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版音乐九年级《救救母亲》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救母亲》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合唱这一艺术形式,懂得有关合唱的基本常识。
2、过程与方法:能主动参与本课的各种音乐活动,充分展开联想和
想象,积极思考和探究,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与同学进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听赏交响大合唱《救救母亲》的过程中,
感受作品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听赏《救救母亲》的过程中感受男中音独唱浑厚的音色,体会其深沉的力量和倕人奋起的感召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验作品的音乐美感,挖掘作品中蕴涵的美质,进而让同学们喜爱并熟悉这类高雅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行上课礼式,检查出缺席情况。
二、合唱知识。
1、合唱形式的分类。
介绍合唱形式的分类,请学生欣赏判断四个合唱片段个属于哪一类合唱。
(初了解合唱形式分类)
2、介绍贝多芬运用人声合唱的成就。
请学生从老师的描述中猜出音乐家的名字
(这一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的游戏形式进行,用轻松活泼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贝多
的成就——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人声合唱用于交响曲中的著名作曲家。
)
三、合唱的魅力。
听赏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第二乐章《救救母亲》。
1、作品介绍。
《中国,我可爱的母亲》这部音乐抒情诗由五个乐章组成。
《救救母亲》是第二乐章。
作品创作于1995年,由上海乐团首演。
作曲家在总谱首页有如下一段简要的说明:“这是一部用第一人称的自由形式写成的交响合唱作品,取材于方自敏烈
士的不朽名著《可爱的中国》。
”并标明“为混声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
《救救母亲》为自由的多段体结构。
一开始,担任独唱的男中音用接近朗诵的音调唱出“朋友!你听?你听?你听!母亲在哀痛地哭泣”,接着呼唤母亲的儿女们“醒来”,这段音乐属于引子。
音乐转入急板后,合唱队用同音反复的音调,以“急促呼喊”般的语气唱道:“快救救我受苦的母亲!”乐队用小二度下行的固定节奏音型,表现“痉挛”似的情绪,用每字每音的强调,让儿女们记住“是母亲那善良的心”,用小提琴持续的颤音表现“母亲哀痛地哭泣”带来的“揪心的”伤痛,从而迸发出“救救母亲”的强烈呐喊。
(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内在含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作品。
)
2、听赏及活动。
a、带领学生一起用手势表现从这一乐章中感受到的力度变化。
(为导出“力度是合唱非常具有表现力的一种形式”做铺垫)。
b、请学生用一种颜色来表现听赏这一乐章的感受。
c、请学生分组用水彩笔,以线条的方式表现这一乐章中男中音独唱与合唱给人的不同感受。
(用颜色来代替“你从这一乐章中感受到了什么”更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能更好地挖掘出他们内心一时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
教学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课的主要内容,肯定学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