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班额,大班额分别是什么意思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班额,大班额分别是什么意思啊
“新生班额”指的是小学、初中招收新生人数与班级学生总数之比,而大班额则通常用来形容一所高中或者一座城市。
2012年6月,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组曾对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规模情
况进行专项督导,其结果显示:在2008年以前的三年间,超大班额和大班额情况严重存在。
当时的官方统计数字称,大班额占36.1%,新生班额每班达到56人;从2009年起,学校开始进行超标准班额现象整改,2010年调整至37.8%,2011年已经降低至34.9%。
不过,相关部门也承认,目前仍有13个区县没有实现100%消除大班额。
那么什么是“大班额”呢?北京市教委公布的解释是:“凡报名人数多于招生人数,超出正常规定班额上限的班级即为‘大班额’。
据悉,“新生班额”往往跟随着大班额产生。
为保证生源质量,越好的小学往往采取择优录取原则,这就使得老师们都想让自己班里尽可能多地招到尖子生,而家长们更希望孩子尽快升入心仪的学校。
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尖子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都被排挤在外,他们只能把无奈转移给未被录取的同龄人——学习基础薄弱的插班生。
根据各区县公布的学位信息来看,近几年北京各区县(西城除外)普遍存在适龄儿童人数增加、学位供应紧张问题。
2012年北京六城区小学新生入学报名人数首次突破60万,2013年更是超过80万人,远超过2012年15万人的预测,2014年将继续扩大。
新生班额居高不下,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新建学校难觅空余学位的矛盾日益凸显。
除了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工作的意
见》外,北京市还推出“幼升小”免试就近入学办法等措施,缓解“大班额”压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省份将“控制大班额”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江苏提出2020年全面消除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浙江要求2015年前消除大班额。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中小学校班级授课制度,要求到2015年底前基本实现大班额减少50%、学校运动场馆向社会开放。
为此,北京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采取四种举措推动消除“大班额”,包括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建立新的学区管理体系、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