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拉克战争对中国安全形势的影响
法学院郭俊2009300080149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世界根据“先发制人”的战略思想发动的第一场局部战争,随着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这场战争引起了国际安全因素的急剧变化,对世界的安全形势有着重大的影响。
中国虽然不是美国“先发制人”战略首先打击的目标,但中国与伊拉克有着长期的贸易往来,伊拉克战争无论从经济安全,能源安全以及军事安全上都对中国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经济安全
伊拉克战争之前,2002年中伊双边贸易额为5.2亿美元。
2003年1-4月份,双边进出
口总额只有764.3万美元,同比下降96.2%,其中我出口下降95.1%。
对伊贸易的下降所产
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纺织、通信在内的许多产业都将受到直接冲击,出口的下降对我国的面向西亚的外贸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伊拉克战争使我国在伊拉克的全部工程项目停止,工程项目建设人员全部撤离,就在伊工程建设一项来说,估计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450至550亿元人民币;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伊拉克局势混乱,致使我国在伊拉克的工程项目难以启动,对我国的海外投资产生一定影响;而且,伊战之后,在联合国“粮食换食品”的协议之下,中国对伊拉克的出口受到较大影响。
除了以上所述的直接影响之外,美国发动战争对其自身的经济有着重大的拖累,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30%,美国国内经济受到拖累势必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受战争不确定性影响,美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消费支出增长缓慢,不利于中国扩大对美出口;而且,及一般规律来看,美国国内的经济低迷会增强国内的贸易保护势力,增加美国政府对华商品采取措施的概率;所有这些方面都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美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对世界经济都有着重大影响,伊拉克战争必然会阻止美国和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延缓经济增长速度,迫使人们消费需求减少,对中国来说,则意味着海外市场的缩水,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四成以上靠出口拉动,外需尤其是美国和欧洲两大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都对中国的经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能源安全
今天的中国对进口能源尤其是石油的依赖度越来越深,目前,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大约在50%左右,预计这一数字在2030年将达到80%。
伊拉克所处的中东是世界主要的产油区,也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之一,美国在伊拉克以及中东地区的一系列行动不可避免的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产生影响。
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系列行动,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必然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造成国际油价的上涨和动荡。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使得世界产油大国伊拉克陷入持续动乱甚至内战,不但其石油出口下降,并且存在扩大为地区战争的危险。
美国迄今仍未放弃对伊朗全面制裁和军事打击计划,伊朗的油气生产和外运存在遭到严重破坏的极大危险。
这在很大程度成为推动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仅仅是中东,美国在伊的驻军,对我国与中亚的能源贸易,能源安全也是一个隐患。
其次,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使得美国在中东的势力增强,加强了美国对中东油区的控制,而且伊拉克战争使得美国加强了对世界主要交通线的控制,最典型的是霍尔木兹海峡和苏伊士运河,都处于美国的打击范围内,这是我国石油运输安全的一个巨大隐患。
再次,美国借口伊拉克战争加强了对世界能源的控制,加大了与他国争夺石油的力度。
不仅仅是伊拉克战争,还有阿富汗战争,也都将使美国加大争夺石油资源的力度。
总的来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将使美国主导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从而使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由依赖阿拉伯国家为主转向依赖美国为主,从而增大美国对中国的能源牵制,
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国防安全
美国以亚太地区为战略重点军事力量存在的明显加强,使中国面临更大的军事压力。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力量部署将呈现出东(东亚)西(中东和中亚)为重、南(东南亚、印度洋)北(东北亚)策应、巩固重点、全线推进、战略合围、联为一体的战略特征。
首先,美国将把东西两线作为亚洲军事力量部署的重点区域。
在西线,美国军事实力空前加强。
目前,美国在中东地区集结了30万大军,在中亚驻扎了两万余人的军队。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在伊拉克仍将部署至少6万大军,使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维持在
15万人的规模,并企图将中东与中亚的军事力量联为一体。
在东线,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
事力量并没因伊拉克战争而被削弱,反而有所加强。
2003年3月初,美国国防部决定调派12架B-52战略轰炸机和12架B-1战略轰炸机前往关岛,以增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威
胁力。
其次,美国军事重返东南亚的步伐明显加快,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菲律宾、新加坡等国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
再次,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力量正在形成点面相串、区域相联、总体战略合围的态势。
美国在亚洲的总体兵力今后将多达25万人,大大超过在欧洲地区10驻军的规模。
在美国以武称霸战略的驱动下,亚太地区有可能出现新的军备竞赛,安全环境趋于动荡和复杂。
中国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军备竞赛趋势的加强,将使中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军事斗争形势,不排除因热点问题激化而直接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可能。
台湾当局挟洋自重,以武拒统,中国统一大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四、外交安全
美国在没有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发动伊拉克战争,本身就是对联合国和安理会的权威的极大挑战,而在此情况下,中国在外交上如何抉择对中国的大国形象有着重大的影响。
美国的外交战略重点是遏制和防范新兴大国的崛起构成对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的挑战,特别是要阻止中国和俄罗斯取代前苏联对美国发起挑战。
美国认为,在2015年前不会出现这样的挑战,但拥有相当资源的潜在强国在2015年后的崛起可能成为对美国的威胁。
中国了解美国的战略意图,中国对美国战略的警觉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不能接受美国领导下的所谓"世界新秩序"。
中国对现有的国际秩序有着自己的不满,提出中国版本的"
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以作平衡。
美国在2003年发动的伊战是对美国的全球新秩序
的维护的具体策略,对中国版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是一个实质性的挑战。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中国的大国形象有一定影响。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参与伊拉克战后的重建对中国的影响力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对伊拉克战后的态度应该是选择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政策,参与到战后美国领导的新秩序中
总体来说,美国发动的伊战对世界的安全形势有重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必须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保证我国在各方的安全,才能在新的世界形势中处于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