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66 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何处是江南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
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
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
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
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
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两地经常相互取笑、斗气。
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关中人又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
”唐太宗才猛然醒悟。
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必说,因为地多瘴疠,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一隅,有“蜀道难”之称,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
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
“淮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止一处而已。
“江南”在上文提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已有“江南西”“江南东”之分,到了唐后期,“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
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说,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
由于安史之乱以后道(方镇)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仍常用贞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狭义,即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它已分属宣歙、浙东、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
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对于两浙已处于边缘。
而浙东(今浙东,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两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代以降,虽然有时人们把扬州也视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稳定地以今苏南、浙北为中心。
1、下列对“江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江南”得名很古,早在先秦就已问世,所以可称最为奇妙的地名。
B.“江南”是以其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代表与塞北相对的另一极端。
C.在唐人的概念中,巴蜀、岭南从不属于“江南”,而淮南也不属于“江南”。
D.到了唐后期,江南西道已简称为“江西”,而江南东道则简称为“江南”。
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江东”变为“江左”,再变为“江南”只是把江南的雅称还原为古称。
B.唐人在南北对比中发现北方各地区大致平行,南方各区域有明显的落差。
C.从杜甫的两句诗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南北尤其是东北和西南的环境差异。
D.贞观十道最初是全国行政区划名,到唐后期已变成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因为唐太宗在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中明显地抱有地域成见,所以他遭到了大臣的批评。
B.扬州地处长江以北,但富庶繁华,当时就存有口碑,因而唐人已把它视作地道的江南。
C.安史之乱后方镇的数目大为增加,因而“江南东道”的管辖范围较玄宗时已有所缩小。
D.如果唐朝人不敏感于吴越之间的区别,那么当时的两浙之地都可以被看成江南的典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齐人伐燕,取之。
诸侯将谋救燕。
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书》曰:“汤一征,自葛始。
”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
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书》曰:“傒我后,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
浆以迎王师。
若杀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
4、下列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系累其子弟累:连累
B、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伐:攻打
C、诛其君而吊其民吊:慰问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倍:扩充一倍
5 、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文中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项是()(3分)
①东面而征,西夷怨②南面而征,北狄怨③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④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⑤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⑥是动天下之兵也
A 、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③④⑥
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B、齐国攻打燕国,占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做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6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
(8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8、诗中主要运用哪些意象,写出了禅智寺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分)
9、这首诗歌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4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
(2),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4)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5)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三.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1--14题。
(24分)
雁阵
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
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
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
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
驼爷在狗娃面前驻了足。
许是走得急了些吧,额上竟排满了豆大的汗粒。
“好天!”驼爷歪起头,不无吃力地瞅着蓝空的日头。
狗娃没料到驼爷此刻还有雅兴评论天气的好坏,心就有些发躁。
“你果真来了!”狗娃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吐出一句。
“哪能不来呢?”驼爷说,驼爷的厚嘴唇一个劲儿地抿动,“一接到你的信,我的心便踏实了。
你总算出来了,且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这比啥都好!”
这个老狐狸,嘴倒甜!“行啊你,把我整进大牢里一呆就是五年,我狗娃真该好好报答报答你!”
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
“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
”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
“呐,我又栽上了。
”驼
爷喃喃着。
驼爷是个护林员。
“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
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
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头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
“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
怎么会是这样?其实,狗娃也没打算把驼爷咋样。
狗娃只想让驼爷跪在地上求饶,然后狠狠地踢他一脚,再骂一句:“滚吧,爷不跟你一般见识,你这条老狗!”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
“咦呀!”驼爷扔掉烟头,又歪起脖看天。
狗娃也扬起了头。
雁阵。
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
太阳赤灿赤灿,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
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
他呆了。
他也呆了。
手中的刀陡地落到了地上。
狗娃拾起刀,看了看,用力抛进湖里。
沿着来路,狗娃大步而去。
“狗娃!”驼爷喊道,“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
狗娃没回头。
不混出个人样来,绝不见爹娘!狗娃的双眼溢满了浊泪。
11、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思想品质?(6分)
12、“雁阵”的出现起什么作用?(6分)
13、除了“雁阵”,本文还有哪些自然景物描写?这些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6分)
14、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 狗娃是个报复心极重的人,在监狱中被关五年,仍然不思悔改,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找驼爷报复。
B. 刀“急不可耐蠢蠢欲动”,“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这些描写,渲染了狗娃急于报复的心理。
C. 面对“排成人字形”的雁阵,驼爷和狗娃蓦然都“呆了”,这一描写暗示两人间的冲突得
到解决。
D. 驼爷及时提醒狗娃莫忘爹娘,终于使狗娃幡然醒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且决心要混出个人样来。
E. 这篇小说反映了护林工作的艰巨,说明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第Ⅱ卷(表达题共 84 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震耳振耳欲聋计划指手画脚
B.孽根以德报怨差异叱咤风云
C.忌讳晦莫如深负疚咎由自取
D.嘘气
....
..连绵不断
..长吁短叹
....蝉连
1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嫦娥飞天,玉兔探月”的测控者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许多是看起来少不更事的80后,而正是他们在这个团队中挑起了大梁,这说明我国高科技团队后继有人。
B.针对日前台南市内孙中山铜像被“台独”分子强行拉倒一事,岛内群众义愤填膺,沸反盈天,纷纷谴责,普遍认为“台独”分子的这种做法无耻至极,不得人心。
C.就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事件,美国和西欧一些大国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但这些制裁并没有使俄罗斯陷入百无聊赖的境地,更没有使俄罗斯屈服。
D.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各种信息横七竖八地出现,失联原因扑朔迷离,而真相究竟怎样,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说清。
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蜿蜒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
,随着微风和涟漪的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欢笑。
①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②花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起③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小鱼儿④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⑤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⑥被夕阳倒映在水里的嫩绿的杨柳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④⑤D.②③⑥
18、下面这段话有多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
(6分)
①《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②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
③这是为什么呢?④从描写对象来说,⑤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⑥但又具有熊壮没的特点,在诗人笔下,⑦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寄来,更具有一种诱人的魅力。
第处
第处
第处
19、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的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1)以《红楼梦》为主语:
(2)以曹雪芹为主语:
20、(5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纸、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
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分)
答: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3分)
答:
21、(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
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
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
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
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
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
如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
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A项强加因果,B项误在“地理位置”,D项“则简称”不当)
2、D(A项“江左”只是“江东”的雅称,B项是“我们”发现而不是“唐人”,C项对杜诗的理解不当)
3、B(扬州属于“淮南”,尽管富庶繁华,但在唐人的概念中,仍不属于“江南”)
4、A
5、A
6、B
7、(1)很多诸侯谋划攻打我,该怎样对付他们呢?
(2)百姓都以为您会从水深火热中把他们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饭,用瓦壶装酒来迎接大王的军队。
8.意象:蝉、松桂、青苔、白鸟、暮霭、斜阳;
特点:静寂幽深情感:孤寂、凄凉、忧伤。
9.要点:借景抒情,善于利用衬托的手法,以动写静,以明写暗,以繁华写萧条冷寂;结合作品,蝉噪衬幽静,歌吹扬州的繁华衬禅智寺的幽静
10.略
11 ①忠于职守(如“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等)
②面对威胁不退缩(如“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等)
③坦荡、自信(如“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等)
④关心他人(如“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等)
⑤对像狗娃这样犯过罪的人也并不丧失信心(如“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等)
12.①“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主题、促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
②它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主题的表现由隐而显;
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矛盾冲突。
13.①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蓝空的日头。
②A. 空阔无人的野地,增加紧张氛围,使矛盾冲突更显尖锐。
B. 晚秋时节,蓝天丽日的描写,突出“雁阵”的象征意义。
14.B C 15.B 16. A 17.C
18、①“艰辛”改为“艰险”。
②“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前加“反而”。
⑤删去“具备”。
⑦“跟美丽的神话传说”前不上“它”。
19、(1)《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2)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20、(1)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2)赞同网祭,摒弃陋习。
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
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