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支出测算情况说明(精简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费支出测算情况说明
经费支出测算情况说明
一、纳入车改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情况
(一)纳入车改范围的公务用车
根据区纪委对XX区公务用车情况进行调研,经清理统计,XX区现有公务用车798辆,除238辆执法执勤车、111辆专业技术用车以及驻昆办、潞江农场、新城农场和14个乡镇94辆公务用车不纳入改革范围外,其余355辆一般公务用车纳入此次改革范围。
(二)纳入城区交通补贴测算范围
结合XX区实际,除公检法司、纪委、监察局、政法委、610办及医院、学校暂不纳入城市交通补助范围外,其余单位共2737个财政供养人员纳入此次城区交通补贴测算范围。
二、纳入车改范围的公务用车2016年实际支出情况
2016年,纳入城市交通补助范围的部门共有公务用车355辆,实际支出1790.61万元,包含:一是财政安排1435.92万元。
其中,每年预算安排2万元/辆,共计710万元;非税收入返回和其他财政安排资金725.92万元;二是单位自筹354.69万元(主要为未在本部门列支的往来资金)。
三、应急储备车辆情况
为快速响应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经区委研究决定长期向公司租赁5辆公务用车作为应急储备车辆,应急储备车辆所有支出由财政保障,经初步测算年均支出需41.05万元。
其中,一是按照2016年每辆一般公务用车实际支出4.74万元(2016年355辆公务用车实际支出平均数)的标准测算,5辆应急储备车辆每年均需运维费23.7万元;二是驾驶人员支出按照人年均工资3.14万元,其他支出(差旅费、奖金、补贴以及其他支出)0.33万元的标准测算,5个驾驶员年均人员支出需17.35万元。
若按10辆应急储备车辆测算,年均支出需82.1万元,其中,公务用车支出47.4万元,人员支出34.7万元。
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XX区推行公务用车改革后,行政成本大大降低,车改后将节省支出
500万元以上。
具体测算如下:
以方案五(每年预算安排每车2万元和每年每人0.18万元的城市交通费)为例: 2016年,XX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790.61万元。
车改后,355辆公务用车运维费测算支出数为02.66万元,比2016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790.61万元减支587.95万元,下降32.84%。
以此类推:方案一减支1080.61万元,下降60.35%;方案二减支725.61万元,下降40.52%;方案三减支370.61,下降20.7%;方案四减支752.17万元,下降46.26%。
同时,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车改后财政不再安排公务用车购置费。
如果执行驾驶员工资由公司和财政共同承担,过渡期结束后财政负责基本工资,其他工资由公司承担,编外驾驶员辞退,财政将节省开支200万元左右。
(二)社会效益分析
(1)车改后,提高了公车使用效率,减低行政运行成本
(2)公车统一管理,市场化运行有效杜绝公车私用、铺张浪费及贪污舞弊等行为。
(3)车改取消了公车,单位停车场停满了私家车工作效率没有减低反而提高。
同时,小排量私家车的使用对环境也是有效的保护。
但也可能出现以下弊端:
(1)城市交通补贴由个人自行支配,可能造成资金监管盲区,同时,因干部的工作态度,勤政业绩不同,造成从补贴的受益程度不同。
(2)在利益的驱动下,可能出现有权部门将养车负担向下级或有工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乃至个人转嫁。
(3)车改后可能降低工作效率,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摩托等或是拿了补贴不出门、少出门影响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