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艾滋病哨点人群HIV、HCV、TP检测及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市艾滋病哨点人群HIV、HCV、TP检测及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贵阳市男男同性行为者(MSM)、吸毒者(DUS)、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STD)、孕产妇(PRG)人群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状况,为相应疾病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贵阳市2015—2017年艾滋病哨点人群共有4 296人进行HIV抗体、HCV抗体、TP抗体初筛和复检,使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B)进行HIV确证,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2015—2017年HIV、HCV、TP总感染人数分别为197人、550人、317人,感染率分别为4.59%、12.80%、7.38%;MSM、DUS、STD、TP的HIV感染率分别为24.11%、0.58%、0.4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CV感染率分别为0.40%、44.56%、0.7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TP感染率分别为13.77%、14.96%、2.2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贵阳市HIV感染率最高的是男男同性行为者,HCV和TP感染率最高的是吸毒者,在今后的疾病预防控制中要加大对男男同性行为者和吸毒者的监测。

标签: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螺旋体;哨点人群
自从美国1981年在男同性恋人群中报告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1],全世界每年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逐年上升,艾滋病(HIV/AIDS)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

贵阳市自1994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截至2017年9月30号,累计存活HIV/AIDS 4 350例,累计死亡643例,合计4 993例。

艾滋病哨点监测是AIDS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防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哨点检测MSM、DUS、STD、PRG样本。

1.2 实验材料
1.2.1 仪器与材料AutoBlot System-20全自动蛋白免疫印迹仪,ESCO二级生物安全柜,星科TGL-16台式离心机,MB-580汇松牌酶标仪,PW-960 plus全自动酶标洗板机,恒温水浴箱,加样枪,一次性加样头,血清管,一次性吸管。

1.2.2 试剂试剂:珠海丽珠HIV抗体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HIV抗体诊断试剂盒,珠海丽珠HCV抗体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HCV抗体诊断试剂盒,珠海丽珠TP抗体诊断试剂盒,TRUST(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试剂盒,MP 生物医学亚太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HIV BLOT2.2)(MP)。

1.3 实验方法(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
1.3.1 HIV抗体检测珠海丽珠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法(双抗原夹心)HIV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初筛,北京万泰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 HIV抗体诊断试剂盒分布对样本进行复检,其中HIV抗体检测初筛和复检其中之一为阳性或都为阳性的样本均进行HIV确证实验,用MP 生物医学亚太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HIV BLOT
2.2)进行确证,确证阳性者即为HIV抗体感染。

所用试剂均在保质期内,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1.3.2 HCV抗体检测珠海丽珠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HCV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初筛,结果阴性者判为阴性,结果阳性者用北京万泰HCV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复检,两次结果均为阳性时,即可判断为HCV抗体阳性,复检如为阴性,则判为阴性结果。

HCV抗体阳性即HCV抗体感染。

1.3.3 梅毒抗体检测珠海丽珠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初筛,采用TRUST(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试剂检测进行复检,两次结果均为阳性则判断为梅毒感染。

1.4 统计方法
资料整理后录入计算机,使用Excel 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IV检测结果
2015—2017年共检测了4296人,HIV总感染197人,其中2015年感染人数为64人,2016年感染人数为60人,2017年感染人数为73人,感染趋势为先降低再升高。

男男同性行为者的HIV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3.51%、22.22%、2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HCV檢测结果
2015年感染HCV人数为193人,感染率为14.1%;2016年感染HCV人数为197人,感染率为13.4%;2017年HCV感染人数为160人,感染率为11.0%,感染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3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吸毒人群HCV的感染率最高,2015—2017年感染人数分别为187人、193人、156人,感染率分别为46.8%、48.3%、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梅毒检测结果
2015年梅毒感染共112人,2016年梅毒感染共112人,2017年梅毒感染
93人,2015年和2017年感染持平,总体趋势逐年降低,2015—2017年感染率分别为8.2%、7.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率最高,2015—2017年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6.3%、18.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抗体检测总结果
2015—2017年HIV、HCV、TP总感染人数分别为197人、550人、317人,感染率分别为4.59%、12.80%、7.38%;MSM、DUS、STD、TP的HIV感染率分别为24.11%、0.58%、0.4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CV感染率分别为0.40%、44.56%、0.7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TP感染率分别为13.77%、14.96%、2.2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该次检测该类人群HIV感染率26.59%,梅毒感染率16.67%,处于非常高水平,应把这类人群作为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等各种资源,灵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干预和日常监测。

检测结果显示,吸毒者HIV感染率最高为0.99%,近年来哨点监测资料显示,我国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率在7%左右[4],贵阳市吸毒人群的HIV 感染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表明近年来该市针对吸毒人群持续开展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和强制戒毒所内专题宣传等形式多样的防治工作和采取多种干预措施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吸毒人群的HCV感染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最高时达到了48.25%,远高于我国一般人群HCV抗体感染率3.12%水平。

有研究表示,丙肝的感染与是否注射吸毒有重要的关联[5],故在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加大宣传教育和针具交换,开展针对吸毒人群的多种疾病的联合监测,继续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控制HIV和HCV在该类人群中的蔓延。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TP感染率相对于HIV、HCV要高,TP感染率最高为2.5%,低于2015年全国水平(5.57%)[6],有研究发现,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与暗娼或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比例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接受艾滋病咨询和同伴教育比例低、接受HIV检测比例低[7],应增强这类人群的防控,加强性病就诊者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干预。

综上所述,HIV感染率最高的是男男同性行为者,HCV和TP感染率最高的是吸毒者,在今后的疾病预防控制中要加大对男男同性行为者和吸毒者的监测。

[参考文献]
[1] CDC.Kaposi’s sarcoma and pneumocystis pneumonia among homosexual men-New York and California[J].Morb Mortal Wkly Rep,1981(30):305.
[2] 汪宁.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5):291-293.
[3] Wang L,Wang L,Norris J L,et al.HIV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of sentinel surveillance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ina,2003-2011[J].Chin Med J(Engl),2012,125(11):1857-1861.
[4] 陈艳卿,林丽珠,余其慧.戒毒所吸毒人员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衛生,2009,25(4):494-495.
[5] 石萍,许骏,刘聪,等.武汉市吸毒人群梅毒、丙肝感染现状与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01-1203,1206.
[6] 姚书杰,周丹,王莉,等.辽宁省2010-2014年孕产妇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2):1566-1569.
[7] 张晓华,苏潇歌,宋炜路,等.中国19省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政策知识知晓率电话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9):683-685,693.
(收稿日期:2018-05-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