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方法:使用问卷调查表对183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高血压患病率17.9%(326/1820),30岁以下年龄组患病率13.2%明显低于60岁以后患病率40.4%(P<0.05);不吸烟人群患病率6.1%明显低于每日吸烟的患病率69.4%,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患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肥胖、年龄、吸烟、食盐量均是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P<0.01)。
结论:对高血压的高发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标签:高血压;检出率;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由外周血管阻力和心输出量两个基本因素决定,该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起病缓慢,是引发心、脑血管和肾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1],如果治疗不当就会病变成为较严重的脑中风、心肌梗死及肾功能衰竭等合并症,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有关[2]。
本研究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方法对来我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抽样,发出问卷1831份,收回1820份,调查表按《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3],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联系电话、既往史等,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
1.2诊断标准根据按WHO的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4],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按血压的水平可将高血压分为3级,1级高血压:血压为140-159mmHg/90-99mmHg;2级高血压:血压为160-179mmHg/100-109mmHg;3级高血压:血压为180-110mmHg或更高,并伴有心、肾功能衰竭等。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一般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率的比较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高血压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因素分析本次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820份,高血压患病326例,患病率17.9%,30岁以下年龄组患病率1
3.2%明显低于60岁以后患病率40.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有
增加的趋势,不吸烟人群患病率6.1%明显低于每日吸烟的患病率69.4%,差异显著(P<0.05)。
详见见表1。
2.2 高血压患病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年龄、吸烟、食盐量均是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P<0.01),详见表2。
表1 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因素分析(n,%)
因素调查人数高血压
年龄60岁425 132(40.4)
吸烟情况不吸789 20(6.1)
偶尔635 80(24.5)
每日396 226(69.4)
表2 高血压患病率多因素回归分析(n,%)
因素OR 95%CR Wald值 P
肥胖 1.145 1.333-1.623 25.167 P<0.01
年龄 1.465 1.243-1.786 19.346 P<0.01
吸烟 1.901 1.325-1.502 45.037 P<0.01
食盐量 1.738 1.645-1.973 32.098 P<0.01
3 讨论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5]。
高龄、左心室肥厚、女性、基线收缩压水平高以及顽固性高血压家族史等都是高血压的易患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17.9%,30岁以下年龄组患病率13.2%明显低于60岁以后患病率40.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总体上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但40岁以下年龄组患病率仍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提示40岁以上年龄组是高血压发病率快速发展的时期,应当给予重视,另外不吸烟人群患病率6.1%明显低于每日吸烟的患病率69.4%,差异显著(P<0.05),可见吸烟是高血压患病的一个影响因素,吸烟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肥胖、年龄、吸烟、食盐量均是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P<0.01),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使我们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对高血压的高发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相应的干
预措施,控制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发病率[6]。
参考文献:
[1] 张越. 健康体检人员高血压相关因素调查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0,(12):1817-1818.
[2] 应燕萍,吴林秀. 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2,(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16.
[4] 唐振柱,陈兴乐,韩彦彬,等.广西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1):1-7.
[5] 李建英,李凌霄. 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05):357-358.
[6] 王怒,杨孝和. 健康体检中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0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