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课时作业18:2.3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题组1离子键及其存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B.含有金属阳离子的物质都是离子化合物
C.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D.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 A
[解析]金属单质都含有金属阳离子,它们不是化合物,更不是离子化合物,B错误;NH4Cl 等铵盐是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离子键,C错误;AlCl3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2.下列有关离子键的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故每个Na+周围吸引一个Cl-
B.因为离子键无方向性,故阴、阳离子的排列是没有规律的、随意的
C.因为离子键无饱和性,故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吸引任意多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
D.一种离子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与其所处的方向无关,故离子键无方向性
[答案] D
[解析]因为离子键无方向性,故带异性电荷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其所处的相对位置无关,但是为了使物质的能量最低、体系最稳定,阴、阳离子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不是随意的;
离子键无饱和性,体现在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尽可能多地吸引带异性电荷的离子,但也不是任意的,因为这个数目还要受两种离子的半径比(即空间条件是否允许)和个数比的影响。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都相同的是()
A.CaCl2和Na2S B.Na2O和Na2O2
C.CH4和NaH D.HCl和NaOH
[答案] A
[解析]CaCl2和Na2S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Na2O只含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H4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NaH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HCl中只含有共价键,NaOH是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
4.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根据下列数据,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熔点的高低顺序是()
A.①>②>③B.③>①>②
C.③>②>①D.②>①>③
[答案] B
[解析]一般来说,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则离子键越强,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也越高;同时,所含化学键的键长越短,键能往往越大,破坏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就越高,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也越高。
根据表中信息,题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按③①②的顺序逐渐降低。
题组2金属键与金属的物理性质
5.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B.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属于整块金属
C.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
D.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
[答案] D
[解析]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属于整块金属;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既包括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
也包括金属阳离子之间及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金属的性质及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强弱有关。
6.物质结构理论推出:金属键越强,其金属的硬度越大,熔点越高。
且研究表明,一般来说,金属阳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则金属键越强,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硬度:Mg>Al B.熔点:Mg>Ca
C.硬度:Mg>K D.熔点:Ca>K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镁原子和铝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价电子数:Al>Mg,离子半径:Al3+<Mg2+,金属键:Mg<Al,铝的硬度大于镁,A项错误;镁、钙原子价电子数相同,离子半径:Ca2+>Mg2+,金属键:Mg>Ca,镁的熔点高于钙,B项正确;价电子数:Mg>K,离子半径:Mg2+<Na+<K+,金属键:Mg>K,镁的硬度大于钾,C项正确;钙和钾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价电子数:Ca>K,离子半径:K+>Ca2+,金属键:Ca>K,钙的熔点高于钾,D项正确。
题组3配位键与配合物
7.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B.NH4NO3、H2SO4都含有配位键
C.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成键原子必须有未成对电子
D.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有空轨道,一方有孤对电子
[答案] C
[解析]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A正确;NH4NO3、H2SO4中的NH+4、SO2-4含有配位键,B正确;配位键是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D正确。
8.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A.NH4NO3B.NaOH C.H2SO4D.H2O
[答案] A
9.[Co(NH3)5Cl]Cl2是一种紫红色的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体是Cl-和NH3,配位数是8
B.中心离子是Co2+,配离子是Cl-
C.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一定被完全沉淀
[答案] C
[解析]配位数不包括外界离子,故[Co(NH3)5Cl]Cl2中配体是Cl-和NH3,配位数是6,A错误;Co3+为中心离子,配离子是[Co(NH3)5Cl]2+,B错误;[Co(NH3)5Cl]Cl2内界是[Co(NH3)5Cl]2+,外界是Cl-,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C正确;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内界Cl-不沉淀,D错误。
10.(2018·河北定州中学高二期中)0.01 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AgNO3处理,产生0.01 mol 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A.[Cr(H2O)6]Cl3
B.[Cr(H2O)5Cl]Cl2·H2O
C.[Cr(H2O)4Cl2]Cl·2H2O
D.[Cr(H2O)3Cl3]·3H2O
[答案] C
[解析]0.01 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AgNO3处理,产生0.01 mol AgCl 沉淀,说明1 mol氯化铬(CrCl3·6H2O)中有1 mol氯离子在外界,其余在内界,而正三价铬为六配位,则此氯化铬最可能是[Cr(H2O)4Cl2]Cl·2H2O,C正确。
题组4关于化学键的综合考查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形成配位键时,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B.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C.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
D.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为金属阳离子共用
[答案] A
[解析]形成配位键时,成键双方一方提供空轨道,一方提供孤对电子,故A错误;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但离子键、金属键都无方向性和饱和性,故B正确;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是金属键,故C正确;金属原子的价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在整个三维空间里运动,被所有金属阳离子所共用,故D正确。
12.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与物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a与f——离子键——离子化合物
B.c与g——离子键——离子化合物
C.d与f——共价键——共价化合物
D.b与c——金属键——合金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给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可知,a为Na、b为Mg、c为Al、d为Si、e为P、f 为S、g为Cl。
c与g形成的AlCl3为共价化合物,B项错误。
13.下列变化中:①碘升华②烧碱熔化③食盐溶于水
④HCl溶于水⑤O2溶于水⑥NaHCO3热分解。
(1)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
(3)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
(4)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⑤(2)②③(3)④(4)⑥
[解析]物理变化不破坏化学键,电解质溶于水时发生电离,离子键或共价键被破坏。
14.(1)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
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空间构型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H—O—H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2)配离子[Cu(NH3)2(H2O)2]2+的中心离子是______,配位体是________,配位数为________,其含有的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3)过渡元素钴有两种化学式均为Co(NH3)5BrSO4的配合物,且配位数均为6,它们分别溶解于水时电离出的阳离子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鉴别两者的实验方法是分别取样并滴加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答案](1)a(2)Cu2+NH3、H2O4配位键、极性共价键(3)[Co(NH3)5Br]2+[Co(NH3)5SO4]+BaCl2(或AgNO3)
[解析](1)H2O分子中氧原子采取sp3杂化形成4个杂化轨道,孤对电子占据2个sp3杂化轨道,由于孤对电子的排斥作用使水分子为V形;H3O+中氧原子采取sp3杂化形成4个杂化轨道,孤对电子占据1个sp3杂化轨道,由于孤对电子的排斥作用,使H3O+为三角锥形。
因此H2O与H3O+的键角不同,微粒的空间构型不同。
H2O和H3O+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2)由书写形式可以看出其中心原子是Cu2+,配位体是H2O、NH3,配位数为4。
[Cu(NH3)2(H2O)2]2+中含有的微粒间作用力有配位键及极性共价键。
(3)由配合物配位数均为6可知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可能是[Co(NH3)5Br]2+和[Co(NH3)5SO4]+,可根据外界离子进行鉴别。
15.Cu2+能与NH3、H2O、OH-、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1)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Na2[Cu(OH)4]。
①画出[Cu(OH)4]2-中的配位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2[Cu(OH)4]中除了配位键外,还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B.金属键
C.极性共价键D.非极性共价键
(2)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u+H2O2+4NH3===[Cu(NH3)4]2++2OH-。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2+可以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形成配离子,如下图:
①H、O、N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类型是______。
[答案](1)①②AC(2)过氧化氢可氧化Cu生成Cu2+,氨分子与Cu2+形成配位键(3)①O>N>H②sp3
[解析](1)①Cu2+含有空轨道,OH-含有孤对电子,可形成配位键,[Cu(OH)4]2-中1个Cu2
+与4个OH-形成配位键,可表示为;②Na2[Cu(OH)4]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并且O—H键为极性共价键。
(2)过氧化氢可氧化Cu生成Cu2+,Cu2+与氨分子能形成配位键。
(3)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则电负性O>N,三种元素中H的电负性最弱,则电负性O>N>H;②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采取sp3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