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专题03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带解析.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专题03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带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7题)
评卷人得分
1.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BaCl2Na2SO4B.
CuSO4KNO3NaCl
C.Na2SO4Na2CO3NaNO3D. Na2SO4NaCl HNO3
【答案】【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pH为1.5的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BaCl2和N 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C、Na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
2.在pH=14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K+、SO42-B.H+、Cu2+、SO42-
C.Na+、NH4+、NO3-D.Ca2+、NO3-、CO32-
【答案】【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pH为14的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碱性溶液中共存,故选项正确。

B、H+、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水,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 、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A.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
3.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H2SO4、NaCl、Na2SO4B. Ba(NO3)2、H2SO4、NaOH C. NaCl、NaOH、CuSO4D. FeCl2、KNO3、KCl
【答案】【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H2SO4、NaCl、Na2SO4三者之间不反应,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故此选项正确;B、Ba(NO3)2、H2SO4之间会有硫酸钡沉淀产生,故此选项错误;C、NaOH、CuSO4混合会形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故此选项错误;D、FeCl2是浅绿色的溶液,不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
4.利用“→”上方的试剂可实现下列各物质间转化的是()
A. Cu CuCl2B. K2CO3KOH C. Na2SO4Na2CO3D. Cu(OH)2NaOH
【答案】【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盐酸反应,故A错;B、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B正确;C、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不能制取碳酸钠,故C错;D、碱和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氢氧化铜属于沉淀,所以氢氧化铜与硫酸钠不反应,故D错。

故选B。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H+、B. Na+、Ca2+、
C. K+、、H+D. H+、Cl﹣、OH﹣
【答案】【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H+和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
6.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下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

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

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答案】【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当打开止水夹时,进入乙中应为A中生成的气体。

关闭止水夹后,由于甲中物质仍然反应,但气体无法进入乙中,由于气压增大,可将甲中的液体(稀盐酸)压入乙中。

A甲中不产生气体,此项不符合要求。

B甲中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但在关闭止水夹后不会使乙中变浑浊。

此项不符合要求。

C甲中可产生氢气,在关闭止水夹后进入乙中的稀盐酸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此项符合要求。

D甲中可生成二氧化碳,进入乙中可生成碳酸钙沉淀。

在关闭止水夹后进入乙中的稀盐酸可使沉淀溶解。

此项不符合要求。

应选C项。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7.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C.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答案】【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但无明显现象,此项错误。

B盐酸不能使酚酞变色。

此项错误。

C氯化镁可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可观察到有沉淀生成。

此项正确。

D铜的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硫酸铝反应,此项错误。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二、综合题(共2题)
1.下图是化学园地中一张表示物质间反应关系的卡片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在溶液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三处的卡片尚未粘贴。

请你思考一种粘贴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A处贴上的卡片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卡片中的化学式)。

(2)B处卡片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酸”、“碱”或“盐”)。

(3)C处卡片中的物质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4)你认为下列物质可用来替换“Fe”位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NaOH② Zn③ Ag ④ Fe2O3 【答案】【答案】(1)H2SO4或CuSO4(2)碱(3)Fe + H2SO4 == FeSO4 + H2↑或Fe+CuSO4==Cu+FeSO4置换(4)①②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化学性质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难度:偏难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
2.如图4所示,物质王国的“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圈
做游戏。

甲为酸,丁为碱,戊为酸碱指示剂,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物质(按物质组成分类)。

游戏规则:只要相邻的物质能反应,游戏就能进行下去。

(1)写出能代表甲与丁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l
(3)五种物质间的反应如图所示(相连的两种物质可以反应)。

所以应填写ACE。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三、填空题(共1题)
1.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

分析并回答问题。

(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

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答案】【答案】(1)盐酸有挥发性或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或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2)红色(或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3)NaOH+HCl=NaCl+H2O或2NaOH+H2SO4=Na2SO4+2H2O;(4)D
【解析】
试题分析:(1) A组试管中都产生H2。

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盐酸有挥发性或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或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2) 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红色(或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3) C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或2NaOH+H2SO4=Na2SO4+2H2O;(4) 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D,因为该组反应不是氢离子表现出来的,而是酸根离子表现出来的性质。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难度:中等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