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18、19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各课知识重点(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各课知识重点(中华书局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代第2 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原河半2、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1、农耕和医药的始祖是炎帝,号称“神农氏”。

嫘祖发明养蚕抽丝的方法。

2、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黄帝部在涿鹿大败蚩尤,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3、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4、西周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诸候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定期朝觐、纳贡,治理封国,战时出兵作战。

通过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5、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

第5课甲骨文和青铜工艺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3、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殷墟出土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4、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也盛行独特的青铜文化,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出土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为管仲相,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并在葵丘举行的诸侯盟会中,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部分内容,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

科技成就主要讲述了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及科学家祖冲之所获得的成就;文化成就主要讲述了书法、绘画、雕塑、文学等方面的发展。

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文化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映,科学技术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要将科技、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感受古代科技文化的高超水平,树立文化自信;学习科学家、艺术家身上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2. 通过学习本课,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特征内在的联系,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唯物史观)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龙门金刚》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视频当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我国石窟文化之美。

石窟文化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佛教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样一个民族大交融的时代,还孕育出了怎样辉煌的科技与文化呢?(二)新课讲授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简介:贾思勰,北魏到东魏时期杰出的农学家。

贾思勰曾任郡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从民间歌谣谚语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证明和丰富。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①《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②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③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④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历史中华书局版七上历史第18课_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历史中华书局版七上历史第18课_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 《水经注》中记载北方的河流很详细,南 方的河流比较简略,你知道为什么吗?
《水经注》成书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当 时正处于南北分裂的局面。郦道元是 北魏人,他所去过的地方仅限于北魏 统治下的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所以 他对北方河流的记载很详细。因为没 去南方进行过实地考察,故对南方河 流的记载就比较简略。
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注重学习前人的成就, 注重实地调查,勤奋刻苦。
反思
• ①你觉得他们三人中谁的什么成就影响最 大,为什么? • ②讨论:三位科学家取得科学成就的原因 有哪些? • ③他们取得成就容易吗?你今后能认真学 习,树立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吗?
理一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
人物 祖 冲 之 朝代 学科领域 作表著作 主要成就
• 在他以前,西汉、东汉、曹魏、南朝都有科学家研究圆周 率并取得了成绩。祖冲之认为这些数据不够准确,决定自 己探索,当时当然没有电脑,甚至数学运算还没有用上纸、 笔和数码,只能采用落后的筹算法(即用纵横相间交错地 罗列小竹木棍的方法计算,与后世的珠算类似)。据专家 推测,祖冲之仍运用了刘徽创立的割圆术,从圆内接正6 边形、正12边形、正24边形、正48边形……一直计算到 正12288边形和正24576边形,并依次求出它们的边长、 面积。在计算过程中,每翻一番至少要经过7次运算,除 加减外,还有两次乘方和两次开方,总共要对9位数字的 大数目反复进行130次以上的运算。在计算中经常遇到多 位数的乘方和开方,一个算式往往要算几天。他花了整整 一年的时间,终于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第 7位数字。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与《水经注》
主要成就 ——《水经注》 内容:以《水经》注录的河流为 纲,详 细介绍了河流流经地区的 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 历史古迹等。 影响: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同时具有极其珍贵的史学和文学 价值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课件 中华书局版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课件 中华书局版
学习目标:
• 1、知道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 • 2、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是中国古 代地理学、农学的重要著作》。Leabharlann 一、自主学习——相信你能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科技成就简表 项目 人物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成就 推算圆周率精确数值: 3.1415926—3.1415927 《齐民要术》我国北方 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 《水经注》记述河流1252 条以及河流沿途情况
1.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的数值领先世界多少年?
A.五百多年 B.八百多年 C.近一千年 D.一千一百多年
2.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
A.数学书 B.地理书 C. 农书 D. 经书
3.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成书于 A.曹魏 B.北魏 C.东魏 D.西魏
《水经注》对三峡 两岸猿声的描写: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 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故渔歌者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历史的启迪:
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 么能在科学的道路上取得成功?给 你什么启迪?
祖冲之 贾思勰(xie) 郦道元
《齐民要术》 地理学成就 圆周率 《水经注》 数学成就 农学成就
数学
农学 地理学
二、合作探究——合作快乐,快乐合作
贾思勰
祖冲之
郦道元
3.1415926---3.1415927
小麦套西瓜,抱个金娃娃。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民不用力耕田。 月中但得震三卯,棉花豆买定丰收。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立夏东风疾病少,晴逢初八结果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蝗虫成灾损稻禾。 夏至风从西北起,蔬菜瓜果受煎熬。 立秋无雨空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果也难留。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教案(3) 中华书局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教案(3) 中华书局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教案(3)中华书局版重点分析: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分析:魏晋时期大量农学和地理学著作产生的原因。

学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堂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状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刘徽三国时代的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计算出圆周率为3.14,他的成果,为后人更精确地计算圆周率打下了基础。

2、祖冲之与圆周率教师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

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

他认真钻研古代天文、数学文献,注意吸取前人的成果,终于用割圆术,计算圆内接正10000多边形面积的方法,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

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字,帮助学生总结出答案: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等)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后介绍贾思勰。

2、《齐民要术》教师在指出“齐民”和“要术”的含义后提问:这部书的内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农作物的种植、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等许多方面。

这些经验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1、郦道元教师首先指出:北朝的时候,还出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这就是郦道元。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中华书局版)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中华书局版)

第18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

其中,祖冲之圆周率、贾思勰《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是这个时期在数学、农学和地理学方面最突出的成就。

这些科学家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使学生认识正是我们伟大的民族培养出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创新,才使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使中华民族长时间处于世界科技水平的前列。

2.过程与方法:(1)可结合所在地区的特点,借助一些学生相对熟悉的内容,如农业方面的知识、相关地理知识或圆周率数值等,以讲故事或投放图片的方式导入新课;(2)可结合前面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发展的趋势展开教学;(3)对重要人物及重点知识,可采用课堂讨论、学生阅读课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树立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志向和为祖国成为世界强国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

通过对我国古代科技成果的了解,使学生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自身素质。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推算由于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古代繁琐的推算方法,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借助一些学生熟悉的内容,如圆周率数值等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

二、新课:(一)祖冲之与圆周率(让学生读P91的课文,先了解,然后老师再归纳总结)1.祖冲之是南朝宋时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的最大成就是对圆周率的推算。

他是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这个数值的求出,早于欧洲1000多年,被称为“祖率”2.他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在《缀术》一书。

到唐朝时《缀术》是算学的教科书,后传至朝鲜、日本,并被作为教科书。

这说明祖冲之时期,我国的数学成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设计说明本课主要介绍了两部分内容,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成就。

科技成就方面主要讲述了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文化成就方面主要讲述了书法、绘画和雕塑的成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科技、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目标1.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

2.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张猛龙碑》、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的造像》《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造像》,感受其文化魅力。

3.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培养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

难点:科学家祖冲之。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魏晋南北朝科技史》(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讲述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通常用π表示,接着指出每年的3月14日是国际圆周率日,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把3月14日定为国际圆周率日的原因,以及谁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从而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1.说说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的地位。

2.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谁?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哪部书法作品?4.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谁?5.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哪些?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哪两个?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196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初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初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造纸术的发明
③曹魏
钟繇和胡昭兼采汉末众家书 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 书,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⑤东晋
王羲之将书法提到 新的高度
②东汉以后
书法已经成为 专门的艺术供 人们欣赏了
④西晋
设置书博士,教学 生书法,规定用钟、 胡书法为标准书体
⑥北魏
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下 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 粗犷雄浑
三 灿烂的文化
北魏星象图
新课标新教材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
的科技与文化
2022版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 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 继承与创新。
新课标新教材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CONTENTS
教学目标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三.灿烂的文化
(1)代表 东晋顾恺之
(2)特点
他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3)作品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三 灿烂的文化
3.雕塑艺术:
(1)背景: 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佛教,开凿石窟。 (2)代表:①山西大同—云冈石窟②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3)特点:这些造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 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B
D.地理风土和世俗生活有机融合
课后活动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3.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佛教为主的宗教画盛行,并且石窟艺术大放光彩,
石窟群里,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这说明( )
C. 《水经注》
B
D.《洛神赋图》
课后活动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圆周率概述,演算过程的困难。
祖冲之的精神
1、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不畏艰辛,献身科学的精神。
过渡:南北朝时期除了数学方面的成就,还有农业和地理学方面的成就。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他的进化论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得到启发的。这部书就是《齐民要术》。
贾思勰《齐民要术》
农学著作,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祖上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成年以后做地方官,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回乡务农,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郦道元《水经注》
体现祖国秀美山川的“郦道元和《水经注》”。
教案用纸
教案用纸
教学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寻求精神寄托
统治者的大力倡导。
三、成熟的农业技术
1、北魏:农学家
2、主要成就:《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
专门著作。
列举你所知道的古代书法家和画家的姓名,说说他们的故事。你认为他们取得成功有什么“秘诀”?
年级:科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南北朝时期南方北方各自的情况回顾。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为科技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祖冲之和圆周率祖冲之简介
在浩瀚的夜空里有一颗小行星,在遥远的月亮背面上有一座环形山,它们都是以我国古代一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他就是祖冲之(429—500),我国南北朝时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祖冲之的名字是和他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联系的──圆周率。
立志专精,勤学苦练,
博取众长,善于借就简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ppt1 中华书局版优秀课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ppt1 中华书局版优秀课件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名人坊1:祖冲之
名人小档案:
时代: 南朝(公元429-500年)
籍贯:范阳遒[qiú]县(今河北涞 [lái]水)
简历: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 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
职业: 数学家、天文学家
名人坊1:祖冲之
入选名人坊的理由: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 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计 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即 3.1415926 ~ 3.1415927之间, 这个成就领先了世界近一千年。
名人坊1:祖冲之
成功原因:
兴趣;创新; 淡泊名利;追求 真理;
吸收前人成果; 刻苦钻研;坚韧不拔
祖冲之(429-500年),字 文远,我国古代南北朝时代 南朝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 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 面都有巨大贡献。为纪念祖 冲之,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已 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 名为“祖冲之星”,他的彩 色大理石雕像镶嵌在莫斯科 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 走廊上,国际天文学家联合 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 名为“祖冲之山”。
《水经注》中的词汇生动传神,丰富多彩。仅就描写的瀑 布来说,所用的词汇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 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真是变化无穷。
《水经注》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都可以看到〈水经注〉的影子。 唐代山水名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但一些评论者指出这是受了《水经注》的影响和启示,可 见《水经注》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祖率”
名人坊1:祖冲之
名人小档案:
时代:南朝(公元429-500年) 籍贯: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 简历: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
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 主要成就: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PPT课件1 中华书局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PPT课件1 中华书局版

资料
知识性强的专著往往忽略了文学性、可读性,但《水经注》 的文字却生动流畅,绘声绘色。或用白描,或施浓彩、疏 落有致,都能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意境。文章清丽隽[jùn]永, 充满诗情画意。 《水经注》中的词汇生动传神,丰富多彩。仅就描写的瀑 布来说,所用的词汇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 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真是变化无穷。 《水经注》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都可以看到〈水经注〉的影子。 唐代山水名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但一些评论者指出这是受了《水经注》的影响和启示,可 见《水经注》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资料
• 《齐民要术》反映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生物学知 识。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 立者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名著中曾提到: “我看到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清楚记载 着选择原理。”这里说的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即指《齐民要术》。 • 此书更于北宋天圣年间被官刊颁发给劝农使者, 以指导农业生产。而早在唐末时,此书已传入 日本。现今世界上已有多种译本出版,并有不 少研究此书的著作。
走近名著: 内容: 齐民:
平民百姓
总结了生产经验 介绍了生产技术和方法 强调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资料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的目的: • “治国之本,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 于足用。”(贾思勰) • 他著书的目的是在劝导政府和官吏重视 农业生产,为 “平民”谋求“资生之 业”,让人民安居乐业,使国家强盛起 来的强烈愿望。
“祖率”
名人坊1:祖冲之
名人小档案:
时代:南朝(公元429-500年)
籍贯: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 简历: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 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 主要成就: 数学: 圆 周 率 《缀 术》 天文:《大明历》 职业: 数学家、天文学家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19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导学案(无答案)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19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导学案(无答案)

第18.19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小组:_______评价: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

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认识: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的复杂数字概念。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第一部分:预习篇使用说明:1. 课前充分预习课本P91-99,用红笔勾画出难点知识,标记出疑点,以备集中讨论,独立认真完成学案,标记疑点,提前进行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

2、课上组长组织好“一对一”讨论,并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其他同学要用双色笔迅速补充完善自己的学案,当堂巩固落实。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①发源地:古印度②时间: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③教义:所提倡的今生忍受苦难,来生转世得到幸福三.道教的兴起:①地点:中国②时间:东汉中期四.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让人开凿石窟,雕造佛像,留下了辉煌的石窟艺术,最为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五.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他被后人称为书圣。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著名的画家是东晋的顾恺之,他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七.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的产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它的作者是贾思勰,它是我国现在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它是()。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本草纲木》D、《天工开物》2下列著作由北朝人撰写的是()。

①《缀术》②《水经注》③《齐民要术》④《论衡》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下列不属于《齐民要术》内容的是()。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七上《第19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PPT课件 (3)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七上《第19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PPT课件 (3)

• 石窟艺术 • 发展原因:统治者对佛教的宣传和大力提倡,在全 • 国各地修建了大量佛寺和石窟寺。 • 代表作品: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前期都城
平城附近的山崖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 迁都后)
• 艺术特点:集成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 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 陶渊明 • 代表作:《归园田居》 • 类别:田园诗
(四)
东晋羲之写字行, 书法艺术集大成, 代表作品《兰亭序》,“行书”天下第一名 , 后人给王送美誉, 尊称他为大“书圣”。 (五) 东晋恺之画人物,形象逼真好艺术, 代表作品有两幅,《女史箴图》《洛神赋》 。 (六) 北朝劈山凿石窟, “云岗”“龙门”最杰 出, 继承秦汉的风格, 吸收佛教的艺术。 结束语
第19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民
例1、佛教和道教简况表
分 创立时期 主要观点 类
佛 公元前6世纪 因果轮回,以修来 教 (西汉末年) 世。
传播途径 影响
印度—中亚—西 1劝化世人,稳
域(新疆)—河
定社会. 2
西走廊—中国 3
(韩国、日本 ) 4
道 东汉中期 教
修养心性,炼丹 本土 服药,长生不老, 行道成仙。
贡献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 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 字,领先世界一千年。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 学著作
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书画 绘画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兰 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 是“书圣”。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三绝:才绝、痴绝、画绝 《洛神赋图》
中国历史七年级记忆歌诀
试一试Biblioteka 二十一、二十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初中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1 中华书局版精品课件

初中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1 中华书局版精品课件
小心翼翼珍藏着,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最后的几年光景几乎是在医院渡过,然而和母亲在一起的毎一刻都是温暖美好的。四年前,母亲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生命就是如此脆弱,逝去和別离,陈旧的情绪某年某月的那一刻如水泻闸。水在流,云在走,聚散终有时,不贪恋一生,有你的这一程就是幸运。那是地久天长的在我的血液中渗透,永远在我的心中,在我的生命里。 时光就是这么不经用,很快自己做了母亲,我才深深的知道,这样的爱,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不因万物毁灭而更改。只想守护血浓于水的旧时光,即便峥嵘岁月将容颜划伤,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时的时光无限温柔,当清水载着陈旧的往事,站在时光这头,看时光那头,一切变得分明。执笔书写,旧时光的春去秋来,欢喜也好,忧伤也好,时间窖藏,流光曼卷里所有的宠爱,疼惜,活色生香的脑海存在。
资料
• 《齐民要术》反映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生物学知 识。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 立者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名著中曾提到: “我看到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清楚记载 着选择原理。”这里说的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即指《齐民要术》。
• 此书更于北宋天圣年间被官刊颁发给劝农使者, 以指导农业生产。而早在唐末时,此书已传入 日本。现今世界上已有多种译本出版,并有不 少研究此书的著作。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岩叠嶂,隐天蔽日……有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每至晴初霜旦,林 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
名人坊1:祖冲之
成功原因:
兴趣;创新; 淡泊名利;追求 真理;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ppt1 中华书局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ppt1 中华书局版
《水经注》是一部综合 性地理学专著,同时具 有极其珍贵的史学和文 学价值。
名人坊3:郦道元
走近名著: 《水经注》:
《水经》的注解 内容:
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 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 区的山川城镇、地形 物产、风土人情、历 史古迹等。
资料
《水经注》记述大小河流1252条,共30多万字。 《水经注》以水道为纲,详细记叙了所经地区山岳、 丘陵、破泽位置、关塞亭障、城邑兴废沿革,以及 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兼及历史事件、人物、 风俗民情,甚至神话传说,内容极其丰富,是6世纪 前我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相关链接
名人片段
贾思勰主张济世救民,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农业。曾 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许多地方。他 每到一处,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 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并虚心向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 的老农请教, 从而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 他不但吸收书本中的精华,同时还亲自参加农业劳动, 积极向群众学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而获得了 大量确切的第一手资料。他非常重视吸收前人的经验。 在《齐民要术》中, 他引用的古书有一百五六十种。 历经从534—544年约10年的努力完成《齐民要术》。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名人坊1:祖冲之
名人小档案:
时代: 南朝(公元429-500年)
籍贯:范阳遒[qiú]县(今河北涞 [lái]水)
简历: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 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
职业: 数学家、天文学家
名人坊1:祖冲之
入选名人坊的理由: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 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计 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即 3.1415926 ~ 3.1415927之间, 这个成就领先了世界近一千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第19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
祖冲之与圆周率 时代:南朝宋 称谓: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 成就:对圆周率的推算,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意义:这项创举领先世界近一千年(比欧洲早1000多年) 贾思勰 时代:北魏 称谓:农学家 成就:《齐民要术》 地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专 门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内容及作用:总结了当时的农业科学知识和经验;在当时起了很大作用, 后世的农业生产也有指导意义。 郦道元 时代:北魏 称谓:地理学家 成就:《水注经》(对《水经》进行考订增补) 内容: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 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地位: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云岗石窟第20窟 露天大佛
你 知 道 吗 ?
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为什么称为 白马寺?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神化
老子
太上老君
类别 数学
朝代 南朝
代表人 物 祖冲之
著作
贡献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 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 世界一千年。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 著作
地理
书画
北魏
东晋
郦道元
王羲之
《水经注》
《兰亭序》
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一部综合性 的地理学专著。
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 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 “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 被后人称为是“书圣”。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 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2、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东汉时在民间兴起。它尊称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③ 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1、____ 的______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____ 和 天文学 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 “____”,在世界上第一 次 把________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 _____,这项成 果领先世界近 ____年。 2、北朝的 ____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写成的 《_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________著 作。 3、北魏 的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_,他写 的《_______》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是一部综合性的 ________专著。
1、________, ____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 ____、 ____ 转化到楷书,____和 ____ 也逐渐流行。 2、东晋的 _____,集____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 美誉,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是“____”。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很多,以东晋的 _______ 最为出 色,擅长描写人物画。代表作有 《________》和《________》。 4、魏晋南北朝时,创造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 ____ 的 ____石窟和河南洛阳的 ____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雕像继承 了____以来________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________特点。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
背景: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了很高的成就 特点: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陶渊明
时代:东晋
代表作:《归园田居》 类别:田园诗
1、________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________, _______传入我国。东汉____时进一步发展,在_____建寺院, 取名________,这是中国最早的________。 ________时期, 统治者大力提倡,在社会上很盛行。佛教的传播,对我国 ________有深远影响。 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 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2、____ 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____ 时期,在民间兴起兴起。 它尊称 ____ 为教主,称他为 ________。 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道 教迎合 了封建统治者追求________的欲望,逐渐传播开来, 影响:对我国________也有深远影响。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诗歌Biblioteka 东晋陶渊明 《归园田居》 开创了田园诗的先河。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石窟艺 北朝 术
不同版本的《兰亭序》
《女史箴图》生动展现了古代妇 女的生活场景
洛神赋图取材于民间流传的洛神与陈 留王曹植之间的爱情故事。
云岗石窟
3、精美壮丽的石窟艺术
发展原因:统治者对佛教的宣传和大力提倡,在全国各地修建了 大量佛寺和石窟寺。 代表作品: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前期都城平城附近的山崖 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迁都后) 艺术特点:集成了秦汉以来雕塑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 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王羲之(“书圣”)
背景: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艺术 逐渐成熟,书法字体有楷体、行书、草书。 时代:东晋 特点: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 若惊龙。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