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第4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第4课时(2)-三
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对比两个角度的形状是否相同,初步了解等分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把图形分成若干份来表达图形的面积或长度,并理解分子、分母的作用及其关系。
3. 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假分数,并能通过分离假分数为带分数来更好的理解。
教学重点:
1. 等分概念的初步认识。
2. 分子分母的作用及其关系的认识。
3. 假分数的认识和转化为带分数。
教学难点:
1. 假分数的理解和转换。
2.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Step1:导入新知
①老师用图形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发现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各个角度都是相等的。
②老师同学们将一张长方形的图形按一定比例分成几份,学
生想一想,每一份可能分成多少小份(如:一块面包,一个饼干可以分成多少份)。
③回答以上问题后,老师将答案呈现在黑板上,让同学们通
过分数的形式了解到分子的作用、分母的意义,并且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可通性。
Step2:课堂练习
1.老师将两个方形的图形分成不同份数让同学们为之比较。
强
调所有角度相等的图形为等分。
2. 给出一个假分数12/5,让学生通过分离来转化成带分数。
Step3:布置作业
布置针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相关练习。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老师首先关注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等分
概念的引入。
由于小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教学时,提供了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同学们循序渐进的理解分数及其分子、分母的作用。
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分析,观察问题,并且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来解决,从而能够激发学生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而言,这节课的难度相对较小,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与应用分数。
Step4: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1. 分数的乘法:老师引导学生们通过实际例子,来了解分数的乘法原理,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进行计算练习。
2. 分数的除法:通过让同学们分别用分数和小数的形式进行计算,在实践中了解分数的除法。
Step5:计算练习
老师布置了一系列的计算题,让学生们各自计算后进行比较和讨论。
老师在讲解答案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常见的错误,让同学们对错误进行更加深入的领悟和思考。
Step6:总结反思
1.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初步认识了分数的概念,明白了分子、分母的作用及其关系。
2. 学生们通过实践、体验的形式更深入的了解了分数的乘法和
除法,在实际计算中锻炼了自己的计算能力。
3.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和趣味性,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课堂内容。
综上所述,本次课程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概念和等分的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还将进一步加深学生们的分数运算技巧和思维水平,以完成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