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立定跳远》优质教案通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游戏《立定跳远》优质教案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跳跃与跳远”中的第二节“立定跳远”。
详细内容包括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比赛规则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立定跳远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教学重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技巧与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立定跳远垫、测量工具、口哨、秒表。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引导学生回顾跳远的动作要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理论讲解(5分钟)
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强调起跳、腾空、落地三个阶段的要点。
演示立定跳远的正确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
以实际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立定跳远的技巧,提高跳跃成绩。
分析例题中的动作细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分组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设置不同的跳跃距离,让学生逐渐适应比赛要求。
5. 比赛环节(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最佳水平。
记录比赛成绩,评选出最佳跳跃手。
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心得,互相交流经验。
六、板书设计
1. 立定跳远动作要领:
起跳:双脚并拢,脚尖向前,屈膝,身体重心向后。
腾空:用力向前跳起,同时摆动双臂,保持身体平衡。
落地:双脚同时落地,膝盖微弯,身体向前倾。
2. 安全注意事项:
保持场地整洁,避免绊倒。
跳跃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
七、作业设计
2. 答案:
收获: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提高跳跃能力。
成绩:如实记录自己的跳跃成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立定跳远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更多跳跃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与技巧。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与技巧
1. 起跳阶段:
双脚并拢,脚尖向前,屈膝,身体重心向后,手臂向后摆动,积蓄力量。
起跳瞬间,用力向前跳起,同时摆动双臂,带动身体向前。
注意事项:脚跟不要离地,以免影响跳跃力度。
2. 腾空阶段:
身体在空中保持自然伸展,双臂向上摆动,以保持身体平衡。
抬头挺胸,眼睛向前看,有利于调整跳跃方向。
3. 落地阶段:
双脚同时落地,膝盖微弯,以减缓冲击力。
身体向前倾,利用惯性继续前进,提高跳跃成绩。
二、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1. 实践情景引入:
通过热身活动,让学生逐渐进入运动状态,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回顾跳远的动作要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例题讲解: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比赛中运用立定跳远技巧。
分析例题中的动作细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1. 教学难点:
立定跳远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要求学生在跳跃过程中,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动作协调。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动作连贯性和协调性,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2. 教学重点: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技巧与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强调动作要领,让学生熟练掌握技巧,并注意安全事项。
四、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2. 作业要求:
学生需真实记录自己的跳跃成绩,以便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五、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反思内容可包括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方面。
2.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立定跳远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更多跳跃技巧。
开展课后训练,加强学生的体能和跳跃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简练明了,语调亲切自然,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语调,引起学生的关注。
二、时间分配
1. 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时间分配合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
2. 比赛环节时间充足,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
三、课堂提问
1. 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情景导入更具说服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次课程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提高了跳跃能力。
但在教学中,应注意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运动水平。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1. 结合理论与实践,让学生在掌握动作要领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
2. 采用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氛围。
三、教学过程的组织
1. 教学过程紧凑,环节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
2.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发挥较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四、教学评价
1. 对学生的评价及时、积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评价方式多样,包括口头表扬、比赛成绩等,充分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力。
五、改进措施
1. 针对学生在动作连贯性与协调性方面的不足,加强个别指导,
提高教学效果。
2. 丰富课堂活动,引入更多有趣的游戏和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
通过本次课程的讲解和反思,教师应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运动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让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