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劳动工资制度改革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用社(银行)劳动工资制度改革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信用合作协会关于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结合**市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新的工资制度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将员工的劳动报酬与信用社的经营成果、自身的岗位职责及贡献大小紧密结合起来,并遵循以收定支,保障员工基本生活水平,增效增资,减效减资,有效控制工资的过快增长和不合理增长以及盈余社工资水平应高于亏损社,减亏社的工资水平应高于增亏社,人均创利水平高的社工资水平应高于微利社的原则,建立以激励为目的,以效益为核心的结构工资制,可分为保障工资、津贴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四部分,实施范围包括全部正式职工。
一、保障工资
保障工资用于保障员工基本生活需要,以**市政府公布的当地最低基本保障工资为标准,随市政府政策变动而调整。
同时加上相应的由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及住房补贴(简称“四金一贴”)。
保障工资计算公式为:保障工资额=当年政府公布的**市最低基本保障工资+按本人上年工资总额(月平均)*%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按本人实际工资总额*%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按本人档案工资总额(上年度12月份)*%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金+按本人档案工资总额*%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金+按本人上年12月工资总额*%计提
的个人住房补贴,其中“四金”不进入个人工资帐户,由所在单位统一代扣后连同单位计提部分按规定上缴相关部门。
住房补贴随工资发放,职工最低现金保障工资不得低于政府公布的各区当地最低基本保障工资+住房补贴。
二、津贴工资
津贴工资是对在岗员工(不含营销员)的学历、资历、专业技术职称以及员工所处地区享受的特殊补贴等补偿性工资,分为工龄津贴、学历津贴、职称津贴和特区津贴四部分,其中学历和职称两项津贴可就高选一,不可兼取兼得。
(一)工龄津贴凡被**市农村信用社正式聘用的在岗职工都可享受工龄津贴,其计算公式为:工龄津贴=员工工龄×*元,即每年按*元计算工龄津贴,从每年1月1日起调整。
工龄从参加工作当年算起,即现在年份减参加工作年份加1年,需扣除其间中断的时间。
(二)学历津贴凡取得国家人事教育部门认可的学历,并持有正式毕业证书的员工,可享受此项津贴。
具体标准见表一。
(三)职称津贴凡取得经济、会计、法律、政工、计算机工程类别专业技术职称,并被单位聘用的员工,可享受相应级别的职称津贴。
其它类别、级别的专业技术职称不享受此项津贴。
具体标准见表一。
表一:(可就高选一,不可兼取兼得) 单位:元
学历月津贴额职称月津贴额
初中及以下员级
中专及高中助级
大专中师
本科高师
研究生----
(四)特区津贴凡在岗员工均可享受**特区津贴,具体标准见表二。
表二:(执行合并标准) 单位:元
职务月特区贴月地区贴月合并标准
处长、副教授
副处长
科长、讲师
副科长
科员、助教
办事员(工人、技术员)
试用人员
(五)边远山区或海岛工作的信用社员工每人每月享受*元津贴。
(六)运钞车守押人员津贴,专职的守押人员每人每月补贴**元。
(调离守押岗位的,从次月起取消此项津贴)
所有在岗员工(不含营销员)的保底工资不得低于职工最低现金保障工资(即**市最低基本保障工资+住房补贴),按月兑现。
三、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根据员工所处的不同工作岗位、承担的不同责任、工作量的多少、工作业绩的优劣及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所给予的工作效能工
资,体现按劳分配、工效挂钩的原则。
岗位工资分管理岗位和业务岗位两大类,经联社考核后于次月发放。
(一)人日均存款岗位工资。
考核对象为所有在岗员工(含管理岗和业务岗等)。
以所有在岗员工上年人日均存款余额为基数,给予一定基数工资,每净增(减)人日均存款余额给予加(减)计酬。
1.以本社各网点上年实际人日均存款余额作为考核基数计发各网点在岗员工每人每月人日均存款基数工资,计算公式为:上年实际人日均存款余额×万分之零点*(管理岗:市联社以所辖区联社社数平均值的*%计算;区联社以所辖法人社社数、单列社以所辖网点数平均值的*%计算);
2.本社各网点当月人日均存款余额比上年实际人日均存款余额净增(减)的,各网点每一在岗员工按净增(减)的人日均存款余额×万分之一计发人日均存款增(减)工资(管理岗:市联社以所辖区联社社数平均值的*%计算,区联社以所辖法人社社数、单列社以所辖网点数平均值的*%计算)。
(二)管理岗位工资。
考核对象为市、区联社(含单列社)管理岗位人员。
1.①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亿元以下(不含*亿元)计算如下:
表三:单位:元
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理事长(法定代表)
主任
副主任(监事长)
主任助理
部门负责人
一般员工
②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亿元以上*亿元以下(不含*亿元)计算如下:
表四:单位:元
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理事长(法定代表)
主任
副主任(监事长)
主任助理
部门负责人
一般员工
③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亿元以上(含*亿元)计算如下:
表五:单位:元
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理事长(法定代表)
主任
副主任(监事长)
主任助理
部门负责人
一般员工
注:[1]市、区级社电脑保障应用技术员比照部门负责人执行。
[2]当年所在法人社安全无事故(参照“三防一保”责任书内容),人均考核利润在全辖人均考核利润以上,按**%计发;在全辖人均考核利润以下,按**%计发;有考核利润但出安全事故按**%计发;若当年亏损,减亏社按**%计发;增亏社按**%计发;亏损社出安全事故按**%计发。
年终预决算当年经营成果后,对岗位工资按月预发不准确的,各社应按实际经营状况进行调整,冲回当年成本。
2.管理日均存款余额比上年每增(减)***万元存款×所辖网点数(市联社以所辖区联社社数,区联社以所辖法人社社数,单列社以所辖网点数计算),次月①市、区级社以上理事长、主任工资增(减)**元;②市、区级社监事长、副主任及相当职务工资增(减)**元;③市、区级社部门负责人工资增(减)*元;④市、区级社机关管理人员工资增(减)*元。
注:(1)市联社机关人员以所增减工资的*%计算;区级联社、单列社机关人员以所增减工资的*%计算。
(2)履行岗位情况由各社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所辖任务完成情况则以辖内各项指标月完成比例再乘基数(所辖任务指市、区联社以及各社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任
务),所辖任务完成最高上浮不超过**%的岗位工资额的一倍,若出现负增长,则按比例扣减至零基数(下同)。
3. 管理岗机关人员岗位工资与新增不良贷款挂钩:当月辖内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应少计提工资,市(区)联社、单列社以当月辖内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额少计提万分之零点*工资。
计算公式:当月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额(万元)×0.*/10000
4.管理岗机关人员岗位工资与新增高风险社挂钩:当月全市比上年末每增加一家高风险社,市联社每人少计提***元工资,新增高风险社的区联社机关人员每人少计提***元工资,其余区信用(联)社机关人员每人少计提***元工资。
(三)业务岗位工资
1.信用社负责人岗位工资。
考核对象为信用社主任、副主任以及坐班主任。
(1)①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万元以下(不含****万元)计算如下:
表六:单位:元
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主任(联社营业部主任)
副主任
坐班主任(主办会计)
②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万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
元)计算如下:
表七:单位:元
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主任(联社营业部主任)
副主任
坐班主任(主办会计)
③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万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计算如下:
表八:单位:
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主任(联社营业部主任)
副主任
坐班主任(主办会计)
④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万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计算如下:
表九:单位:元
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主任(联社营业部主任)
副主任
坐班主任(主办会计)
⑤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万元以上(含*****万元)计算如下:
表十:单位:元
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主任(联社营业部主任)
副主任
坐班主任(主办会计)
注:当年所在法人社安全无事故(参照“三防一保”责任书内容),人均考核利润在全辖人均考核利润以上,按*%计发;在全辖人均考核利润以下,按*%计发;有考核利润但出安全事故按*%计发;若当年亏损,减亏社按*%计发;增亏社按*%计发;亏损社出安全事故按*%计发。
年终预决算当年经营成果后,对岗位工资按月预发不准确的,各社应按实际经营状况进行调整,冲回当年成本。
(2)管理日均存款余额每增(减)***万元存款×所辖网点数,次月每一员工岗位工资可增(减)*元,以此类推。
2.信用分社负责人岗位工资。
考核为信用分社主任、副主任(含单列社营业部主任、储蓄所负责人)。
(1)①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万元以下(不含****万元)计算如下:
表十一:单位:元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分社主任(负责人) *
②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万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计算如下:
表十二:单位:元
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分社主任(负责人)
③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万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计算如下:
表十三:单位:元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分社主任(负责人)
④管理日均存款余额在****万元以上(含****万元)计算如下:
表十四:单位:元
岗位工资岗位总计其中
30%履行岗位70%所辖任务完成
分社主任(负责人)
注:当年所在分社安全无事故(参照“三防一保”责任书内容),所在法人社人均考核利润在全辖人均考核利润以上,按*%计发;在全辖人均考核利润以下,按*%计发;有考核利润但所在分社出安全
事故按*%计发;若当年亏损,减亏社按*%计发;增亏社按*%计发;亏损社所在分社出安全事故按*%计发。
年终预决算当年经营成果后,对岗位工资按月预发不准确的,各社应按实际经营状况进行调整,冲回当年成本。
(2)管理日均存款余额比上年每增(减)***万元存款,次月岗位工资可增(减)*元,以此类推。
3.信贷人员岗位工资。
考核对象为信用社信贷员。
(1)管理贷款规模
以营业网点信贷员管辖本社上年实际贷款规模为基数,给予基数工资,月每净增(减)贷款规模给予加(减)计酬。
①以网点信贷员管理上年实际贷款规模作为考核基数计发信贷员每人每月管理贷款规模基数工资,计算公式为:网点信贷员上年实际管理贷款余额×万分之零点*(对管理贷款规模中的“两呆”贷款按**%计算);
②当年月贷款规模比上月净增(减)的,每一信贷员按净增(减)的贷款余额×万分之零点*计发贷款规模增(减)工资(存贷比指标必须符合监管要求);
③以网点信贷员管理贷款户数作为考核基数计发信贷员每人每月管理贷款户数基数工资,计算公式为:上年实际管理贷户×*元(应剔除管理贷款户中体现“两呆”的贷款户数);
④当年月管理贷款户数比上月净增(减)的按净增(减)的管理贷款户数×*元计发管理贷款户数增(减)工资(应剔除管理贷款户中体现不
良贷款的贷款户数)。
(2)不良贷款清收
①以上月不良贷款余额为基数,按本月不良贷款比上月减少额计算工资,计算公式为:本月信贷员不良贷款比上月减少额×*‰(由于移交资产管理部门而使不良贷款下降的不列入信贷员不良贷款下降考核范围),其中通过办理借新还旧收回不良贷款的计酬公式为:本月信贷员借新还旧收回不良贷款额×*‰×*%。
②不良贷款余额上升,按不良贷款增加额扣减工资,计算公式为:信贷员不良贷款增加额×*‰;
③按月(或季)完成本社清收不良贷款任务的信贷员,次月(或季)增加计发月工资*元。
(3)收息情况
按信贷员本月实际收息额(含表内、表外息)计酬,计算公式为:本月信贷员实际利息收回金额×*‰。
注:若信用分社负责人兼任信贷员可增加按信贷人员岗位工资*%计酬。
4.会计、出纳人员岗位工资。
考核对象为全部内勤人员(含事后复核员、保卫人员、驾驶员等)。
(1)以营业网点当月实际业务笔数与现金收付量来计算工资。
计算公式:
内勤岗位工资=当月人日均业务笔数×*元+当月人日均现金收付量×万分之*。
内勤岗位工资设保底工资为**元,按上述公式计算工资,高于保底线的按实际工资计算,低于保底线的以保底工资计算。
(2)月出现差错或因服务原因被投诉经核实后属实的取消当事责任人当月本项岗位工资。
注:现金收付量不含发行库(或准备金)调入调出,票据交换员(或专职联行结算员)以及事后复核员、保安人员、驾驶员以总社柜台人员人日均业务量计酬,但总社柜台计算人数不含这部份人员,内勤人数的计算含坐班主任(天数以*天计算,笔数按柜台电脑整理清单计算)。
四、效益工资
效益工资与各信用社经营成果紧密挂钩。
年度效益工资由年度奖金、各项专项奖金及劳动分红组成,具体提取办法按当年农村信用社决算工作意见规定执行,各社待年终考核后根据员工考评结果进行一次性再分配。
增亏社取消效益工资。
五、档案工资的管理
工资制度改革后,继续保留员工个人档案工资,并按人事档案工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如遇上级调资政策出台,继续对个人档案工资进行调整,及时归档,并作为计提“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金以及失业保险金”的依据。
六、特殊人员工资发放标准
(一)新招收的员工实习期为*个月,实习期内按其在岗的网点柜台人员最低工资发放,但不得超过档案工资,并且不计发各项奖金。
实习期满后按本暂行方案计算工资;
(二)实施劳动工资改革后,原各项补贴(含驾驶员出车补贴)一律取消。
(三)经批准休产假的员工,当月工资按原档案工资扣除个人应缴交各项基金后发给;在发放工资后请假的,当月工资按本暂行方案计算发放,从次月起按档案工资扣除个人应缴交各项基金后发放;
(四)经批准请病、事假的可以加班时间对抵请假时间(每周工作小时超出**小时的为加班时间),对抵不足每天按**元扣减计提工资(病假减半)。
专项奖励按出勤率计提,超过**天(含**天)当季不计提专项奖励及效益工资,因公受伤人员待遇按劳资部门相关规定计发;
(五)待岗人员三个月以内由原所在社发放基本生活保障工资,三个月内仍找不到岗位的按营销员以业务量计酬(计酬办法另定)重新上岗后按本暂行方案计算工资。
七、本暂行方案业务量由基层网点负责统计上报,办公室劳资部门负责具体经办,监察稽核部负责审核,凡有弄虚作假者处于双倍返还,并追究相关当事人、领导的责任。
八、方案的实施
劳动工资制度改革暂行方案经*联社理事会通过后实行,同时上报**备案。
试行中*联社劳资部门要跟踪管理,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提出修改补充意见。
**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