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科技和教育--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 材料三:日本还积极引进外国最新的研究开发成果, 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 课 2.5%,90年代上升为3.0%左右,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 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
1948年1月美国陆军部长 说:“在日本经济自立的同时, 今后把日本建成充分强大且 稳定的民主政治,使之担当制 止在远东可能产生的新极权 主义战争威胁的作用”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六国) 经济一体化: 成员国间自由交流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
1973年, “用一个声音说话”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政治一体化 1975年,成立“欧洲议会”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80年代后加强共同体防务合作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 会旗为天蓝色底面,上面 有12颗金黄色的星。 象征着欧洲共同体的12个 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 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 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同 一性的印象。
(1) 这幅图反映了什么 历史事件?
(2) 谁是强者?谁是 赢家?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 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 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 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 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 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 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 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六: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 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 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 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 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 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⑤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一)、建立欧共体
——摘自(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
朝鲜战争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1、原因:
1、民主改革。
内 2、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因 3、重视教育科技发展。 外 5、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 因 6、军事订货。
2、成就
1)60年代末,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1、原因 ①政治原因: 二战后欧洲国际力量削弱,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 两极格局下与美苏相抗衡,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 ②经济原因: 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经济联系的加强 ③文化因素: 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 ④历史教训: 为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⑤直接原因: 法德和解。
2、过程
1)欧共体的建立 2)欧共体的发展
麦克阿瑟和日本天皇裕仁
表明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大力扶植 ——推动日本民主改革
材料四:从朝鲜战争爆发起,美国军队就向日本企业发出 了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零部件和其他军用物质的订货 单。为了帮助实现这个目标,美国被迫紧急地复兴日本的 经济,这样就使还在执行的日本经济非军事化的政策迅速 中止了。同时,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为必不可少 的了。„„从1950年开始的五年时间里,日本的企业由于 军用物资的巨大需求而发达起来。……对于日本来说,这 种发展是极其幸运的。事实上,当朝鲜战争爆发、特别需 求突然猛增的时候,不论是企业家还是政治家都为此而高 兴,并欢呼:“神风终于开始刮起来了!”……
材料三:“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 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 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系……” —— 维克多· 雨果
材料四:欧罗巴,希腊神话中的公主,欧罗巴与万神之王 宙斯相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她所居住的大地被命名为欧罗 巴,即今天的欧洲大陆。从古自今,一个统一的欧洲就是 欧洲人的欧罗巴梦想。 从古罗马的查尔曼皇帝、法国的亨利四世、拿破仑 到德国的希特勒无不曾经试图实现这个梦想;康德、卢梭、 尼采等思想家也把它作为终极理想。
3)世界最大债权国,海外资产世界第一
3、影响
日 出 谋求政治、军事 兵 伊大国 拉 克 的 秘 密 特 种 部 队
谋 求 联 合 国 常 任 理 事 国 席 位
参拜靖国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 ①动摇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 ②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 ③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 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 足鼎立局面; ④促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 向发展; 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材料一: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 税”、“倾斜金融”等对策,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将有 限的资源向煤炭、钢铁、电力等产业集中,优先发展能源 和重工业。制定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非凡的经济增 长,是世界上真正引人注目的事。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 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62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新星崛起给世界带来的是什么?
多极化? 团结? 威胁? 和平?
(四)中国和平崛起
发展历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抗 美 援 朝 战 争 胜 利
一 五 ” 计 划 完 成
中 美 中 重日 返关 联系 合改 国善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召 开 78
“
综合 国力 迅速 增强 …
1949 53
①政治原因: 二战后欧洲国际力量削弱,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 两极格局下与美苏相抗衡,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
材料二 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 济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分工越来越细,一个国 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同其疆域面积有一定的联系, 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无论大国小国都存在国内 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是这些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结构大体一致,文化传 统相似,地理疆域联成一片,比较容易适应生产 和资本国际化的客观要求,组建超国家的经济和 政治实体。 ②经济原因: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一)、建立欧共体
1. 原因 赶快联合, 求得生存 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
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 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 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 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一旦潜在的分歧发 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 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
57
7172
新兴力量的崛起之路
欧洲 : 一体化之路 多 样 性
日本 : 民主化之路
中国 : 和平崛起之路
发展中 国家:
南南合作之路
★开 创 新 局 面
欧共体 日本经济发展 中国和平崛起 亚非拉不结盟运动
美 苏 两 极 格 局
多 极 化 趋 势 出 现
材料一: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均 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 (三)、影响 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
促进了西欧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材料二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 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 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选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材料三:欧共体决不甘愿充当美国小伙伴的消极角色,欧 洲作为独立的一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思考:“欧洲人的欧洲”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3、影响 促进了西欧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思考:在两极格局下,“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 指的是哪些力量?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多极化:是指就是多个具有较强大的综合实力 且对国际事务有较大影响力、作用力和协调力的 国家或国家集团,如欧盟、日本、中国等。 20世纪50-70年代,促使世界多极化的因素:
1.欧共体的形成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3.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兴起 4.中国的振兴
③文化因素: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
材料五: 渐入“黄金时代”的欧洲人民从 惨痛的历史教训与严酷现实中不约而同地 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使欧洲摆脱轮番而 至的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 止历史的悲剧重演,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 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
④历史教训:为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 悲剧重演。
——引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3、影响
1)谋求政治、军事大国; 2)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亚太和平的隐患)
3)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①动摇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②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③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④促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经验: 1、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3、要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 的更新换代。 4、要抓住机遇。…… 教训: 和平崛起、与邻为善„„
四、发展中国家
1、标志: 1961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第一个不结盟 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南拉总统 铁托
埃及总统 纳赛尔
印度总理 尼赫鲁
2、影响:
1)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
2)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 国际政治舞台。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 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 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 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 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材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人死亡约310万。战争结 束后,由于军事生产体制的瓦解,工厂纷纷倒闭,工人大 批解雇,加上士兵复员、海外侨民被遣返,失业人数高达 1324万人。1945年又碰上天灾,稻谷歉收,粮食奇缺,社 会陷入动荡不安的状态。 材料2: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贸易出现顺差。 1980年,日本的粗刚和汽车产量超过美国。1985年,日本 的制成品出口额1707.8,超过美国的1453.4亿美元。60年 代以来,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比较频繁。 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怎样?结合 书本有关知识,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 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