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的观后感8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北京的观后感8篇
去北京的观后感篇1
北京时间2024年3月13日晚,北京2024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取得18金20银23铜,总计59枚奖牌的成绩,在金牌榜和奖牌榜均排在榜首,实现历史突破。

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以一台留声机的概念贯穿全场。

开场后,伴随着唱片旋转,上面逐渐显现出六个大项的运动员造型,造型变得立体,向着唱片中心旋转,转换为十天里赛事瞬间的回顾。

留声机再次启动,音乐声响起,在《欢乐颂》的伴奏下,唱片变成地球图案,代表团旗帜入场。

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为杨洪琼,她在本届冬残奥会越野滑雪项目获得女子长距离-坐姿、女子短距离-坐姿、女子中距离-坐姿三个项目的'金牌。

在《爱的感召》节目中,由视障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演出团队一同演绎《you raise me up》。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向残奥运动员致辞:“你们不是历史的旁观者,你们是历史的创造者。

面对逆境,你们展现了多样性的力量。


主火炬熄灭之前,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配合场上表演,借以表现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播放有本届赛事精彩瞬间的光盘影像一一向场地中央汇聚,构成一个钟表盘。

在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伴随着童声合唱,北京冬残奥会正式闭幕。

去北京的观后感篇2
奥运究竟是什么?在我的眼里,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人类之间的战争,就其本质目的来说,并不在于屠杀,而在于使敌方屈服,这一点,在奥运会上得以充分实现。

人类作为一种高级动物,本来就有着协作与好战的双重属性,否则,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

但愿奥运能成为人类竟争与好胜的最终战场,而使真正的血腥战争得以消亡。

奥运是人类体能的博览会。

似海豚,奥运会上有着那么多优美的泳姿;似猎豹,百米冲刺风驰电掣;似雄鹰,跳水志在长空。

美中不足的是,人类的潜能---发明、制造与利用工具的能力未能成为奥运会的竞技项目。

奥运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
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

人们为胜利所鼓舞,
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

每一枚奖牌,其份量均超过奥斯卡、金熊的奖杯。

奥运是人生的缩影。

冠军是幸运的,在通往冠军的'金字塔下,
多少无名英雄为之而奋力攀登;冠军是短暂的,今日的冠军,明日可
能名落孙山;冠军是相对的,某一项目的冠军,在方面很有可能是低
能儿;冠军是荣耀的,但在他高唱国歌、热泪盈眶之时,想到的.并
不是未来怎样辉煌,而是回想到了数年来伤病的困扰和艰苦的训练;
冠军是可贵的,在他的身上,有着多少不屈不挠、挑战自我、勇攀
高峰的精神。

为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将投入2800亿元,其中1800亿元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713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及治理污染,170亿元用于
场馆建设,113亿元用于运费费用.
奥运会是人类和平的伟大聚会,崇尚和平发展的中国人民,一定
会赋予"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更深刻的内涵.正如同
国际奥委会在评估中评价: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
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奥运是人类的圣会。

除了它,人类的
哪一项社会活动能在如此公正、详和、欢庆的气氛中进行!我真心希
望奥运精神永驻人间,给世界带来和平、带来欢乐、带来繁荣、带
来希望。

去北京的观后感篇3
经过九天的激烈比赛,今晚冬残奥会落下帷幕了。

意味着这一
届的冬奥会彻底结束了。

可爱的冰墩墩雪容融也要下班了。

值得关注的是,有个宁夏姑娘参与了今晚冬残奥会闭幕式演出。

她叫马奕菲,视力障碍,今年16岁,家住金凤区,是宁夏特殊教育
学校高二学生,从5岁起就开始接触音乐,从小在音乐方面展现出
良好天赋,5岁学习钢琴、9岁学习小提琴,12岁学习作曲,获奖
无数。

能在全国脱颖而出,被选中参与闭幕式重要演出,是多么幸运,也说明这个女孩不一般。

视力有障碍,小提琴、钢琴样样都会,能站到冬残奥会闭幕式
的舞台,真的了不起!我四肢健全,什么乐器都不会,想想都惭愧。

这个女孩,跟我的.学生是同龄人,我的学生也有很多学音乐的,明
天上课一定要给学生讲讲这个女孩的故事,跟这个女孩比起来,你
们是何等的幸福,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练琴呢?
人是需要有榜样的,有了榜样的激励,会变得更有动力。

尤其
是身边的榜样,我们会不自觉地向榜样看齐,从而转化成实际行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活成别人的榜样。

昨天在公园门口,看到两个小男孩吃芒果,一边拿嘴撕扯着芒果皮,一边往地上
吐皮,实在看不下去了,我拿出一张纸巾递给小男孩:“给你张纸,
不要往地上吐了,把地上的也捡起来”,小男孩刚开始还有点不愿意,说“我们渴了呀”,见我递纸巾,有点不好意思了,乖乖地捡
起了地上的果皮。

我说:“你们老师天天教育你们不能乱扔东西,
以后出门带包纸巾”,小男孩连忙说“谢谢阿姨”,希望两个小男
孩从此以后再不乱扔垃圾。

去北京的观后感篇4
北京冬奥会既是一个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一扇亮丽的“中国
窗口”。

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冬奥会全部场馆实
现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首次大规模采用更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
进行制冰……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北京
冬奥会不仅实现了在东方大国普及冰雪运动的宏大愿景,也以“中
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办奥模式树立了新标杆。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不仅考验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而且也承载着满足群众健康生活、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使命,
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它的顺利筹办不仅助力“带动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美好愿景变成现实,也点燃了我们建设体育
强国的万丈豪情;它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最美集锦”,也是展现
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舞台。

疫情之下,“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新奥林匹克精神
正超越国界,在全世界深入人心。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
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

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我们要一鼓作气、
善始善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
廉洁办奥各项任务,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向全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为
奥林匹克运动事业作出新贡献,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好声音”。

去北京的观后感篇5
“五——四——三——二——一。

”当9月6日残奥会的烟花
燃放到:“1”时,我们全家欢呼了起来,精彩的残奥会开幕式开始了。

祥云飘飘,圣火熊熊,以天、地、人和谐为主线的北京线奥会
会徽处处可见,残奥会“福牛乐乐”正向我们走来。

动听的歌声,
优美的舞蹈,美轮美奂的意境,这些可都是残疾人艺术家们辛苦的
杰作。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让大家对生命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天地静默,夜凉如水,乐声响起。

全世界的目光,都随着光柱,投射在一个名叫李月的女孩身上。

她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左腿,
可她不想舞蹈的梦想屈从于残酷的命运,她得到了无数敬重生命与
梦想的人们的帮助,她终在全世界面前,重新起舞。

而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我们有美丽的校园,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好心人一直在关
心着我们,帮助着我们,我们同学中就有许多同学获得过别人的帮助;更重要是,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可以用眼睛观看五彩
缤纷的世界;用耳朵聆听美妙悦耳的音乐,用嗓子唱出婉转动听的歌声……可是他们,有的生活在一片黑暗中,有的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有的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他们身残志不残,坚强地
面对现实。

让我们“关注残奥会,关爱残疾人”。

其实我们少吃一点零食,少买一件衣服,让我们用节约下来的一点钱,建更多的残疾人工厂,让残疾人们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自食其力,真正地“站立”
起来。

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无障碍的世界吧!让残疾人
与正常人共同和谐地,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

去北京的观后感篇6
因为人各有各的命运,所以,世界上有了“残疾”两个字。

说残奥会是竞技舞台,也是不可否认,但我认为更大的一部分
是他们敢于在这舞台上展示自己,向全世界的人诉说自己虽然有身
体上的残缺,但是他们自己心中的理想还是火热的,还是不可摧毁的。

独腿女孩与“芭蕾王子”的双人舞震荡了千万观众的心,演绎
了残疾人对理想的追求,对完整生命的追求,完美地阐释了生命存在
的价值。

博尔特以手捶胸轻松飘越百米世界纪录,菲尔普斯的水中8金
与7项世界新纪录,使得人类在陆上在水中都将生命的极限推开了
很远。

残缺的身体不等于残缺的人生。

一张张刚毅的脸,一个个奋力
拼搏的身影为我们抒写了人类最华美的篇章。

残奥会的运动健儿就
这样用顽强的意志,用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残缺不是耻辱,残缺铸就了另一种美,美在坦然面对残疾的噩
梦上,美在执著追求生活的意义上,美在坚强对抗巨大的困难上……那是意志,浇筑在身体上的一种炫目的光辉。

身为健全人,
我们给予他们的不是漠视,更不能是轻视,只要人活得有尊严有价
值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残疾人。

让我们关注残奥,关注生命,关注完美。

去北京的观后感篇7
今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央,一张闪耀着光辉的唱片“奏”出美妙的音乐。

这是北京20__年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现场。


随着优美的音乐,残健共融的表演者们将“唱针”缓缓推动至地面,这张唱片在舞台呈现出的“留声机”上旋转启动。

音乐环绕在“鸟巢”上空。

这一环节的音乐改编自德国作曲家
门德尔松创作于19世纪的曲目《乘着歌声的翅膀》,它描绘了一个
极富浪漫色彩的美妙夜晚。

徜徉在4位竖琴演奏者演绎的旋律中,
北京20__年冬残奥会会徽烙印在“留声机”中央,闭幕式在金色光辉中开启了拥抱世界的欢聚。

音乐继续飘荡,随着激光的刻印,“留声机”边缘逐渐勾勒出冬残奥会六大项的运动形象轮廓,掀开了回顾本届冬残奥会高光时刻的帷幕。

9天赛程期间的精彩瞬间,随着“留声机”的旋转而激情浮现。

残疾人运动员穿越冰雪,在9天时间里拼搏奋斗、挑战自我的瞬间再次感动观众。

当精彩瞬间在欢呼与喝彩中定格,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迸发出璀璨的荣光。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导演沈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表达的是残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为,由此来完成温暖和感人的瞬间。

他介绍,本次闭幕式的创意策划从20__年就已经开始。

据悉,本次参演群体中,约30%为残疾人,70%为健全人,再一次诠释了残健融合的理念,将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

去北京的观后感篇8
冬残奥会的顺利开幕,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我们与各国相约北京,携手“一起向未来”,以冬奥会为契机深化与各国的体育合作和人文交流。

中国人关注冬奥、支持冬奥、参与冬奥,应当说,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圆梦之约。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如今并不安宁的国际形势下,更彰显世界人民携手奋进、共度时艰、追逐梦想的勇气。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在“一起向未来”的愿景里,展现人类面对困境的坚强姿态,指明战胜挑战的成功之道,承载亿万梦想,奔往美好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