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目的
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潜在的不合格采取的预防措施
3.0职责
3.1责任部门负责识别、分析潜在的不合格,制定、实施预防措施。
3.2责任部门负责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验证,并记录验证结果。
3.3管理者代表或其授权者批准实施预防措施。
3.4行政部负责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负责跨部门及体系预防措施实施的验证。
4.0工作程序
4.1信息收集
潜在不合格的信息来源,如通过管理评审、内部审核、产品测量结果、顾客投诉的分析、以及市场分析、自我评价结果、操作条件失控的早期报警等。
4.2分析潜在不合格原因
根据潜在不合格信息,由有关责任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分析潜在不合格原因,并确定责任人。
4.3预防措施的制定
根据潜在不合格原因,由责任人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制定防止不合格发生的预防措施,并确定完成期限。
4.4预防措施的实施
预防措施制定后,经管理者代表或其授权人对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审批后,由责任部门落实实施并由其进行记录。
4.5预防措施的验证
每项预防措施完成后,由责任部门负责人验证,对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行政部对于跨部门及体系预防措施的有关人员进行评审。
若结果无效,责任部门应重新分析原因,采取新的预进行实施,直至其有效性得到确认。
4.6经评审后有效的预防措施引起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文件的控制程序》执行。
5.0相关文件
5.l《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6.0记录
6.1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6.2改进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