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九年级全册湘教版4.3.2实践锻造人生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应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
【出示材料】人才应具有的素质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请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李开复和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参与关于人才问题的对话,两人分别对什么是人才谈了自己的认识。
李开复:人品、智慧、团队精神
陈章良:创新、执着、自信
【提问】你对李开复和陈章良关于人才应具有的素质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提问】这段古文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人不可无志,立志是为人之本。
二、讲授新课
【解说】勤于学习、立志成才是我们实现理想、担当使命的重要保证,只有努力学习,完成好作为学生的最大任务,掌握了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更好地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紧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我们要坚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都会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经历,当然,也会有努力坚持的事情。
内容
第二课时实践锻造人生
节次
上课时间撰稿人Fra bibliotek持有人教学目标
〖知识〗担当使命要勤于学习、立志成才、甘于奉献、勇于创新
〖能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立志成才、甘于奉献
重点难点
绚丽的人生需要实践来锻造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修改批注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教材82页王守仁语
(1)这则招聘启事反映了当今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
(2)该企业的招聘条件对青少年的成才有何启示?
教学后记
【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检验自己是不是一个有创新意识和尝创新精神的人?
〈学生讨论回答〉
训练设计
某企业在某报刊登了如下招聘启事:
诚聘:(一)运营副总(1名),本科以上学历,6年以上管理经验,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宏观决策能力,责任心强,富有团队精神,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二)区域销售代表(6名),专科学历,2-5年产品销售工作经验,吃苦耐劳,做事踏实,责任心强,能熟练使用OFFICE等计算机软件。
【说一说】
1、我不能坚持的事情
2、我不能坚持的理由
3、我坚持做到的事情
4、我坚持的理由
【解说】实现理想,担当使命,不仅要立志,更需要我们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奉献就是乐于助人,关心集体,报效祖国。
奥斯特洛夫斯基讲,"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家喻户晓,当年所有的年轻人都抄在本子上。雷锋有一段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当时年轻人都将此奉为经典。马克思17岁时就有很高的精神境界,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先哲、英烈们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应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为自己的家人、同学、老师,为我们的国家、民族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呢?
【解说】有人形象的将人才分为四种类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你希望自己成为哪一种?〈学生阅读教材90页“咨询窗口”后进行回答〉
【解说】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自强、催人奋进。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去,不断成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