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紫藤萝瀑布宗璞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2f0d1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c.png)
《紫藤萝瀑布》教案本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
本文可以采用感悟、研读、赏析、反思、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感受到生命的思考,既来自自身,又来自其它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仔细观察、思考,都可以从中悟到生命的真谛。
同时可以采用画面进行直观教学,通过故事和名言等教学手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导、学、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整体感悟1.精心导入(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
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
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
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
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
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课题:紫藤萝瀑布宗璞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或默记目标内容。
2.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见书P19页:嚷穗舱绽凑酿发端终极迸溅挑逗繁密伫立凝望笼罩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
查字典,教师正音。
(过渡)《紫藤萝瀑布》是一幅极为精彩的工笔画,即使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穷尽它所包含的意蕴。
初中语文_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33908752d380eb62946dea.png)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品析词句写景状物的妙处。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紫藤萝的特征,欣赏美,品味美难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紫藤萝照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一下。
今天让我们看看作家宗璞笔下的紫藤萝又是怎样的吧?(板书紫藤萝瀑布)二.介绍作者,疏通字词:1.作者简介宗璞(pú),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juàn)永如水。
2.字音字形嚷(rāng )依傍(bàng )穗(suì )迸(bèng )溅挑(tiǎo)逗伫(zhù )立伶仃(líng dīng )浸(jìn ) 盘虬(qiú)卧龙忍俊不禁(jīn)3.写作背景以学生的问题“为什么说流着留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适时地引出本文写作背景: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唯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整体感知1.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2.是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三.读美文有8位同学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要以《紫藤萝瀑布》为题?引导学生得出:题目点出描写对象是紫藤萝;把紫藤萝比喻成瀑布,写出紫藤萝开得茂盛;顺势引出下一个问题:除了题目,我们还可以从那些句子中读出紫藤萝的茂盛?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如此美文,让我们读一读吧!四.析美句这些句子非常细腻生动地描写出了紫藤萝的繁盛,接下来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圈点勾画出你认为描写紫藤萝最精彩的语句,并简要赏析。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2eee50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f.png)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紫藤萝瀑布说课稿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紫藤萝瀑布》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本单元入选的课文,以散文为主,又有外国作品,形式多种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单元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抓好基础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
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逐渐养成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教师对学生则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很好地起到组织、引导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文教育要贯穿于日常教学全过程,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体味、感情和理解教材中的思想感情,自相对照反思,不为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紫藤萝瀑布》触景生情,富于哲理,写人在遇到不幸时,要豁达、乐观、积极、进取。
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掌握生动的词汇。
3、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4、体会文章托物寄意,借景抒情的写法。
5、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6、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通过想象,将抽象的写景文字感知为生动的景物描写;揣摩字里行间了;流露的思想感情。
即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以读为主线,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抓手,以思维发展为核心,以对话为平台”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认为教与学当是相互交融的。
要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那么,就要求预设的环节体现一定的思维梯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品读悟情法、探究悟理法。
初中语文_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5824045022aaea988f0fc5.png)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词句3.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
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
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 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感受宗璞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情感。
二、解题:紫藤萝瀑布,颜色、事物、形状三、图片欣赏:紫藤萝花四、作者简介: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红豆》等,散文集《丁香结》。
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本文选自《铁箫人语》。
五、写作背景:宗璞一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笼罩在作者心头。
在“文革”结束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又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棵盛开的藤萝,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写成此文。
六、朗读:有声有色、有张有弛、有板有眼、有心有意(自由朗读、指导朗读、展示朗读)七、听读:我认为最美丽的一个画面我认为最动人的一种情感我认为最富有哲理的句子我认为用得最妙的词语我认为用得最妙的修辞等(小组讨论交流)八、品读:1.作者为什么停住了脚步?2.作者由眼前的藤萝联想到了什么? 3.作者由今昔藤萝感悟到了什么?九、悟读:结合宗璞的《哭小弟》进行比较阅读十、推荐阅读:宗璞散文《紫藤萝瀑布》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它们通过自主阅读,能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然而本文写于1982年,写作的背景和文革有关,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复杂。
既有“文革”动乱造成的心灵创伤,又有亲人身患绝症不久于世的哀痛,七年级学生未必能够理解,所以教师要补充必要的助读资料,引导学生深刻体会。
紫藤萝说课稿
![紫藤萝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856cd22453610661ed9f484.png)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法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板书设计分析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紫藤萝瀑布》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记叙性散文。
作者通过对紫藤萝花瀑的描写,意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礼赞。
因此阅读这些课文,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线索,抓住关键语句,概括文章中心,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珍爱生命。
2.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从三个维度出发,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说明,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3)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和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4、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一课时5、教辅手段教辅手段:多媒体课件二、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鉴赏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作者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方法,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法分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文本的教材特点,我决定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学生朗读,教师带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品读课文的优美语言。
2、提问法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在反复的朗读中适当的抛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分析根据本文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我的整体教学思路是:通过欣赏图片导入,再熟悉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文章,梳理文意,再深入探究,最后通过小结练习,实践提高。
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c547efa6c30c2258019ecc.png)
紫藤萝瀑布教案紫藤萝瀑布教案四篇紫藤萝瀑布教案篇1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作者及介绍,领悟重点语句的含义。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领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性散文。
当时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
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之美好和永恒。
作者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突出了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意境深远,在如画的紫藤萝画面前,作者感悟到生命的真谛: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出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人生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自主评价老师范读,竞争打擂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朗读抒情散文,体会作者情感;在分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
学习准备:1、查阅作者相关资料2、认真预习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
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
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
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初中语文_16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16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f22028cb9f3f90f76c61b7e.png)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宗璞一、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编选了《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外国诗两首》、《古代诗歌五首》等四篇描写景物的作品。
这里面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这个单元的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许多启迪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1、初识美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2、试写美句,掌握字词,自主写作,概写一笔细写几笔3、品析美点,掌握鉴赏句子的方法三、教学重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概写一笔细写几笔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多媒体六、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一初识美文1、作者简介宗璞,1928年生,女。
当代著名作家。
她的散文深情意长,隽永优美2、写作背景和目的与弟弟的病有关与文化大革命有关与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关3、托物言志(1)什么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与借物喻人相似,都是借别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文章是怎样托物言志的?总结用托物言志写文章的方法(3)自己用这种脉络讲给自己听,由一篇知一类教学目标二试写美句1、学习字词迸溅嚷嚷一穗伫立伶仃酒酿忍俊不禁盘虬卧龙2、学用课文语言写美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3、方法点拨教学目标三品析美点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初中语文_16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16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00ab1e267ec102de3bd892b.png)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用听读、品读、美读、诵读的方式来赏花;2.捕捉文中关键信息读懂作者,感悟生活。
学习指导:学习这篇文章,应首先整体感知内容,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感悟中心。
其次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的感悟,从而使自己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一.导入新课(1分钟):我有一个网友,是个非常年轻的女孩,她内秀沉静,上善若水,给自己起得名字也诗意十足叫“静听花开”,不错,人有人言,花也有花语。
(比如玫瑰是爱情的象征,火红的康乃馨是祝福母亲健康的代表,水仙花象征了纯洁,菊花象征了高洁。
)但它需要我们凝神谛听,用心感悟。
今天就让我们陪同着宗璞女士驻足在这株盛开的紫藤萝前,一起欣赏,一起回忆,一起感悟。
二.听读(10分钟)请同学们把目光投向大屏幕。
边听边思考边勾画。
屏显倾听要求:指名读一要细心,纠正自己容易误读的字音;二边听边动笔,勾画出写花的关键词句;三要专心,入情入境,读出作者对紫藤萝的感情。
播放朗读录音。
问:你听清了吗?测一测:第一个问题1.你听清了吗嚷()酿()迸()溅挑()逗伫()立伶仃()盘虬()卧龙忍俊不禁()仙露琼浆()指名读音,及时纠正。
顺便解释其中的几个词语。
第二个问题2.这是一株什么样的紫藤萝?作者对紫藤萝花是怎样的感情呢?同桌交流追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提示:十几年前的紫藤萝呢?感情也应该不一样吧?小结:正如同学们刚才所感受到的,作者对稀落、伶仃的紫藤萝感叹惋惜,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则充满了喜爱和赞美。
屏显感情三.品读(10分钟)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赞美的感情,自由朗读你喜欢的描写紫藤萝花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请在书的空白处做好批注。
提示:喜欢的理由可以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表现出什么等方面考虑,特别要关注语言、修辞、情感等方面。
例如:屏显举例;学生小声朗读,勾画,旁批,教师巡视,发现、鼓励小组交流展示小组代表展示1,3,5,7小组各一句。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2ce18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d.png)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案一.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8课,本文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作者宗璞以紫藤萝瀑布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丽壮观的瀑布图,同时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对学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状物抒情散文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还需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生僻词汇和文言文语句的理解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文言文语句,深入分析课文,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世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和相关音乐。
2.教案:准备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作业:准备相应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同时播放相关音乐,营造情境。
然后提问:“你们对紫藤萝有什么印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
每组选择一个重点句子进行解读,分享自己的感悟。
初中语文_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62468a390c69ec3d4bb7545.png)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一、导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不同的人看待花,自然有自己的感受。
东晋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唯独喜爱莲,然而当代女作家宗璞却对紫藤萝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跟随她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一起去感受生命的真谛。
【PPT】投影课题、作者。
二、介绍作者: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红豆》,散文集《丁香结》。
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三、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PPT】1、把握文章内容,感受紫藤萝形象。
2、品味优美语言,感悟作者情感。
3、学习文章写法,领会深层意蕴。
四、由题目入手紫藤萝是瀑布吗?作者以此为题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动词。
———花———花———花2.请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紫藤萝的特点。
六、赏花生情——品工笔写景之妙句1. 圈画出你喜欢的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句子,用你最真挚的感情,大声把它读给同学听,并结合句子说说紫藤萝美在哪儿。
答题思路:本句运用——的修辞,——(效果)地写出了——(描写对象及其特点),表达了作者——(思想或情感)。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明确】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
[从色、形、态、香气四个方面]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师:首先从整体上描写他有旺盛的生命力,辉煌的淡紫色。
接下来,镜头由大到小,放到了每一穗花上面(共同朗读第六段花穗内容)。
接下来,镜头再缩小,放到了一朵花上。
(共同朗读第六段花朵内容)【PPT】展示花瀑、花穗、花朵的图片。
(1)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d319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1.png)
《紫藤萝瀑布》教案一、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自然、蕴涵生命哲理的优美散文。
作者通过对紫藤罗花的描写,突出了紫藤罗花繁茂、生机勃勃的特点,作者由盛开的紫藤萝花联想到人生,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体会到了人生的美好。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赏析散文的基础,对于重要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及其表现特点有了一定的积累。
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散文的学习不仅要学习修辞手法及其表达特点,而且还要领会散文中蕴含的主题,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也是本篇散文我们讲授的重点。
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幸、碰到挫折,心中会感到迷惘痛苦。
散文中作者面对人生的不幸,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到人生的奋斗中去,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领会语言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感受语言的美感,体会紫藤萝的旺盛生命力。
2.过程与方法:反复阅读本篇散文,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明确文章的思想内涵,感受语言中蕴含的生命哲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提升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语言的美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2.难点:体验散文中蕴含的关于生命的感悟和人生的哲理五、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导入教师:同学们,在疫情期间留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又有哪些让你感动的瞬间呢?(学生讨论感想)导入课文——《紫藤萝瀑布》2.背景介绍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3.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迸溅(bèng)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g)盘虬卧龙(qiǘ)(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①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课题紫藤萝瀑布宗璞教材分析
![课题紫藤萝瀑布宗璞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b542cd336c1eb91b375d53.png)
四、
板
书
设
计
紫藤萝瀑布宗璞
看花:花瀑、花穗、花朵花
忆花——沉浸其中遭受劫难焕发生机
悟花:生命的永恒人生
借景抒情说理
那淡紫色的瀑布般的紫藤萝闪烁着生命的光辉,仿佛在向她倾诉着什么……
我们一起学习散文《紫藤萝瀑布》。
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
二、
新
授
三、
作 业
布 置
(一)、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磁带,疏通理解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⑴投影生字生词——
读准字音,记住词语:
迸溅(bèng jiàn)伶仃(líng dīng)酒酿(nià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忍俊不禁(jīn)
请同学们看一段文字,了解一下所学课文的情感背景。(投影:黑底白字,宗璞《哭小弟》中的片段,师深情朗读。)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不是他了,已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作者从三方面来介绍:
花瀑——花穗——花朵
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顺序。
3、思考并讨论作者行文的思路。
——看花——忆花——悟花
①看花——花瀑、花穗、花朵
②忆花——沉浸其中(人)、遭受劫难(花)、焕发生机(花)
③悟花——生命的永恒(花和人)
(二)、听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合作朗读课文,请其他同学感受文中的形象和作者的感情。
3.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4.诵读品味,体会写景的精妙和作者的感觉,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紫藤萝瀑布教学分析
![紫藤萝瀑布教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561fd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f.png)
紫藤萝瀑布教学分析《紫藤萝瀑布教学分析》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不由得停住脚步”起,由“不觉加快脚步”止;在藤萝花的感染下,化压抑、痛楚的心情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因联想花之今昔和人之遭遇,感悟出人生哲理。
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是何等的蓬蓬勃勃,在生命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利都是难免的,道路是曲折的,前程是美好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面向自己的生活,活动我们的精彩。
学习内容分析: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不由得停住脚步”起,由“不觉加快脚步”止;在藤萝花的感染下,化压抑、痛楚的心情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因联想花之今昔和人之遭遇,感悟出人生哲理。
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是何等的蓬蓬勃勃,在生命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利都是难免的,道路是曲折的,前程是美好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面向自己的生活,活动我们的精彩。
教学重点: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不由得停住脚步”起,由“不觉加快脚步”止;在藤萝花的感染下,化压抑、痛楚的心情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因联想花之今昔和人之遭遇,感悟出人生哲理。
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是何等的蓬蓬勃勃,在生命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利都是难免的,道路是曲折的,前程是美好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面向自己的生活,活动我们的精彩。
教学难点: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不由得停住脚步”起,由“不觉加快脚步”止;在藤萝花的感染下,化压抑、痛楚的心情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因联想花之今昔和人之遭遇,感悟出人生哲理。
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是何等的蓬蓬勃勃,在生命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利都是难免的,道路是曲折的,前程是美好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面向自己的生活,活动我们的精彩。
学生学情分析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不由得停住脚步”起,由“不觉加快脚步”止;在藤萝花的感染下,化压抑、痛楚的心情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因联想花之今昔和人之遭遇,感悟出人生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不是他了,已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
③扣住“嚷”字指导学生用喜爱的语调读出生命的活力。
④提醒学生注意“沉淀”“忍俊不禁”字音,引导学生理解“沉淀”一词的妙处。
⑤理解“张满了的帆”“鼓鼓的舱”这两个比喻的隐含意义。
3、教师小结: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时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小弟弟病又加剧了这种痛苦。在这株盛开的紫藤萝花面前,作者得到了深刻的启示,由个人的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借景抒情说理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1、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延伸作业
①观察花草树木,观察生活
②写观察日记,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认识,题目自拟。
2、本文还能给你什么联想和启示?课后写一篇练笔,以此训练自己的联想能力,可类比联想,也可相反联想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作者从三方面来介绍:
花瀑——花穗——花朵
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顺序。
3、思考并讨论作者行文的思路。
——看花——忆花——悟花
①看花——花瀑、花穗、花朵
②忆花——沉浸其中(人)、遭受劫难(花)、焕发生机(花)
③悟花——生命的永恒(花和人)
(二)、听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合作朗读课文,请其他同学感受文中的形象和作者的感情。
听课文录音,感知文章内容,提出听录音时遇到的生字生词,并学习生字生词。
自由阅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问题。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回答问题。
听读课文,分小组探讨问题,每个小组讨论2——3个问题。
(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品读课文。(投影)
⑴找出你认为最美的画面,一读,说说它美在哪里。
⑵画出你认为最富哲理的句子,品味其深沉的内涵。
2、2——3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在全班内品读赏析;师适时引导、点拨:
①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②带着欣赏之情,读出对生命的礼赞。引导学生理解“挑逗”的语境义。
课题
紫藤萝瀑布宗璞
教材
分析
本文作者由家中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的变化,联系到人的生死,思想得到升华,感悟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的读音、词义。
2.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写法。
2、共同探讨下列问题:
①、作者藉着这篇文章想和我们讨论一个怎样的话题?(生命)
②、借着什么形象谈生命?(花和人的变化)
③、作者不仅写了眼前的花,还写了以前的花。以前的花怎样?(稀落、伶仃)眼前的花呢?(繁盛)
④、作者看花前的心情怎样?(疑惑痛楚)为什么?(她弟弟患了重病。而且,她的家庭当时还遭遇了其他一些事。
知道这里面的“我”是谁吗?她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宗璞。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她的一篇散文《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写与1982年5月。当时,小她三岁的弟弟,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的一位总工程师,正当盛年,患上绝症,生命即将终结。带着焦虑和悲痛,姐姐独自徘徊在初夏的庭院里。在一树盛开的紫藤萝面前,她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投影:盛开的紫藤萝画面。)
那淡紫色的瀑布般的紫藤萝闪烁着生命的光辉,仿佛在向她倾诉着什么……
我们一起学习散文《紫藤萝瀑布》。
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
二、
新
授
三、
作 业
布 置
(一)、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磁带,疏通理解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⑴投影生字生词——
读准字音,记住词语:
迸溅(bèng jiàn)伶仃(líng dīng)酒酿(nià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忍俊不禁(jīn)
⑤、那看花时呢?(宁静喜悦)你能感觉得出作者看花后的心情吗?(振奋)
⑥、那花、人和生命这个话题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点拨: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在学生讨论有疑问的时候补充交代本文的相关背景材料: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时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既有小弟病重的因素,也有这种家庭背景的因素。文中写到紫藤萝花以前的情形,也是这个原因。
3.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4.诵读品味,体会写景的精妙和作者的感觉,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通过朗读,感悟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2、品析欣赏法找出文章的语言美点并进行赏析。
3、讨论法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文中的疑难问题。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解释词语的意思:
酒酿;江米酒。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⑵板书学生提出听读时发现的生字、生词。
2、指导阅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并回答:
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紫藤萝的?按怎样的顺序来描述盛开的紫藤萝的?
2、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重点
对景物描写的讨论与分析。
揣摩、品味本文的重点语句,在此基础上做到有感情朗读。
难点
准确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具
1、紫藤萝花的图片
2.投影仪投影胶片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导入
新课并介 绍课 文的 背景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去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面对同一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花,她所见所想到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内心深处,去领略一下她的不同寻常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