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县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取2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如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杂质加热不分解),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6.48g。
方案二:另取2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8.36g。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答案:(1)40%;(2)95%;(3)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完全分解,导致误差较大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方案一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
16.48g=3.52g
解析:(1)40%;(2)95%;(3)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完全分解,导致误差较大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方案一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6.48g=3.52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44
x 3.52g
10044
3.52
x g
x=8g
则样品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g
20g
×100%=40%
由于石灰石的煅烧是需要高温,而方案一是酒精灯加热,温度偏低,可能会导致碳酸钙不
能完全分解.
(2)根据只有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所以减少的就是碳酸钙,所以碳酸钙的质量为
8.36g;则样品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6
20
g
g
×100%=41.8%
(3)由于石灰石的煅烧是需要高温,而方案一是酒精灯加热,温度偏低,会导致碳酸钙不能完全分解,误差较大。
2.近日网路传言用不锈钢水壶烧水会导致锰中毒。
专家实验证明,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不锈钢水壶烧开水并无明显风险隐患,但不建议用于酸性和碱性环境中。
查阅资料:锰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它的活动性比铁强,MnSO4 溶液为浅红色。
(1)写出Mn 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物中锰的化合价为+2 价)。
(2)MnO2常用作H2O2制取O2的催化剂,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MnCO3)制取MnO2,过程如下:
步骤1:将22t 菱锰矿粉碎;
步骤2:往粉碎后的菱锰矿中加入H2SO4溶解MnCO3,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现象是;
步骤3:把生成的MnSO4 再与NH4HCO3 反应后得到11.5t MnCO3,MnCO3 再经过煅烧、氧化转变为MnO2,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如下:
计算理论上能制得MnO2 。
答案:(1)Mn+CuSO4=MnSO4+Cu (2)MnCO3+H2SO4=MnSO4+CO2↑+H2O ; 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3)8.7t
【解析】
试题分析:Mn 与CuSO4
解析:(1)Mn+CuSO4=MnSO4+Cu (2)MnCO3+H2SO4=MnSO4+CO2↑+H2O ; 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3)8.7t
【解析】
试题分析:Mn 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物中锰的化合价为+2 价)
Mn+CuSO4=MnSO4+Cu;粉碎后的菱锰矿中加入H2SO4溶解MnCO3,写出化学方程式MnCO3+H2SO4=MnSO4+CO2↑+H2O,反应的现象是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11.5t×55/115=X×55/87,解得X =8.7T。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元素的质量的计算
3.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往往可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粉末作用来获得所需的氧气,并合理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假如某宇航员在某次太空飞行中预计消耗氧气320kg,请计算该宇航员在太空舱中至少应准备的过氧化钠的质量。
(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560kg。
【解析】设要生成320kg的氧气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x 3
解析:1560kg。
【解析】设要生成320kg的氧气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x 320kg
=,解得x=1560kg
答:需要准备过氧化钠的质量为1560kg。
4.“黄铜”是铜锌合金,比纯铜耐腐蚀,街头许多“金色”饰品就是用它来制作的。
现取20.0 g某种黄铜投入100 g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溶液和残余固体总质量为119.8 g。
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2 g 67.5%
【解析】(1)铜锌合金中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锌的活动性比氢强,故将该黄铜投入稀硫酸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前的药品总质量为120g,反应后的总质量变为
解析:2 g 67.5%
【解析】(1)铜锌合金中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锌的活动性比氢强,故将该黄铜投入稀硫酸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前的药品总质量为120g,反应后的总质量变为119.8g,故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20g-119.8g=0.2g;
(2)设该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
Zn+ H2SO4 == ZnSO4 + H2↑
65 2
x 0.2g
=,解得x=6.5g,故20g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0g-6.5gt=13.5g,
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5.某学习小组为了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20克.设计方案如下:
(1)有同学提出,因滤液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______至过量,再蒸发结晶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2)如果实验过程中得到白色沉淀10克,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CaCl 2固体______?(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
答案:稀盐酸; 11.1g .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流程图分析可知:分离NaCl 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可采取溶解后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然后通过过滤将碳酸钙 解析:稀盐酸; 11.1g .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流程图分析可知:分离NaCl 和CaCl 2两种固体混合物,可采取溶解后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然后通过过滤将碳酸钙和氯化钠溶液分离;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反应得到氯化钙溶液,经蒸发可得到氯化钙固体;由于碳酸钠过量,所以滤液中的物质有氯化钠和碳酸钠,因此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就需要除去碳酸钠,加入稀盐酸最合适,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蒸发时氯化氢挥发出去,蒸发后最后的固体物质是氯化钠。
【详解】
(1)通过A 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要得到氯化钠,应该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作用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
(2)设原混合物中有氯化钙固体的质量为x ,则:
2233CaCl +Na CO C =111100
x
10aCO +g
2NaCl
x 111=10g 100
x=11.1g 。
【点睛】
认真分析题意,找出各物质间的关系,正确写出方程式,并能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
6.某兴趣小组对生锈废铁锅中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生锈的铁锅中除Fe 、Fe 2O 3外,还含有碳、硅等元素(除Fe 、Fe 2O 3以外的物质都不与稀硫酸反应).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35g 废铁锅片放入特制容器中,缓慢加入39.2%的稀硫酸,直到反应完全(假设硫酸先与表面的铁锈发生反应),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克。
(2)计算废铁锅片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Fe-56 H-1 S-32 O-16)答案:0 80%
【解析】
【详解】
解:(1)由图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
(2)设参加反应的铁电子的质量为x
56:2=x:1.0g
x= 28g
废铁锅片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0 80%
【解析】
【详解】
解:(1)由图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
(2)设参加反应的铁电子的质量为x
56:2=x:1.0g
x= 28g
废铁锅片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28
35
g
g
×100%=80%
答:(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
(2)废铁锅片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80%。
7.同学们称取6克待测某纯碱(杂质只有氯化钠)固体,将其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使气体全部放出(忽略2
CO的溶解),得到氯化钠溶液53.8g。
请你计算:()1反应中产生的2
CO的质量。
()2纯碱中23
Na CO的质量分数。
答案:(1);(2)88.3%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设纯碱中的质量为x 。
,解得
纯碱中的质量分数为:
答:产生的质量 g ;
解析:(1)2.2g ;(2)88.3%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6g 50g 53.8g 2.2g +-=; ()2设纯碱中23Na CO 的质量为x 。
23
22Na CO Cl =2NaCl +H 2H 106
44O +CO x 2.2g
+↑ 106x 44 2.2g
= ,解得x 5.3g = 纯碱中23Na CO 的质量分数为:5.3g 100%88.3%6g
⨯= 答:()1产生2CO 的质量2.2 g ;
()2纯碱中23Na CO 的质量分数为88.3%。
【点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8.化学世界的“石灰”也有传奇的“三生三世”(如图),丰富物质世界,带来多彩多样的化学变化,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超越者”学习小组探究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成分(含有HCl和CaCl2),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Na2CO3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3%的Na2CO3溶液需要称量_____g Na2CO3固体,量取_____mL的H2O;
(2)取混合溶液40g置于烧杯中,加入(1)中配制好的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g。
(3)计算混合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3 94.7 2 5.55%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分数以及溶液的质量求算你需要的溶质以及对应的溶剂;根据对应的图分析对应的问题进而求算混合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
解析:3 94.7 2 5.55%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分数以及溶液的质量求算你需要的溶质以及对应的溶剂;根据对应的图分析对应的问题进而求算混合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
【详解】
(1)用Na2CO3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3%的Na2CO3溶液需要 Na2CO3固体的质量为100g×5.3%=5.3g,量取的H2O的质量为100g﹣5.3g=94.7g折合 94.7mL;
(2)由图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2g。
(3)设混合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2233CaCl +Na CO =CaCO +2NaCl
11110040gx
2g ↓
111401002gx g
= x =5.55%。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9.“肥料是粮食的粮食”。
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以直接将空气中的氢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氮肥。
田间试验测定,1亩大豆可固氮8kg 左右。
(1)若将8kg 氢气与氮气化合合成氨气(NH 3),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
(保留1位小数)(反应原理为:223N +3H 2NH 一定条件)
答案:3kg
【解析】
【详解】
(1)设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x ,
x≈45.3kg
答: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45.3kg 。
解析:3kg
【解析】
【详解】
(1)设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x ,
22
3N +3H 2NH 6
348kg x 634=8kg x
一定条件
x≈45.3kg
答: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45.3kg 。
10.某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鸡蛋壳样品进行下列实验,请计算:(假设鸡蛋壳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1)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g 。
(2)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
答案:2.64g
【解析】
【分析】
根据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碳酸钙的质量,由碳酸钙的质量可计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
解析:2.64g
【解析】
【分析】
根据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碳酸钙的质量,由碳酸钙的质量可计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
解:(1)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4g=6g
(2)设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3222CaCO 2HCl C 10aCl H O CO 0446g
x
+=++↑
1006=44g x
解得:x=2.64g
故答为:(1)6;(2)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64g 。
【点睛】
本题的难度不大,分析出鸡蛋壳中的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固体减少的就是碳酸钙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某学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电子秤单位为克)。
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_____
答案:2g 53%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00g-197.80g=2.2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
x=53%
答:(1)反
解析:2g 53%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00g-197.80g=2.2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106 44=
10 2.2
gx
g
x=53%
答:(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2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
12.某同学为测定氯化钠和氯化镁混合物的组成情况,某小组进行了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求解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的物质质量(x )的比例式为_____; (3)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
(4)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用数据说明烧杯中各溶质质量的变化情况_____; (5)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MgCl2+2NaOH =2NaCl+Mg (OH )2↓ 83:95 氯化镁的质量从9.5g 逐渐成0,而氯化钠的质量从8.3g 变成20g 32% 【解析】 【详解】 (
解析:MgCl 2+2NaOH =2NaCl+Mg (OH )2↓
95x =58 5.8g
83:95 氯化镁的质量从9.5g 逐渐成0,而氯化钠的质量从8.3g 变成20g 32% 【解析】 【详解】
(1)实验中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 2+2NaOH =2NaCl+Mg (OH )2↓;
(2)(3)(5)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22MgCl 2NaOH 2NaCl Mg(+=+958OH)011758x
y
z
5.8g
958011758===x y z 5.8g
x =9.5g y =8g z =11.7g
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的物质质量(x )的比例式为
95x
=58 5.8g
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17.8g ﹣9.5g ):9.5g =83:95;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7.8g-9.5g+11.7g
10%
+37g+5.8g﹣200g﹣17.8g=25g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g
25g
×100%=32%。
(4)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用数据说明烧杯中各溶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氯化镁的质量从9.5g逐渐成0,而氯化钠的质量从8.3g变成17.8g﹣9.5g+11.7g=20g;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氯化钠与氯化镁的化学性质,同时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3.生铁是铁的合金之一,小华为了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假设生铁中的其他成分都不与稀硫酸反应):
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6 g 96%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17.5g+150g)﹣1 66.9g=0.6g;
(2)设生铁中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
解析:6 g 96%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17.5g+150g)﹣
166.9g=0.6g;
(2)设生铁中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6g
解得:x=16.8g,
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100%=96%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4.现将石灰石样品15g与过量的105.4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时间与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s20406080100120
请回答:
(1)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是___g 。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4.4;(2)66.7%
【解析】(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当烧杯中的物质的质量不再坚守时,表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完全,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5g+105.4g-11
解析:(1)4.4;(2)66.7%
【解析】(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当烧杯中的物质的质量不再坚守时,表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完全,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5g+105.4g-116g=4.4g ;
(2)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100 44 X 4.4g
10044 4.4x
g
= x=10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100%15g
g
⨯= 66.7%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6.7% 。
15.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石灰石样品12g ,将100g 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试求:
(1)X 的值为_____g 。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要求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
答案:3 83.3% 【解析】 【详解】
(1)分五次加入盐酸后,前两次,每次都增加1.1g二氧化碳,第四、五都生成4.4g二氧化碳,说明第三次没有完全反应,也增加1.1g,所以X值是3.3 解析:3 83.3%
【解析】
【详解】
(1)分五次加入盐酸后,前两次,每次都增加1.1g二氧化碳,第四、五都生成4.4g二氧化碳,说明第三次没有完全反应,也增加1.1g,所以X值是3.3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y
3222
CaCO+2HCl=CaCl+H O+CO
10044
y 4.4g
10044
=
y 4.4g
↑
y=1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
12g
×100%≈83.3%
故答案为:(1)3.3;
(2)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3.3%。
16.小丽同学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当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g。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答案:8 10%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故填8.8。
(2)解:设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73:44=146gx:8.8g
x=10%
解析:8 10%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故填8.8。
(2)解:设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Na CO2HCl=2NaCl+H O CO
++↑
2322
7344
146g x8.8g
73:44=146gx:8.8g
x=10%
答: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17.某碳酸钠样品混有氯化钠,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林进行了如下实验。
向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然后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表中的m值为________;
(2)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
答案:9;53%。
【解析】
【分析】
当加入10g固体样品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当加入15g固体样品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7g,所以当加入5g固体样品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g,根据反
解析:9;53%。
【解析】
【分析】
当加入10g固体样品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当加入15g固体样品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7g,所以当加入5g固体样品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g,根据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详解】
(1)m=100g+5g-1.1g=103.9g。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2.2g
53%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53%。
18.某地一辆满载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泄漏,并向路基两边蔓延。
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赶来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解除了险情。
请回答:
(1)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中含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
(2)计算要完全中和泄漏的98%的浓硫酸20t,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
答案:6t 14.8t
【解析】
试题分析:(1)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中含H2SO4的质量是20t×98%= 19.6t
(2)解:设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H2SO4+
解析:6t 14.8t
【解析】
试题分析:(1)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t中含H2SO4的质量是20t×98%=19.6t (2)解:设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H2SO4+ Ca(OH)2 ="==" CaSO4+ 2H2O
98 74
19.6t x
x=14.8t
答:(1)98%的浓硫酸20t中含H2SO4的质量为19.6t;
(2)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14.8t。
考点:溶液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9.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是指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
反应原理是:
2NaCl + 2H2O 通电
2NaOH + Cl2↑ + H2↑
(1)工业上电解浓度为26.5%的饱和工业盐水200t ,则生产氯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精确到0.1)
(2)取电解生产的氯气71g ,通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中制备漂白液(主要成分为盐NaClO ),反应原理为:Cl 2 + 2NaOH = NaClO + NaCl + H 2O 。
请在图1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盐的质量,请设定具体物质,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_____)。
(3)图2是实验室制备漂白液的部分装置。
最好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理由_____。
答案:2t A 吸收反应充分(吸收效率高),防止倒吸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数据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1)设生成氯气的质量为x ,26.5%的饱和工
解析:2t A 吸收反应充分(吸收效率
高),防止倒吸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数据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1)设生成氯气的质量为x ,26.5%的饱和工业盐水200t 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200t ⨯26.5%=53t ,则:
2222NaCl +2H O 2NaOH +117Cl 3x
H 5t +71=↑↑
通电
x 71
=53t 117
(2)设吸收氯气71g ,生成NaClO 的质量为m ,NaCl 的质量为n ,则:
22Cl +2NaOH NaClO +NaCl =7174.558.5
71g m n
+H O
m 74.5
=71g 71
m=74.5g , n 58.5=71g 71
n=58.g , 根据以上数据,曲线如图:;
(3)使用漏斗能使氯气充分接触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
20.向100克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浓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与混合液中的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是_____克。
(2)求原混合溶液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答案:8% 【解析】 【分析】
根据图求算与混合液中的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结合与混合液中的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原混合溶液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
【详解】 由图可知与硫酸
解析:8%
【分析】
根据图求算与混合液中的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结合与混合液中的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原混合溶液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
【详解】
由图可知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40g=40g,则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10%=4g
设原混合溶液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CuSO4+2NaOH=Na2SO4+Cu(OH)2↓
160 80
100gx 4g
160100gx
804g
x=8%
答:原混合溶液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
【点睛】
看清横轴和纵轴,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21.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镁样品30g溶于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杂质不含镁元素且不与NaOH溶液反应)。
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g。
(2)样品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答案:6 16%
【解析】
【分析】
根据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和对应的关系式求算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详解】
(1)根据图可知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11.6g
(2)设样品中含氯化镁的质量为x
解析:6 16%
【分析】
根据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和对应的关系式求算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详解】
(1)根据图可知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11.6g
(2)设样品中含氯化镁的质量为x
x=19g
氯化镁中镁的质量为
样品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答:样品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6%。
【点睛】
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22.生铁是铁的合金,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生铁样品5.8g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加稀硫酸质量为______时,反应恰好完全,此时产生气体质量是______.
(2)计算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
(温馨提示:
Fe+H2SO4=FeSO4+H2↑)
答案:50g 0.2g 15.2g
【解析】
【分析】
生铁是铁的合金,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加入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50g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恰好完全反应,根据
解析:50g 0.2g 15.2g
【解析】
【分析】
生铁是铁的合金,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加入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50g 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详解】
(1)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由图可知,铁完全反应用去的硫酸的质量是50g,产生气体质量是0.2g。
(2)设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x=15.2g
答: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5.2g。
【点睛】
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时,要计算生成溶液的那部分,其它的杂质不考虑。
23.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
(1)NaOH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65.1 16.0%
【解析】
【分析】
(1)根据化学式量为化学式中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所得溶液的质量;
(3)根据氢氧化铜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
解析:65.1 16.0%
【解析】
【分析】
(1)根据化学式量为化学式中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所得溶液的质量;
(3)根据氢氧化铜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硫酸铜的质量,进一步计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
(1)NaOH的化学式量为23+16+1=40;
(2)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0g+20.0g−4.9g=65.1g;
(3)设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