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及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及详解
(一)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 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 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 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 “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 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 !”弦章对曰: “臣闻之,水广则 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 杨因见赵简主曰: “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 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 “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 见过八矣。 ”简主曰: “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 行,邪枉所憎也。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 “治国何如 ?”孔子曰: “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 “中行氏尊贤而 贱不肖,其亡何也 ?”曰: “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 怨之, 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贤者怨之, 不肖者雠之; 怨雠并前, 中行氏虽欲无亡, 得乎 ?”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 ,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 雠: 同“仇” ,仇恨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 其孰能讥之乎 ? C.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D.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 .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 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 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 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④以此知卿不附权贵 ⑤勿以微贱为间 ⑥尽公考阅,以革旧弊 ⑦逵以疾求外 A、①③⑤ B、②④ C、⑤⑦ D、③④⑥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赵逵不附权贵的一组是( ) 论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攫第一。 ②逵单车赴阙。 ③逵唯唯而已。 ④讽逵往谢,逵不答。 ⑤帝为之抆泪叹息。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 4、下列叙述不符含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赵逵读书能考察历代兴衰治乱事迹和当代名人贤士的行为节操,深人探讨研究, 尊 崇 接近那些贤人。 赵逵中进士后因言论不合秦桧的心意而被罢免官职,后经皇帝询问才被任命为朝官,赴 朝廷时,征税者迎合秦桧的心意搜查他的行囊。 赵逵在朝任官,秦桧既出言打击又想施惠拉拢,赵逵不为所动。秦桧死后,赵逵受皇帝 信任升官。 D、赵逵直言奏告皇帝应广开言路使人敢言,后来他主管科举考试,能完全公正地考核 察看考生,革除旧弊,选到了王十朋等人才。 5、翻译下面句子 秦桧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但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但不与之同尔,然所以事丞相礼亦不敢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虽不肖,庶几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常衮,京兆人。性狷洁,不妄交游。由太子正字,累为中书舍人。始,回纥有战功者, 得留京师,虏性易骄,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衮建言: “今西蕃盘桓境上,数入寇,若 相连结,以乘无备,其变不细,请早图之。 ”又天子诞日,诸道争以侈丽奉献。衮以为: “节 度使、刺史非能男耕而女织者,类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今军旅未宁,王畿 户口十不一在,而诸祠寺写经造像,焚币埋玉,所以赏赉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岁巨万 计。陛下若以易刍粟,减贫民之赋,天下之福岂有量哉! ”代宗嘉纳。迁礼部侍郎,时宦者 刘忠翼权震中外,泾原节度使马璘为帝宠任,有所干请,衮皆拒却。 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①,与杨绾同执政。绾长厚通可,而衮苛细,以清俭自 贤。帝内重绾而专任之,礼遇信爱,衮弗及也,每所恨忌。会绾卒,衮始当国。 先是,百官俸寡狭,议增给之。时韩滉使度支,与衮皆任情轻重。滉恶国子司业张参, 衮恶太子少詹事赵槊,皆少给之。太子文学为洗马副,衮姻家任文学者,其给乃在洗马上。 其骋私崇怨类此。故事,日出内厨食赐宰相家,可十人具,衮奏罢之。政事堂②北门,异时 宰相过舍人院咨逮政事,至衮乃塞之,以示尊大。窒卖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议格之,非文词 者皆摈不用。 德宗即位,衮奏贬崔祐甫为河南少尹。帝怒,使与祐甫换秩,再贬潮州刺史。 建中初,杨炎辅政,起为福建观察使。始,闽人未知学,衮至,为设乡校,使作为文章, 亲加讲导,由是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卒于官,年五十五,赠尚书左仆射。 (节选自 《新唐书•常衮传》 ) 臣光曰: “君子耻食浮于人;衮之辞禄,廉耻存焉,与夫固位贪禄者,不犹愈乎!诗云: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 , “贱不肖 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土,故走来见。 答:____ ___ ③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答: (二)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 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 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 崇韬曰: “契丹之来,非救文礼, 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 ”庄宗然之,果败契丹。 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 “吾位兼将相,禄赐 巨万, 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 多梁旧将, 皆主上斩祛射钩之人也。 今一切拒之, 岂无反侧? 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署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 之。崇韬对曰: “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 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 ”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 “崇韬之第,无异 皇居,安知陛下之热! ”由是谗间愈入。 明年征蜀,议择大将。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 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 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 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颜圭以告刘皇 后,刘皇后教颜圭矫诏魏王杀之。 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崇韬父讳弘,革等即因他事,奏改弘文 馆为崇文馆。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 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 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晋书•郭崇韬传》 注:斩祛射钩:祛。 袂;钩,衣带之钩。意谓旧怨。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 寇:敌人 B.藏于私家,何异公帑。 帑:国库里的钱财 C.由是谗间愈人 时:离间的话。 D.因与从袭等共构之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契丹来犯,郭崇韬认为应该乘士气高涨之机,主动迎战,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果 然打败了契丹。
B.郭崇韬进入洛阳后,开始接受别人的贿赂,在故人子弟的劝谏下,他把收受的钱财 都献出去了。 C.庄宗建造高楼避暑,郭崇韬认为不能只图一个人享乐,力谏不可,宦官乘机在庄宗 面前说他的坏话。 D.向延嗣诬陷郭崇韬把蜀地的宝货据为己有,并有谋反的意图。庄宗对此大怒,马彦 圭假传圣旨让魏王处死了他。 4.联系全文看,下面对文言文最后一段的议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郭崇韬当权时,把弘文馆改为崇文馆,以避父讳的做法值得非议。 B.郭崇韬自认为是郭子仪的后代,路为其墓地时,下马痛哭,作者对此不以为然。 C.郭崇韬尽忠国家,征蜀时,军政大事都由他决断。能破蜀,他功不可没。 D.破蜀后,郭崇韬派遣使者招抚南诏诸蛮。作者认为这种举动体现了他的大志。 5.把文言文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 译文: (2)因与从袭等共构之。 译文: (3)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译文: (三) 赵逵字庄叔,其先秦人,家于资州。逵读书数行俱下,尤好聚古书,考历代兴衰治乱之 迹与当代名人巨公出处大节,根穷底究,尚友其人。绍兴二十年,类省奏名,明年对策, 论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擢第一。时秦桧意有所属,而逵独当帝意,桧不悦。即罢知举王雕 授逵左承事郎、签书剑南东川。帝尝问桧: “赵逵安在 ?” 桧以实对。久之,帝又问,除校 书郎。逵单车赴阙,征税者希桧意,搜行橐皆书籍,才数金而已。既就职,未尝私谒,桧意 愈恨。 逵赓御制《芝草诗》 有 “皇心未敢宴安图” 之句, 桧见之怒曰: “逵犹以为未太平耶 ?” 又谓逵曰: “馆中禄薄, 能以家来乎 ?” 逵曰: “亲老不能涉险远。 ” 桧徐曰: “当以百金为助。 ” 逵唯唯而已。又遣所亲申前言,讽逵往谢,逵不答,桧滋怒,欲挤之,未及而死。帝临哭桧 还,即迁逵著作佐郎兼权礼部员外郎。帝如景灵宫,秘省起居惟逵一人。帝屡目逵,即日命 引见上殿,帝迎谓曰: “卿知之乎 ?始终皆朕自擢。自卿登第后,为大臣沮格,久不见卿。秦 桧日荐士,未尝一语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 ”诏充普安郡生府教授。逵 奏: “言路久不通,乞广赐开纳,勿以微贱为间,庶几养成敢言之气。 ”帝嘉之。二十六年, 迁著作郎,寻除起居郎。入谢,帝又日: “秦桧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 ”逵曰: “臣不能效 古人抗折权奸, 但不与之同尔, 然所以事丞相礼亦不敢阙。 ” 又曰: “受陛下爵禄而奔走权门, 臣不惟不敢,亦且不忍。 ”明年同知贡举,尽公考阅,以革旧弊,遂得王十朋、阎安中。„„ 逵以疾求外,帝命国医王继先视疾,不可为矣。卒年四十一。帝为之抆泪叹息。逵尝自谓: “司马温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财,吾虽不肖,庶几慕之。 ” 1、下列句于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逵对独当帝意 当:适合 B、亲老不能涉险远 亲老:亲人和老人 C、逵不答,桧滋怒 滋:更加 D、寻除起居郎 寻:不久 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侩以实对 ②能以家来乎 ③当以百金为助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如衮者,亦未可以深讥也。 ” (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一》 ) 注: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一职。②政事堂:宰相处理政事之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为中书舍人 累:逐步升迁。 B.类出于民 类:大多。 C.有所干请 干:干预。 D.窒卖官之路 窒:杜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