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u 64 Zn 65
第I卷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16个小题共48分)
1.寻找清洁能源一直是化学家努力的方向,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气热值高,其燃烧产物是水,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
B.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C. 煤的气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
D.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属于一级能源
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H +(aq)+OH−(aq)=H2O(1);ΔH=−57.3 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大于 110.5 kJ·mol﹣1
B. ①的反应热为 221 kJ·mol﹣1
C. 稀硫酸与 NaOH固体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D. 稀醋酸与稀 NaOH溶液反应生成 1mol水,放出 57.3kJ热量
3.核素2H、15N、18O、34S常被用作陆地生态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6O和18O是同一种核素B.1H182O的摩尔质量为20
C.34S和15N核内的中子数相差9 D.2H+核外电子数为0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简单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5.两种元素可以形成AB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
A.无中子的原子与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
B.核电荷数分别为12和17的元素
C.ⅣA族和ⅥA族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最高正价都为奇数的两种短周期元素
6.下列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B.
C.
D.
7.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
B.Y与Q形成的化合物不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L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D.在化学反应中,M原子与其他原子易形成共价键而不易形成离子键
8.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下图所示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②>⑧>⑨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⑤>⑧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⑨>⑧>⑦
D.①与⑤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9.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1 mol NH5中含有5N A个N—H键(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B.NH5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C.NH5中H同时呈现两种化合价D.NH5能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0.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11.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
①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②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③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④银片、铁片、Fe(NO3)2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ΔH 1C(s)+1
2O2(g)=CO(g)ΔH 2
②S(s)+O2(g)=SO2(g)ΔH 3S(g)+O2(g)=SO2(g)ΔH 4
③H2(g)+1
2O2(g)=H2O(l)ΔH 52H2(g)+O2(g)=2H2O(l)ΔH 6
④CaCO3(s)=CaO(s)+CO2(g) ΔH 7CaO(s)+H2O(l)=Ca(OH)2(s) ΔH 8
A.①B.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3.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
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
年。
下表为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N23
C.反应N2(g)+3F2(g)=2NF3(g)的ΔH > 0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1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
2
(g) + O2(g)2SO3(g) ΔH =−Q kJ·mol﹣1(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mol SO2(g)和1 mol O2(g)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具有的能量
B.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QkJ的热量
C.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大于QkJ 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量QkJ,则此过程中有2 mol SO2(g)被氧化
15.已知:2H2O2(l)=2H2O(l)+O2(g) ΔH =−98 kJ·mol﹣1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 H2O2分解反应过程为:
i. H2O2 (l)+ I− (aq)=H2O(l)+IO−(aq) ΔH 1
ii. H2O2 (l)+ IO− (aq)=H2O (l)+O2(g)+I−(aq) ΔH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ΔH 1+ΔH 2=ΔH
B. I−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C. 欲分解2 mol H2O2 (l),至少需要提供98 kJ的热量
D. 若生成1 mol O2,则反应ii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16.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02 kJ,但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
和H2O时,放出的热量为519 kJ。
如果1 mol CH4与一定量O2燃烧生成
CO、CO2、H2O,并放出731.25kJ的热量,则一定量O2的质量为
A.40 g B.56 g C.60 g D.无法计算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6分)有A、B、C、D、E、F六种元素,试按下述所给的条件推断:①A、
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
②D、E是周期表中位置相邻的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 和HE,在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
③F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
(1)A元素的名称______,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C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2)E元素的单质颜色__________。
(3)在上述六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学式___,酸性
最强的化学式_________,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__________。
(4) A、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A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6) F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9分)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 1.0 mol·L-1盐酸和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在大小烧杯中填充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使盐酸与NaOH 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
(3)该实验小组做了四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 ,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 1/℃
终止温度t 2/℃ 温度差平均值(t 2-t 1)/℃
盐酸 NaOH 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31.6 2
25.1 25.1 25.1 28.5 3
25.1 25.1 25.1 31.9 4 25.1 25.1 25.1 31.8 ①结合上表数据,计算时应采用温度差的平均值为 ℃。
②已知盐酸、NaOH 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 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kJ /(g·℃),则中和热ΔH= (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4)若因反应放热,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过程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9分)如图所示装置,烧杯中盛有200mL1 mol·L -1的CuSO 4溶液。
(1)正极材料为 ,电池工作时SO 42—向 移动(填Zn 或Cu )。
(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3)若初始时Zn 片与Cu 片质量相等,实验结束后,称得两极质量差为12.9g ,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20. (18分) Ⅰ.已知元素的某种性质“X ”和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
下面给出13种元素的X 的数值: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1)请预测K与Rb元素的X数值的大小关系:K __ Rb (填“>”、“=”或“<”)。
(2)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大于1.7时,所
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3)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S-N键,你认为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________原子(填元素符号).
(4)简述第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外)的X的数值大小与原子半径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
②1 mol 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
(2)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
过程如下:
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不同量的CO2与不同量的NaOH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如下表所
示:
写出该条件下,CO2与NaOH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A D
B
C B
D A A C C D B D C C
17.(16分)(1)钠(1分),三周期ⅡA 族(1分); (1分);(2)紫黑色(1分)(3) NaOH (2分), HBrO 4(2分), HF (2分);
(4) Al(OH)3+OH −=AlO 2−+2H 2O (2分)
(5)略(2分)(6)2F 2+2H 2O =4HF+O 2(2分)
18. (9分) (1)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1分)(2)d (1分)
(3)①6.7(2分)② -56.0 kJ·mol -1(3分)(4) 偏小(2分)
19.(9分)(1) Cu(1分);Zn(1分) (2)Cu 2++2e -=Cu(1分)
(3)0.2mol(2分);c(ZnSO 4)=0.5 mol·L -1(2分),c(CuSO 4)=0.5 mol·L -1(2分)
20. (18分)Ⅰ.(1)>(2分) (2)共价键(2分) (3)N(2分) (4)原子半径越小,x 的数值越大(2分)
Ⅱ.(1)①放热(1分) ΔH =-273 kJ·mol -1<0(或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分)
②NH +4(aq)+2O 2(g)=2H +(aq)+NO -3(aq)+H 2O(l)ΔH =-346 kJ·
mol -1(2分) (2)3SO 2(g)+2H 2O(g)===2H 2SO 4(l)+S(s) ΔH 2=-254 kJ·mol -1 (2分)
(3)NaOH(aq)+CO 2(g)===NaHCO 3(aq) ΔH =-(4x -y ) kJ·mol -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