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word教案(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2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第2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
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表现的几个方面。
难点: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式教学法,讲述法、讲解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幻灯片图,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物质生活的变化:表现在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变化。
(2)文化生活的变化:表现在娱乐方式和大众媒体的出现。
(3)社会习俗的变化:表现在装束变化、礼节变化和称谓变化。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着眼于三个方面给于指导:
(1)调动成员间的交流、合作。
(2)指导学生整合信息,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中得出结论。
(3)指导学生如何采取新颖、生动、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三)、合作探究:学习成果汇报
1、教师精讲点拨: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2、探究结论归纳: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习俗
五、小结
歌记历史
19世纪变化大,轮船火车传天下
有线电报始架设,远隔千里能说话
文化生活也变化,照相电影和印刷
上海《申报》有影响,商务印书规模大
辛亥革命始觉悟,改变落后旧习俗
剪辫易服废缠足,握手鞠躬换礼服
取消老爷和大人,改称是君和先生。
社会习俗趋平等,文明发展向前进。
六、课后作业
1、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有什么样的特点?
附一:板书设计
第2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物质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
变
化
表
现
变
化
表
现影
响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