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作文指导:第十一讲 我们身边的人 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我们身边的人
教学目标:
1、理清并能运用陈述句、感叹句和疑问句。
2、学习并运用列举事例法抓住人物的特征。
3、学会用友善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人。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列举事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具准备: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正式开课前教师应检查学生作业,对上一次写话进行总评,用时15分钟左右)
第一课时
师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时间过的这快,又一次迎来了咱们快乐的聚会。
让我们一起进入----
【快乐我感受,向烦恼说NO】
一、成语泛舟
(建议:此环节为课前互动,学生应提前预习,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
)
师:同学们,又到了遨游成语海洋的时候了,今天我们会碰到什么成语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PPT展示“掩耳盗铃”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呀?(生回答)没关系,不知道的同学,老师来告诉你,这个成语的故事。
教师讲“画蛇添足”的故事(或学生讲)。
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生:老师,这个人好笨的。
生:是啊,他怎么会觉得捂住耳朵那口钟就不会响呢?这想法好搞笑啊!
师:对呀,他觉得捂住自己的耳朵就没有声音了,就可以砸钟偷钟了,真的很天真。
生:所以偷钟的这个人最后还是被抓到了,真是自以为是。
师:又一个典型的自作聪明,结果钟没偷到,人却被抓住了。
所以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了——
生:自以为是的人是要不得的。
师:是的,老师希望同学们不要学习故事中的那个偷钟人。
偷窃是不对的,也不要学他的自欺欺人。
(如学生不会说本次成语故事内容,视频可以直接展现。
如学生会,视频只是单纯作为回顾巩固之用。
)
二、博学多才
师:又到了博学多才这个环节,这次的知识朋友有哪些呢?(PPT展示)
师:好,刚才大家都看了一遍内容。
考一考你们,句子类型分为什么和什么?看谁回答最快。
生:单句、复句。
师:抢答成功。
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单句中几个常见的句子。
PPT
师:何为陈述句?有什么特点?
生:就是句子后面用句号结束。
师:是的,这是陈述句中的一个特点。
还有一个方面,陈述句是告诉一个事实,或者是说明事实的句子。
大家对于陈述句说的很不错!同学们继续来说说感叹句和疑问句。
生:……(回答对感叹句和疑问句的理解)
师:好了,听了这么多,光说不做假把式!现在展现你们实力的时候到了,小练习登场!PPT
1.为下面的句子末尾添加正确标点,并将句子类型写在括号中。
A.你怎么不敢跟我比?(疑问句)
B.我们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多么幸福啊!(感叹句)
C.渔夫叫桑娜去将西蒙的孩子抱回。
(陈述
句)
2.用线条把相对应的句子连起来。
陈述句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疑问句这里的景色真美啊!
感叹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3.现场造句。
(开火车)
师:小朋友们,通过我们几个星期的共同学习。
我们对身边的同学都十分熟悉了,下面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
PPT
★猜猜他是谁?(二选一)
⑴请你任意选定班上的一位同学,不说他的名字,抓住他的外貌特征进行描述。
然后让班上的同学来猜猜他到底是谁?
⑵老师出示卡片。
卡片上有不同的身份的人物,(医生、老师、警察等)但只能给描述的同学看。
描述的同学抓住不同身份人的特点,比如护士很温柔,在医院工作。
让班上的同学来猜猜他到底是谁?
鼓励:分组比赛,看哪一个组说的好,猜得准。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周围,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人。
我们要学会仔细的观察,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最关键的就在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的特点。
快乐之旅进行到了这里,下一站还有精彩的内容等着我们呢!
第二课时
那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呢?看到我们的第二站来揭晓谜底吧!
【知识一点通,越学越轻松】
三、学海无涯
师:社会是由众多的不同职业所组成的,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职业的人,他们各担其责,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如果我们来写一写这些人,你会怎么写呢?(板书:我们身边的人)
生:老师,我会写她做的是什么事。
师:为什么呢?
生:她做的事就是和她的职业有关啊。
师:是啊,职业是什么,才会做什么工作。
就像你们的职业是学生,所以你们的工作就是——
生:学习。
师:我的职业是教师,所以我的工作是——
生:上课、改作业、教书。
师:那我们赶紧来看看这位人物,(PPT)请位同学帮老师读读,其他同学就思考人物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她正在做什么呢?
她开始了她的第一项工作,清扫地面上的积雪,然后扫落叶、擦墙壁、扶手。
过了几个小时后,现在她只剩下了一项工作了,清理楼道里的垃圾。
她先上到了六楼,然后一家一家的敲门,问家里的主人:“您有什么要丢掉的垃圾吗?我来帮你处理。
”每一家都有两三袋子的垃圾,而且很重,垃圾袋子里还有趄了的苹果、梨子。
它们的汁水常常从袋子里流出来,滴到了阿姨的工作服上。
到了三楼的时候,阿姨的工作服也已经肮脏不堪,上面有很多的泥点,那是她在扫雪的时候由于地滑而摔到了地上和在擦墙时不小心把污垢弄在了衣服上。
上面还散发着一股股馊水汁的味道,十分难闻。
师:文中的她是什么职业呢?
生:清洁工(保洁)。
师:她正在做什么呢?
生:她正在打扫卫生。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对。
但是,刚才老师发现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的表情很奇怪呀!现在老师想转行当记者,采访采访同学们。
师:这位同学,为什么你刚才听着听着,竟然做出捂鼻子的动作,怎么回事?
生:我刚才听到“汁水常常从袋子里流出来,滴到了阿姨的工作服上”,“上面还散发着一股股馊水汁的味道,十分难闻”时,好像眼中就出现了那幅场景,所以才会捂住自己的鼻子。
师:哇,你竟然有这样的感受。
那说明这位作者笔下描写的保洁员很——
生:形象(成功)
师:现在在你们心中,觉得这位保洁员是怎样呢?
生:尽职,认真
生:任劳任怨
生:不怕脏不怕累
师:同学们刚才的印象归结起来就是作者描述的保洁员特点,知道他是如何写出来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吗?
生:老师,用了动作描写“先上到了、敲门、问家里的主人”说明保洁员是尽职而认真的。
生:语言描写“您有什么要丢掉的垃圾吗?我来帮你处理”,说明她对待工作很认真,连住户的垃圾都帮着处理。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对,你们刚才的理解说明小脑袋瓜真的在思考。
(奖励)这段话的作者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描写,通过这样一件简单常见的事例将人物的特点展露无疑。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法——巧举事例。
【我型我来秀,看谁更优秀】
四、妙语连珠PPT
口头练习:
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练习到。
(老师一定要注意巧举事例的确定事,尽量让学生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好能随感评价人物,发表学生真情实感。
)
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用笔写下来吧!
【同龄佳作坊,积累长知识】
五、书山有路PPT
同学们在妙语连珠中对于人物列举事例法很快就明白了,说得非常的不错,老师也搜集了优秀佳作选上的同龄同学写的佳作,大家看看评一评,他们写的怎样,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PPT
不忘的阿姨
去年夏季的一天,下着蒙蒙小雨,我拿了一双脱胶的鞋找阿姨去补,因为一般修鞋匠是不收这种赚钱少、又费力的活的。
她看看鞋,二话没说,先抹了点万能胶,便缝起来。
只见她一手按着鞋边,一手拿穿了粗大麻线的铁
针沾了沾水,用劲一按,针尖穿进去,接着向上一针,又从前边穿出来,一缝就是半小时。
阿姨递给我已修好的鞋,喜滋滋地说:“满意吗?”我一看,补得服服帖帖。
拿回家,爸爸妈妈也连声夸好。
要知道,这是在雨中缝出来的呀!
至今,我还不知道阿姨的的名字。
可是她是值得尊敬的,是我永远不忘的好阿姨。
思考:
1、文中的人物是谁?做什么的?
2、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3、为什么“我”永远不忘这位好阿姨?
4、在你心中,对这位阿姨有什么感受?
5、将你觉得好的词句记录在你的摘抄本上,读一读,感受一下。
(授课老师课前自行准备多篇学生佳作,也鼓励老师们自行写下水文。
)可让学生摘抄范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于家校沟通册当中。
第三课时
【我手写我心】
六、一展身手PPT
学生写作。
请已经完成的同学读读自己的写话,老师当堂进行点评并让修改。
师生一起评选出本次课优秀的作品。
(老师组织活动。
)
七、诗风词韵PPT
(此环节可以作为预习作业或是布置作业来完成,也可以当堂赏析,形式不一,但重在积累。
)
作品鉴赏:
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
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前两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抒发情感作铺垫。
而三句一转,用“长衫”对“炫服华妆”,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
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
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