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测试试卷应用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市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测试试卷应用题及答案
一、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爸爸带小亮去爬山。
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有2500米,平均每分钟走75米,已经走了30分钟。
现在离山顶还有多少米?
解析:250米
【分析】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让已经的走的时间30分钟乘速度每分钟75米,求解出已经走的路程,再让总路程2500米减去已经走的路程即可解答。
【详解】
75×30=2250(米)
2500-2250=250(米)
答:现在离山顶还有250米。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掌握路程=速度×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2.张大伯家附近有一块长方形菜地,一条公路,如图:
(1)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张大伯想在长方形菜地里用篱笆围一块最大的正方形地种西红柿,其余的种白菜.张大伯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先在图中画出来,再列式解答.)
(3)如果要从张大伯家修一条小路通往公路,怎样修最近?请在图中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解析:(1)209平方米;(2)38米;(3)作出张大伯家到公路的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
【解析】
【详解】
(1)220分米=22米,95分米=9.5米,
22×9.5=209(平方米)
答: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209平方米.
(2)9.5×4=38(米)
答:张大伯至少需要准备38米长的篱笆.
(3)如图所示,只要作出张大伯家到公路的垂线段,这条小路就最短;
3.快餐店重新装修,张经理带8000元钱去市场采购.已知每张桌子128元,每个凳子24元,每台电磁炉195元。
(1)张经理要买11张桌子和108个凳子,共需花多少钱?
(2)张经理用剩下的钱还想买19台电磁炉,钱够吗?
解析:(1)11×128+108×24=4000(元)(2)够
【解析】
【详解】
(1)每张桌子128元,每个凳子24元,那么11张桌子就是11×128,108张凳子就是108×24,一共需要11×128+108×24=4000元。
(2)由第一题可知买11张桌子和108个凳子共花费了4000元,张经理带8000元钱去市场采购,还剩4000元,每台电磁炉195元,(8000-4000)÷195=20……100,可以买20个微波炉,还剩下100元,所以钱够用来买19个微波炉。
4.学校计划购买15台电视机和40台电脑,每台电视机1400元,每台电脑5400元,学校准备了220000元,够不够?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解析:不够,还差17000元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15台电视机与40台电脑的总价,再求出它们的总价和,再与220000比较解答.本题关键是求出购买15台电视机和40台电脑的总价,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1400×15+5400×40
=21000+216000
=237000(元);
237000>220000;
237000﹣220000=17000(元).
答:学校准备了220000元不够,还差17000元
5.甲、乙两地高速铁路总里程为1318千米.一列高速列车以32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3小时后,列车距乙地还有多远?
解析:358千米
【解析】
【详解】
1318-320×3=358(千米)
6.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解析:260千米
【详解】
画线段示意图(实线表示甲车行进的路线,虚线表示乙车行进的路线)
可以发现第一次相遇意味着两车行了一个B、A两地间距离,第二次相遇意味着两车共行了三个B、A两地间的距离.当甲、乙两车共行了一个B、A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行了95千米,当它们共行三个B、A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就行了3个95千米,即(千米),而这285千米比一个B、A两地间的距离多25千米,可得:
(千米).
7.黄英和李华分别同时从家出发走向电影院(如下图),黄英每分钟走50米,李华每分钟走70米,15分钟后两人在电影院门口相遇。
两家相距多少米?
解析:1800米
【分析】
根据题意,先求出黄英和李华的速度和,然后用速度和乘行走的时间即可。
【详解】
(50+70)×15
=120×15
=1800(米)
答:两家相距1800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遇问题:路程=速度和×时间。
8.胜利小学新购买了4200本图书,将这些图书放到书架上,每个书架都有4层,每层可以放50本书。
20个书架够用吗?通过计算说明。
解析:不够
【分析】
要想知道20个书架是否够用,应先求出20个书架一共放书的本数,然后与4200本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
=200×20
=4000(本)
4000<4200
答:20个书架不够用。
【点睛】
先求出20个书架一共放图书的本数,是解题的关键。
9.红星小学125名学生和22名老师一起参加登山活动,成人票每张40元,儿童票是成人票价的一半,准备3500元够吗?
解析:够
【详解】
22×40+125×(40÷2)
=880+125×20
=880+2500
=3380(元)
3380元<3500元
答:准备3500元够。
10.汽车从A城开往B城,每小时行驶80千米,要3小时才能到达。
返回时,只需2小时就能到达。
返回时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解析:120千米
【分析】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城到B城的距离。
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汽车返回时的速度。
【详解】
80×3÷2
=240÷2
=120(千米)
答:返回时汽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
11.有甲、乙两列火车,甲火车长93米,每秒行驶21米;乙火车长126米,每秒行驶18米。
两车同向而行,开始时甲火车的车头与乙火的车尾相平。
经过多长时间后,甲火车的车尾与乙火车的车头相平。
解析:73秒
【分析】
甲火车要比乙火车多跑两列火车车身长度和的路程,用两列火车车身长度和除以它们的速度差即可解答。
【详解】
(93+126)÷(21-18)
=73(秒)
答:经过73秒后,甲火车的车尾与乙火车的车头相平。
【点睛】
甲火车要比乙火车多跑两列火车车身长度和的路程,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图书馆新增了1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平均每层可以放68本书。
新增的书架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解析:4080本
【分析】
根据题意,先算出每个书架放书的本数,再乘12,就是新增的12个书架放书的本数。
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
68×5×12
=340×12
=4080(本)
答:新增的书架共可以放4080本书。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连乘的数学应用题,理清题中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3.一间房子长18米,宽15米,用边长是3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解析:3000块
【分析】
首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出一间房子的面积和每块方砖的面积,然后用房子的面积除以每块方砖的面积即可。
【详解】
18米=180分米
15米=150分米
180×150÷(3×3)
=180×150÷9
=27000÷9
=3000(块)
答:需要3000块。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注意单位要统一。
14.李经理带了2000元要买16部同样的电话机,算一算他能买哪种?
解析:③种
【分析】
分别将每一种买16部要的总价钱算出来,和2000元进行比较就可进行选择。
【详解】
①270×16=4320(元),4320元>2000元,不够买;
②128×16=2048(元),2048元>2000元,不够买;
③106×16=1696(元),1696元<2000元,可以买。
答:李经理可以买第③种。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应用,关键将每一种买16部需要的总价钱算出来,和李经理带的钱进行对比。
15.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72厘米,腰长是15厘米,上底长是16厘米。
它的下底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26厘米
【分析】
等腰梯形的周长=上底+下底+2×腰,则下底=等腰梯形的周长-上底-2×腰,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72-16-2×15
=72-16-30
=56-30
=26(厘米)
答:它的下底长是26厘米。
【点睛】
熟练掌握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解决本题的关键。
注意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16.下是平行四边形。
(1)画一画:画出指定底边上的高。
(2)量一量:1
∠=()度,
2∠=( )度。
(3)想一想:请再量一量3∠和4∠,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见详解
(2)60;120;
(3)∠1=∠3,∠2=∠4;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角的角度相等。
【分析】
(1)从平行四边形的底边的对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底边作垂直线段,即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将量角器的中心与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对应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使用量角器量出∠3与∠4的度数;即可解答。
【详解】
(1)
(画法不唯一)
(2)∠1=60°,∠2=120°;
(3)∠1=∠3=60°,∠2=∠4=120°,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与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关键掌握作高用虚线表示并标垂直符号。
17.在下面的格子图中,按要求进行操作(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1)图中1∠=( )°,这是一个( )角。
(2)以给定的两条线段作为相邻的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3)在画成的平行四边形中以标注的边为底,作一条高。
(4)请画一个上底为4厘米,下底为7厘米,高为5厘米的梯形。
(5)在画成的梯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其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解析:(1)125°;钝
(2)见详解
(3)见详解
(4)见详解
(5)见详解
【分析】
(1)先用量角量出角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分类确定是什么角。
(2)过线段的端点作另一边的平行线段,线段的长度与另一边相等,然后把两条平行线段的另外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即可。
(3)过与底边平行的边上一点作底边的垂线段即为底边上的高。
(4)画两条平行线段,上面一条为4个格子宽,下面一条为7个格子宽,两条线段相距5个格子宽,把两条线段对应端点连接起来即可。
(5)过梯形上底上一点(端点除外)作一条腰的平行线交下底于一点,这条线段就把其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详解】
(1)图中1
∠=125°,这是一个钝角。
(2)(3)(4)(5)见下图:
【点睛】
熟练掌握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画法、垂线段的画法及梯形的画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桃李小学做了一块平行四边形宣传牌,它的周长是3米,其中一条边长60厘米,这块宣传牌的另外三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
解析:60厘米 90厘米 90厘米
【详解】
略
19.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58厘米,一条腰长13厘米,上底是10厘米,下底是多少厘米?
解析:22厘米
【详解】
58-13×2-10=22(厘米)
答:下底是22厘米。
20.奶牛场有24头奶牛,每头奶牛每天吃草10千克。
照这样计算,这些奶牛5月份吃草多少千克?
解析:7440千克
【分析】
用每头奶牛每天吃草的千克数10乘奶牛的头数24,求出24头奶牛一天吃草的千克数,再乘5月份的天数31天,就是这些奶牛5月份一共吃草的千克数。
【详解】
5月份有31天,
24×10×31
=240×31
=7440(千克)
答:这些奶牛5月份吃草7440千克。
【点睛】
本题属于连乘应用题,解答的依据是乘法的意义,重点弄清24头牛一天吃多少草,以及5月份的天数。
21.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元?
解析:33元
【分析】
根据实际可知,一副羽毛球拍有2支,因此用2乘5计算出5副羽毛球拍的支数,然后用330除以5副羽毛球拍的支数即可。
【详解】
5×2=10(支)
330÷10=33(元)
答:每支羽毛球拍33元。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5副羽毛球拍的支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快车和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0千米。
如果慢车比快车早出发3小时,当快车追上慢车时,快车行了多远?
解析:180千米
【分析】
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慢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
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0千米,则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驶60-30千米。
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快
车追上慢车时行驶的时间。
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解答即可。
【详解】
30×3÷(60-30)
=30×3÷30
=90÷30
=3(小时)
60×3=180(千米)
答:快车行了180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追击问题。
追及路程就是慢车3小时所行驶的路程,而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
快车追上慢车时所用的时间就是追及时间。
23.银座家居广场有一款餐桌售价400元,配套餐椅每把120元.如果餐桌与餐椅成套购买(一张餐桌配四把餐椅为一套),可享受半价优惠.
解析:30套 120把
【详解】
120×4=480(元)
400+480=880(元)
880÷2=440(元)
13200÷440=30(套)
30×4=120(把)
2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95平方米,宽是15米。
当长不变,将宽延长,使其变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解析:594平方米
【详解】
495÷15=33(米)
33×33-495=594(平方米)
25.某公园有一块长方形草坪,如果这块草坪的长增加10m,或者宽增加5m,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00m2.这块长方形草坪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用图解法)
解析:3200平方米
【详解】
(400÷10)×(400÷5)
=40×80
=3200(平方米)
答:这块长方形草坪原来的面积是3200平方米.
26.某视频APP会员一次性充值半年需要162元,充值一年需要252元。
一次性充值一年比一次性充值半年平均每月便宜多少元?
解析:6元
【解析】
【详解】
162÷6-252÷12=6(元)
答:平均每月便宜6元.
27.国际统一书号ISBN由10个数字组成,前面9个数字分成3组,分别用来表示区域、出版社和书名,最后一个数字则作为核检之用。
核检码可以根据前9个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算得。
如:某书的书号是ISBN 7-107-17543-2,它的核检码的计算顺序是:
①7×10+1×9+0×8+7×7+1×6+7×5+5×4+4×3+3×2=207;
②207÷11=18……9;
③11-9=2.这里的2就是该书号的核检码。
依照上面的顺序,求书号ISBN-7-303-07618-□的核检码。
解析:2
【详解】
7×10+3×9+0× 8+3×7+0×6+7×5+6×4+1×3+8×2=196;
÷=;
19611179
-=。
1192
所以该书号的核检码是2。
28.一辆汽车从相距630千米的甲地开往乙地,如果4小时行了280千米。
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解析:9小时
【分析】
先用280除以4计算出汽车行驶的速度,然后用630除以行驶的速度就是行驶的时间;依
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
280÷4=70(千米/小时)
630÷70=9(小时)
答: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9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汽车行驶的速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3 小时行了150千米,以后每小时速度提高了10千米,又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280千米
【详解】
(150÷3+10)×2+150
=(50+10)×2+150
=60×2+150
=120+150
=27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
30.王芳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少儿百科》一书,原计划每天看40页,15天看完。
图书馆整理图书要求提前归还,必须10天看完,那么她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解析:60页
【分析】
用原计划每天看书页数乘看书天数,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
再除以实际看书天数,求出实际平均每天看书页数。
【详解】
40×15÷10
=600÷10
=60(页)
答:她平均每天要看60页。
【点睛】
本题考查归总问题,先求总量,再求单一量。
31.华龙超市举行水饺“买三赠一”优惠活动,每袋水饺12元,156元最多能买多少袋?
解析:17袋
【分析】
根据除法的意义,让总价156除以水饺的单价12元,求解出数量,再根据“买三赠一”优惠活动,看求解的数量里面包含几个3就是可以赠送几个1袋水饺,最后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156÷12=13(袋)
13÷3=4(个)……1(袋)
4×1=4(袋)
13+4=17(袋)
答:156元最多能买17袋。
【点睛】
本题考查除法的应用,掌握数量=总价÷单价,是解题的关键。
32.李叔叔骑车旅行,他从A地到B地用时2小时。
照这样计算,他从B地到C地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解析:3小时
【分析】
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出李叔叔骑车的速度,再运用路程÷速度,即可求出他从B 地到C地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详解】
61÷(40÷2)
=61÷20
≈60÷20
=3(小时)
答:他从B地到C地大约需要3小时。
【点睛】
本题考查了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计算时用估算的方法解答。
33.阳光小学要购买一些小型分类垃圾桶放在班级中使用,要购买25组这样的垃圾桶,怎样购买最划算?需要多少钱?
解析:购买2份10组的、2份2组的以及1份一组的,或者购买12份2组的和1份1组的; 1760元。
【分析】
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分别求出各种购买方式中平均每组垃圾桶的价钱,进而判断出10组的购买或者2组的购买比较划算。
第一种购买方法:尽量多的10组的购买,求出可购买
几份10组。
再看购买几份2组,最后看能否购买1组。
第二种购买方法:尽量多的2组的购买,求出可购买几份2组,再看能否购买1组。
【详解】
140÷2=70(元)
700÷10=70(元)
70<80
则10组或者2组的购买比较划算。
第一种购买方法:
25÷10=2(份)……5(组)
5÷2=2(份)……1(组)
700×2+2×140+80
=1400+280+80
=1680+80
=1760(元)
第二种购买方法:
25÷2=12(份)……1(组)
140×12+80
=1680+80
=1760(元)
答:购买2份10组的、2份2组的以及1份一组的,或者购买12份2组的和1份1组的,比较划算。
均需要1760元。
【点睛】
解决本题时应先明确尽量多的购买10组的或者2组的比较划算,再进一步解答。
34.四(1)班28名同学去划船。
怎样租船最省钱?要花多少元?
解析:5条大船、1条小船;149元
【分析】
分别计算出大船和小船的人均单价,尽可能多选人均单价低的船,尽可能少留空位置,据此设计方案即可。
【详解】
25÷5=5(元)
24÷3=8(元)
8>5
大船人均单价低于小船;
尽可能多租大船:
28÷5=5(条)……3(人)
3÷3=1(条)
租5条大船,余下3人坐1条小船,刚好没有空位,符合最省钱的两条标准;
5×25+24×1
=125+24
=149(元)
答:租5条大船、1条小船最省钱,要花149元。
【点睛】
尽可能选择单价低的,尽可能少留空位,按这样的标准设计出来的方案比较省钱。
35.李老师到文具店为同学们买奖品,一种圆珠笔的单价是4元/支.
解析:100元
【分析】
因为促销活动是买5支送1支,所以每6支中会有1支是赠送的,30支里面有5个6支,就会赠送5支,所以只需付(30-5)支的钱即可.
【详解】
30÷(5+1)=5
1×5=5(支)
(30-5)×4=100(元)
36.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解析:4800只
【详解】
一只山雀一个月吃害虫的数量:800÷5×30=160×30=4800(只)
答: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4800只害虫.
37.小明的上山速度是每分钟80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分钟120米,如果他从山顶返回到山下用了1个小时,那么他从山下到达山顶用了几分钟?
解析:90分
【解析】
【详解】
1小时=60分钟 120×60=7200(千米)
7200÷80=90(分)
38.李叔叔开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行驶2小时后,超过中点40千米,距离乙地还有80千米。
问:李叔叔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请画图表示出信息。
(2)列式解答。
解析:(1)见详解
(2)80千米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李叔叔此时与乙地的距离为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一半少40千米,则甲地到乙地距离的一半为80+40千米。
李叔叔行驶路程为80+40+40千米。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李叔叔的速度。
【详解】
(1)
(2)(80+40+40)÷2
=160÷2
=80(千米)
答:李叔叔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李叔叔行驶的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解答。
39.大淘和小淘的家距离学校1000米,哥俩放学后各自回家,弟弟小淘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步行回家,5分钟后,哥哥大淘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也从学校步行回家,哥哥出发后,经过几分钟可以追上弟弟?
解析:10分钟
【分析】
当哥哥开始走时,弟弟已经走了40×5=200米,这时要追上弟弟,就意味着在追上弟弟的时候,要把这200米走完,在相同时间内比弟弟多行200米,哥哥每分钟比弟弟多行60-40=20(米),200米就需要200÷20=10(分钟)。
【详解】
40×5=200(米)
200÷(60-40)
=200÷20
=10(分钟)
答:哥哥出发后经过10分钟可以追上弟弟。
【点睛】
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距离差÷速度差;速度差=距离差÷追及时间。
40.学校一共收到捐赠图书280册,全校有14个班,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册?
解析:20册
【分析】
根据题意,用捐赠图书的总册数除以班级数,就是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的册数。
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
280÷14=20(册)
答: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20册。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法的意义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