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检测题一
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题高二物理阶段性复习质量检测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学校、姓名、准考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它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a 端滑向b 端的过程中,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路端电压变小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 .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 D .电路的总电阻变大2.如图所示为某一电源的U -I 曲线,由图可知 ( ) A .电源电动势为2.0 VB .电源内阻为31ΩC .电源短路时电流为6.0AD .电路路端电压为1.0 V 时,电路中电流为5.0 A3.一个电源分别接上8Ω和2Ω的电阻时,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电源内阻为( ) A .1Ω B .2Ω C .4Ω D .8Ω4.联合国安理会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拥有否决权,假设设计一个表决器,常任理323 事国投反对票时输入“0”,投赞成票时或弃权时输入“1”,提案通过为“1”,通不过为“0”,则这个表决器应具有哪种逻辑关系 ( )A .与门B .或门C .非门D .与非门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则( ) A .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将增大 B .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将减少 C .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 D .液滴将向上运动6.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两表读数均变大B .两表读数均变小C .电流表读数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D .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7.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灯原来正常发光,忽然B 灯比原来亮了,这是因为电路中某一处发生断路故障造成的,那么发生这种故障可能是(电源内阻不计) ( ) A .R 1断路B .R 2断路C .R 3断路D .灯A 断路8.如图所示,某一导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之比为a ∶b ∶c =5∶3∶2.在此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四个接线柱1、2、3、4。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检测题.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恒定电流》单元检测题班 姓名 得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一只标有“220V 60W ”的白炽灯泡,当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去测它的电阻值时,测得的值约为A.约800ΩB.接近3.7ΩC.明显大于800ΩD.明显小于800Ω2、家庭用的电吹风中,有一个小电动机和与它串联的一段电热丝。
电热丝给空气加热,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送出热风将头发吹干。
设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1,电热丝的电阻为R 2。
将电吹风接到直流电源上,电源输出电压为U ,输出电流为I ,电吹风消耗的电功率为P ,①P =UI ;②P >UI ;③P =I 2(R 1+ R 2);④P >I 2(R 1+ R 2)。
以上结论正确的有A.只有①③B.只②④有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3、右图电路中三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 1∶R 2∶R 3=1∶2∶2,两只电容器的电容之比为C 1∶C 2=3∶2,电源电动势E 恒定,内阻忽略不计。
当电键K 断开时,稳定后电容器C 1、C 2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当电键K 闭合时,稳定后电容器C 1、C 2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q 1∶q 2 = 3∶4B.q 1∶q 2 = 2∶3C.q 1∶q 1 /=3∶5D.q 2∶q 2 /= 5∶44、三个小灯泡都标有“110V ,10W ”,将它们如图连接后接入电路。
为使三只灯泡都能发光,又不被烧毁,这三只灯泡的总功率最大为:A.30WB.20WC.15WD.12.5W5、如图所示,a 、b 分别表示一个电池组和一只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择的答案有①电阻的阻值为15Ω ②电池组的内阻是0.2Ω③将这只电阻接在该电池组两端,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将是15W④改变外电阻的阻值时,该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0W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④正确D.只有①③④正确6、右图电路中,当电阻R 3的阻值发生变化,而其它电阻的阻值保持不变时,发现电压表V 3的示数减小.由此可以判定A.电压表V 1的示数一定减小B.电压表V 2的示数一定减小C.电压表V 4的示数可能减小D.电压表V 2、V 4的示数都增大,且V 2的增加量较多7、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甲、乙两只白炽灯泡的I-U 特性曲线。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检测题(包含答案)1 / 9《恒定电流》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下图所示,直线A 为电源的U -I 图线,直线B 为电阻R 的U -I 图线,用该电源和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是( )A .2W,33.3%B .4W,33.3%C .2W,66.7%D .4W,66.7%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5V ,内电阻r=0.5Ω,滑动变阻器R 1的最大电阻R m =5.0Ω,定值电阻R 2=2.0Ω,C 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3μF。
将开关S 与a 接触,则A .当R 1接入电路阻值为0.5Ω时,R 1消耗的功率最大B .当R 1的阻值增大时,R 2两端的电压减小C .开关从a 接向b ,流过R 3的电流流向为d→>cD .开关从a 接向b ,待电路稳定,流过R 3的电荷量为3910 -C3.小李家的房子装修,买了一卷规格为“100m、4mm 2的铜导线(已知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用来安装一路专线,对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功率为2.0kW 的空调供电。
实际上只用去了一半导线,如果空调能够正常工作时,估算导线上损失的电压约为( ) A .1.9VB .0.19VC .2.5VD .0.25V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路稳定后,与滑片移动前比较()A .电阻R 0两端电压变大B .电容器C 上的电荷量不变 C .电源消耗的总功率变小D .灯泡L 变亮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电阻R 2、R 3为定值电阻,R 1为滑动变阻器,A 、B 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
当滑动变阻器R 1处于某位置时,A 、B 两极板间的带电油滴静止不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仅把R 1的触头向右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减小,油滴向下运动B .仅把R 1的触头向左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减小,油滴向上运动C .仅把两极板A 、B 间距离增大,油滴向下运动,电流表读数不变D .仅把两极板A 、B 间正对面积减小,油滴向下运动,电流表读数不变6.如图所示,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 随所加电压U 变化的图线,P 为图线上一点,PN 为图线的切线,PQ 为U 轴的垂线,PM 为I 轴的垂线。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检测题(含答案)

20. 5A; .
A.串联一个 的电阻和并联一个 的电阻
B.并联一个 的电阻和串联一个 的电阻
C.串联一个 的电阻和并联一个 的电阻
D.并联一个 的电阻和串联一个 的电阻
11.由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U/I,此式说明( )
A.当电流增大2倍时,电阻减小为原来的1/2
B.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增大2倍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当电压为零时,电阻阻值不变
A. B. C. D.
3.一个电动势为3V、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两端接一电阻R,当有1C的电荷通过R时,R上产生的焦耳热可能为( )
A.5JB.2JC.3JD.4J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3为滑动变阻器,R2为定值电阻,C为电容器.开始时开关S1、S2闭合.下列操作能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的是( )
A.断开开关S1
B.断开开关S2
C.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
D.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
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不计,R1=1.0Ω,R2=4.0Ω,R3=5.0Ω,C1=C2=30μF,先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将S断开,则从S断开到电路再次稳定的过程中,通过R2的电荷量为()
9.某同学用一个微安表头 量程 内阻 ;电阻箱 和电阻箱 组装一个多用电表,有电流1mA和电压3V两挡,改装电路如图所示,则 、 应调到多大阻值
A. , B. ,
C. , D. ,
10.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表头电阻 ,若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和一个量程为 的电流表应分别
D.L2的电阻为12Ω
13.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一个电池组和一只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正确的有()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单元测试题

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电压表和电流表均视为理想)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灯泡L变亮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C.电流表读数变大D.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小2.用伏安法测某一电阻时,如果采用如图所示的甲电路,测量值为R1,如果采用乙电路,测量值为R2,那么R1、R2与真实值R之间满足关系()A.R1>R>R2B.R>R1>R2C.R1<R<R2D.R<R1<R23.如图所示,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积为正方形的导体,已知R1的表面积是R2的100倍,通过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这两个导体的电阻关系为()A.R1=100R2B.R2=100R1C.R2=10R1D.R1=R2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a和灯b都正常发光,后来由于某种故障使灯b突然变亮,电压表读数增加,由此推断,这故障可能是()A.a灯灯丝烧断B.电阻R2断路C.电阻R2短路D.电容被击穿短路5.如图所示由门电路组成的电路,输出端为“1”,指示灯L亮,输出端为“0”,指示灯L不亮,现要使灯L亮,则A,B两输入端分别是()A.“1”、“1”B.“0”、“0”C.“1”、“0”D.“0”、“1”6.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压为U g,内电阻为R g,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nU g的电压表,应在电流表上()A.串联一个nR g的电阻B.并联一个nR g的电阻C.串联一个(n-1)R g的电阻D.并联一个(n-1)R g的电阻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的变化是()A.两表读数均变大B.两表读数均变小C.电流表读数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D.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8.一台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10 kW,这表明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A.每秒钟消耗电能10 kJB.每秒钟提供机械能10 kWC.每秒钟电枢线圈产生10 kJ的热量D.每秒钟对外做功10 kJ9.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这表示()A.电池中每通过1 C的电荷量,该电池能将1.5 J的化学能转变成电势能B.该电池接入电路工作时,电池两极间的电压恒为1.5 VC.该电池存储的电能一定比电动势为1.2 V的电池存储的电能多D.将1 C的电子由该电池负极移送到正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了1.5 J的功10.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1 mA.内阻为500 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A.串联一个10 kΩ的电阻B.并联一个10 kΩ的电阻C.串联一个9.5 kΩ的电阻D.并联一个9.5 kΩ的电阻11.如图所示,电路中有三根导线,其中一根是断的,电源、电阻R1、R2及另外两根导线是好的.为了查出断导线,某学生想先用多用电表的红表笔连接在电源的正极a,再将黑表笔连接在电阻R1的b端和R2的c端,并观察多用电表指针的示数.下列选项中符合操作规程的是()A.直流10 V挡B.直流0.5 A挡C.直流2.5 V挡D.欧姆挡12.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流表的示数和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B.图(a)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C.图(b)中的A1、A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D.图(b)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13.在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组成的电路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导线中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B.导线中的电场强度方向跟导线方向垂直C.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D.导线内沿电流方向各点的电势逐渐降低14.某电源的U-I图象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a、Pb,外电路电阻为Ra、Rb,由图可知,及的比值分别为()A. 3∶11∶2B. 1∶32∶3C. 1∶11∶2D. 1∶14∶115.在集成电路中,经常用若干基本门电路组成复合门电路,如图所示,为两个基本门电路组合的逻辑电路,根据真值表,判断虚线框内门电路类型及真值表内X的值()A.“与门”,1B.“与门”,0C.“或门”,1D.“或门”,0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多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I=U知,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RB.由I=U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RC.由R=U可知,I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U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I成反比ID.对给定的导体,比值U是个定值,反映了导体本身的性质I17.(多选)对于电动势和内电阻确定的电源的路端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U、R分别表示干路电流、路端电压和外电阻)()A.U随R的增大而减小B.当R=0时,U=0C.当电路断开时,I=0,U=0D.当R增大时,U也会增大18.(多选)若E表示电动势,U表示外电压,U′表示内电压,R表示外电路的总电阻,r表示内电阻,I表示电流,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U′=IRB.U′=E-UC.U=E+IrD.U=E19.(多选)如图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动势E1=E2,发生短路时的电流I1>I2B.电动势E1=E2,内阻r1>r2C.电动势E1>E2,内阻r1<r2D.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大20.(多选)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ρ与l成反比,与R、S成正比B.电阻率表现了导体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与温度有关C.金属电阻率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可能为0D.ρ主要由导体的材料种类决定三、实验题21.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现准备了下列器材:①待测干电池E(电动势约1.5 V,内阻约1.0 Ω)②电流表G(满偏电流3.0 mA,内阻为10 Ω)③安培表A(量程0~0.60 A,内阻约为0.1 Ω)④滑动变阻器R1(0~20 Ω,2 A)⑤滑动变阻器R2(0~1000 Ω,1 A)⑥定值电阻R3=990 Ω⑦开关和导线若干(1)为了能尽量准确地进行测量,也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2)在图甲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注明器材代号;(3)图乙所示为某同学根据正确的电路图作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安培表A 的示数),由该图线可求出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22.如图所示,有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内阻R M=0.6 Ω,R=10 Ω,U=160 V,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V.则:(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2)输入到电动机的电功率是多少?(3)电动机工作1 h所产生的热量是多少?五、填空题23.多用电表指针如下图所示(1)如果选择开关为“×10”挡,则所测电阻的阻值____ Ω.(2)如果选择开关为直流电压250 V挡,则对应读数是________V.(3)如果选择开关为直流电流100 mA挡,则对应读数是________mA.24.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mm;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mm.25.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电解液的电阻率ρ=__________ Ω·m.26.如图所示,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__mm.27.如图所示,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3=5 Ω,则当滑动触头从a滑到b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简答题28.管道煤气的用户家中都有一个漏气报警器,报警器中有一个对煤气敏感的电阻元件.小明同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该元件是线性元件还是非线性元件呢?为此他从一个废弃的报警器中拆下该元件接入电路中,测得其电流、电压值如下表所示,请作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猜想该元件是哪类元件?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路的总电阻R总增大,总电流I减小,灯泡的功率为P=I2RL,RL不变,则P减小,灯泡变暗,故A、C错误;因灯泡内阻大于电源内阻,则滑片向左移动时,外电阻增大,因此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减小,故B 正确;因总电流减小,则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增大,由A分析可知,灯泡两端电压及内电压减小,故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电容器与变阻器并联,电容器上电压也增大,则其电荷量增大,故D错误.2.【答案】C【解析】甲图中电压值是准确的,而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导致电流值偏大,故测量结果将小于真实值;而乙图中电流值是准确的,而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导致了电压表示数偏大,故测量结果将大于真实值,故答案为:R1<R<R2,C正确.3.【答案】D【解析】设厚度为D,由电阻定律可得:故D正确,A、B、C错误.4.【答案】B【解析】5.【答案】B【解析】要使灯L亮,“非”门的输出应该为“1”,故“非”门的输入为“0”;故“或”门的两个输入端都应该为0.6.【答案】C【解析】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要串联电阻分压,串联的电阻值为:R==(n-1)R g.7.【答案】C【解析】开关S断开,R1、R2串连接入电路,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为U=E﹣Ir=E﹣;开关S闭合后,R2被短路,电路中的电阻减小,通过的电流为I′=,电压表示数为U=E﹣I′r=E-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故选C.8.【答案】D【解析】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每秒钟向外输出10 kJ的机械能,说明每秒钟对外做功10 kJ,由于内部有焦耳热产生,故只有D项正确.9.【答案】A【解析】电动势大小表示电池中每通过1 C的电荷量,电池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势能本领的大小,并非表示电池内部储存的能量大小,故选项A正确,C错误;电动势大小等于电池接入电路前两极之间的电压大小,故选项B错误;电动势为1.5 V,表示电池内部非静电力将1 C的电子由电源正极移送到负极过程中所做功的大小,故选项D错误.10.【答案】C【解析】要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必须在电流表上串联一个大电阻,串联电阻起分压作用.应串联电阻为R=,故C正确,A、B、D错误.11.【答案】A【解析】12.【答案】B【解析】电表的示数是由通过电流表A1、A2的电流决定的,而电表指针的偏角是由通过内部小量程电流表的电流决定的.两个电流表并联时,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是并联关系,所以,通电时,两小量程的电流表中通过的电流相同,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B正确;A1、A2的内阻不同,并联时,A1、A2中通过的电流不同,A1、A2的示数不相同,A错误;A1、A2两表串联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相同,示数相同;但是,由于电流表内阻不同,通过小量程电流表的电流不同,A1、A2的偏角不同,故C、D错误.13.【答案】D【解析】在电源和导线中感应电荷的共同作用下,垂直导线方向的电场相互抵消,在导体中形成了沿导线方向的电场,即导线中的电场强度方向跟导线方向平行,A、B错误;导线内有电场,说明导线不是静电平衡状态,C错误;沿电场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场方向就是正电荷的受力方向,也就是电流的方向,即导线内沿电流方向各点的电势逐渐降低,D正确.14.【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Ua=2Ub;Ia=;由P=UI可知,功率之比为1∶1;由R=可知,电阻之比为4∶1.15.【答案】D【解析】当A、B输入为0、0时,通过第一个门电路输出为0,输入为0、1时,输出为1,输入为1、0时,输出为1,知该门电路为“或”门.所以输入为1、1时,输出为1,再经过非门输出为0,所以X为0.故A、B、C错误,D正确.16.【答案】ABD【解析】17.【答案】BD【解析】由路端电压公式U=E-Ir知选项C错误.由U=IR知选项B正确.根据电压对内外电路的分配关系知选项A错误,选项D正确.18.【答案】BD【解析】U′=Ir,U=E-Ir,得A、C错误.19.【答案】AD【解析】U-I图象中与U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与I轴的交点表示短路电流,故电动势,发生短路时的电流I1>I2,故A正确;U-I图象中与U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斜率表示内阻,电动势E 1=E2,内阻r1<r2,故B、C错误;电动势,内阻r1<r2,根据可知,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大,故D正确.20.【答案】BD是个定义式,用R、S、l的值计算ρ的大小,但ρ由材料种类决定,跟温度有关,【解析】ρ=R sl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定值时,会出现超导现象.21.【答案】①R1②如图所示③1.5 0.78【解析】①电源电动势为1.5 V较小,电源的内阻较小,为多次几组实验数据,方便实验操作,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选R1,即选4.②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将电流表G与定值电阻R3串联,改装成电压表,用电流表A测电路电流,滑动变阻器R1串联接入电路,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③将I1﹣I2图线延长,与两坐标轴有交点.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的知识得电源两端电压为:U=I1=1009I1,根据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得电动势为:E=1.47 mA×1009 Ω≈1.5 V,与横轴的交点可得出路端电压为1.0 V时电流是0.62 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可得,电源内阻:r=Ω≈0.78 Ω22.【答案】(1)5 A(2)550 W(3)5.4×104J【解析】(1)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公式来求电路中的电流.R两端的电压为UR=U-U M=160 V-110 V=50 V,I==A=5 A.(2)P入=U M I=110×5 W=550 W.(3)Q=I2R M t=5.4×104J23.【答案】(1)130(2)135(3)54【解析】(1)所测电阻的阻值为:读数乘以倍率,即R=13×10 Ω=130 Ω.(2)选择开关为直流电压250 V挡,读数为对应250量程值,则对应读数是:135 V(3)选择开关为直流电流100 mA挡,读数为对应50 mA量程,读数结果为读数乘以2,即:27×2 mA=54 mA.24.【答案】【解析】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是0.05 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3 mm,游标尺上第11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烽为,所以最终读数为:;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 1 mm,可动刻度为,所以最终读数为.25.【答案】40【解析】当U=10 V时,由题图乙可求得电解液的电阻为R==Ω=2 000 Ω由题图甲可知电解液长为l=a=1 m横截面积为S=bc=0.02 m2由电阻定律R=ρl得sρ==Ω·m=40 Ω·m.26.【答案】49.15 0.900【解析】游标卡尺读数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27.【答案】从3.94 A减小到2.52 A再增大到3 A【解析】由电路的组成可知,R1和R3的上半部分串联,R2和R3的下半部分串联,然后再并联.只要求出P由a向b滑动过程中电阻的变化,就可求得电流的变化.设P、a间电阻为Ra,则混联电路的电阻为R==上式中分子里两个因式之和为定值,则当2+Ra=8-Ra,Ra=3 Ω时,R max=2.5 Ω,I min==2.52 A当Ra=0时,R=1.6 Ω,I1=≈3.94 A当Ra=5 Ω时,R=2.1 Ω,I2==3 A故当滑动触头P从a端滑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从3.94 A减小到2.52 A再增大到3 A.28.【答案】如图所示非线性元件【解析】可以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得出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图象看特点,若I-U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则表示“敏感”元件是线性的,若I-U图线是曲线则表示“敏感”元件是非线性的.I-U图线如图所示,由此可见“敏感”元件是非线性元件.。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单元测试

3-11. 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因此( )A. 电动势是一种非静电力B. 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C. 电动势的大小是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反映D. 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2.额定电压是220V ,电阻是440Ω的灯泡,在正常工作时,3 分钟内通过灯丝横截面的电量为( )A.30CB.90CC.220CD.360C3.如图所示为两电阻R1 和R2 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它们的电阻值及串联或并联后电路中的总电流比较正确的是( )A. 电阻R1 的阻值比电阻R2 的阻值大B. 电阻R2 阻值比电阻R1 的阻值大C.两电阻串联后比并联后接入同一电源,电路中的总电流大D.两电阻并联后比串联后接入同一电源,电路中的总电流小4.如图所示,电流计的内阻R g=100Ω ,满偏电流I g=1mA ,R1=900Ω ,R2=100/999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S1 和S2 均断开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流表,最大量程是1AB. 当S1 和S2 均断开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压表,最大量程是10VC. 当S1 和S2 均闭合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压表,最大量程是0. 1AD. 当S1 和S2 均闭合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流表,最大量程是1A5.如图所示的长方体是用电阻率为ρ的均匀金属制成的,长度为2L,其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L,若将它的a、b端接入电路时的电阻为R,则将它的两个侧面上的c、d端接入电路时的电阻是( )A.RB.R/4C.R/2D.4R6.在如图所示的− 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 用该电源与电阻R组成闭合电路. 由图象判断错误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B.接入电路后电阻R的阻值为 1C.电源的效率为80%D.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4 W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时,则()A.A 灯变亮、B 灯变亮、C 灯变亮B.A 灯变亮、B 灯变亮、C 灯变暗C.A 灯变亮、B 灯变暗、C 灯变暗D.A 灯变亮、B 灯变暗、C 灯变亮8.如图所示,已知R1=R2=R3= 1Ω ,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为1V;当开关S断开后,电压表的读数为0.8V,则电池的电动势等于( )A. 1VB. 1.2VC.2VD.4V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k 后,灯a 和b 都正常发光,后来由于某种故障使灯 b 突然变亮,电压表读数增加,由此推断这故障可能是( )A.a 灯灯丝烧断B.电阻R2 短路C.电阻R2 断路D.电容被击穿短路10.如图所示,电源内阻较大,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某位置时,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间一带电液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灯泡L 也能正常发光,现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该位置向a端滑动,则( )A.灯泡将变暗,电源效率将减小B.液滴带正电,将向下做加速运动C. 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输出功率也增大D.滑片滑动瞬间,带电液滴电势能将减小11.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 、输出功率PR 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 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 aB. 电源电动势为8 VC. 电源内阻为2 ΩD. 当电流为0.5 A 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 Ω12.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灯泡的电流强度随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则根据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的电阻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加而减小B.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着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欧姆定律对小灯泡不适用D.如果把三个这种相同的灯泡串联后,接到电压恒为12V 的电源上,则流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为0.4A13.如图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动势E1>E2B. 电源电动势E1=E2C. 电源内阻r1 >r2D. 电源内阻r1 <r2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 恒为8 V ,灯泡L 标有“3 V,6 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 M=1 Ω .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机的效率是80%B.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 2 AC. 电动机的输入电压是5 VD.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10 W1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 12V,内阻r=3Ω ,R0=2Ω ,直流电动机内阻R0 ′= 1Ω ,额定输出功率P0=2W.调节滑动变阻器R1 可使甲电路输出功率最大,调节R2 可使乙电路输出功率最大且此时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则( )A. 甲电路中当R1= 1Ω时,定值电阻R0 功率最大B. 甲电路中当R1= 1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C. 乙电路中当R2= 1.5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D. 乙电路中当R2=2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16.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除提供开关S 和导线外,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电压表:V(量程3V ,内阻Rv 约为10kΩ)电流表:G(量程3mA ,内阻Rg= 100Ω)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Ω ,额定电流2A)定值电阻:R0=0.5Ω( 1)该同学将电流表G 与定值电阻R0 并联,实际上是进行了电表的改装,则他改装后的电流表对应的量程是____________ A.(2)该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图测得数据,以电流表G 读数为横坐标,以电压表V 读数为纵坐标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_ 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电源的内阻r= ______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于电压表内阻电阻对电路造成影响,本实验电路测量结果电动势 E ____________ ,内阻r ______ (选填“偏大” 、“不变”或“偏小”)17.如图,灯泡D 与电动机M 中串联在一个稳压电源上,电源的输出电压为U=20V,灯泡D 的电阻为R D=6Ω ,电动机M 线圈的电阻为R M=2Ω ,与电动机并联的理想电压表读数为U M= 14V.电动机的转轴的摩擦可忽略,求:( 1)通过灯泡的电流I=?(2)电动机M 线圈的发热功率P Q=?(3)电动机M 输出的机械功率P 机=?18.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2Ω ,R3= 1Ω.当K 接通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V;K 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为0.75V.求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1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6V ,内电阻为r= 1Ω ,滑动变阻器电阻的阻值范围0 ﹣10Ω,当滑动变阻器电阻R=2Ω时,当K 闭合后,求:( 1)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2)电路中路端电压为多少?(3)电源的输出功率为多少?(4)电源的总功率为多少?3-11. 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因此( )A. 电动势是一种非静电力B. 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C. 电动势的大小是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反映D. 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答案】C2.额定电压是220V ,电阻是440Ω的灯泡,在正常工作时,3 分钟内通过灯丝横截面的电量为( )A.30CB.90CC.220CD.360C 【答案】B3.如图所示为两电阻R1 和R2 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它们的电阻值及串联或并联后电路中的总电流比较正确的是( )A. 电阻R1 的阻值比电阻R2 的阻值大B. 电阻R2 阻值比电阻R1 的阻值大C.两电阻串联后比并联后接入同一电源,电路中的总电流大D.两电阻并联后比串联后接入同一电源,电路中的总电流小【答案】B4.如图所示,电流计的内阻R g= 100Ω ,满偏电流I g= 1mA ,R1=900Ω ,R2= 100/999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S1 和S2 均断开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流表,最大量程是1AB. 当S1 和S2 均断开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压表,最大量程是10VC. 当S1 和S2 均闭合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压表,最大量程是0. 1AD. 当S1 和S2 均闭合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流表,最大量程是1A【答案】D5.如图所示的长方体是用电阻率为ρ的均匀金属制成的,长度为2L,其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L,若将它的a、b端接入电路时的电阻为R,则将它的两个侧面上的c、d端接入电路时的电阻是( )A.RB.R/4C.R/2D.4R【答案】B6.在如图所示的− 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 用该电源与电阻R组成闭合电路. 由图象判断错误的是( )A. 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B.接入电路后电阻R的阻值为 1C. 电源的效率为80%D.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4 W【答案】C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下移动时,则( )A.A 灯变亮、B 灯变亮、C 灯变亮B.A 灯变亮、B 灯变亮、C 灯变暗C.A 灯变亮、B 灯变暗、C 灯变暗D.A 灯变亮、B 灯变暗、C 灯变亮【答案】D8.如图所示,已知R1=R2=R3= 1Ω ,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为1V;当开关S断开后,电压表的读数为0.8V,则电池的电动势等于( )A. 1VB. 1.2VC.2VD.4V【答案】C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k 后,灯a 和b 都正常发光,后来由于某种故障使灯 b 突然变亮,电压表读数增加,由此推断这故障可能是( )A a 灯灯丝烧断.B. 电阻R2 短路C. 电阻R2 断路D. 电容被击穿短路【答案】C10.如图所示,电源内阻较大,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某位置时,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间一带电液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灯泡L 也能正常发光,现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该位置向a端滑动,则( )A.灯泡将变暗,电源效率将减小B.液滴带正电,将向下做加速运动C. 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输出功率也增大D.滑片滑动瞬间,带电液滴电势能将减小【答案】D11.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 、输出功率PR 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 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aB. 电源电动势为8 VC. 电源内阻为2 ΩD. 当电流为0.5 A 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 Ω【答案】CD12.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灯泡的电流强度随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则根据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的电阻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加而减小B.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着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欧姆定律对小灯泡不适用D.如果把三个这种相同的灯泡串联后,接到电压恒为12V 的电源上,则流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为0.4A【答案】D13.如图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动势E1>E2B. 电源电动势E1=E2C. 电源内阻r1 >r2D. 电源内阻r1 <r2【答案】BD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 恒为8 V ,灯泡L 标有“3 V,6 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 M=1 Ω .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机的效率是80%B.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 2 AC. 电动机的输入电压是5 VD.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10 W【答案】BC1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 12V,内阻r=3Ω ,R0=2Ω ,直流电动机内阻R0 ′= 1Ω ,额定输出功率P0=2W.调节滑动变阻器R1 可使甲电路输出功率最大,调节R2 可使乙电路输出功率最大且此时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则( )A. 甲电路中当R1= 1Ω时,定值电阻R0 功率最大B. 甲电路中当R1= 1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C. 乙电路中当R2= 1.5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D. 乙电路中当R2=2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答案】BC16.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除提供开关S 和导线外,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电压表:V(量程3V ,内阻Rv 约为10kΩ)电流表:G(量程3mA ,内阻Rg= 100Ω)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Ω ,额定电流2A)定值电阻:R0=0.5Ω( 1)该同学将电流表G 与定值电阻R0 并联,实际上是进行了电表的改装,则他改装后的电流表对应的量程是____________ A.(2)该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图测得数据,以电流表G 读数为横坐标,以电压表V 读数为纵坐标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_ 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电源的内阻r= ______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于电压表内阻电阻对电路造成影响,本实验电路测量结果电动势 E ____________ ,内阻r ______ (选填“偏大” 、“不变”或“偏小”)【答案】( 1) 0.603或0.6 ;(2) 1.48;0.86(0.78 一0.90) ;(3)偏小;偏小;17.如图,灯泡D 与电动机M 中串联在一个稳压电源上,电源的输出电压为U=20V,灯泡D 的电阻为R D=6Ω ,电动机M 线圈的电阻为R M=2Ω ,与电动机并联的理想电压表读数为U M= 14V.电动机的转轴的摩擦可忽略,求:( 1)通过灯泡的电流I=?(2)电动机M 线圈的发热功率P Q=?(3)电动机M 输出的机械功率P 机=?【答案】( 1) 1A ;(2)2W;(3) 12W【解析】( 1)灯两端的电压为U D= U一U M= 20 一14 = 6V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 = A= 1A(2)电动机M 线圈的发热功率P Q= I2R M= 12 2W= 2W(3)电动机M 消耗的电功率为P M= UI= 14 1 = 14W输出的机械功率P机= P M一P Q= 14 一2 = 12W18.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2Ω ,R3= 1Ω.当K 接通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V;K 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为0.75V.求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答案】E =3V ,r = 1Ω【详解】设电源电动势为 E , 内阻为 r ,则当 K 接通,R 1 、R 2 并联再与 R 3 串联,R 1 、R 2 并 联电阻值是 1Ω ,电压表测 R 3 两端的电压, 所以: U 1 =E1即 : 1 = 当 K 断开,R 2 、R 3 串联,电压表测 R 3 两端的电压,则:E R 3 R + R + r2 + 1 + r联立①②代入数据得:E =3V ,r = 1Ω1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6V , 内电阻为 r= 1Ω ,滑动变阻器电阻的阻值范围 0 ﹣ 10Ω,当滑动变阻器电阻 R =2Ω时,当 K 闭合后,求:( 1)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 (2)电路中路端电压为多少? (3)电源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4)电源的总功率为多少?【答案】( 1)2A (2)4V (3)8W (4) 12W【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求解电流;根据 U =IR 求解路端电压;根据 P = UI 求解电源的输出功率;根据 P =EI 求解求解电源的总功率. ( 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流: I = =A = 2A(2)电路中路端电压:U =IR =2×2V=4V ; (3)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 = UI =4V×2A=8W ; (4)电源的总功率为:P =EI =6V×2A= 12W ;U 2 3E 1即: 0.75 = 1 + 1 + r= 2。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检测题(含答案)

《恒定电流》检测题一、单选题1.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中,其电动势会发生改变B.电源电动势与是否接入外电路无关C.电源电动势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D.电源电动势与外电路电阻有关2.电池短路时可能会烧坏电池,甚至引起火灾。
电池短路时A.电流很小 B.电流很大 C.电动势变小 D.电动势变大3.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内阻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上端移动时,则理想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V1减小,V2增大,A增大B.V1增大,V2减小,A增大C.V1增大,V2增大,A减小D.V1减小,V2减小,A减小4.将截面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1n,再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A.1nn-R B.1nn-R C.1nR D.nR5.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Ω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E=30V,内阻r =1Ω,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10V,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R=1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0A B.电源内阻的电功率为4W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6W D.电动机的效率是80%6.一台电动机,线圈电阻为0.8Ω,当它两端所加电压为220V时,通过的电流为5A,关于此电动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由于其电压电流电阻关系不符合欧姆定律,可以判断电动机已经损坏B .此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10WC .此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505WD .此电动机的效率约为98%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时,提出了“电场”的概念B .电源的电动势跟电源内非静电力做的功成正比,跟通过电源的电荷量成反比C .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不一定为零D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 ,输出端接有一交流电动机,其线圈的电阻为R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单元检测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1.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强度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量为e,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在△t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横截面积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B. △C. △D. △A.△2.如图所示,图线a是某一电源的U﹣I曲线,图线b是一定值电阻的U﹣I曲线.若将该电源与该定值电阻连成闭合电路(已知该电源的内阻r=2.0Ω),则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定值电阻为;B. 该电源电动势为20V;C. 将2只这种电阻串联作为外电阻,电源输出功率最大;D. 将3只这种电阻并联作为外电阻,电源输出功率最大;3.如图,四个灯泡L1,L2,L3,L4完全一样,规格都是12V、12W,在AB两端加上60V的电压,则经过L3的电流是( )A. 1AB. 2AC.D.4.如图,电源内阻较大,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某位置时,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间一带电液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灯泡L也能正常发光,现将滑片由该位置向a端滑动,则A. 灯泡将变暗,电源效率将减小B. 液滴带正电,将向下做加速运动C. 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输出功率也增大D. 滑片滑动瞬间,带电液滴电势能将减小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4Ω,R2=6Ω,R3=3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A、B两点间加上9V的电压时,电流表的读数为()A. 0B. 1 AC. AD. 2 A6.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方法,以下物理量表达式中不属于比值法定义的是()A. 电源电动势B. 导体电阻C. 电容器的电容D. 电流强度7.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这表示()A. 电路中每通过1C的电量,电源就把2J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蓄电池两极的电压为2VC. 蓄电池在1秒内将2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的大8.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 由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l、电阻率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C. 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D. 将一根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2倍,则电阻丝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9.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滑向a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B.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C. 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D. 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10.直流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R,正常工作时,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强度为I,工作时间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为B. 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为C.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D.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为UIt11.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过P点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B. 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C. 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D. 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梯形PQON所围的面积12.某发电站采用高压输电向外输送电能.若输送的总功率为P0,输送电压为U,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输电线上的电流为B. 输送总功率C.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D.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13.有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两导体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柱体,柱体高均为h,大柱体柱截面边长为a,小柱体柱截面边长为b,则()A. 从图示电流方向看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a:bB. 从图示电流方向看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1:1C. 若电流方向竖直向下,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a:bD. 若电流方向竖直向下,大柱体与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14.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小灯泡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总功率分别是()A. 4W、8WB. 4W、6WC. 2W、4WD. 2W、3W15.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 x是待测电阻,R0是定值,G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P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G的电流为零时,测得MP=l1,PN=l2,则R x的阻值为()A. B. 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6.伏安法测电阻,测量电路的接法有安培表内接法和安培表外接法两种电路,如图A、B所示,其中______(填A或B)属安培表外接法.用安培表外接法测R x,测量值R测=,与真实值比,是偏______(填大或小),外接法适用于测阻值较______(填大或小)的电阻.17.如图1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______mm;如图2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cm,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值I g=0.6A,面板如图3所示,指针现在的电流示数是______A.18.某电池电动势为1.5V,如果不考虑它内部的电阻,当把它的两极与150Ω的电阻连在一起时,16秒内有______C的电荷定向移动通过电阻的横截面,相当于______个电子通过该截面(一个电子的电荷量为1.60×10-19C).19.一个表头的内阻25Ω,当通过2mA电流时,其指针偏转一小格。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检测题(含答案)

《恒定电流》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滑动时,电路的总电阻发生变化,以下情况正确的是()A.P向左滑动,总电阻变小B.P向右滑动,总电阻变小C.P滑动到最左端时,总电阻为R0D.P滑动到最右端时,总电阻为R2.如图(a)所示为某一门电路符号及输入端A、B的电势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则图中能正确反映该门电路输出端电势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B.C.D.3.有一铅蓄电池,当移动1C电荷时非静电力做功2J,该铅蓄电池的电动势是()A.2V B.1VC.2.5V D.1.5V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了电流B.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C.电流有方向,它始终从高电势处流向低电势处D.导体两端只要有电势差就可以产生持续的电流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 0为定值电阻,R 1为滑动变阻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闭合电路使灯泡L 发光后,当滑片向右滑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L 变亮B .通过R 1的电流变大C .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大D .R 0上消耗的电功率减小6.两粗细相同的同种金属电阻丝R 1、R 2的电流I 和电压U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可知( )A .两电阻的大小之比为R 1:R 2=:1B .两电阻的大小之比为R 1:R 2=1:3C .两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 1:L 2=3:1D .两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 1:L 2=1:7.下列各物理量的定义式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F a m= B .电流强度U I R =C .电势PE qφ=D .电场强度2kQE r=8.一根均匀的电阻丝其电阻为R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中其电阻值仍为R 的是 A .长度不变,截面积增大一倍 B .长度和截面积都缩小一倍 C .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 D .长度和截面半径都增大一倍.9.下列关于欧姆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欧姆表测电阻时,指针越靠近右边误差越小B .红表笔与表内电池正极相联,黑表笔与表内电池负极相联C .“∞”刻度一般在刻度盘的右端D .欧姆表的每一档测量范围都是0到∞10.如图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的阻值都相同.当电压U 升高时,先烧坏的电阻应是( )A .R 1和R 2B .R 3和R 4C .R 5D .不能确定11.如图所示,垂直纸面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内,有一位于纸面的、电阻均匀的正方形导体框abcd ,现将导体框分别朝两个方向以v 、3v 速度匀速拉出磁场,则导体框从两个方向移出磁场的两个过程中( )A .导体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B .导体框中产生的焦耳热相同C .导体框ad 边两端电势差相同D .通过导体框截面的电量相同12.高温超导限流器是一种有效的短路电流限制装置.该装置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如图中虚线框内所示.超导部件的超导临界电流是IC ,当干路电流I 大于IC 时,超导部件将自动从超导态(电阻为零)转变为正常态(此状态下可认为是纯电阻),从而限制了干路中的大电流.已知超导部件的正常态电阻值为R 1=3Ω,超导临界电流I C =1.2A ,限流电阻R 2=6Ω,小灯泡L1、L2如都标有“6V,6W"的字样,电源的电动势E=8V ,内阻r=2Ω.原来小灯泡Ll 正常发光.若小灯泡Ll 突然发生短路,则 ( )A .Ll 短路前,L2也正常发光B .Ll 短路前,通过超导部件的电流为lAC .L1短路后,L2变暗D .L1短路后,通过超导部件的电流为3A 13.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位移x 甲=3 m ,x 乙=-5 m ,则x 甲>x 乙B .速度是矢量,而速度变化量是标量C .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它是矢量D .矢量和标量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而不只是看物理量的正、负二、多选题14.有关欧姆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更换测量挡时,需要重新调零B .测量电阻时,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误差就越小C .使用完毕应将选择开关旋至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D .如果指针相对电流零刻度偏转太小,应改用大量程测量15.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M 和电热丝R 构成.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220V ,吹冷风时的功率为120W ,吹热风时的功率为1000W ,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S 1、S 2闭合,则电吹风吹冷风B .电热丝的电阻为55ΩC .电动机工作时输出的机械功率为880WD .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20J16.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开关闭合后,灯泡A 、B 均发光.现将滑动触头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灯变亮、B 灯变暗 B .A 灯变暗、B 灯变亮C .电源路端电压一定增大D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 向下滑动时,则L 1、L 2、L 3、L 4四灯的发光情况将是( )A .L 1变亮B .L 2变亮C .L 3变暗D .L 4变暗 三、实验题18.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场、恒定电流阶段测试试卷1(新课标)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电场、恒定电流阶段测试试卷1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不定项选择题(共40分).1..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 A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B .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C .比较几只电阻的I -U 图象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象是属于阻值较大的那个电阻的D .由R U I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图中实线表示某一平面内的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线,A 、 B 是电场中的两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点电势较高B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较大C .将正电荷从B 移动到A ,静电力做正功D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是负的3.把一个带负电的球放在一块接地的金属板附近,正确的电场的电场线图是下列图中的 ( )4.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表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6C 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10-5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B.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C.B点电势为零 D.B点电势为-20V5.实验测试表明,地球表面附近存在一个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若雨滴带负电,下落过程中某雨滴的机械能和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是()A.雨滴的机械能逐渐减小,电势能也逐渐减B.雨滴的机械能逐渐减小,电势能却逐渐增大C.雨滴的机械能逐渐增大,电势能也逐渐增大D.雨滴的机械能可能不变,电势能也可能不变6..在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 CD的变化范围是()A.0~10V B.0~20VC.10~20V D.20V~30V7.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及其中垂线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先从图中中垂线上a点沿直线移到b点,再从连线上b点沿直线移到c点,则检验电荷在此全过程中()A.所受电场力方向不改变B.所受电场力大小一直增大C.电势能一直减小 D.电势能一直增大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变阻器R3的滑动触头P向a端移动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9.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mV,短路电流40mA。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检测题(含答案)

《恒定电流》检测题一、单选题1.有四个电源,电动势均为6 V ,内阻分别为0.5 Ω、1 Ω、2 Ω、3 Ω。
选择其中一个电源对阻值为2 Ω的电阻R 供电,为使R 上获得的功率最大,选择的电源其内阻为( ) A .0.5 ΩB .1 ΩC .2 ΩD .3 Ω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 、1U 、2U 和3U 表示,电表示数的变化量分别用I 、1U 、2U 和3U 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U I变大,2U I 变小B .3U I变大,3U I 不变C .0I >,10U >,20U <,30U >D .0I >,10U <,20U >,30U >3.标有“6V 6W”和“6V 3W”的灯泡L 1和L 2串联接在某电源上,设灯丝电阻不变,则( ) A .通过灯L 1、L 2的电流之比为2∶1 B .灯L 1、L 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C .电源电压为12V 时,灯L 1、L 2均正常发光 D .电源电压为9V 时,灯L 2正常发光4.如图所示,直线A 为某电源的U I -图线,曲线B 为某小灯泡1D 的U I -图线的一部分,用该电源和小灯泡1D 组成闭合电路时,小灯泡1D 恰好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电源的内阻为2 3ΩB.小灯泡1D的额度电压为3V,功率为6WC.把小灯泡1D换成“3V,20W”的小灯泡2D,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小D.由于小灯泡1D的U I-图线是一条曲线,所以灯泡发光过程中欧姆定律不适用5.下列物理量中采用比值法定义的是A.电流强度,UIR= B.电阻,LRSρ= C.电动势,WEq=D.电容,4rsCkdεπ=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7.已知磁敏电阻在没有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时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电阻值越大.为探测有无磁场和磁场强弱变化,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不变,在没有磁场时调节变阻器R使电灯L发光.若某次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磁场区,则()A .电容器C 的电量减小B .电灯L 变暗C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8.有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一位同学在做实验时误将这两只表(电流表和电压表)串联起来连接在电路中,则两只表上的指针可能出现下列哪些现象A .两表指针的偏角相同B .两表的指针都不偏转C .电压表的指针有偏转,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D .电流表的指针有偏转,电压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9.如图所示,4只电阻串联于某电路中.现已测出U AC =9 V ,U BD =6 V ,R 2 =R 4,则U AE ( )A .大于15 VB .小于15 VC .等于15 VD .无法确定10.电流表的内阻是R g =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 =500 μA ,现欲把该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0 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A .应串联一个5800 Ω的电阻B .应串联一个1800 Ω的电阻C .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D .应并联一个1800 Ω的电阻 11.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 U -图线,图中=45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此导体的电阻 2.0R =ΩC .I U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cot 45 1.0R ︒==ΩD.在该导体两端加6.0V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3.0C二、多选题12.图甲电路中,D为二极管,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
人教版选修3-1 恒定电流 单元测试1

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测试卷A(含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电解池,如果在1s内共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面积为0.1m2的某截面,通过截面的电流强度为( )A.0 B.0.8A C.1.6A D.3.2A2.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1∶R2=1∶3B.R1∶R2=3∶1C.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3.一只标有“220V60W”的白炽灯泡,当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去测它的电阻值时,测得的值约为( )A.约800ΩB.接近3.7ΩC.明显大于800ΩD.明显小于800Ω4.把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分别连在两个电路中,A电阻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B电阻丝的长度为2L,直径为2d。
要使A、B电阻丝消耗的功率相同,加在两电阻丝上的电压之比应满足( )A.U A∶U B=1∶1 B.U A∶U B=2∶1C.U A∶U B=2∶2D.U A∶U B=2∶15.如图,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当电路中点亮的电灯的数目增多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大,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B.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大,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不变C.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不变D.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6.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大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 )A.在R上串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C.在R上并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7.家庭用的电吹风中,有一个小电动机和与它串联的一段电热丝。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检测题(含答案)

《恒定电流》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连接成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滑向b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并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当外电压U=1.20V时,电路消耗总功率P,外电路电阻R( )A.0.28w 1Ω B.0.28w 6Ω C.0.08w 1ΩD.0.08V 6Ω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端由a向b缓慢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电压表的示数减小C.电容器C的电容增大 D.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增大4.用伏安法测电阻R,按图中甲图测得的结果为R1,按乙图测得为R2,若电阻的真实值为R,则( )A .R 1>R >R 2B .R 1<R <R 2C .R >R 1,R >R 2D .R 1=R =R 25.如图所示的电路,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则( )A .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将增大B .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将减少C .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D .液滴将向上运动6.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1R ,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2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3:1R R =B .把1R 拉长到原来的3倍长后电阻等于2RC .将1R 与2R 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121:3I I =:D .将1R 与2R 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之比12:1:3P P =7.下表是某种型号的扫地机器人产品的铭牌,已知当扫地机器人剩余电池容量为总容量的20%时.机器人将停止扫地,寻觅充电基座自动回去充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检测题(含答案)

《恒定电流》检测题一、单选题1.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20伏的电炉,想把它接在110伏的电路上,而不改变电炉的功率,办法是A.把电炉的电阻丝截去一半B.把电炉的电阻丝截成相等的两段,再并联起来C.用另一根和它相同的电阻丝串联D.用另一根和它相同的电阻丝并联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各电表都看做理想表。
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若以、、、分别表示电压表V1、V2、V3和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的大小,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电压表V1、V2、V3和电流表A的示数分别是变大、变大、变小、变大B.电压表V1、V2、V3和电流表A的示数分别是变大、变小、变大、变小C.、、均变小D.3.如图所示电路,在平行金属板M,N内部左侧中央P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水平速度v0射入电场并打在N板的O点.改变R1或R2的阻值,粒子仍以v射入电场,则()A.该粒子带正电B.减少R1,粒子将打在O点左侧C.减少R2,粒子将打在O点左侧D .增大R 1,粒子在板间运动时间不变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 、U 1、U 2和U 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用ΔI 、ΔU 1、ΔU 2和ΔU 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不变, 变大B . 变大,不变 C .变大,变大 D .ΔU 1=ΔU 25.一只“220 V、100 W”的灯泡工作时电阻为484 Ω,拿一只同样的灯泡来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于484 ΩB .大于484 ΩC .等于484 ΩD .无法确定6.如下图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下滑动时,A 、B 两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 )A .A 灯和B 灯都变亮 B .A 灯和B 灯都变暗C .A 灯变亮,B 灯变暗D .A 灯变暗,B 灯变亮7.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 ,它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卷(精品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卷限时: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 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 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1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下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W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V/m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2.如图所示为两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两电阻两端加相同的电压,关于它们的电阻值及发热功率比较正确的是()A.电阻R1的阻值较大B.电阻R2的阻值较大C.电阻R1的发热功率较大D.电阻R2的发热功率较大3.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左移时,灯泡L1、L2、L3的亮度将()A.都变亮B.都变暗C.L1、L2变亮,L3变暗D.L1、L3变亮,L2变暗4.如图所示,因线路故障,接通S时,灯泡L1和L2均不亮,用电压表测得U ab=0,U bc=0,U cd=4 V.因此可知开路处为()A.灯泡L1B.灯泡L2C.变阻器D .不能确定5.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 ,电流为I ,线圈内阻为R ,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U 2RB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I 2RC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U -I 2RD .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IU =I 2R =U 2R 6.图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电路中的C 点接地.若在A 、C 之间再并接一个电阻R ,则A 、B 两点电势的变化情况是( )A .A 、B 两点的电势都升高B .A 、B 两点的电势都降低C .A 点的电势升高,B 点的电势降低D .A 点的电势降低,B 点的电势升高7. 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ηa 、ηb .由图可知ηa 、ηb 的值分别为( )A.34、14B.13、23C.12、12D.23、138.图(a)、(b)两电路的元件完全相同,则四个电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I1>I2,U1>U2B.I1<I2,U1<U2C.I1<I2,U1>U2D.I1>I2,U1<U29.两个电压表甲、乙是由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改装而成,它们的量程分别为5 V、15 V,为了测量15~20 V的电压,把甲、乙串联起来使用,则两表的() A.读数相同B.指针偏转角度相同C.读数正比于表的内阻D.指针偏转角度正比于表的内阻10.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接通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电流表烧坏C.小灯泡烧坏D.小灯泡不亮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8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 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单掷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图8(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___的读数I.(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 N的读数.(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 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12.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R0=5Ω)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9(a).图9①在图9(b)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②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A. 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9(c)所示,读得电阻值是________;B. 将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1.49V;C. 将开关S2__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是1.16V;断开开关S1.③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④由于所用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13.在物理学中,常用“面积”来描述所求的物理量,如用F-s图包围的面积来描述功的大小,用v-t图包围的面积来描述位移的大小,利用这种情况,试求下面一题的结果.1如图1是用高电阻放电法测电容的实验电路图,其原理是测出电容器在充电电压为U时所带的电荷量Q,从而求出其电容.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按图接好实验电路.②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微安表的指针接近满刻度,记下这时电压表的读数U0=6.2 V和微安表的读数I0=490 μA.③断开开关S并同时计时,每隔5 s或10 s读一次微安表的示数I,将示数记录在预先设计的表格中.④根据表格中的几组数据,以t为横坐标,I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图象,如图2,可以估算出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0时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0约为__________C,从而算出该电容器的电容约为__________F.图214.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 mA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 Ω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完成下列填空:(1)仪器连线如下图13所示(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为________(填“红”和“黑”)色.图3(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图3中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下图4(a)、(b)、(c)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Ω,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mA,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Ω.(3)将图3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_______mA.(保留3位有效数字)(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4三、论述计算题(共40分)15.(10分)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碳的电阻率为3.5×10-5Ω·m;在0 ℃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3℃-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 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16.(10分)在如图5所示电路中,若R1=4 Ω,R3=6 Ω,电池内阻r=0.6 Ω,则电源产生的总功率为40 W,而输出功率37.6 W,求电源电动势和电阻R2.图517.(10分)如图6所示,电容器C1=6 μF,C2=3 μF,电阻R1=6 Ω,R2=3 Ω,U=18 V,则:图6(1)开关S断开时,A、B两点间的电压U AB为多大?(2)开关S闭合时,电容器C1的电量改变了多少?18.(10分)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9 V,内阻r=1 Ω,电阻R2=2 Ω,灯泡L1标有“6 V,6 W”,L2标有“4 V,4 W”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是0~20 Ω,求:图7(1)接入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为多大时,灯L2正常发光?(2)此时灯L1的实际功率是多大?(设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卷限时: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 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 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1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下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W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V/m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解析:根据电流公式I=qt=1×105A,A正确;整个闪电过程电流做功W=qU=6×109J,因此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9J,D错;根据功率公式P=Wt,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 s,可知功率约为2×1010~3×1010W,B错;电场强度公式E=Ud,则闪电前电场强度约为1×106V/m,C正确.答案:AC图12.如图1所示为两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两电阻两端加相同的电压,关于它们的电阻值及发热功率比较正确的是()A.电阻R1的阻值较大B.电阻R2的阻值较大C.电阻R1的发热功率较大D.电阻R2的发热功率较大解析:从图线可知,I-U图线中图线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电阻R2的阻值大,又P=UI,且电压相同时,通过R1的电流大,故R1的发热功率较大.答案:BC图23.如图2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左移时,灯泡L1、L2、L3的亮度将()A.都变亮B.都变暗C.L1、L2变亮,L3变暗D.L1、L3变亮,L2变暗解析:触头左移,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故L1变亮,且并联电路电压减小,故L3变暗,通过L2的电流变大,L2变亮.答案:C4.如图3所示,因线路故障,接通S时,灯泡L1和L2均不亮,用电压表测得U ab=0,U bc=0,U cd=4 V.因此可知开路处为()图3A.灯泡L1B.灯泡L2C.变阻器D.不能确定解析:U ab=0说明ab之外有位置断开,同样U bc=0说明bc之外有位置断开,而U cd=4 V,说明cd之外均连通,故是变阻器开路.答案:C5.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电流为I,线圈内阻为R,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U2 RB.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I2R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U-I2RD.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IU=I2R=U2 R解析:电动机输入功率为P=UI,输出功率P出=UI-I2R,故A错误,C正确;发热功率即线圈发热功率为I2R,B正确;又电动机并非纯电阻元件,故IU≠I2R≠U2R,D错误.答案:AD图46.图4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C点接地.若在A、C之间再并接一个电阻R,则A、B两点电势的变化情况是()A.A、B两点的电势都升高B.A、B两点的电势都降低C .A 点的电势升高,B 点的电势降低D .A 点的电势降低,B 点的电势升高解析:A 、C 之间再并接一个电阻R ,则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所以U BC =I ·R 增大,即φB 增大,又U BA 减小,U BC 增大,所以U CA 减小,故φA 增大,应选A.答案:A图57. 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5所示,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ηa 、ηb .由图可知ηa 、ηb 的值分别为( )A.34、14B.13、23C.12、12D.23、13解析:由电源效率的定义可知η=IU IE =U E ,则ηa =U a E =46=23,ηb =U b E =26=13,故正确选项为D.答案:D8.图6(a)、(b)两电路的元件完全相同,则四个电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图6A.I1>I2,U1>U2B.I1<I2,U1<U2C.I1<I2,U1>U2D.I1>I2,U1<U2解析:在(a)图中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因此,电流较大而电压较小;在(b)图中二极管反接不导通,则电流接近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动势,所以I1>I2,U1<U2,故D正确.答案:D9.两个电压表甲、乙是由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改装而成,它们的量程分别为5 V、15 V,为了测量15~20 V的电压,把甲、乙串联起来使用,则两表的() A.读数相同B.指针偏转角度相同C.读数正比于表的内阻D.指针偏转角度正比于表的内阻解析: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以后,表头的内阻r g并没有变化,其量程也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等效表的内阻(包括串联电阻与r g在内的总电阻).两电压表中因电流相同,故两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而读数是整个电表内阻分压所决定,表盘是改装后的刻度值,故读数正比于表的内阻(表头内阻r g与分压电阻之和).答案:BC图710.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7所示的电路.接通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电流表烧坏B.电压表烧坏C.小灯泡烧坏D.小灯泡不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电路的基本知识.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误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错接,此时,电流表和小灯泡先并联再和电压表串联,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电路中的电流很小因此小灯泡、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不会被烧坏,而此时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小灯泡被电流表短路,所以小灯泡不发光.则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答案: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8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 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单掷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图8(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___的读数I.(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 N的读数.(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 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只要保持单刀双掷开关打在1上和打在2上时,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就应该不变.而电源内阻、滑动变阻器阻值、标准电流表阻值均未发生变化,所以后来接入的电阻箱的阻值读数就是待测电流表的内阻值.答案:(1)R0标准电流表(或A0)(2)R N标准电流表(或A0)的读数仍为I(3)平均值12.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R0=5Ω)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9(a).图9①在图9(b)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②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A. 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9(c)所示,读得电阻值是________;B. 将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1.49V;C. 将开关S2__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是1.16V;断开开关S1.③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④由于所用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解析:①由电路原理图将实物连接如图所示.②A.根据电阻箱面板所示,读得电阻值是20 Ω.C.将开关S2闭合与电阻箱构成闭合电路.+r),代入数据解得r=0.69 Ω.③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1=U2+U2R(R0④由于电压表不是理想电表,所测得的电源电动势U1比实际值E偏小.答案:①如图10②A.20 ΩC.闭合③0.69 Ω④小图1013.在物理学中,常用“面积”来描述所求的物理量,如用F-s图包围的面积来描述功的大小,用v-t图包围的面积来描述位移的大小,利用这种情况,试求下面一题的结果.图11如图11是用高电阻放电法测电容的实验电路图,其原理是测出电容器在充电电压为U时所带的电荷量Q,从而求出其电容.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按图接好实验电路.②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微安表的指针接近满刻度,记下这时电压表的读数U0=6.2 V和微安表的读数I0=490 μA.③断开开关S并同时计时,每隔5 s或10 s读一次微安表的示数I,将示数记录在预先设计的表格中.④根据表格中的几组数据,以t为横坐标,I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图象,如图12,可以估算出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 0时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0约为__________C ,从而算出该电容器的电容约为__________F.图12解析:此题给出了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由标出的点可连出一条曲线,由纵、横轴物理量及q =It 可知该曲线与坐标轴所夹“面积”为所放电量.此曲线并非为一规则的直线或曲线,“面积”如何求出,又是一关键,我们可借助“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测面积方法.画出I -t 图象,数得有28个格子,故电量Q =28×50×10-6×5 C =7×10-3 C ,由C =Q U ,得C =7×10-36.2=1.1×10-3 F.答案:7×10-3;1.1×10-314.(2011·全国卷)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 mA 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 Ω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完成下列填空:(1)仪器连线如下图13所示(a 和b 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 为________(填“红”和“黑”)色.图13(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图13中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下图14(a)、(b)、(c)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Ω,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mA,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Ω.(3)将图13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_______mA.(保留3位有效数字)(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14答案:(1)黑(2)14.053.0 4.6(3)102 (4)1.54三、论述计算题(共40分)15.(10分)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 ),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 =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8 Ω·m ,碳的电阻率为3.5×10-5 Ω·m ;在0 ℃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3℃-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 m 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解:设所需碳棒的长度为L 1,电阻率为ρ1,电阻温度系数为α1;铜棒的长度为L 2,电阻率为ρ2,电阻温度系数为α2.根据题意有ρ1=ρ10(1+α1t ) ①ρ2=ρ20(1+α2t ) ②式中ρ10,ρ20分别为碳和铜在0 ℃时的电阻率.设碳棒的电阻为R 1,铜棒的电阻为R 2,有R 1=ρL 1S ③R 2=ρL 2S ④式中S 为碳棒与铜棒的横截面积.碳棒与铜棒连接成的导体的总电阻和总长度分别为R =R 1+R 2 ⑤L 0=L 1+L 2 ⑥式中L 0=1.0 m.联立以上各式得R =ρ10L 1S +ρ20L 2S +ρ10α1L 1+ρ20α2L 2St ⑦ 要使R 不随t 变化,⑦式中t 的系数必须为零,即ρ10α1L 1+ρ20α2L 2=0 ⑧联立⑥⑧式得L 1=ρ20α2ρ20α2-ρ10α1L 0 代入数据得L 1=3.8×10-3 m.16.(10分)在如图15所示电路中,若R 1=4 Ω,R 3=6 Ω,电池内阻r =0.6 Ω,则电源产生的总功率为40 W ,而输出功率37.6 W ,求电源电动势和电阻R 2.图15解:R 13=R 1R 3R 1+R 3=2.4 Ω,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I =E r +R 2+R 13. 又P 总=EI ,P 出=EI -I 2r ,解得I =2 A ,E =20 V ,R 2=7 Ω.17.(10分)如图16所示,电容器C 1=6 μF ,C 2=3 μF ,电阻R 1=6 Ω,R 2=3 Ω,U =18 V ,则:图16(1)开关S 断开时,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多大?(2)开关S 闭合时,电容器C 1的电量改变了多少?解:(1)S 断开时,电路断开,A 、B 两端电压即外加电压,所以U AB =18 V .(2)S 断开时,C 1带电量Q 1=CU AB =1.08×10-4C ,S 闭合时,C 1带电量Q 1′=CU ′=7.2×10-5C ,所以ΔQ =Q 1′-Q 1=-3.6×10-5C ,负号表示带电量减小.18.(10分)如图1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9 V ,内阻r =1 Ω,电阻R 2=2 Ω,灯泡L 1标有“6 V ,6 W”,L 2标有“4 V ,4 W”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是0~20 Ω,求:图17(1)接入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R 1的阻值为多大时,灯L 2正常发光?(2)此时灯L 1的实际功率是多大?(设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解:(1)首先计算L 1、L 2两灯泡的电阻L 1灯:R L 1=U 21P 1=626 Ω=6 Ω,L 2灯:R L 2=U 22P 2=424 Ω=4 Ω. L 2与R 2串联,跟L 1并联,最后与R 1串联组成外电路.L 2正常发光,则L 2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4 V ,通过L 2的电流为额定电流:I 2=P2 U2=44A=1.0 A.则R2与L2串联支路两端电压为:U2′=I2(R2+R L2)=1.0×(2+4)V=6.0 V.L1两端电压:U1′=U2′=6.0 V,通过L1的电流为:I1=U1′R L1=66A=1.0 A.闭合电路总电流为:I=I1+I2=1.0 A+1.0 A=2.0 A.闭合电路总电阻:R+r=EI=92Ω=4.5 Ω.外电路总电阻:R=4.5 Ω-r=4.5 Ω-1 Ω=3.5 Ω,并联部分电阻为:R并=R L1(R2+R L2)R L1+(R2+R L2)=6(2+4)6+2+4Ω=3 Ω,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R1=R-R并=3.5 Ω-3 Ω=0.5 Ω.(2)此时灯L1的实际电压U1′=6.0 V,实际功率为:P1=U1′2R L1=626W=6 W.。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检测题(包含答案)1 / 9《恒定电流》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a 端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V 的示数减小B .电流表A 的示数增大C .电容器C 的带电量减少D .电阻R 1的功率减小2.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 ,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
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 ,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
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 ,云地间距离约为1km ;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 ,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 .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2AB .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WC .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9JD .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3.图甲为某电源的U - I 图线,图乙为某小灯泡的U - I 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源的内阻为 0.5ΩB .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减小C .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0.5V 时,它的电阻约为 16ΩD.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的功率约为3W4.如图,电源内阻一定,将滑动变阻器R滑片向左滑动一小段距离,理想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ΔU2,理想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I,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V的示数减小 B.电源输出功率一定在增大2C.ΔU1与ΔI比值在减小 D.ΔU1小于ΔU25.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5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0ΩB.加12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8Ω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由图可知,该元件可能是定值电阻6.为了描绘标有“3V 0.4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灯泡电压能从零开始变化.所给器材如下:(1)电流表(0~200mA,内阻约1Ω)(2)电压表(0~3V,内阻约5kΩ)(3)滑动变阻器(0~10Ω,0.5A)(4)电源(3V)(5)电键一个,导线若干为了准确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电路图应选择如图中的()A. B. C. D.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检测题(包含答案)3 / 97.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 =2bc ,当将A 与B 接入电路或将C 与D 接入电路中时电阻之比R AB :R CD 为( )A .1:4B .1:2C .2:1D .4:18.在校园冬季安全大检查中,某学习小组发现学校宿舍楼的火警报警装置的电路如图所示,R 1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R 1急剧减小,当电铃两端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铃会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报警器的电池老化(内阻变大,电动势不变),不会影响报警器的安全性能B.若试验时发现当有火时装置不响,应把R 2的滑片P 向下移C.若试验时发现当有火时装置不响,应把R 2的滑片P 向上移D.增大电源的电动势,会使报警的临界温度升高9.如图所示的U-I 图象中,直线I 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 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 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A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WB .电源电动势为3V ,内阻为0.5ΩC .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1.0WD .R 的阻值为1.5Ω10.一个电流表,刻度盘的每1小格代表1uA,内阻为Rg 。
人教版高中物理-有答案-人教版高中物理_选修3-1_第二章_恒定电流_单元试卷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单元试卷一、选择题(共13题;)1. 如图所示,为A.B两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两电阻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阻A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电阻B阻值不变B.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等于电阻BC.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D.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小于电阻B2. 如图所示为一未知电路,现测得两个端点a,b之间的电阻为R,若在a、b之间加上电压U,测得通过电路的电流为I,则该未知电路的电功率一定是为()C.UID.UI−I2RA.I2RB.U2R3. 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D,其电流I随它两端电压U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1、R2均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两端,3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P,现将它们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和电阻R1、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 D、P1、P2,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C.P D=P2D.P1<4P2A.P1=4P DB.P D=P44. 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a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直线B 为电源b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直线C为一个电阻R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如果将这个电阻R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那么有()A.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效率较低B.R接到b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小C.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高,电源效率也较高D.R接到b电源上,电阻的发热功率和电源的效率都较高5. 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直线B和C分别为电阻R1、R2的UI图线,用该电源分别与R1、R2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1、P2,电源的效率分别为η1、η2,则()A.P1>P2B.P1=P2C.η1>η2D.η1<η26. 下表列出了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如图)及所用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不计其自身机械损耗。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恒定电流》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小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小,灯丝的温度较低.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大,灯丝的温度较高.已知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1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3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1 A,则灯泡两端电压为 2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可能是( )A. 0.5 A B. 0.6 A C. 0.8 A D. 1 A2.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与分别为理想电压表与理想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 )A.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B.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大C.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D.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4.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是0.02 ΩB.导体的电阻是 5 Ω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0 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0.2 AD.当导体中的电流为0.2 A时,导体两端电压为15 V5.如图所示电路中,两灯均不亮,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除两个灯泡外其余部分均完好,在不拆开电路的情况下,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他将导线先并接在灯L1两端,发现L2亮,L1不亮,然后将导线并接在灯L2两端,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可判断(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6.电流表的内阻是R g=200 Ω,满偏电流值是I g=500 μA,现欲把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 1 800 Ω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 1 800 Ω的电阻7.如图所示为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压U和电流I,图线上点A的坐标为(U1,I1),过点A的切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I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时,电阻等于( )A. B. C. D.8.关于电表的改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应在电流计两端并联适当的电阻B.将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应在电流计两端串联适当的电阻C.量程为I、内阻为R的电流计串联阻值为R的电阻,其量程变为2ID.量程为U、内阻为R的电压表串联阻值为R的电阻,其量程变为2U9.一个毫伏表,它的内阻是100 Ω,量程是200 mV,把它改变装成为量程为10 A的安培表,毫伏表上应( )A.并联0.002 Ω的电阻 B.并联0.02 Ω的电阻C.并联50 Ω的电阻 D.并联4 900 Ω的电阻10.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R2、R3消耗的电功率一样大,则电阻之比R1∶R2∶R3是( )A.1∶1∶1 B.4∶1∶1 C.1∶4∶4 D.1∶2∶211.一个电流表的内阻为12 Ω,当通过它的电流为 2 mA时,指针偏转一个小格.要使偏转一个小格的电流为 1 A时,正确的做法是( )A.在表上并一个0.024 Ω的电阻B.在表上并一个0.24 Ω的电阻C.在表上并一个0.012 Ω的电阻D.在表上并一个0.12 Ω的电阻12.电流表G的内阻为R g,用它测量电压时,量程为U;用它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的内阻是R A,量程为I,这几个量的关系是( )A.R A>R g>R g B.R A>R g> C.R A<R g<R g D.R A<R g=二、多选题13. 由欧姆定律I=导出U=IR和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R=知,导体的电阻由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B.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无关C.对于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等于它的电阻值D.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其电压降越大1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圈①、②、③处可以接小灯、电流表或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三种元器件,电源电动势E、内阻r均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R2∶R3∶R4=4∶3∶2∶1,小灯电阻R L=R1,R1>r,电路中有电流通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使电源总功率最大,则应该①接电流表,②接电压表,③接小灯B.要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则应该①接电流表,②接小灯,③接电压表C.要使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最大,则应该①接小灯,②接电压表,③接电流表D.要使闭合电路中电源效率最高,则应该①接小灯,②接电流表,③接电压表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被短路时,放电电流无穷大B.外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最大C.外电路电阻减小时,路端电压升高D.不管外电路电阻怎样变化,其电源的内、外电压之和保持不变16. 在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定向移动速率很小B.电子定向移动速率即是电场传导速率C.电子定向移动速率是电子热运动速率D.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只不过在速率很大的无规则热运动上附加了一个速率很小的定向移动三、实验题17.甲、乙两同学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伏安法测量同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给定器材为:待测电阻Rx;电流表(量程0~5 mA,内阻约10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000 Ω);最大阻值为 1 700 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E(电动势约 3 V);开关S、导线若干.两人的测量结果分别由图中甲和乙给出.(1)由图甲得Rx=________,由图乙得Rx=________.(2)在下面方框中分别画出甲、乙两位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图,并由测量结果判定___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较为准确.甲的电路图乙的电路图1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种电阻丝的电阻率.均匀电阻丝(总阻值在4~5 Ω之间)固定在刻度尺上的两端接线柱a和b上,刻度尺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触头c,c的上端为接线柱,触头c与电阻丝通常不接触,当用手按下时,才与电阻丝接触,且可在直尺上读出触点的位置.所用器材为:电压表(0~3 V,电阻约为3 kΩ)、电流表(0~0.6 A,电阻约为0.5 Ω)、电池组(电动势 3 V,内阻很小)、保护电阻R0=1 Ω、螺旋测微器、开关S和导线.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2.000 mm;②正确连接电路,触头c移到右端,合上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0.5 A;③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c的位置,分别测量出了多组a、c间电阻丝长度L及对应的电压U的数据,并据此在U-L坐标纸上描出了对应的点,如图所示.请你:(1)在U-L坐标纸上绘出U-L图线;(2)若测出U-L图线斜率为k,写出用d、I、k表示的该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ρ=__________;(3)代入有关数据求出该电阻丝的电阻率ρ=________ Ω・m.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1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9 V,内阻r=0.5 Ω,电阻R1=5 Ω,R2=3.5 Ω,R3=6 Ω,R4=3 Ω,电容C=2 μF.两板间距离为0.17 m.(1)求开关接到a时,电容的带电量是多少?上极板带何种电荷?(2)求开关从与a接触到与b接触时,通过R3的电荷量是多少?上极板带何种电荷?(3)若两极板中央有一个带电粒子,当开关与a接触时,正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开关与b接触后,带电粒子向哪个极板运动?经过多长时间到达极板?(不考虑电容充放电时间,g=10 m/s2)20.一台电风扇,内阻为20 Ω,接上220 V电压后,消耗功率66 W.问:(1)电风扇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2)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是多少?转化为内能的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效率是多少?(3)如果接上电源后,电风扇的风叶被卡住,不能转动,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以及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发热功率是多少?2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6 V,电源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2.4 kΩ,R2=4.8 kΩ.求:(1)若在ab之间接一个C=100 μF的电容器,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上所带的电量是多少?(2)若在ab之间接一个内阻R V=4.8 kΩ的电压表,其示数是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如果电阻保持为 1 V时的阻值,当 2 V时电流为 1 A,因为电压越大电阻越大,所以电流应该小于 1 A;当电阻保持 3 V时的阻值,当加 2 V电压时电流为A,因为电压越小电阻越小,所以电流应大于A,所以只能选择C项.2.【答案】D【解析】3.【答案】A【解析】R3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所以R3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导致并联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干路电流变小;并联电路的电阻变大,则并联电路的分压增大,即R2、R4串联电路的电压变大,所以流过这一支路的电流变大,由于干路电流变小,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因为R2、R4串联电路的电压变大,使得R2两端分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本题答案为 A.4.【答案】C【解析】R==Ω=50 Ω,A、B错;I==A=0.2 A,C正确;U=IR=0.2×50 V=10 V,D错.5.【答案】A【解析】两灯均不亮说明有断路或者短路情况.因为将导线先并接在灯L1两端,发现L2亮,L1不亮,则L2完好,如果仅是L1短路,那么开始时灯L2就会亮,则一定是灯L1断路,A对.6.【答案】C【解析】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应串联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U′=U-U g=1 V-200×500×10-6V=0.9 V,串联的电阻阻值为R==1 800 Ω.7.【答案】B【解析】由电阻的定义式R=可知,R=,B正确,其他选项错误.要特别注意R≠.8.【答案】D【解析】将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应在电流计两端串联一个适当的电阻,故A 错误;将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应在电流计两端并联适当的电阻,故B 错误;量程为I 、内阻为R 的电流计串联阻值为R 的电阻,其量程不变,仍为I ,故C 错误;量程为U 、内阻为R 的电压表串联阻值为R 的电阻,其量程变为2U ,故D 正确.9.【答案】B 【解析】经分析知:I g R g =IRR I =I g +I R I g =联立解得:R =,代入数据得:R ≈0.02 Ω.10.【答案】C【解析】因P 1=P 2=P 3,又R 2与R 3并联,U 2=U 3且P=,故R 2=R 3,I 2=I 3=I 1,即I 1∶I 2∶I 3=2∶1∶1,根据P =I 2R 得R 1∶R 2∶R 3=∶∶=1∶4∶4.11.【答案】A【解析】要使量程扩大为500倍,则要并联电阻分流,改装后的内阻为:R A =0.024 Ω根据并联电阻关系:R A =即:0.024=得:R 并≈0.024 Ω. 12.【答案】C 【解析】13.【答案】BCD【解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导体两端有无电压和电流无关.14.【答案】AD【解析】要使电源总功率最大,电动势是固定的,所以就要求电流最大,电流最大则总电阻要最小,内阻是一定的,所以外阻要最小.那么如何接外阻小呢?1接小灯的话,外阻最小也为2R1=8R4,比较大,所以要接电流表;2接小灯的话,3接电压表,则小灯和R3并联再与R4串联再与R2并联,最后与R1串联,最后计算外阻为R4;若3接小灯,2接电压表,则R3、R4先串联,再与R L、R2并联,最后与R1串联,最后计算外阻为R4,此时外阻最小.故A正确.当R外=r时,输出功率最大,但是R1>r,从上面可以看出,最小的外阻也大于r,所以要使输出功率最大,只有外阻接近r才行,所以还是选择最小的外阻,可以看到还应该是①接电流表,②接电压表,③接小灯.故B错误.要使路端电压最大,就要外阻越大越好,这样应该①接电压表,这样整个电路断路,路端电压等于电动势.故C错误.要使电源效率最高,则电路不能是断路,同时外阻越大越好,这样1要接小灯,如果3接电流表,则R2、R3、R4被短接,R外=R L+R1=2R1=8R4,如果②接电流表,则R3短接,R4与R2并联,R外=R L+R1+=8.75R4,为最大.故D正确.15.【答案】BD【解析】电源被短路时,电路中电流为I=,是电路的最大电路,并非无穷大,所以A错误;又U=E-Ir知当断路时,U=E,路端电压达到最大,所以B正确;当外电阻减小时,干路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应该降低,所以C错误;由电压分配特点,电源内、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所以D正确.16.【答案】AD【解析】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很小,数量级为10-5m/s,自由电子只不过在速率很大的热运动上附加了很小的定向移动.故A、D正确.电场的传导速率为光速c=3×108m/s,无规则热运动速率的数量级为105m/s.故B、C错.17.【答案】(1)(1 000±40) Ω(750±40) Ω(2)甲电路如图所示【解析】(1)两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测量值,由图得R甲=1 000 Ω(在 1 000±40内均对);R乙=750 Ω(在750±40内均对).(2)因图甲所示直线的斜率大,即测量值大,故甲同学采用的是电流表内接法,乙采用的是外接法.因电阻值远大于电流表内阻,故用内接法较为准确.18.【答案】(1)图略(2)ρ=k(3)1.26×10-5【解析】(1)图略(2)由R=ρ、I=及k=可得:ρ=k(3)ρ=k=Ω・m≈1.26×10-5Ω・m.19.【答案】(1)1×10-5C 正电(2)1.7×10-5C 负电(3)向下极板运动0.1 s 【解析】(1)当开关接a时,电容器的电压U1==V=5 V电量Q1=CU1=2×10-6×5 C=1×10-5C,由于上极板电势高,则上极板带正电荷.(2)开关与b接触时,电容器的电压U1==V=3.5 V则由Q=CU可知,开关由a接b的过程中,电量变化ΔQ=(U1+U2)C=8.5×2×10-6C =1.7×10-5C即通过R3的电荷量为 1.7×10-5C.由于上极板电势低,则上极板带负电荷.(3)当开关与a接触时,粒子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则知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且有:mg=q若开关与b接触后,场强反向,电场力反向,则小球向下极板做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q=ma联立得:a=g=×10 m/s2=17 m/s2由d=at2得:t==s=0.1 s.20.【答案】(1)0.3 A (2)64.2 W 1.8 W 97.3% (3)11 A 2 420 W 2 420 W 【解析】(1)因为P入=IU所以I==A=0.3 A(2)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内能的功率P内=I2R=0.32×20 W=1.8 W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P机=P入-P内=66 W-1.8 W=64.2 W电风扇正常工作时的效率η=×100%≈97.3%(3)电风扇的风叶被卡住后,电动机不转时可视为纯电阻电路,通过电风扇的电流I==A=11 A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P=IU=11×220 W=2 420 W电动机发热功率2R=112×20 W=2 420 WP内=I21.【答案】(1)4×10-4C (2)3 V【解析】(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C=IR2,电容器上的电量为:Q=UCC,联立解得:Q=4×10-4C,(2)电压表与R2并联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R并=I′=U V=I′R并代入数据得:U V=3 V.。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

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命题人:明昇审题人:颙礼*满分110分,建议测试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共12题,1-7单选,8-12多选,每题5分,共60分)1.如图所示为一磁流体发电机示意图,A、B是平行正对的金属板,板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等离子体(电离的气体,由自由电子和阳离子构成,整体呈电中性)从左侧平行极板飞入磁场中,在t时间内有n个自由电子落在极板上,则关于R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 I=net,方向a→bB. I=2net,方向a→bC. I=net,方向b→aD. I=2net,方向b→a2.如图,我国“玉兔号”月球车已从原定的冬眠计划中“苏醒”,并能正常接收信号,它利用太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使电动机带动月球车前进,已知总质量为140kg的“玉兔号”中所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动势为45V,内阻为,正常工作时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为45W。
“玉兔号”在某一次正常工作时,在平直的月球表面上从静止出发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5s时间速度达到最大值0.05m/s,假设这一过程中“玉兔号”所受阻力恒定,且电池输出功率的转化为用于牵引月球车前进的机械功率,根据题意可知:A. “玉兔号”中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路电流为10AB. “玉兔号”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为900NC. “玉兔号”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做功为180JD. “玉兔号”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前进的距离约为0.25m3.一只小灯泡,标有“3 V,1.5 W”的字样.现要描绘小灯泡0~3 V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器材有①.最大阻值为10 Ω的滑动变阻器②.电动势为6 V、内阻约为1.0 Ω的电源③.量程为0.6 A、内阻约为1.0 Ω的电流表A1④.量程为3 A、内阻约为0.1 Ω的电流表A2⑤.量程为3 V、内阻约为6 kΩ的电压表V1⑥.量程为15 V、内阻约为10 kΩ的电压表V2⑦.开关、导线若干,以下电路图中正确的是()A. B.C. D.4.在右上图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R1=5Ω,R2=4Ω.当开关S切换到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2A;当开关S扳到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下列情况中的A. 2.5AB. 1.8AC. 2.2AD. 3.0A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个电阻发生故障,使电流表A的读数变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灯泡L的亮度变暗,关于故障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可能是R3短路B. 可能是R2断路C. 可能是R2短路D. 可能是R4短路6.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的量程为,表盘均匀划分为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倍.若用电流表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将接线柱、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B. 将接线柱、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C. 将接线柱、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D. 将接线柱、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恒定电流单元检测题一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
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的有几个是正
确的,将所有正确选项的序号选出,并填入括号中。
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某电解池,如果在1s时间内共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面积为0.1m2的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强度是()
A.0 B.0.8A C.1.6A D.3.2A
2.一根导线,分别通以不同的电流,并保持温度不变,当电流较大时,以下正确的是()A.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较多
B.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速率较大
C.自由电子的热运动速率较大
D.电流的传导速度较大
3.图1展示了四种导电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满足欧姆定律的是()
4.有A.B两个电阻,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从图线可以判断()
A.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
B.电阻A的阻值小于电阻B
C.电压相同时,流过电阻A的电流强度较大
D.两电阻串联时,电阻A消耗的功率较小
5.关于电功和电热的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是纯电阻电路,电功可用公式W = UIt计算,也可用公式W = I2Rt计算
B.如果是纯电阻电路,电热可用公式W = I2Rt计算,但不能用公式W = UIt计算
C.如果不是纯电阻电路,电功只能用公式W = I2Rt计算
D.如果不是纯电阻电路,电热可用公式W = I2Rt计算,也可用公式W = UIt计算
6.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电阻是R。
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成()
A.100R B.10000R C.R/100 D.R/10000
7.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电源的电动势的大小只由电源本身决定
B.因电动势的单位和电势差相同,所以电动势实质上就是电势差
C.一个电动势为1.5V的电池接入电路时,若有1C的电荷量通过电路,就有1.5J的化
学能转变成电能
D.电压表接到电源两极时,测得的就是电动势
8.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
R1和R2是两个定值电阻。
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a
滑动时,流过R1的电流I1和流过R2的电流I2的
变化情况为()
A.I1增大,I2减小B.I1减小,I2增大
C.I1增大,I2增大D.I1减小,I2减小
9.用伏安法测某一电阻时,如果采用如图4所示的甲电路,测量值为R1,如果采用乙电路,测量值为R2,那么R1、R2与真实值R之间满足关系()
A.R1>R>R2
B.R>R1>R2
C.R1<R<R2
D.R<R1<R2
10.在一个给定电源的闭合电路中,关于电源
的输出功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B.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C.当外路短路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D.当外电阻与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满分24分。
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11.一节干电池的外电压为1.42V ,电动势为1.5V ,则它的内电压为V 。
此时电池中每通过1C电量,有J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如果通过电池的电流为0.2A ,则电池中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功率为W ,输出功率为W 。
12.标有“100V,100W”的灯A与“100V,25W”的灯B,连成图5所示的甲、乙两种电路,A.B两灯都可以正常发光。
则R1 = ______Ω,R2 = ______Ω。
13.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R1 = 10Ω,R2= 20Ω,变阻器R3的最大值为30Ω,则A.B两端的总电阻的最大值为Ω、最小值为Ω。
14.如图7所示,将一个电流表G和另一个电阻连接可以改装成伏特表或安培表,则甲图对应的是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R1(填“增大”或“减小”);乙图是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R2(填“增大”或“减小”)。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2分。
答题要求和选择题、填空题相同)
15.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针对两个不同的电源得出如图10所示的1、2两条图线,则两个电源的电动势E1和E2、内阻r1和r2满足关系()
A.E1>E2,r1>r2B.E1>E2,r1<r2
C.E1<E2,r1>r2D.E1<E2,r1<r2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满分24分。
每题均要求写出必要的
文字说明,重要的物理规律,答题时应写出完整的数值和单位。
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不能得分,过程不完整的不能得满分。
)
16.(本题12分)把“220V,40W”和“220V,100W”的两只白
炽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路上,若灯丝的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试求:
(1)两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之比;
(2)在不超过额定功率的前提下,两灯串联时允许加的最大总
电压。
16.(本题12分)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 6.0V ,内阻r = 0.6Ω,电阻
R2 = 0.5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A ,电压表的示数为3.0V ,试求:
(1)电阻R1和R3的阻值;
(2)当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以及R2上消耗的电功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BCD 5.A 6.B 7.AC 8.B 9.C 10.D
二、填空题
11.0.08;1.5;0.3;0.284 12.80;133 13.22 ;10 14.安培;减小;伏特;增大
三、实验题
15.D
四、计算题
16.(1)5/2;(2)308V 。
17.(1)R1 = 1.4Ω,R3 = 2.0Ω;(2)U V = 1.0V ,P2 = 2.0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