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6 列车到站信息综合联调方案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车到站信息综合联调方案
编制部门:运营分公司维修工程部
审查单位:广州中咨
编制时间:二〇一五年十月
方案编审人员情况
目录
一、联调概述 (1)
二、联调目的 (1)
三、联调编制依据 (1)
四、联调前提条件 (1)
五、联调组织架构与职责 (2)
六、联调内容及步骤 (4)
七、时间安排及资源需求 (5)
八、安全注意事项 (6)
九、总结与评估 (7)
十、附件 (8)
一、联调概述
通过列车正常进站,触发PA、PIS、综合监控等系统的响应动作,验证列车到站综合信息,确保系统功能达设计标准,满足运营需求。
二、联调目的
(一)验证综合监控系统与SIG、PA、PIS系统之间的接口功能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满足运营要求。
(二)通过模拟联合调试,对运营操作及维修人员进行培训,确保2号线安全运营。
三、联调编制依据
(一)综合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二)综合监控系统设计联络会议纪要。
(三)SIG系统技术规格书。
(四)SIG系统设计联络会议纪要。
(五)PA系统技术规格书。
(六)PA系统设计联络会议纪要。
(七)PIS系统技术规格书。
(八)PIS系统设计联络会议纪要。
四、联调前提条件
(一)综合监控系统与SIG系统接口功能已完成。
(二)综合监控系统与PA系统接口功能已完成,实现列车到站广播。
(三)综合监控系统与PIS系统接口功能已完成。
(四)所有参与本次联调的单位及人员均已熟悉本次联调组织及实施方案,并已做好相关各项准备工作。
五、联调组织架构与职责
(一)组织架构
为了保证综合联调工作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按照综合联调项目,成立联调项目执行小组;联调项目执行小组设项目指挥、项目副指挥、现场指挥及若干组员。
项目指挥:朱志强
项目副指挥:梁国全、许焯毅、广州中资
现场指挥:谭汶杰
执行小组组员:综合监控专业组、SIG专业组、PA专业组、PIS专业组、车务组(行调、司机、站务人员)、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商、系统集成商等单位专业人员。
(二)人员安排及职责
表1 人员安排及职责
六、联调内容及步骤
(一)联调内容:
列车到站信息综合联调。
(二)联调的步骤:
测试步骤及人员组织如下,并在测试记录表格上填写测试结果。
表2 列车及站台信息测试
(一)联调时间安排
联调时间计划为:2016年1月21日—2016年1月22日(具体时间按各专业设备调试进度),上下行各1天,共需2日。
(二)工器具需求
表3 工器具
(三)外部资源需求
1、运营综合部按要求提供车辆接送调试人员和设备,调试开始前将人员运送至指定站点,调试结束后将人员运送到出发地点或方便搭乘公共交通地
点。
2、运营综合部按要求提供调试人员工作餐,节省人员外出用餐时间,以加快联调进度。
八、安全注意事项
(一)测试过程中,如发现有危及安全的现象时,参与测试的任何人员都可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暂停联调,向现场指挥报告,现场指挥上报项目指挥,由项目指挥决定联调中止或继续命令。
(二)当测试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时,调试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指挥,由现场指挥报项目指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测试。
(三)因系统等原因造成测试不能正常进行时,由项目副指挥责成问题责任方限期内完成整改。
(四)相关责任方在对问题整改后由现场指挥组织调试人员进行确认,检查确实符合测试条件后,再进行测试。
(五)各专业组需保证在联调过程中本专业组成员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根据测试的内容和步骤对本专业组设备的影响作好相应的应急和防范措施。
图1 故障处理流程图
九、总结与评估
当天项目结束后,项目指挥组织项目执行小组成员(含轨道公司、设计
单位、监理单位、厂家、施工单位等)对当日的联调情况进行评估,填写每日评估表并签名确认。
综合联调项目结束(或阶段性结束)后,项目指挥牵头组织联调项目执行小组进行总结评估,撰写联调质量评估报告。
通过检验系统设备设施技术的状态,重点核查、总结各专业系统设备是否达到开通的技术标准。
在联调项目结束后5天内把评估总结交技术安全部。
联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项目执行小组与相关单位沟通后注明整改时限,并及时跟踪落实情况。
整改完成后10天内,对相关项目进行复核。
相关问题作为总结附件报运营分公司。
开通试运营前,由广州中资组织进行联调的整体评估、总结工作。
十、附件
附件1:测试记录表
附件2:综合联调评估表
附件1:
记录表格1
附件2:
综合联调评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