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训练(含答案)部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训练
(一)
春节
①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

除了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年历,各自过自己的年节外,其他各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②“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谷子一熟为一年。

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也不尽相同,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年,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

到了西汉,汉武帝恢复了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年)。

古时候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而不叫“春节”,“元”就是开始,“旦”是指早晨,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③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

每当节日来临,从城镇到乡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有卖年画春联的,有卖灯笼爆竹的,有卖窗花脸谱……这“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过到正月十五。

特别是在农村,过年的气氛更热烈,大年三十要守岁,包饺子,贴春联,放爆竹;大年初一要走亲访友拜大年……
④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叫它“年”。

每到腊月三十,它便出来吃人。

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恰巧有两个牧童在比赛甩鞭子。

“年”忽听半空响起啪啪响声,吓得望风逃窜。

“年”窜到另一个村子,它朝门缝里一望,那亮闪闪的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得溜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光。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出了许多抵御“年”的方法,这些方法逐渐演化为过年的风俗。

如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

又如旧时把“对联”叫“桃符”,意思也是为了驱逐邪恶,后来才改叫“对联”或“春联”。

再如,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除了准备同猛兽搏斗外,还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1.第③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2.第④段中出现“如”“又如”“再如”,下面哪一项是对它们的作用分析正确的()
A.使读者更清楚春节习俗的演变B.形象地写出了春节的特点
C.为了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D.清楚地介绍“年”怕什么
3.读完文章后,为什么人们用“放爆竹”的方法来抵御“年”呢?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______)
(2)“年”的最初含义与农业有关,历史上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尽相同。

(______)
(3)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只是为了庆祝丰收。

(______)
5.中国传统节日中有许多有趣的风俗,请你仿照例子,猜测你喜欢的风俗的来历。

例: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

,这大概是从演变而来的。

(二)
北京的四合院
①你了解北京的四合院吗?
②北京的四合院历史悠久。

早在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便开始大规模修建四合院,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③北京的四合院构造独特。

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各自独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

四面的房子都向院中心方向开门,整个庭院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④北京的四合院还蕴(yùn)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hán)。

四合院从选址到确定建筑的位置和大小,都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同时,四合院的装修、装饰品上雕刻的图案也都体现着传统文化。

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比如用蝙(biān)蝠(fú)和“寿”字组成的图案,就是借用“蝠”与“福”字同音,表达了“福寿双全”的寓意。

同样,花瓶中插着月季花的图案,就是用“瓶”与“平”字同音,表达了“__________”的寓意。

⑤历史悠久的北京四合院,呈现着古老中国的文化光辉,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1.文中第④段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哪一个?()
A.步步高升B.四季平安C.一帆风顺D.万事如意
2.请你用“_____”画出第②~④段的关键语句。

由此可知,短文分别介绍了北京四合院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王小明准备向自己的外国朋友介绍北京四合院,请你根据上文内容来判断下面的介绍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且选择一句介绍有误的修正过来。

(1)早在清代正式建都北京时,便开始大规模修建四合院。

(_______)
(2)四合院的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形的结构。

(_______)
(3)北京四合院四面的房子都向院中心方向开门。

(_______)
(4)历史悠久的北京四合院,呈现着古老中国的文化光辉,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_______)
我改正后的句子:
4.王小明根据文中内容,画了下面四幅图,其中符合北京四合院构造特点的是哪一幅?(_________)(表示门,表示房屋)
5.读了文章后,王小明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在了本子上。

请你也像王小明一样积累一句。

我积累的句子:
(三)
卢沟桥的狮子
①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5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
上都雕刻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②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

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备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正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③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數清楚。

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有501只。

④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

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为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其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这篇文章主要是围绕卢沟桥什么特点来写的?()
A.历史悠久B.外形美观C.柱子上雕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2.文中第②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从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

3.文中具体详细地写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形状呢?请你用“_______”画出来。

(四)
火把节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吧!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

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板。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

矫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

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

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

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

看,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了。

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

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

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1.对文章第1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使人读起来倍感亲切。

B.这句话表达了彝家人过节时的欢快心情和邀请客人参加自己民族盛大节日的
自豪。

C.这句话表达了彝家人害怕节日不热闹的着急心情。

2.文中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围绕这句话,本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
4.火把节表达了彝族人民什么样的感情?请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
1.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

2.A
3.传说中“年”是个怪兽,每到腊月三十就出来吃人。

有一次“年”被牧童甩鞭子的声音吓跑了,因此人们知道了“年”怕响,后来牧童赛鞭子就演变成了放爆竹。

4.×√×
5.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守岁一家人聚在一起壮胆,熬走趁着夜色出来吃人的“年”
(二)
1.B
2.北京的四合院历史悠久。

北京的四合院构造独特。

北京的四合院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历史悠久构造独特文化内涵深刻
3.××√√四合院的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

4.D
5.历史悠久的北京四合院,呈现着古老中国的文化光辉,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三)
1.C
2.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状
3.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正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四)
1.C
2.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斗牛场进行斗牛比赛,得胜的公牛接受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3.按时间顺序记叙的。

我是从“太阳还没爬上山头、日上三竿、夜幕降临了”等词语看出来的。

4.火把节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知识在当今社会知识就是财富就是能量,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成为良书益友,结伴同行,共同迈向美好生活,迈向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