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lCl3溶液时,如下图所示的电解变化曲线合理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已知常温下:K sp(AgCl)=1.6×10-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 sp比在纯水中的小
B.AgCl的悬浊液中c(Cl-)=4×10-5.5mol/L
C.将0.001mol/L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的KCl溶液中,无沉淀析出
D.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Ksp(AgCl)< Ksp(AgBr)
3、将甲烷与氯气混合,在光照下充分反应,所得产物有: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⑤HCl。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⑤B.②⑤
C.①②③的混合物D.①②③④⑤的混合物
4、如图: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M极变粗,N极变细符合这种现象的是
A.M是铜,N是锌,R是硫酸溶液
B.M是锌,N是铜,R是硫酸铜溶液
C.M是银,N是锌,R是硝酸银溶液
D.M是铁,N是铜,R是硝酸铜溶液
5、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υ(NH3)、υ(O2)、υ(NO)、υ(H2O) 表示。
则正确的关系是()A.4/5υ(NH3)=υ(O2)
B.5/6υ(O2)=υ(H2O)
C.2/3υ(NH3)=υ(H2O)
D.4/5υ(O2)=υ(NO)
6、由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易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ΔS 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ΔS为正值
D.如果ΔH和ΔS 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可能自发进行
8、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D.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9、用标准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若测定结果偏低,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的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就装入待测液进行滴定
B.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C.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HCl溶液润洗
D.把NaOH待测液移入锥形瓶中时,有少量碱液溅出
10、一定温度下,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若把AgCl分别放入①100mL 水中;②50mL0.1mol/L NaCl溶液中;③10mL0.1mol/LAgNO3溶液中;④20mL0.1mol/L MgCl2溶液中。
搅拌后在相同的温度下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③>①>②>④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D.①>③>④>②
11、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12、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g)+3H2(g)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N键形成
13、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4NO2(g)+O2(g)2N2O5(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00℃>K350℃,且体系中n(NO2)(单位:mol)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500 1000 1500
t1℃20 13.96 10.08 10.08
t2℃20 a b c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如果t2℃<t1℃,那么a>b=c,且a=10+0.5b
C.如果t2℃<t1℃,那么t2℃达到平衡的时间介于1000s至1500s之间
D.如果t2℃>t1℃,那么b>10.08
14、25℃时,有pH=2的HX溶液和HY溶液各1mL ,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对应HX的电离平衡常数:K(c)>K(a)
B.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c(X-)>c(Y-)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NaY的混合溶液中:c(HY)>c(HX)
D.分别向10mL0.1mol/LHX溶液和10mL 0.1mol/L HY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pH = 7,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较少的是HX
15、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A.H2SO4 B.NaOH C.AgNO3D.Na2SO4
16、某天然碱的化学式可表示为3Na2CO3•NaHCO3•2H2O,取少量该物质溶于水得稀溶液,在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HCO3﹣+CO32﹣+3H+→2CO2↑+2H2O
B.HCO3﹣+3CO32﹣+7H+→4CO2↑+4H2O
C.3CO32﹣+4H+→CO2↑+2HCO3﹣+H2O
D.CO32﹣+H+→HCO3﹣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化合物X是一种蓝黑色(有时是粉红色)的固体,是一种由趋磁细菌制造的生物矿。
某研究小组按如下流程探究该固体的组成:
请回答:已知化合物X中只含两种元素,则X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
请写出E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X与盐酸反应,反应后得到浅绿色溶液,同时生成一种浅黄色不溶物和一种臭鸡蛋气味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D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
由乙醇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检验C中非含氧官能团的试剂及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测定平衡常数对定量认识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I2能与I一反应成I3一,并在溶液中建立如下平衡:I2+I
一 I
3一。
通过测平衡体系中c(1
2
)、c(I-)和c(I3-),就可求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I、某同学为测定上述平衡体系中c (12),采用如下方法:取V1mL平衡混合溶液,用c mol/L的Na2S20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I2+2Na2S203=2Nal+Na2S406),消耗V2mL的Na2S203溶液。
根据V1、V2和c可求得c(I2)。
上述滴定时,可采用____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
下列对该同学设计方案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方案可行。
能准确测定溶液中的c (12)
B.不可行。
因为I一能与Na2S203发生反应
C.不可行。
只能测得溶液中c(I2)与c(I3-)之和
Ⅱ、化学兴趣小组对上述方案进行改进,拟采用下述方法来测定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室温条件下进行,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已知:①I-和I3一不溶于CC14;②一定温度下碘单质在四氯化碳和水混合液体中,碘单质的浓度比值即是一个常数(用K d表示,称为分配系数),且室温条件下K d=85。
回答下列问题:操作I使用的玻璃仪器中,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填名称)。
试指出该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为____。
(任写一条)下层液体中碘单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实验测得上层溶液中c(I3一)=0.049 mol/L,结合上述有关数据,计算室温条件下反应I2+I一I3一的平
衡常数K= ___(用具体数据列出计算式即可)。
20、氯气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上用氯气制备无水氯化铝(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B中盛放__________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F中
的是______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装置A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___,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B.加热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该小组同学查资料得知:将氯酸钾固体和浓盐酸混合也能生成氯气,同时有大量ClO2生成;ClO2沸点为10℃,熔点为﹣59℃,液体为红色;Cl2沸点为﹣34℃,液态为黄绿色。
①设计最简单的实验验证Cl2中含有ClO2:收集一试管气体,盖上胶塞,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若____________,则说明Cl2中含有ClO2。
②将过硫酸钠(Na2S2O8)液加入亚氯酸钠(NaClO2)中可制备ClO2,Na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③将ClO2通入MnSO4溶液,溶液中可检测到Cl-,同时有黑色MnO2沉淀生成。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1、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该温度下,在2 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 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 g。
则10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铝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碱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欲使上述体系中铝离子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B
3、D
4、C
5、D
6、C
7、D
8、D
9、D
10、A
11、D
12、A
13、D
14、C
15、B
16、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Fe、S H2SO3+H2O2H2SO4+H2O Fe3S4+6H+3Fe2++S↓+3H2S↑
18、氯原子、碳碳双键聚氯乙烯取代反应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2H5+H2O CH3CH2OH
CH2=CH2↑+H2O将C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加热水解,然后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氯原子
19、淀粉溶液由蓝色变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C分液漏斗分液时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出,下层液体应从下口出(或分液漏斗末端应紧靠烧杯内壁或
打开上口活塞,使分液漏斗内外压强相等便于液体流下等(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0.085mol/L961
20、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检查装置气密性ACB 气体颜色变浅,出现红色液体+3 1:2 2ClO2+5Mn2++6H2O=5MnO2↓+12H++2Cl-
21、4280.015mol/(L•min)CO或CO2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CO或CO2的质量不再改变 b
Al(OH)3⇌Al3++3OH-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