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入库储存管理制度(经典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入库储存管理制度
1.目的
药品入库储存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药品仓库的科学规范管理,正确合理地储存药品,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药品的入库、储存和保管。

3.职责
储运部是负责执行药品入库储存管理制度的部门,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3.1负责制定和完善药品入库储存管理制度,并进行相关培训和宣传;
3.2监督仓库人员的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3负责仓库设施的维护和安全管理;
3.4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确保药品的顺利出入库和流通;3.5进行定期的药品库存盘点和质量检查,确保药品库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具体内容
4.1储存原则
4.1.1安全性原则:药品储存应遵循安全、方便、节约、高效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货位和合理利用仓库容量。

4.1.2区分存储:整件药品应存放在整件区,拆零药品应集中储存于零货区。

4.2储存要求
4.2.1温度和湿度控制:
4.2.1.1常温库:常温库的温度应控制在10~30℃,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范围内。

4.2.1.2阴凉库:根据公司仓库的实际情况,阴凉库的温度应控制在0~20℃以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范围内。

4.2.1.3药品应根据其性能和要求,存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若包装上没有标明具体温度要求,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进行储存。

4.2.2防护措施:
4.2.2.1药品储存时应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和防鼠,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4.2.2.2药品包装完好,如有破损或泄漏现象应及时更换包装并进行记录。

4.3储存管理
4.3.1分区存储:根据药品的批号将库存药品分开堆放,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

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

4.3.2分类存放:药品应按照内用药和外用药、整件和零散货等进行分类存放。

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储存。

4.3.3温湿度调控: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调控药品储存区的温湿度。

温湿度应每隔半小时自动记录一次,若超出规定范围,系统应自动报警,仓储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温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保证药品储存安全。

4.3.4药品标识管理根据药品的状态和质量问题,采用色标管理,如待验区、退货区、有质量问题待确定的药品为黄色区域,合格品区、复核发货区为绿色区域,不合格品区为红色区域。

4.3.5效期管理对库存药品进行效期管理,公司可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跟踪和控制,包括近效期预警和超效期锁定等措施,以防止过期药品的销售和使用。

4.3.6设施设备管理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设备应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堆放,以确保储存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4.3.7人员行为要求:储存作业区的人员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有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为。

4.3.8禁止存放非相关物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确保储存空间的专业化和纯净度。

4.3.9定期盘点:对库存药品进行定期盘点,确保账目和实际库存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