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后进生辅导记录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后进生辅导记录第1篇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

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语言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

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

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那就是因人而异,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鼓励和宽容。

一、给孩子一份信任,就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后进生与一般孩子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行为上,更在于心理上。

由于后进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批评甚至责骂,因而会滋生出一种抵触情绪。

同时,由于后进生在改正缺点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因而容易使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缺乏信任。

后进生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往往又会造成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的紧张,而这种紧张关系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因而老师要充分信任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到值得信赖的角色感觉。

我这次带的班上有一个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

开学第二周,黄某连续两次早操迟到,同时女生委员也反映,黄某从不搞寝室卫生,与同学相处也不融洽,关系比较紧张。

无独有偶,科任老师也反映她上课睡觉,很少听讲。

所有关于黄某的负面信息加在一起,使我不得不引起重视,决定着手解决她的问题。

但是,怎么解决呢?
把她叫出来一顿猛训?还是叫她写保证书,逼迫说什么“永不再犯”之类的话,再或者在全班同学面前毫不留情当面剥皮,使之无地自容,收敛本性?这些惯常的招数都一一在我脑海闪现,可在一刹那间,又马上被我一一否定:简单粗暴,没有人情味,且很难奏效。

考虑再三,我慎重地拨通了她家的电话。

在电话里,我只字不提她违纪的事,只是说她可能还没有适应新环境,心情不太好,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不够积极。

而后,我旁敲侧击地了解到了她的家庭和成长的环境以及她在家的表现,从她的父亲的嘴里得知原来黄某处在一个重组家庭,生母对她不闻不问,生父在农村小学任教,平时忙于工作,即使有时间,也只将目光与心灵聚焦于再婚生子身上,黄某平时和爷爷较亲,亲人对她的关怀也主要来自于年迈的爷爷。

处于青春期的她个性叛逆,意志薄弱,因涉世不深,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又因特殊的家庭成长环境,导致她性格孤僻,没有朋友,而且由于爷爷平时的娇惯,她懒惰怕吃苦,说话刻薄,同学们更加疏远她。

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我觉得黄某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主要是缺少关爱,她目前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的训斥与批评,而是理解与爱。

第二天,我把她叫到教室外面,娓娓地跟她交谈,问她为什么上课不愿听讲,在校表现不积极?是不是有什么老师不知道的原因?
这一问,一下就触到她的痛处,一时间,她泪眼婆娑,痛哭流涕,非常激动地诉说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她说:“我在家里就是一个多余的人,
没有人关心我;在学校里同学们也不和我好,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
我的生活毫无乐趣,我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我任凭她哭诉和发泄,直她的情绪逐渐趋于平静,才轻拍她的肩膀对
她说:“你的情况老师知道了,老师也为你感到难过。

老师首先要感谢你,因为你置身于如此复杂的家庭环境,却没有像某些孩子一样变坏,这证明你的本性是很好的。

虽然在你身上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但这完全是正常的,不少青春期学生会遇到这些情况,只要你有信心
并持之以恒,这些毛病是可以克服的。

还有,昨天我已经和你父亲通过电话了,我感觉,他是爱你的,你毕竟是他的女儿,只不过他平时比较忙,并且他有他的苦衷,但是他对女儿的爱是不可否认的。


经过这一次倾心交谈,黄某在校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迟到了,也能较主动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给学生一些鼓励,就为迷途中的孩子点亮了一盏明灯。

后进生对别人缺乏信任,对自己也缺乏信心。

许多时候,他们会觉得,我就那样,改不了了。

所以,给予后进生鼓励和期待,鼓励他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功,期待他会做得更好,就为他们点亮了心灵之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对黄某在以后的学习和班级活动中所做出的努力,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给予诚恳的鼓励,并对他寄予期望。

著名的罗
森塔尔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外来的对教育主体的期望,可以转化为一股巨大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主体对目标的追求和实现。

也许是出于对老师的感激,也许是在自己的努力过程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此后的日子里,黄某经常找机会与我接近,我决定趁热打铁,一
方面针对她在学习和活动中所取得的进步在班上公开表扬,帮助她在班上同学中重新树立形象;另一方面经常将班上的一些工作交给她去做,帮助她建立自信心,让她明白自己也是一个有用之人,同时也应该为班级肩负起一份责任。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黄某与刚进校时相比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都显得精神多了,也开朗多了,和同学们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惟一不足的是学习上还是不够努力,显得比较懒散,想到这可能与她以前的基础和习惯有关,我便经常主动
地找她聊天,给她举一些前几届学生中成功的例子,鼓励她多学专业
知识,多积累点经验,并根据她的实际情况极力主张她报考导游资格证,虽然她最终没有能够取得导游员资格,但在我的鼓励下,她在学习上认真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给孩子一些宽容,就会收获耐心等待后的一份惊喜。

后进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会一次两次就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些形成了坏习惯的后进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常常回反反复复,所以要学会宽容,给他们足够的时间。

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

我认为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宽容是一种感化引导的力量。

在第二学期开学不久,黄某的老毛病又犯了:上课顶撞老师;对分配的卫生任务置若罔闻,导致班级卫生工作失分严重;对班干部的忠告爱理不睬,甚至出言不逊,还想动手打人,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公愤。

虽然我也知道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且也会出现反复,但对于黄某再次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还是让我大为不解,或许因为对她付出的比较多,因此对她的这一反复也多少有些恼火,真想狠狠地训她一顿。

但冷静下来后仔细想想,恼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暴风骤雨的训斥,气急败坏地说教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前功尽弃。

同时,突然想起她的家庭环境,是不是又有什么特殊原因刺激了她呢?想到这里我决定还是心平气和地与她进行一次交流。

现在回想起来,幸亏是当时的宽容才使我再次赢得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让我真正赢得了一个后进生的心。

记得把她叫到办公室后,她满以为我会劈头盖脸地对她一通训斥或者数落,所以一开始便装出一付无所谓的姿态。

但当我把一杯热茶递给她,并充满关切地问她:“这几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你能和我说说吗?”她竟然一下子显得不知所措起来。

良久,她怯怯地问道:“老师,我知道最近我的表现很不好,你会怎么罚我呢?会通知家长吗?求你不要通知家长好不好?不然后妈又会骂我的。

”见她这样我也便单刀直入:“好吧,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暂时不通知你的家长,但是
你必须答应我的条件:第一,给同学赔礼道歉;第二,告诉我你最近遇到了什么事;第三,你告诉我,如果以后再犯,老师该怎么做?”她答应了,说愿意赔礼道歉并保证不再打人。

原来前几天她生日没有回家,满以为父亲会打电话来祝她生日快乐,
可结果却令她失望了。

“我的要求并不高,不用生日礼物,只不过一个电话问候而已,可是他都没做到。

”多么真诚的呼唤,多么无奈的呼唤!他的父亲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回应。

我安慰她并对她说,明年的生日老师和同学会和她一起过。

她回教室后,我再一次拨通了她家的电话。

第二天,我发现她的情绪好了很多,她告诉我她父亲打电话过来了,她生日那天刚好学校加班,忙得忘记
打电话,还对她说对不起了。

一周后,她父亲第一次来校看她,她简直像换了一个人,满脸的喜悦,走路的步子都轻快了,看到我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连续几个月,她真的再没有在同学中打人,一些小毛病也一步步地改
掉了很多,人也比以前变得更加积极了。

直至顶岗实习,她再没犯过大的错误,我一颗悬了很久的心总算踏踏
实实地放了下来。

虽然,自始至终,她不是我班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她偶尔还是会犯点小错误,耍点儿任性,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缺乏关爱的学生,来自这等家
庭的学生,一个如此毛病多多的学生,如果我当时不冷静,不深入了解
其家庭情况,不与家长沟通,不以人为本,因为她一再扣分而采用粗暴
的方式简单地做出处理,因为她拖了班上的后腿而“必欲去之而后快”,那么我想,今天的她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或许,她孤独的心灵寻找感情的寄托,陷入早恋的泥潭不可自拔;或者,她以网吧为家,沉迷于虚拟
的网络世界不再回头;或者,她离开学校和家庭行走江湖,堕落、颓废,最终成为社会渣滓。

我不敢继续往下想象——
前不久收到她的短信息:“老师,我们已经顺利抵达深圳,现在正在进行岗前培训。

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我将把这作为我人生新的起点,付出十分的珍惜,百分的努力,踏踏实实地工作。

我现在最想对您说两个字:谢谢!如果没有您的教导,没有您的爱心与耐心,今天的我还在黑暗的世界里处处碰壁,我的人生会不堪设想。

谢谢您,老师!”看到这里,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同时我也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幸福和
快乐。

更重要的是,从黄某的教育经历,让我进一步懂得了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对待后进生应该具备的心态,那就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的苛刻和急
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手持爱的心灯,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

给学生一份信任,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给学生一份鼓励,为他的每一次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给犯了错误的学生一些宽容,有了宽容,学生才能在一次跌倒后重新站起。

同时,我们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耐心地等待他带给你惊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德育后进生辅导记录第2篇
一、背景简介:
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是截然相反的。

孩子是变化发展的,教师的观念是要跟得上孩子的变化发展的。

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才会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责无旁贷的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
心理健康,使其人格健全发展,我们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

爱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永恒主题。

人类需要爱,社会需要爱,教育需要爱,孩子需要爱。

切莫因学生的某些不足就对他们放弃培养和转化。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他们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二、事例过程:
2009至2010学年度,我教四年级数学时,学生小明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不做,上课贪玩,考试成绩经常是个位数,老师头疼,同学厌烦。

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育,收效甚微。

我没有放弃他,主动地去接近、帮助
他,在学习上对他降低要求,采取“小步勤挪”的办法,耐心辅导。

我与他达成如下协议:简单的计算题,做对一个,奖励2分。

为了得到奖分,他上课开始认真写字了,虽然经常管不住自己,但有了转变;听写虽然不达要求,也有了进步。

我每次奖分时,他向同学们投去羡慕的目光,轻轻地叹息着。

我发现了他追求进步、渴望得到认可的优点,及时与他交流:“有进步!你把错字写会,老师二次检查,如果你全对,奖励5分,怎么样?”他点点头,算是对我的回答。

每次到教室去,他总是主动地把本子拿到我面前:“老师,我改写完了!你什么时候检查?”此后,他多次得到奖分,心里美滋滋的。

一次作业,他居然全对了。

我给予他双倍加分、免一次作业的奖励。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自发地叫好!这是有史以来小明第一次全对,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

我认为小明已经彻底变好了。

好景不长,刚上数学课,一位女生眼泪汪汪地的报告:“老师,我的钢笔下课时放在桌子上,回来怎么也找不到了,那是星期天爸爸花了三十多元钱才给买的!”我马上意识到班里出现“小偷”,怎么样解决问题,又不伤害学生呢!我马上进行了调查,下课时,只有小明没有出去玩。

许多同学要求检查小明的书包。

我慎重地说:“也许哪位同学拿着用,没来得及说,下课后给送回去。

”小明低下了头。

下课后,我把全班同学带到卫生区打扫卫生,让他负责擦黑板。

上午放学时,那位女生找到我:“老师,我的钢笔找到了。

”我和他进行一次长谈:“小明,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困难对老
师说,老师帮你解决。

”他泪流满面地承认了错误,保证不再重犯。

一次,小明偷拿了两本书,醉酒的爸爸追打到学校,一次又一次地将孩子狠狠地摔在水泥地上。

“孩子有错可以教育,不能伤害孩子!”我和老师们冲上去用人墙将孩子围在中间。

孩子的爸爸在愤怒之下,失去了理智,“谁拦我,我就打谁!”挥舞着拳头冲向人墙,我们没有退缩。

孩子得到了保护,我们手上、身上都留下不少的伤痕。

最后他爸爸留下了手臂不敢动的孩子离去了。

我与班主任李老师将孩子送到了医院,检查结果是轻微骨折,我们垫付了医药费,并将孩子送回了家。

孩子被打怕了,拉着我们的衣服,不让老师离去。

看着这可怜的孩子,我们心如刀绞。

我和李老师密切配合对家长进行了说服教育,直到家长以人格担保不再打孩子,我们才离去。

此后,我们多次探望孩子,并与家长进行沟通,改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使小明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班里的脏活累活,他抢着干,渐渐地在同学中有了威信,对学习感兴趣了。

看着这样一名后进生的转变,我感到很欣慰。

三、反思感悟:
1、原因分析:
行为规范不良的小明,由于父母离异,从小缺乏母爱,父亲信奉“棍棒教育”,对他关心很少,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也较少,发现不良习气非打即骂,使孩子从小养成孤僻、贪玩的内向性格,平时很少交朋友。

但是
内心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但是“恶习”难改。

爸爸有时对他关心不够,有喜爱的东西,没钱买,导致发生偷窃行为,以至于干了
这件不该干的事。

2、措施分析:
在本案例中,我首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处,从细节入手,从易到难,采用奖分的办法,激发他在学习上追求进步、渴望认可的本性,逐渐改变他的不良习性,特别是在集体教育行为中,他由于学习上的
努力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在班级中
有了威信,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取得了进步。

其次,偷窃行为往往与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及个人缺乏自制力有关。

我在弄清学生偷窃行为的动机后,在为他保有自尊的情况下,以正面
教育为主,又注意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教师任何时候都应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挖掘其积极因素,切
不可进行心理打击、变相体罚,说不该说的话,挖苦讽刺训斥都不可取采用了为学生保密的原则,以保护他的自尊心为前提,引导他的情绪
和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

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把一个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公诸于集体,是一种非常细致的事情,要很有分寸,讲究方法,要有很高的技巧。

集体对于个人施加的影响应当是使学生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

”我正是将事件简单化,人性化,起到了借他山之石的作用。

3、效果分析:
由于家庭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小明任性、孤独、自私、说谎、情感不
稳定的性格特征,如果老师放任自流,那很容易造成各种问题。

“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
教育的关键。

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提炼成发光的金子,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失时机地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喝彩。

对小明在学习上
采用“小步勤揶”的激励措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批评教育效果好。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偷窃事情发生后,当发现犯
错人时,我庆幸自己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脑教训他,没有带着有
色眼镜处理这件事。

而是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让学生真正认识
到自己的错误,刻骨铭心,起到应有的教化作用。

这次事件正是我冷静、巧妙的处理,让小明以正常的心态及时改正了错误,为他今后健康成
长奠定了基础。

4、教育反思: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

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
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学生就会在不断被赏识的过程中快乐成长。

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小明更是渴望获得赏识,他被忽视,得不到应有
的关心和赏识。

面对这些学生,依靠教师“孤军作战”,效果并不理想。

只有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景,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他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

”实践告诉我们,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

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时雨点红桃千树,和风染绿李万枝”,经常赏识你的学生,必将会迎来桃李芬芳的春天,让你品味到“百花争艳”的教育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