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度烧伤临床治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重度烧伤临床治疗体会
小儿发育未成熟,烧伤病情变化快,伤情重于成人,我们对于2001-2009年我科收治的小儿重度烧伤6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男性48例,女性16例,年龄6
个月至9岁,热液烫伤52例,火焰烧伤8例,电烧伤4例,
烧伤总面积5 ~ 6O ,3度烧伤面积5 ~ 3O%,伴呼吸
道烧伤1例,就诊时间1~48 h,由外院转入我院人院出现
休克22例,其中延迟复苏58例,发生脓毒症17例,腹泻6O
例。
1.2 治疗:立即补液,吸氧,延迟复苏病例快速补液,烧伤后补液公式按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小儿补液公式计算:第
1个24 h电解质,胶体补液总量为2岁以下每1 烧伤面积2 mL/kg。
电解质:胶体为1:1;2岁以上每1 烧伤面积1.75 mL/kg,电解质:胶体为1:1。
入院当天给少量母乳、牛奶、酸奶等,抗生素以二、三代头孢菌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万古霉素为主,用药时间5~15 d,脓毒症病例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输全血及应用乌司他丁等拮抗内毒素药,腹泻病例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等,共行手术植皮4o例,其中电烧伤截肢3例,由外院转入休克死亡2例,脓毒症死亡1例,治愈率95 。
2 讨论
本组患儿于院外就诊转院来8O 出现休克状态,小儿调节功能及对液体丢失耐受性均较成人差,由于就诊及转院延误,就诊后补液不足使小儿烧伤休克发生率高,延迟复苏病例多,因此强调及早就诊,及早补液,婴幼儿烧伤尤其是小儿烧伤面积超过5 就需要静脉输液。
对于发生严重休克的患儿应建立两路液体,滴入或静脉切开快速补液,本组休克患儿补液尤其延迟复苏病例补液均超过公式计算量,小儿烧伤公式估计输液量仅为基础量,实际补液量以纠正患儿休克指标(心率减慢、尿液增多、神志、四肢温度变化)为依据;本组病例在心电监护下行快速补液,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纠正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快速补液后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增加组织灌流,改善微循环,减轻缺血缺氧性损害,从而预防内脏并发症,只要在严密监护下行快速补液,复苏是小儿烧伤延迟复苏治疗的有效措施,针对并发症采取综合措施,小儿烧伤合并感染病情变化快,采取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尤其在其他症状没有出现之前。
小儿尿量偏多、单纯心率快者,用西地兰不能降低心率者要考虑是感染引起的,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及创面处理,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肠黏膜屏障在阻止肠道微生物和内毒素移位中起到主导作用,/J,JL消化道发育不完善,肠道血运丰富,烧伤、休克、感染容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和细菌内毒素移位,因此小儿烧伤后鼓励早期进食,及早应用谷氨酰胺有助于防止肠道菌群移位。
临床资料显示,休克期实施有效复苏减少内脏并发症是整个烧伤治疗的有效前提,早期肠道营养支持及早去除坏死组织封闭创面,明显减少内脏并发症,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