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预科)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新疆班)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新疆预科物理期中试卷
命题人:郭旺
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并将答案填入后面的表格中。
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转体运动时,运动员不可看成质点
C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
D .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
2.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 ,在4 N 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40 m/N
B .40 N/m
C .200 m/N
D .200 N/m
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B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4.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 2,那么在任意1秒内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
B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1m/s
C .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1m/s
D .物体这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1m/s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t x 图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 0
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 0 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 -t 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 .甲、乙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7.如图所示,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关于A 、B 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A >F
B B .F A =F B
C .F A <F B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2015年10月连淮扬镇高速铁路正式全线开工,标志着该铁路进入全面建设实施阶段,预计2019年9月建成通车.连淮扬镇铁路是江苏中部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该线北起连云港,经淮安市、扬州市至镇江市,全长305km ,采用双线进行建设,设计时速250km/h .材料中的“全长305km”、“时速250km/h”指的是
A .路程和平均速度
B .位移和平均速度
C .路程和瞬时速度
D .位移和瞬时速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9.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 点出发,分别沿ABC 和ADC 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在C 点相遇时,则在此过程中相同的量是 A .瞬时速度 B .位移 C .路程 D .平均速度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 在支撑点M 、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 处受到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 B. N 处受到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 C. M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 方向 D. M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11. 两位同学分别在塔的不同高度,用两个轻重不同的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已知甲球重力是乙球重力的2倍,释放甲球处的高度是释放乙球处高度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则
C
A. 甲球下落的加速度是乙球的2倍
B. 甲、乙两球下落的加速度相等
C. 甲、乙两球各落下1 s时的速度相等
D. 甲、乙两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1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分别为
A. v
∶v2∶v3=3∶2∶1
B. v1∶v2∶v3∶1
C. t1∶t2∶t3=1
D. t1∶t2∶t3∶—1)∶1
第II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
将答案填入答题纸对应的位置。
)
13.(9分)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
(1)0-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2)0-5s内的位移大小为;
(3)请定性描述物体在0-5s内做何种直线运动。
14.(9分)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 5t + 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求该质点:
(1)第1s内的位移是;(2)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2s末的速度是;
15.(17分)某同学按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1)图甲中仪器叫做计时器,使用220V________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填“靠近”或“远离”)仪器A的位置。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穿好纸带
C、把计时器固定好
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
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要求充分利用测量数据),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0分)物体在斜坡顶端以1 m/s的初速度和0.5 m/s2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斜坡长24米,求:(1) 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2) 物体到达斜坡底端速度。
17.(12分)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秤水平向右拉木块;试求。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当弹簧秤读数为2N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3)木块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
(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8.(12分)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到达地面前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为第1s内位移的9倍。
(取g=10 m/s2)
求:(1)物体第1秒内的位移;(2)物体下落的总时间;(3)塔高H。
19.(11分)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阶段。
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s跑完全程。
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13.(1) ;(2) ;(3) ;14.(1);(2);(3);15.(1),,;(2);(3),,;16.
17.
18.19.
答案:
19.【答案】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