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补充性练习1.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补充性练习
A .分别和盐酸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大
B .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时,混合物放出的CO 2多
C .分别配制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碱性大
D .分别配制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的Na +
的物质的量大
2.(赵恒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Cl 和2Cl 的性质相同②-ClO 具有氧化性③-Cl 比Cl 多一个电子④盐酸兼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
⑤-Cl 具有酸性⑥2Cl 的氧化性比2MnO 的强⑦2Cl 只有氧化性而没有还原性
A .①②⑤⑥
B .②④⑥⑦
C .②③④
D .②③④⑥ 3.(赵恒梁)为测定Na 2CO 3和NaHCO 3固体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质量均为2.96g 的固体溶于水,分别往四份溶液中逐滴加入不同体积1.00mol ·L -1的盐酸,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和收集到CO 2气体的体积(忽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气体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盐酸体积/mL 20
40 60 80 CO 2体积/mL
0 448 672 672 ...
A .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3+H +=HCO -
3
B .实验2溶液中,含有NaCl 、Na 2CO 3和NaHCO 3三种溶质
C .实验3和实验4蒸干溶液所得固体一定是NaCl
D .原固体混合物中Na 2CO 3和Na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赵恒梁)V L 浓度为0.5 mol ·L -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 .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
B .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 气体11.2V L
C .加入10 mol ·L -1的盐酸0.1V L ,再稀释至1.5V L
D .加入V L 1.5 mol ·L -1的盐酸混合均匀
5.(赵恒梁)ClO 2和NaClO 2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用ClO 2气体制NaClO 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a 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
B .吸收器中生成NaClO 2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 2+H 2O 2=2ClO 2 -+2H + +O 2↑
C .工业上将ClO 2气体制成NaCIO 2固体,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贮存和运输
D .通入的空气的目的是驱赶出ClO 2,使其被吸收其充分吸收
6.(赵恒梁)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及收集氯气的装置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7.(裴文凤)某同学欲用NaOH 固体配制480mL 质量分数为25%,密度为1.2g/mL 的溶液。
不正确的是A .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 固体的质量为144g
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烘干就能用于配制溶液
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D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7.5mol/L
8.(裴文凤)FeCl 3易潮解、易升华,实验室制备FeCl 3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正确的是( )
A .导管g 的作用是增强装置的气密性
B .试剂X 和试剂Y 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C .直接用E 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
D .F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
9.(刘冉媛)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物质,说明它有氧化性B .氮氧化物
是造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C .FeSO 4·7H 2O 分解可以得到硫酸
D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有多种产物,这些物质在空气中最后都变成Na 2CO 3
10.(王立华)工业制硫酸涉及以下三步反应S+O 2点燃SO 2、2SO 2+O 2催化剂Δ2SO 3、SO 3+H 2O=H 2SO 4.尾气可以用NaOH 溶液吸收,上述过程涉及
到的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硫B.二氧化硫C.氧气D.稀硫酸
11.(左璐娟)某兴趣小组利用图装置验证SO2气体的性质。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品红溶液褪色 B.KMnO4稀溶液褪色
C.NaOH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SO2 D.该实验可验证SO2的漂白性和氧化性
12.(曹晓薇)下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
现用7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
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污染空气。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B.品红溶液褪色
B.C.溴水的橙色褪去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深
13.(孙伟伟)新编草帽可用某种气体漂白,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色,这种气体是
A.N2B.SO2C.NH3D.CH4
14(张敬梅).利用以上装置制备适量SO2,设计实验比较H2SO3、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并探
究SO2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Y是品红溶液,用来检验产物是SO2B.试剂Z是NaOH溶液,用来处理尾气
C.溴水褪色,证明SO2具有还原性D.试剂X可以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5(赵恒梁).某同学设计如下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Y、Z元素分别为N、P、OB.所列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C.原子半径:Z>X>YD.稳定性:X的氢化物 < Y的氢化物
16(赵恒梁).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钠和钾之间,下列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钡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钡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钠
C.氧化性:K+>Ba2+>Na+ D.碱性:KOH>Ba(OH)2>NaOH
17(赵恒梁).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
如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混合②中加入试剂a是____。
(3)工业氢溴酸常带有淡淡的黄色,可能的原因是:①含Fe3+,②含Br2,③含Fe3+和Br2,只用下列一种试剂就能分析产生淡黄色的原因,该试剂是_____(填写字母)。
a.KMnO4溶液
b.NaOH溶液
c.KSCN溶液
d.淀粉KI溶液
l4
(4)加入Na2SO3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r2,但要防止过量,原因是____(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实验室制取Br2的反应为:2NaBr+3H2SO4+MnO2Δ
2NaHSO4+MnSO4+Br2↑+2H2O,制取Br2最好选用如图装置中的____(填写字母,固定和加热装置均
已省略)。
简述检验图所选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
18(赵恒梁).根据信息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写出反应的
离子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一步,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亚铁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写出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色褪去的离子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取FeSO4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当消耗2mol I-时,共转移3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裴文凤)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通过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过程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其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
(3)反应Ⅱ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由______到_______。
(4)反应Ⅲ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
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硫的方法是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5)上述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一种环境问题是_______。
20(刘冉媛).向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通入2SO 气体:①紫色石蕊溶液;②NaOH 溶液(滴有酚酞溶液);③品红溶液;④溴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①中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试管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继续通入过量的2SO ,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③中的现象是_______若将吸收2SO 的品红溶液加热,现象是________。
(4)试管④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2SO 表现出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2SO 表现出漂白性的是________,2SO 表现出还原性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