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二物理上学期返校考试题直升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它们所需的向心力跟轨道半径成正比
C.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
D. B球受绳的拉力较大
11.如图所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杆AB,是按照从高度为h处以初速度v0平抛的运动轨迹制成的,A端为抛出点,B端为落地点,现将一小球套于其上,由静止开始从轨道A端滑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球到达轨道B端时
A. B物体受到细线的拉力始终保持不变
B. 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C. A物体动能的增加量等于B物体重力对B做的功与弹簧弹力对A做的功之和
D. A物体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细线拉力对A做的功
13. 如图所示,把A、B两个相同的导电小球分别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A和OB两点,然后使A、B两球带同种电荷,电量分别为QA、QB,已知两球静止时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2)滑块沿弧面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滑块相对木板滑行的距离。
19.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两个弹性小球A、B静止在地面上方,B球距地面的高度h=0.8m,A球在B球的正上方,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s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的速度恰为零。已知mB=3m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
(1)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2)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20xx-20xx郎溪中学直升部高二上学期物理返校考答案
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D D B 6~9:C B A A 10~14: BC BD BD BC ABC
15. (1). 2.4m/s (2). 0.58J (3). 0.60J (4). 9.7m/s2
A. B. C. D.
6. 下图中, A 、 B 、 C 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 AC ⊥ BC ,∠ ABC =60°, BC =20 cm .把一个电荷量 q =10 -5 C 的正电荷从 A 移到 B ,静电力做功为零;从 B 移到 C ,静电力做功为1.73×10 -3 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
B. m从a点释放后运动的全过程中,m的机械能守恒
C. m释放后能够到达C点
D. 当m首次从右向左到达最低点b时,M的速度达到最大
4. 在X星球表面,字航员做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0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坚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弹力为F,速度大小为v,其F-v²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X星球的半径为Ro,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星球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落到 A 点的小球带正电,落到 B 点的小球不带电
B. 三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 三小球到达正极板时动能关系: E KA > E KB > E KC
D. 三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关系: a A > a B > a C
9.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极板A接地,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将A极板向左移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电容C、两极间的电压U,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E的变化情况是 ( )
(1)小球从A运动到C的时间可表示为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可表示为 ;
(3)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则C点的坐标可表示为 ;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7.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1,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5=_____m/s。
(2)在打下第0个点到第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J,系统势能减少△Ep=_____J(当地重力加速度g约为10m/s2);
(3)若某同学作出图象如图c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
16. 图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最小方格的边长均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二物理上学期返校考试题直升部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 如左下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0,沿管道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1,所需时间为t1;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初速度v0出发,而沿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2,所需时间为t2,则 ( )
A. B. C. D.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槽内有半径为R的半圆轨道,将滑槽放在水平面上,左端紧靠墙壁,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半圆轨道的顶端a点无初速度释放,b点为半圆轨道的最低点,c点为半圆轨道另一侧与a等高的点,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m与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A. 若θ>α,则两球的电量QA>QB
B. 若θ>α,则两球的质量mA<mB
C. 若同时剪断两细线,则相同时间内,两球在空中下落的高度必相同
D. 若同时剪断两细线,两球在空中运动时,系统机械能守恒
14. 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Q不变,C变小,U变大,E不变
B.Q不变,C变小,U变大,E变小
C.Q变小,C不变,U不变,E变小
D.Q变小,C变小,U不变,E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0. 如图所示,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各系一个相同的小铁球,两小球恰好在同一水平面做圆周运动,则( )
A.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
(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
(3)P点到O点的距离。
18.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质量M=2kg的长木板,木板上表面与固定的竖直弧形轨道相切,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自A点沿弧面由静止滑下,A点距离长木板上表面高度h=0.6m,滑块在木板上滑行t=1s后,和木板一起以速度v=1m/s做匀速运动,取g=10m/s2,求:
A. X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 X星球的密度
C. X星球的质量
D. 环绕X星球运行的离星球表面高度为Ro的卫星的周期
5.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为,并保持此功率继续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设汽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恒定,则能正确反映从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粒子带负电
B. 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于在B点的速度
C. 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D.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8. 如图所示,有三个质量相等,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小球,从平行板电场中的 P 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垂直于 E 进入电场,它们分别落到 A 、 B 、 C 三点( )
A.865 V/m,垂直 AC 向左 B.865 V/m,垂直 AC 向右
C.1 000 V/m,垂直 AB 斜向上 D.1 000 V/m,垂直 AB 斜向下
7. 如图所示,三条虚线表示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其电势分别为=10V,=20V,= 30V,一个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按图中实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小球的速率为 B.小球的速率为
C.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D.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12.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P栓接,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A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桌面足够大),A右端连接一水平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开始时托住B,让A处于静止且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B,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v1=v2 t1>t2
B. v1<v2 t1>t2
C. v1=v2 t1<t2
D. v1<v2 t1<t2
2. 如右上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点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16. (1) (2) (3)(6l,8l)
17. (1) (2) y1= y2= y=y1+y2=
18. (1)2N;(2)1.5J;(3)1.5m;
19. (1)4m/s;(2)0.75m;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点的速度
B.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
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5.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
D. B球受绳的拉力较大
11.如图所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杆AB,是按照从高度为h处以初速度v0平抛的运动轨迹制成的,A端为抛出点,B端为落地点,现将一小球套于其上,由静止开始从轨道A端滑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球到达轨道B端时
A. B物体受到细线的拉力始终保持不变
B. 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C. A物体动能的增加量等于B物体重力对B做的功与弹簧弹力对A做的功之和
D. A物体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细线拉力对A做的功
13. 如图所示,把A、B两个相同的导电小球分别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A和OB两点,然后使A、B两球带同种电荷,电量分别为QA、QB,已知两球静止时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2)滑块沿弧面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滑块相对木板滑行的距离。
19.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两个弹性小球A、B静止在地面上方,B球距地面的高度h=0.8m,A球在B球的正上方,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s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的速度恰为零。已知mB=3m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
(1)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2)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20xx-20xx郎溪中学直升部高二上学期物理返校考答案
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D D B 6~9:C B A A 10~14: BC BD BD BC ABC
15. (1). 2.4m/s (2). 0.58J (3). 0.60J (4). 9.7m/s2
A. B. C. D.
6. 下图中, A 、 B 、 C 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 AC ⊥ BC ,∠ ABC =60°, BC =20 cm .把一个电荷量 q =10 -5 C 的正电荷从 A 移到 B ,静电力做功为零;从 B 移到 C ,静电力做功为1.73×10 -3 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
B. m从a点释放后运动的全过程中,m的机械能守恒
C. m释放后能够到达C点
D. 当m首次从右向左到达最低点b时,M的速度达到最大
4. 在X星球表面,字航员做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0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坚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弹力为F,速度大小为v,其F-v²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X星球的半径为Ro,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星球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落到 A 点的小球带正电,落到 B 点的小球不带电
B. 三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 三小球到达正极板时动能关系: E KA > E KB > E KC
D. 三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关系: a A > a B > a C
9.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极板A接地,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将A极板向左移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电容C、两极间的电压U,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E的变化情况是 ( )
(1)小球从A运动到C的时间可表示为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可表示为 ;
(3)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则C点的坐标可表示为 ;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7.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1,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5=_____m/s。
(2)在打下第0个点到第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J,系统势能减少△Ep=_____J(当地重力加速度g约为10m/s2);
(3)若某同学作出图象如图c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
16. 图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最小方格的边长均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二物理上学期返校考试题直升部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 如左下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0,沿管道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1,所需时间为t1;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初速度v0出发,而沿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2,所需时间为t2,则 ( )
A. B. C. D.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槽内有半径为R的半圆轨道,将滑槽放在水平面上,左端紧靠墙壁,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半圆轨道的顶端a点无初速度释放,b点为半圆轨道的最低点,c点为半圆轨道另一侧与a等高的点,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m与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A. 若θ>α,则两球的电量QA>QB
B. 若θ>α,则两球的质量mA<mB
C. 若同时剪断两细线,则相同时间内,两球在空中下落的高度必相同
D. 若同时剪断两细线,两球在空中运动时,系统机械能守恒
14. 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Q不变,C变小,U变大,E不变
B.Q不变,C变小,U变大,E变小
C.Q变小,C不变,U不变,E变小
D.Q变小,C变小,U不变,E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0. 如图所示,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各系一个相同的小铁球,两小球恰好在同一水平面做圆周运动,则( )
A.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
(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
(3)P点到O点的距离。
18.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质量M=2kg的长木板,木板上表面与固定的竖直弧形轨道相切,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自A点沿弧面由静止滑下,A点距离长木板上表面高度h=0.6m,滑块在木板上滑行t=1s后,和木板一起以速度v=1m/s做匀速运动,取g=10m/s2,求:
A. X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 X星球的密度
C. X星球的质量
D. 环绕X星球运行的离星球表面高度为Ro的卫星的周期
5.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为,并保持此功率继续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设汽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恒定,则能正确反映从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粒子带负电
B. 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于在B点的速度
C. 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D.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8. 如图所示,有三个质量相等,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小球,从平行板电场中的 P 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垂直于 E 进入电场,它们分别落到 A 、 B 、 C 三点( )
A.865 V/m,垂直 AC 向左 B.865 V/m,垂直 AC 向右
C.1 000 V/m,垂直 AB 斜向上 D.1 000 V/m,垂直 AB 斜向下
7. 如图所示,三条虚线表示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其电势分别为=10V,=20V,= 30V,一个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按图中实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小球的速率为 B.小球的速率为
C.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D.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12.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P栓接,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A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桌面足够大),A右端连接一水平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开始时托住B,让A处于静止且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B,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v1=v2 t1>t2
B. v1<v2 t1>t2
C. v1=v2 t1<t2
D. v1<v2 t1<t2
2. 如右上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点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16. (1) (2) (3)(6l,8l)
17. (1) (2) y1= y2= y=y1+y2=
18. (1)2N;(2)1.5J;(3)1.5m;
19. (1)4m/s;(2)0.75m;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点的速度
B.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
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5.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