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让金融成为精准扶贫的“发动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沅陵县:让金融成为精准扶贫的“发动机”作者:暂无
来源:《华声·观察》 2017年第3期
■ 周重颜 / 文
目前,沅陵县有银行机构9家,保险机构9家,另还设立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办事处等非
银行金融机构,形成了类型多样、功能相对完善、结构较为合理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机
构以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努力做大信贷总量,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着力提升服务
水平,金融已成为沅陵经济发展、精准扶贫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创新完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
大力培育各类新型金融机构。

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外资本来沅投资设立村镇银行,争取年
内设立1家村镇银行,实现“一县两行”目标;引导省内有影响力的证券、期货、专业性保险
机构来沅设立分支机构,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抢抓第二轮农村金融改革契机,积极发展农村资
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推进农
村金融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形成金融支农的有效合力。

继续发挥农商行主力军作用。

加大农
商行改革力度,尽快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政策上向农商行适度倾斜,进一步增强农
商行的实力,为充当农村金融服务先锋打下坚实基础。

夯实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

发挥农业发
展银行支持农业的传统优势,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农业贷款比重。

引导其业务重心向农业特色
生产、农业现代化和扶贫等领域倾斜。

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社会责任。

各行应结合自身实际,制
订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规模,加
大对县域基础设施和产业的支持力度。

每年新增存款要优先满足县内经济发展需要,新增存贷
比逐年提高,并确保不低于50%。

规范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推动民间金融阳光化,允许有
组织的民间借贷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融资服务。

创新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创新金融服务理念。

县内金融机构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意
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起服务沅陵经济发展的重任,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
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

围绕沅陵县“两茶一鱼”等特色农业产业、核心企业,借助社会组织平
台,大力支持“公司+农户+担保”、“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农户+合作社+金融”
模式,创新多元联保信贷产品。

着力探索土地(水面)收益保证贷款融资模式。

扩大抵质押物
范围,重点推进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房、宅基地、农业保险
保单、旅游景点门票收益权等抵质押物品创新,完善农村金融咨询服务公司运行机制,创新1
至2个在全省甚至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独特价值的金融产品。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加大对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的上市培育力度,力争1—2家企业进入全省上市后备资源库。

同时要完善农村综
合产权运行机制建设,盘活农村资产。

加紧跟进配套服务,建立健全农村权证、产权评估、流
转中介、农村信用、融资担保、资产管理、金融消费权益、纠纷调处机制等配套服务平台。


断完善交易规则,针对不同权益、不同资源的交易制定相关交易规则、交易流程、交易办法及
各类操作细则和格式文本,在维护交易双方合法利益前提下,严格按照制度规范运作,努力推
动农村产权顺畅流转。

乡镇根据需要逐步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站,形成县、乡交易平台
统一管理、协作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探索“交易—鉴证—抵押”模式,建立农村产
权确权发证、交易处置、抵押登记等全方位的信息数据库,避免发生“一权多抵”可能形成的
金融风险。

健全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加强县域融资担保机构建设。

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尽快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通过担保公司担保,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农
民提供信贷,降低农村金融机构投入的风险和成本,有效化解县域内小微企业、“三农”等薄
弱环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同时鼓励由民间资本出资设立专业信用担保基金,只为会员提供
服务的互助担保。

积极引进农业保险公司,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保险,提高农业生产
的风险保障水平,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贷款的合作。

整合支农专项资金设立农业保险专项风险
基金,用于巨灾损失补贴,探索建立对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的风险
分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对农业保险补贴的杠杆效应。

政府出资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每年从政
府财政收入拿出一定比例,对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业务损失给予一定程度补贴,以鼓励金
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

建立政银企合作联动机制
加强对接,构建新型政银企关系。

银行要克服“零风险”的信贷意识,创新贷款方式,加
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资金效应,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企业要规范经营,依法经营,
诚信经营,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投放信贷的信心,加强政府对企业发展的
支持力度,遇到重大事项要及时与银行、政府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定期反映生产经营状况和
问题。

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主动搭建平台,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为加强银企合作创
造条件。

加强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要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经济发
展协调机制,成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小组,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联席会议。

一方面,政
府部门向金融部门通报县域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战略,推介招商引资项目和优良信贷项目,征
求金融部门对地方经济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金融部门及时向政府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

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库,及时向各金融机构发布,以最大限度发挥
信息资源的效应。

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
改善县域信用环境。

由政府部门牵头,金融部门配合,大力推进“信用乡(镇)、村”创
建活动和诚信宣传教育,加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积极推进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
层次的信用建设,加快农户信用评级授信工作,努力营造县域信用文化;完善企业与个人的征
信系统,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
享程度。

维护县域金融秩序。

加强部门联动,积极发挥司法部门职能,对逃、废、赖、骗等违
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提高金融案件办案效率,使违法失信行为得到法律制裁,为形成县域资
金“洼地”效应提供法制保障。

完善县域中介服务环境。

鼓励和扶持县域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
构的发展,推动县域会计、法律、资产评估、金融咨询等机构建设步伐,进一步降低中介服务
的收费标准,提高中介机构的市场公信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县域金融营造良好中介环境。

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金融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在住房、医疗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
提供便利,吸引优秀金融人才来沅工作。

聘请国内知名金融专家学者担任经济顾问,为沅陵金
融发展出谋划策。

实施人才培育战略。

制定人才培育长期目标和计划,强化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多种形式的金融培训,着力提高党政干部和金融部门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通过联合培养等形式为沅陵县储备金融人才。

完善人才选
用机制。

坚持任人唯贤的选任原则,把懂业务、善专研、肯吃苦、顾大局的人才放到合适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定期选派有潜力的党政干部和金融从业人员到上级金融部门和发达
地区学习深造。

改进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考评标准,并将考评结果与任用、奖惩、培训
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减少金融人才流失。

(作者系中共沅陵县委副书记、县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