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经济学

1、学科概念:P6

①教育投资:又称教育投入、教育资本、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是指

一个国家、地区、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像教育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

②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

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总和。

③教育经济效率:又称教育经济效力、教育机构内部效能、教育资源利用效

率、教育投资效率等,是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④教育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益也叫教育社会经济效益、教育社会经济价值、

教育经济收益、教育经济收效等,是指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

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或者通俗地将,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到的国民收入加以比较,所得的国民收入抵偿教育投资的余额。

⑤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

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达的一门边缘学科。

2、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萌芽时期、初步形成时期和发展时期三

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

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是斯特鲁米林1924年写

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是世

界上最早运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用数量化、定量化的语言专门阐述教

育的国民经济意义。沃尔什1935年写的《人力的资本观》,被西方认

为是有关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它采用了现值折算法。到1960

年,教育经济论文达到53篇。这一时期的特点:①有了教育经济学方

面的论文及专著;②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从观察在业劳动者身上

论述与充分调动教育的经济意义和价值。

(二)形成时期:20世纪60年代涌现大批教育经济学学者,使这门学科在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体系上基本上确立起来。形成标志:①1963年国际经济学会召开讨论教育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教育经济学选集》,这一选集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②也有人认为,英国的韦锥于1962年写了一本正式使用“教育经济学”名

称的著作《教育经济学》,为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代表人物:舒尔茨、丹尼森这一时期的特点:①有了以教育经济学命名的专著;②有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专著;③有了这门学科理论基础的专门著作;④有了较细致的研究方法的著作及评价;⑤有了关于这门学科的选编书目和资料。

舒尔茨,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主要著作有《由教育形成的资本》(1960)、《人力资本投资》(1961)、《教育与经济增长》(1961)、《教育的经济价值》(1961)等。P17P23

丹尼森,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他于1962年著有《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他与舒尔茨不同的地方,是把教育因素算在人力资本因素之中,没有把人力看成是独立的因素,从人力因素中找到教育因素,并提出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法,细致地计算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他尽可能地把经济增长的原因都一一分解出来。他在具体计算方法上更加细致和确切,对教育经济学进一步数量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计量得十分细致地人。P24)

(三)发展时期:20世纪后代以后教育经济学的著作及论文明显增多,出现了一批学者和著作,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有英国的希恩、布劳格、韦锥;美国的罗杰斯、鲁什林、寇恩、戴维斯等。这一时期的特点:研究的内容及范围有了很大拓展,如研究教育的生产性、社会对教育需求的预测、教育收支预测、教育改革的制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等。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重视研究教育对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的适应问题,国际性研究组织与机构不断增加,许多国家还在高等学校设立专题性研究组织、学会及机构,数量化、定量化以及数学模型设计等计算方法继续被重视,并且有了计算方法方面的专著,国际上许多国家大学生里开设了“教育经济学”课程。

3、教育劳动学说?P35

(一)教育劳动学说

“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校长是老板、学生是顾客、教师是跑堂的”

教育活动是生产劳动?是消费?是服务?

教育部门是生产机构?是上层建筑?

1、生产劳动的含义

从最初定义上观察:生产劳动是指可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

从社会形态上观察: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上观察,“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

从扩大了的概念上观察:“所有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工人到经理、工程师,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

2、教育劳动的性质

教育劳动是一种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

从扩大了的生产劳动概念角度来看,教育是培养不一定要亲自动手且可以远离劳动对象的生产管理人员、工程师、工艺师、设计师和技术人才的劳动。

教育劳动对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生产和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生产性质。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劳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教育可以生产劳动力和科学知识,具有生产的性质,是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另一方面,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闲暇的享受”,非功利性的活动,但是社会政治、文化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影响?P53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人口素质比人口数量更重要

②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③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

④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

⑤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

人力资本理论的评价:P66

人力资本理论对改进以实物投资为重心的传统西方经济学伦理是有贡献的。

它正视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力资本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突破了传统经济增长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