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1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文中的“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行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遭受挫折和意外。

那么在遭受意外的状况下,应当怎样去应对呢?今日我们连续来学习《满山的灯笼火把》。

二. 勾画批注学习课文的2—5自然段
1. 师出示课件,提出自学要求
勾画出文中可以表现出“我”心理活动的词句作批注,思索“我”产生这种心理活动的缘由。

例: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净水,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盼望能爬上来。

从“抠”这个词可以看出“我”坠井后紧急,慌乱的心情。

由于当时在那茫茫雨幕中只有“我”自己一个人。

2. 学生反应并指导朗读,板书心理活动:可怕
3. 学生再反应并指导朗读,板书心理活动:冷静
4. 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坚信着,坚信着?(出示课件,学生联系前文的理解补充)
指导学生读出这心中的信念,板书心理活动:坚信
三. 讲解6—8自然段
听:
1. 亲人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赐予我们力气的,“我”会坚持下去,直到听见?(接读)
夜好黑,“我”的四肢已经发麻直哆嗦,但我会坚持下去,直到听见?(接读)
2. 我听到了召唤,多么渴望的声音啊。

结合课文内容用“渴望”说一句话
看:
3. 看到了,“我”看到了火把,瞧--------(出示课件第6自然段三,四句读)
一线,一片,一大片,漫山遍野这些加点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 完成课件填空,理解这灯笼火把里蕴含的爱,再读第6自然段三,四句
说:
5. 寒雨之夜,当泪落下时,“我”清楚感觉它是热的,同桌互读7和8自然段说说你从这热泪中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6. 反应、指导读
四. 评点概说
说一说你认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并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五. 拓展,回归文本
1. 师配乐朗读《小小的巢》,生谈感受
2. 齐读课文,整体情感的回归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局部,理解课文内容,从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发。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要求熟悉的生字有:婆、骤、坠、亏、瘦、恰、盲、援;要求把握的生字有:婆、杂、幕、溜、亏、瘦、恰、卡、盲、肢;要求把握的词语有:外婆、杂活、雨幕、滑溜溜、幸亏、瘦弱、恰恰、卡住、杂草、盲目、四肢。

教学重点:
了解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从童年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发。

教学预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语,导入新课。

大家见过灯笼吗?为什么会有满山的灯笼火把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生字自学状况。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讲我小时候在农村外婆家生活。

其次段(2—5):讲我在大雨中一个人从田里回家,坠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自己英勇地坚持着,并坚信亲人会来救援。

第三段(6—8):讲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找到并救助了我。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得到成长的启发。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学,教师辅导
1、出示自学提纲
(1)我回家时的天气怎么样?
(2)我坠入土井里,先是怎样的表现?后来又是怎样的`表现?用“——”划出我内心活动的句子并体会。

(3)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亲人们援救我的急迫心情?
(4)课文中哪些情景使你感动?
2、教师巡回辅导。

三、学生舆论,互解疑难。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完成提纲(1)。

2、完成提纲(2)。

(成长的启发:一是在危难之中不仅要英勇、顽强,还要做到遇事冷静,学会动脑筋想方法,能自我爱护;二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亲人、朋友的关怀帮忙。


3、完成提纲(3)。

五、品词品句,质疑问难。

1、完成提纲(4)。

2、把你认为最好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精确理解词句的意思,积存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局部,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是怎样把重点局部写详细,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具预备
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读了“满山的灯笼火把”你眼前消失什么景象?
2、读了课题我们肯定想知道发生过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诞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学生互动学习,教师利用生字卡或投影检验自学效果。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索: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思索好了在小组里说一说。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回忆的这个故事是分哪两局部写的?认真阅读,想想哪些情景使你感动。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动笔划出重点句及重点词,并在旁边做好批注。

2、把令你感动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3、沟通汇报:
(1)、我是怎么附入那口井的?当时的情形怎样?找出详细的语句。

(2)、指导朗读课文,留意读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我坠入土井时的慌乱和无助的感觉。

(3)思索:我为什么不再挣扎了?我又为什么不在哭喊了?
(4)、师生共同评价朗读状况: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读出我的当时坚决的信念。

(5)、请用一些词语来形容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6)、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默读课文,思索:结果是怎样呢?亲人们是怎样来救我呢?
5、“泪如泉涌”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泪如泉涌呢?请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

6、你是怎么理解“……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这句话的?
五、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亲情是宏大的。

由于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要相互关怀,相互爱惜,相互帮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四周,我们的身边,将到处布满温情,布满阳光!)
六、感悟的表达方法:
1、学习是怎样把内容写详细的?学习描写的方法。

(悟出文章先概括后详细的表达方法,到达学习的最正确效果。

) 2、反复朗读认真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并仔细品尝精致的词句,体会用词的精确、奇妙。

七、学习拓展:叙述一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一件事,并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