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物体的浮与沉(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 物体的浮与沉(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漂流瓶在海洋中漂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流瓶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B.漂流瓶在密度大的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一些
C.漂流瓶漂入密度较小的海水中时会下沉一些
D.漂流瓶在不同密度的海水中漂浮时排开海水的质量不同
2.甲、乙、丙三个小球的质量m和体积V如下表所示。

将它们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在其稳定后,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F乙B.乙球悬浮,F甲=F丙>F乙
丙甲
C.丙球沉底,F甲=F乙>F丙D.乙球悬浮,F乙>F甲>F丙
3.如图所示,将一个空心铁球浸没入水中,放手后铁球恰好悬浮,若沿虚线方向将铁球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A.大块的将下沉,小块的将上浮
B.大块的将上浮,小块的将下沉
C.两块都将上浮
D.两块都将下沉
4.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a、b如图甲所示,两球静止在某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相等。

图乙是小明画出的两球静止时的四种情形,其中可能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水平台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

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

则()
A.M受到的浮力大于N受到的浮力
B.M的密度小于N的密度
C.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D.若将N也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N沉在杯底
6.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物体沉浮条件时做过一个小实验,他们将一土豆放入水槽中发现其在水中悬浮,然后将几枚大头针完全插入土豆中后发现土豆()
A.下沉B.上浮
C.悬浮D.漂浮
7.小竹将重为1.2N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g 的水,则物体()
A.沉在溢水杯底部B.悬浮在水中
C.漂浮在水面上D.受到1.2N的浮力
8.甲、乙、丙是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沉底,则它们受到浮力的情况是()
A.三球浮力相同B.甲球浮力最小
C.乙球浮力最小D.丙球浮力最小
9.妈妈生日那天,小梦给妈妈煮饺子时发现,当把饺子放入沸腾的水中后,饺子先下沉到锅底,过了一会儿又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饺子的吸水性)()
A.饺子在下沉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B .饺子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所受的重力
C .饺子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D .饺子在水面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10.如图所示,将甲和乙放入水中后,甲悬浮、乙漂浮,若甲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分别为1m 、1V 和1F ,乙的分别为2m 、2V 和2F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1)若12F F >,则1m 可能小于2m
(2)若12F F =,则1V 一定小于2V
(3)若12V V >,则1m 一定大于2m
(4)若12V V =,则1F 可能等于2F
A .(1)(3)
B .(1)(4)
C .(2)(3)
D .(2)(4)
11.一个气球下挂一个铁块置于水中某一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现用手轻轻向上拉一下气球,但气球不露出水面,那么手离开气球后,气球和铁块的运动情况是( )
A .仍然处于静止状态
B .加速向上运动
C .匀速向上运动
D .加速向下运动
12.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 .5 N
B .7 N
C .14 N
D .12N
13.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后,小舟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薄气球中加满温水,扎紧后剪去多余部分,分别浸没于盛有冷水与热水的玻璃杯中(如图)。

若不计气球自重,放手后两气球的运动情况是( )
A .冷水、热水中都下沉
B .冷水中下沉,热水中上升
C .冷水、热水中都上升
D .冷水中上升,热水中下沉
14.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沉底且对容器底有压力,比较甲、乙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和鸡蛋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 甲、F 乙的大小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 .ρρ<甲乙
B .ρρ>甲乙
C .F F =乙甲
D .F F <甲乙
15.用硬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作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不计进排气管体积),然后将模型放入水中,使其上浮或下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
C .从瓶中抽气时,模型会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
D .让原本在较浅处悬浮的模型下潜至更深处悬浮,应使瓶内的水先增加后减少 16.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T 型浮空艇示意图。

艇体采用轻质材料制成,浮空艇有两个气囊,一个是主气囊,下边腹部还有一个小的副气囊,副气囊内充有空气,通过调节副气囊中的空气实现上升(图甲)、下降(图乙),且上升下降过程中艇体总体积不变。

下列有关浮空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B .下降过程中自身所受重力不变
C.下降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变小
D.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空气受到的重力
1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容器装有体积相等的不同液体。

将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则
()
A.物体A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B受到的浮力
B.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C.甲、乙两容器的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18.小明把一个体积为125cm3的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

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如图所示,再将小块放入水中,发现小块沉入水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A.整个苹果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B.小块苹果浸没后继续下沉过程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C.若将大块苹果浸没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沉入水底
D.若不考虑水的损耗,则最终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变小
19.如图所示,某些鱼的浮沉靠鳔的胀缩实现。

原来静止在水中的鱼()
A.鳔膨胀时F浮>G会上浮
B.鳔膨胀时F浮<G会下沉
C.鳔收缩时F浮= G仍悬浮
D.鳔收缩时F浮>G会漂浮
20.取一根木棒,在它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甲、
乙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的漂浮情况如图所示。

设密度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
A.F甲>F乙B.F甲<F乙C.ρ甲>ρ乙D.ρ甲<ρ乙
21.小明看到清淤作业人员正在将水塘底部的淤泥搬运到船上。

他想:水面高度会变化吗?于是进行了探究:首先,将石块a和不吸水的木块b置于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将石块a从水中拿出并轻轻放在木块b上,它们处于漂浮状态,则水面高度将
()
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判断
22.小明在宠物店买了淡水热带鱼,为方便带回家,商家将鱼放在装有水的轻薄的塑料袋里。

如果小明将装着鱼且没有打开的塑料袋直接放入家里的淡水鱼缸中,则图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B.C.
D.
23.两同学分别在底端封闭的两支相同吸管中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制成了A、B两支密度计,放入同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现实中的密度计分为两种,一种是轻表(专门测量密度比水小的液体),另一种为重表(专门测量密度比水大的液体),A、B两支密度计中适合做重表的是()
A.都可以,因为两密度计的吸管相同
B.B密度计,因为B密度计相对于A的配重较大
C.A密度计,因为A密度计露出液面之上的体积较大
D.A密度计,因为A密度计受到的浮力较大
2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a、b两个材料相同的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比b体积大,a漂浮,b悬浮,a与b所受浮力F a、F b,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a=F b;p甲=p乙B.F a>F b;p甲>p乙
C.F a>F b;p甲=p乙D.F a=F b;p甲>p乙
25.将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A、B、C分别放入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

通过测量可知,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小球A、C露出液面的体积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中密度最大的是C球
B.C小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A、C两球所受的浮力相等
D.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比乙容器大
26.阅能能同学利用饮料瓶和薄壁小圆柱形玻璃瓶制作了“浮沉子”,玻璃瓶在饮料瓶中的
S=,此时玻璃瓶内情况如图所示(玻璃瓶口开着并倒置),玻璃瓶的横截面积为: 1.5cm?
外水面高度差3cm h =₁,饮料瓶内水面到玻璃瓶底部高度差7cm h =₂,不计饮料瓶和小玻璃瓶中气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空玻璃瓶的质量为4.5g
②空玻璃瓶的质量为10.5g
③用力挤压饮料瓶,发现玻璃瓶仍然漂浮在水面,此过程中h ₁不变、h ₂增大
④用力挤压饮料瓶,发现玻璃瓶仍然漂浮在水面,此过程中h ₁减小、h ₂不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7.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水,水面漂浮着一个小容器,当将一个实心球放入小容器中后,大容器中的水面上升的高度是10cm ;若把这个实心球从小容器中取出放入大容器中的水里后,水面又下降了5cm ;则这个实心球的密度是( )
A .331.510kg /m ⨯
B .332.010kg /m ⨯
C .332.510kg /m ⨯
D .334.010kg /m ⨯
28.水平台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

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 、N 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受到的浮力大于N 受到的浮力
B .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 .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D .若将M 、N 同时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M 、N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
2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
液体。

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小球A 、B 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A 球沉底,B 球漂浮,12h h <,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则( )
①两个小球受到的重力:A B G G > ②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 F <浮A 浮B
③两种液体的密度:ρρ>甲乙 ④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p <甲乙
⑤各自取出A 、B 球后,两种液体对底部的压强:p p <甲乙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3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密度相同的液体,将两个物体A 、B 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

静止时,物体A 在甲杯液体中处于沉底状态,物体B 在乙杯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两杯中的液体液面高度均为h 。

若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A 、B 的体积分别为V A 、V B ,A 、B 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 、F B 。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若V A <V
B ,则一定有m A <m B
B .若m A <m B ,则一定有F A <F B
C .甲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乙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D .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31.如图所示,M 、N 是两个质量相等的正方体,V M <V N ,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柱状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

M 在甲液体中漂浮,N 用细线吊着静止在乙液体中(细线对N 有拉力)。

两容器液面相平,M 、N 露出液面的高度相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 受到的浮力大于N 受到的浮力
B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 .左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右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若剪断细线,N静止时,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
二、填空题
32.如图重为0.5N的鸡蛋漂浮在装有淡盐水的玻璃杯中,鸡蛋受到的浮力是N,若再往玻璃杯中加盐,鸡蛋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3.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浮力大小为N,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记物体最终排开水的体积为V1,将物体放入酒精中静止后排开酒精的体积为
V2,求V2与V1的差值为。

(酒精密度为0.8×103kg/m3)
34.小明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如图用手将重力为1.5N,体积为1.4×10-4m3的苹果慢慢放入水中,直至苹果浸没,此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增大、减小、不变),松手后苹果将(上浮/下沉/悬浮),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N和苹果对容器底部的压力N。

(g取10N/kg).
3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物体静止后,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浮力F A F B,物体的密度ρAρB(两空均选填“>”“<”或“=”)。

36.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若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的浮沉情况是(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37.刚倒入玻璃杯中的雪碧会产生很多小气泡。

此时,将一些葡萄干加入杯中,有些葡萄干会沉入杯底,这些葡萄干表面因吸附足够的小气泡,受到的浮力重力,从而上浮;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破裂,导致它们受到的浮力重力,于是有沉入杯底。

38.一只轻质极薄的小塑料袋,袋内装满水(袋内无空气)且水的质量为200g,将其浸没
在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此时盛水的小塑料袋受到了竖直向上的作用,其大小g=)
为N。

(10N/kg
39.将一个质量为4.5kg的西瓜放在盛满水的桶中,西瓜漂浮,此时西瓜所受浮力为
N,溢出水的重力为N。

若让它恰好浸没在水中,共溢出水5kg,则西瓜的体积是
m3,西瓜的密度是g/cm3。

40.小明同学将一只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此苹果的密度为
kg/m3.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片(如图所示),再将小片放入水中,发现小片沉入水底,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大块的密度小片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1.2022年5月,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航母船“珠海云”号(如图)在广州下水。

“珠海云”号排水量为2000吨,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N。

航母船上的无人机起飞后船身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会(选填“上浮”或者“下沉”)一些。

42.课外制作“浮沉子”活动中,小明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如图所示。

已知ρ水=1.0g/cm3
(1)用力挤压大塑料瓶前,应使大塑料瓶(填“敞口”或“封口”),此时小瓶受到的浮力(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重力;
(2)若小瓶的总体积为16cm3,刚开始时小瓶露出液面的体积为4cm3,则浸没后再次进入小瓶内水的质量至少应为g;
(3)用手压大塑料瓶,先使小瓶悬停在A点,此时小瓶内水的质量为m1,再改变手对塑料瓶压力,使其悬停于较深的B点,此时小瓶内水的质量为m2,则m1m2。

43.小明在制作“浮沉子”活动中,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瓶开口(向上/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如图所示,若小瓶的总体积为16cm3,刚开始时小瓶露出液面的体积为4cm3,要使小瓶浸没水中,进入小瓶中水的质量至少应为g,用手压大塑料瓶,先使小瓶悬停在A点,此时水的质量为m1,再改变手对大塑料瓶压力,使其悬停在B 点,此时小瓶内水的质量为m2,则m1m2。

44.某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不变),轮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变小/不变),一艘始终在海面之下的潜水艇从密度大的海域驶入密度小的海域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不变)。

45.在检测病人血液的密度时,某护士把病人的血液分别取一滴(体积相同)滴入三支装有不同密度检测液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血液滴在试管中受到的浮力最小,丙试管中血液自身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排开检测液的重力,试管中检测液的密度最大。

46.如图所示,用很轻的纸分别折了甲、乙两只小纸船,使它们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向其中放入“货物”,可知小纸船能装的“货物”更多。

若乙甲一只小纸船装20g货物,则小纸船受到的浮力为N,排开水的体积为cm3(g取10N/kg)。

1.3kg/m,该孔明灯内空气47.如图是质量为50g的孔明灯,容积为3
0.5m,空气的密度为3
质量为kg,点燃灯笼下端小碟内的松脂,加热灯笼内部的空气,当孔明灯内热空气的kg/m时,孔明灯恰好能悬浮在空中。

松脂质量的减少和所用材料体积均忽略密度为3
不计)
48.小明利用18cm 长的吸管、细砂、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

(1)小明先将吸管的一端用石蜡封口,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细砂,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加入细砂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在液体中;
(2)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得浸入水中的长度H 为12.0cm,他在吸管上标出1.0 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接着,他在吸管上距密封端cm 处划一刻度线标上“0.8”;用同样的方法标定好其它刻度后,用它测量可乐密度时,吸管上“沾”上许
/大)。

49.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1,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若将甲、乙都放入水中,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为5∶2,乙球的密度是3
kg/m。

50.利用笔芯自制密度计,同款的新笔芯和用了一半油墨的旧笔芯,应该选用(选填“新”或“旧”)笔芯。

将所选笔芯放入盐水中,它能在盐水中,在笔芯上标出水面的位置A,将笔芯放入酒精中,仍可使用,标出液面的位置B,如图所示,已知实验中盐水的密度约1.2g/cm3,酒精的密度0.8g/cm3,若笔芯漂浮在水中,则液面对应的位置可能是(填“C”或“D”或“E”)。

51.一个小船漂浮在圆柱体水池中(此时为初始状态)。

现将体积相等、质量不同的小球A、B放入小船,小船仍处于漂浮状态,水面相对于初始状态上升了6cm(水未溢出);再将小球A、B投入水池中后如图所示,水面相对于初始状态上升了1cm;在A、B球质量差最大时,若只把质量大的小球放入小船中,水面相对于初始状态上升的高度是
cm。

三、实验题
52.小明发现在妈妈腌制萝卜块时,新鲜的萝卜块在盐水中是漂浮的,而浸泡几天后,原来漂浮的萝卜块又下沉到容器底部。

他与几位同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可能是由于水的蒸发,盐水密度增大,导致萝卜块下沉;
猜想2:可能是浸泡几天后,萝卜块质量变大,导致萝卜块下沉;
猜想3
猜想4:可能是浸泡几天后,萝卜块密度变大,导致萝卜块下沉。

(1)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认为如果盐水的密度增大,萝卜块只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观察到的现象(选填“相符”或“不相符”)。

接着他们就猜想2、猜想3和猜想4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三块新鲜的萝卜块,编上编号A、B、C,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②配制一大杯盐水。

③将三块萝卜块放在盐水中,起初处于漂浮状态。

几天后,发现萝卜块沉底后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体积,算出腌制前后萝卜块的密度,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2)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有同学认为猜想3是正确的,他认为萝卜块体积变小,浮力变小,导致萝卜块下沉,但也有同学认为这种分析是错误的。

理由是: 。

(4)综合分析以上数据,猜想4是 的。

53.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明用一根长约20cm 的圆柱状饮料吸管、一段细铁丝、石蜡和水等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

制作时,小明先将吸管两端剪平,铁丝密绕成小团后塞入吸管一端,再用石蜡将该端口堵住密封:接着,将吸管置于水中使其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图甲),用笔在吸管上标记此时水面位置O ;取出吸管,量出O 点至封口端的距离H ,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吸管上分别确定密度值30.8g cm −⋅、30.9g cm −⋅、31.0g cm −⋅、31.1g cm −⋅的位置并标上密度值。

使用时,将密度计静置于待测液体中,读出吸管壁上液面处的数值即为液体密度。

(1)O 位置处的刻度值为 3g cm −⋅。

(2)吸管漂浮在其他液体中时(图乙),液面下方的深度h = (用ρ水、ρ液、H 表示)。

(3)管壁上标注的4个刻度值,相邻两刻度值之间的距离 (相等/不相等)。

(4)小明突发奇想,将制作好的密度计内铁丝从吸管上端倒出,缠绕到底部外侧,其它没有变化(图丙),他用这样“改装”后的密度计测同一液体密度,测量结果 (偏大/偏小/无变化)。

54.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明用一根长约20cm 的圆柱状饮料吸管、一段细铁丝、石蜡和水等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

制作时,小明先将吸管两端剪平,铁丝密绕成小团后塞入吸管一端,再用石蜡将该端口堵住密封;接着,将吸管置于水中使其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图
甲),用笔在吸管上标记此时水面位置O ;取出吸管,量出O 点至封口端的距离H ,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吸管上分别确定密度值0.83g /cm 、0.93g /cm 、1.03g /cm 、1.13g /cm 的位置并标上密度值。

使用时,将密度计静置于待测液体中,读出吸管壁上液面处的数值即为液体密度。

(1)O 位置处的刻度值为 3g/cm ;
(2)吸管漂浮在其他液体中时(图乙),液面下方的深度h = (用ρ水、ρ液、H 表示);
(3)管壁上标注的4个刻度值,相邻两刻度值之间的距离 (相等/不相等);
(4)小明突发奇想,将制作好的密度计内铁丝从吸管上端倒出,缠绕到底部外侧,其它没有变化(图丙),他用这样“改装”后的密度计测同一液体密度,测量结果 (偏大/偏小/无变化);
(5)若增加塞入吸管中铁丝的质量,则制作的密度计精确程度将 。

55.帆帆物理社团的同学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1)方案一:
①如图甲所示,为减小测量误差并使操作更简便,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 A .acdb B .abcd C .bacd D .cadb
②以下选项中若 (选填“A”“B”或“C”)成立,则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从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A .1234F F F F −=−
B .1342F F F F −=−
C .3241F F F F −=−
(2)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上,缓慢调高升降台(溢水杯不与重物接触),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 示数的变化量 (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B 示数的变化量,从而证明了阿基米德原理;
(3)小宏想自制一个密度计,直接测量盐水的密度。

他用一根长约20cm 的圆柱状饮料吸管、一段细铁丝、石蜡和水等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

制作时,先将吸管两端剪平,铁丝密绕成小团后塞入吸管一端,再用石蜡将该端口堵住密封,接着,将吸管置于水中使其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丙),用笔在吸管上标记此时水面位置O ;取出吸管量出O 点至封口端的距离H ,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吸管上分别确定密度值30.8g/cm 、30.9g/cm 、31.0g/cm 、31.1g/cm 的位置并标上密度值。

使用时,将密度计静置于待测液体中,读出吸管壁上液面处的数值即为液体密度:
①O 位置处的刻度值应标为 3g/cm ;
②若吸管漂浮在盐水中时如图丁所示,量出盐水液面至封口端的距离为h ,则盐水密度ρ=盐水 (用ρ水、H 、h 表示);
③管壁上标注的4个刻度值,30.8g/cm 与30.9g/cm 间的距离 31.0g/cm 与
31.1g/cm 间的距离(选填“>”“=”或“<”)
; ④小宏突发奇想,将制作好的密度计内部的铁丝从吸管上端倒出,缠绕到底部外侧,其它没有变化(如图戊),他用这样“改装”后的密度计测同一液体密度,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⑤小宏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他想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 .换更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
B .换更细的吸管制度
C .换更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 .适当增大吸管中铁丝的质量
56.小侨在实验室做测量密度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台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再调节 ,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小侨想测量盐水的密度,以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应该是 (填序号);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198.0g m =;
B .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记为V ,示数如图甲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