (B),是由含碳过量的铁素体和微小的渗碳体混合而 成。贝氏体比珠光体具有更高的硬度。
⒈两种冷却方式
①连续冷却 使加热到奥氏体的钢在温度连续下降的 过程中发生组织转变。
11
12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②等温冷却 使加热到奥氏体的钢,先以较快的速 度冷却到A1(727°C)线以下一定温度,这时奥氏体 尚未转变,成为过冷奥氏体,然后进行保温,使奥 氏体在等温下发生组织转变,转变完成后,再冷却 到室温。 •过冷奥氏体在不同过冷度下的等温过程中转变温度、 转变时间与转变产物(转变开始及终了)的关系曲 线图称为等温转变图,也称为C曲线或TTT曲线图。 在C曲线上可以了解到不同温度下的转变产物,因此, 它是一种用来研究冷却过程中奥氏体不平衡转变的 重要工具。
奥氏体中的含碳量是不均匀的,存在着碳的浓度梯度。随着碳的扩散,
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渗碳体不断溶解。
7
⒋奥氏体的均匀化 渗碳体刚刚消失时,奥氏体中的碳浓度仍是不均匀的。原来渗碳体 处的含碳量高,而原来铁素体处的含碳量低,需要一定的保温时间, 通过碳原子的进一步扩散,才能使奥氏体中含碳量逐渐均匀。
8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必 要的保温,然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以改变钢的 组织和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机械性能的方法。
通过热处理,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改善钢的 塑性和韧性等。因此,许多重要零件要进行热处理。 例如,机床上有80%左右的零件要进行热处理,刀 具、量具和模具全部要进行热处理。
1
2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钢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包括钢锭的热处理, 压力加工过程中的和成品的热处理。钢锭的热处理 主要是不同温度下的退火。钢材的热处理可依工艺 性能和使用性能要求不同而异。例如各种钢材常须 进行正火处理,以获得细而均匀的组织和较好的综 合机械性能。高强度调质钢材则常进行淬火回火处 理,以保证达到要求的机械性能。不锈钢板与钢带, 大多数进行固镕处理以改善其耐蚀性。热锻(轧)钢 材可根据用户的要求来决定产品的热处理工艺。冷 拉(轧)钢材需进行坯料热处理、中间热处理和成品 热处理。
16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过冷到550℃~350℃之间的转变组织为上贝氏
体半扩散型(B上),Fe不扩散,羽毛状碳化物分
பைடு நூலகம்
布在F间,韧性差,过冷到350℃~MS之间的转变组
织为下贝氏体(B下) ,C原子有一定的扩散能力,
针状碳化物分布在F内,韧性高,综合机械性能好。
③低温转变产物 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 Ms230℃~Mf-50℃之间的转变产物,马氏体(M) 组织。是含碳过饱和的α —固溶体。由于马氏体中 溶入过多的碳使晶格严重扭曲,从而增加了变形抗 力,所以马氏体具有很高的硬度。含碳量越高其硬 度越大。马氏体是单相亚稳定的组织。
当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刚刚完成时,奥氏体的晶粒 是比较小的。这是由于珠光体内铁素体和渗碳体的 相界面很多,有利于形成数目众多的奥氏体晶核。 但是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 体晶粒会自发地长大,它是通过晶粒之间的相互吞 并来完成的。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 体晶粒越大。
钢在具体加热条件下获得的奥氏体晶粒大小,称为 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其大小对冷却转变后钢的性能 有明显的影响。因此,钢在加热时,为了获得细小 而均匀的奥氏体晶粒,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保 温时间。
3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退火
普通热处理
正火 淬火
回火
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感应加热淬火 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淬火
化学热处理
渗碳 氮化 碳氮共渗及其它4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Fe—Fe3C状态图A1、A3、Acm线是反映不同碳 的质量分数的钢在缓慢冷却时的相变温度,在实际 生产中,加热和冷却不能很缓慢,总有不同程度的 相变滞后现象,即加热时实际转变温度高于平衡温 度,冷却时实际转变温度又低于平衡温度(过冷、 过热)。通常用Ac1、Ac3和Accm表示加热时滞后的转 变温度;用Ar1、Ar3和Arcm表示冷却时滞后的转变温 度。
5
6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一、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由Fe—Fe3C状态图可知,钢加热至稍高于727°C(PSK线或A1线) 时,将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伴随着铁原子和碳原 子的扩散,所以其转变过程属于一种扩散型的转变。
以共析钢为例,分析奥氏体形成的过程。其基本过程可描述为四个步 骤
9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10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二、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钢经加热获得奥氏体组织后,如在不同的冷却条件 下冷却,最后可使钢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例如用45 钢制造的直径为15mm的轴,经840°C加热后,若在 空气中冷却,其表面硬度小于HBS209;若在油中冷 却,其表面硬度可达HRC45左右;若在水中冷却, 其表面硬度可达HRC65左右。为了解这些差别的原 因,必须了解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变化规律。
⒈奥氏体晶核的形成
奥氏体晶核易于在铁素体与渗碳体的交界面形成
⒉奥氏体的长大
由于渗碳体的晶体结构和含碳量都与奥氏体相差很大,故在铁素体全部消 失后,仍有部分渗碳体尚未溶解。随着时间的延长,残余渗碳体继续向 奥氏体中溶解,直至完全消失。
⒊残余渗碳体的溶解
奥氏体晶核形成后,它一方面与渗碳体相接,另一方面与铁素体相接,
13
14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15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⒉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 ①高温转变产物 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727~550°C
之间等温转变产物属于珠光体型组织,都是由铁素 体和渗碳体的层片组成的机械混合物。过冷度越大, 片层越薄,硬度也越高。 珠光体(P)—过冷到727~650°C之间的转变产物 索氏体(S)—过冷到650~600°C之间的转变产物 屈氏体(T)—过冷到600~550°C之间的转变产物 ②中温转变产物产物 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 650℃~600℃之间等温转变产物,属于贝氏体型组织 (B),是由含碳过量的铁素体和微小的渗碳体混合而 成。贝氏体比珠光体具有更高的硬度。
⒈两种冷却方式
①连续冷却 使加热到奥氏体的钢在温度连续下降的 过程中发生组织转变。
11
12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②等温冷却 使加热到奥氏体的钢,先以较快的速 度冷却到A1(727°C)线以下一定温度,这时奥氏体 尚未转变,成为过冷奥氏体,然后进行保温,使奥 氏体在等温下发生组织转变,转变完成后,再冷却 到室温。 •过冷奥氏体在不同过冷度下的等温过程中转变温度、 转变时间与转变产物(转变开始及终了)的关系曲 线图称为等温转变图,也称为C曲线或TTT曲线图。 在C曲线上可以了解到不同温度下的转变产物,因此, 它是一种用来研究冷却过程中奥氏体不平衡转变的 重要工具。
奥氏体中的含碳量是不均匀的,存在着碳的浓度梯度。随着碳的扩散,
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渗碳体不断溶解。
7
⒋奥氏体的均匀化 渗碳体刚刚消失时,奥氏体中的碳浓度仍是不均匀的。原来渗碳体 处的含碳量高,而原来铁素体处的含碳量低,需要一定的保温时间, 通过碳原子的进一步扩散,才能使奥氏体中含碳量逐渐均匀。
8
第一节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必 要的保温,然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以改变钢的 组织和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机械性能的方法。
通过热处理,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改善钢的 塑性和韧性等。因此,许多重要零件要进行热处理。 例如,机床上有80%左右的零件要进行热处理,刀 具、量具和模具全部要进行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