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课时) 第3课 桃花心木 2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桃花心木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体会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布置学生搜集桃花心木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图片)
(1)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树吗?对,它的名字叫桃花心木。

(2)、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棵树,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3)、教师补充介绍:桃花心木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可以用来制作车、船、家具等,桃花心木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的好,这么好的树,同学们,你们喜欢它吗?那就用喜欢的语气叫一下它的名字。

2、(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幼苗图片)
(1)、同学们,图片中的这株小树苗就是桃花心木的幼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株小树苗吗?
(2)、老师把这两幅图片放到一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生答。

(3)、教师小结:是呀,看似若不经风的小树苗,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笔直的参天大树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课文《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不懂的生字词用彩笔给画出来;
2、自学生字词,个别不懂的字和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解决。

老师巡堂个别辅导;
3、在课堂上交流自学的成果,老师适时反馈意见;
出示课件的生字词练习,检查和巩固自学成果。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理清文章的整体脉络,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交流解答,老师适时引导、点拔;
3、赏析美词佳句,边读边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

二、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受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理解“难以相信”,体会作者对桃花心木成长的感受
1、看似若不经风的小树苗,竟然长成如此高大笔直的参天大树,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作者同我们一样,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在第1、2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让作者这种感受的句子。

2、生读: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3、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作者难以相信的是什么?(怎么能长成这么粗壮的树?)
同时产成了什么疑问?(它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二)学习第3~11自然段
理解重点词语,感受作者的对种树人育苗的与众不同产生的心理变化。

作者产生了疑问:桃花心木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难道种树人有什么诀窍吗?于是,作者从种树人插秧开始,对种树人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默读3~11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作者不但没有解开心中的疑惑,反而又新生了一个又一个谜团。

看看这是些什么样的谜团。

1、谜团一:“奇怪的是…”
奇怪的是什么?
2、谜团二:“越来越奇怪”
对什么越来越奇怪?
3、谜团三:“更奇怪的是”
更奇怪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3~7自然段,体会作者一疑未结,又生多疑的疑惑重重的心理感受。

5、作者自己在寻找答案。

是种树人太懒吧?“有时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生回答:不是)说出理由。

(结合“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是种树人太忙了吧?(生回答:不是)说出理由。

(结合“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6、师生接读8~10自然段,体会作者渴望找到答案的急切心理。

7、作者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产生困惑,想象一下,当一个又一个困惑让作者困扰的时候,心情会是怎样?(生:开始平静,渐渐的会寝食难安,焦急、焦躁不安)这种感受实在难以忍受,终于,作者再也忍不住了,当作者见到种树人的时候,会怎样发问呢?(像放连珠炮一样;迫不及待;一股脑儿)
8、师生对读,速度要急促,把所有的疑问一气说出来,释放压抑在心中很久的疑惑情绪。

(三)学习第12、13自然段,
理解“不确定”,体会种树人的话。

1、一个个谜团化作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种树人听了这一连串的问题,怎样回答的?自由读第1
2、13自然段,读的时候,注意种树人说话的神态,并用笔画出问题的答案。

种树人开始“笑”的是什么?(生回答:笑他没有种桃花心木的经验;笑他爱思考、爱问问题)后来为什么又“语重心长”?(理解“语重心长”种树人这样做,为的是让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语重心长”这番话是种树人多年的经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可以表现出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的良苦用心。


2、指导朗读,深入理解
3、作者从中找到答案了么?答案是什么?
问题一: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
答案:——
问题二:多久浇一次水?
答案:——
问题三: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答案:——
问题四: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答案:——
理解“不确定”,作者最开始看到桃花心木苗时产生的疑问:桃花心木苗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终于有了答案。

4、再次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
(四)学习14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悟到的道理。

1、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又有什么感受?(感动)最让他感动的是他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读出这个道理。

生读: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联系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金京、桑兰、贝多芬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

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5、还有什么也让作者感动?(种树人。

有种树人想到了教育者。

教育者包括:老师、父母)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引导:①联系父母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话吗?
②联系老师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话吗?
(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规律;提供、创造锻炼的机会;循循善诱)
读到这里,你认为自己在生活这方面做得怎样?该往哪方面努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体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③联系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想对自己也说句什么话吗?)
三、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四、总结升华,学习写法
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桃花心木吗?作者分明是借事喻理啊!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摘抄对你有启发的句子。

2、练习册第5、6页第一至六题。

板书设计:
3 桃花心木
种树找水源拼命挣扎百年大树
借物喻人做人经受考验独立自主社会栋梁
育人遵循规律提供机会循循善诱
安全教育:放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不得在路上逗留嘻戏玩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