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水价执行存在问题的思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利工程 与科研
H yd r a ul i c e ng i ne e r i n g a nd s c i e nt i ic f r e s e a r c h曲坡水 库灌溉管理 局 陕西铜川 7 2 7 0 3 1)
[ 摘要】 灌 区水价政策是灌 区管理单位收取水 费,确保灌 区工程正常运 行和灌 区稳定可持 续发展 的基础 。 同时也涉及灌 区千家万户的 根本 利益 。本文通过对现行水价政策执 行 中存在 的一些实际问题 的探讨 ,提 出了适应 当前灌 区情况 的建议。 [ 关键词】 水价 责任 农 民用水者协会 。 【 中图分类号】 K 9 2 8 .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5 6 2( 2 0 1 4) 一 1 2 — 5 2 — 1 上世纪9 0 年代后期 ,随着灌 区基层管理 体制改革 的不断深 入 ,灌 区水价政策也 随之发生不断 的调 整和变化 ,逐 步形 成 了 现 行 的终端 水价 政策 ,使 灌 区水价 管理 水平 得 到了 较大 的提 高 ,各 种乱 加价 、乱 搭车 、乱 浇人 情水 的现象得 到 了有 效遏 制 ,灌区亩均水价 大副下降 ,群众 用水 积极性大 大提高 ,灌溉 面积 得到有效恢 复 ,灌区农业经济 不断稳步发展 。但 随着 当前 经济社会 的全 面发展和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 的不 断深入 ,现行水 价政策也暴露 出诸多深层次 问题 ,严重制约 着灌 区的可持 续 良 性发展。 1当前水价政策的主要 内容 内无法 实现这一要求 。从全 国的 总体灌 区收费 情况 来看 ,当前 要求大 中型灌 区达到这一标准的仅陕西一省。 首先 ,在灌 区的输 水 、量水设施 上无法达 到这一要求 。特 别 是斗 以下 田间工程的配套 、衬 砌率较差 ,各 种测 水 、量水 设 施 还很不健全 ,加之农作物灌溉 要求 的短历 时性和流量 的不稳 定 性 ,使得 斗以下根本无法满 足直接 向各户 的长距离输 水和精 确量水要求 ,仅 能基本达 到斗 口量水 。 其次 ,灌区渠道所有制 形式所决定 的结算方式 和政策要求 不相一 致。 目前 ,灌 区干支渠等 国有 渠道 由灌 区管 理单位负责 管理 ,斗 以下等村社集 体所有制渠道 由末级渠 系供 水服务组织 根据 《 陕西省农业供水 收费管理暂行 办法 》、 《 陕西省 国 管 理 ,而灌 区管理单 位 和末 级渠 系管 理组 织根 据 国家 文件规 有大 中型灌区支 、斗渠改 制工作若 干实施 意见 》 、 《 陕西省大 定 ,只是合作 、合 同和业务关 系 ,这种所有制形 式和关系决定 中型灌 区改制渠道农业 用水基层管 理费 、群管费开 支使用管理 了灌区管理单位 和末级渠系管理 组织现行 的计 量结算方式 只能 办法 》 、 《 陕西 省 大 中型灌 区改 制渠 道供 水价 格核 定管 理 办 是斗 口计量 、斗 口结算 ,灌 区管理单位没有 权利 ,也没有 大量 法 》等政策 和省 物价局 、水利厅相 关配套性文件 精神 ,现行灌 的人力物力去和各用水户结算 。 区水价政策 可以概括为 :政府 定价 、按量计 费 、水价公示 、水 再次 ,我 国当前农村管 理和结构 的复杂性 ,决定 了灌 区管 费公 布 、一价 到户、一票收取 。 理单位根 本无法做到管 理到户 的要求 。当前 ,我 国农 村人 口众 当前 ,水价 由国有水 电费 、基层管理 费 、群管费三部 分构 多 ,结构 复杂 ,人均 收入较低 ,管理 难度较大 ,是 当前我 国改 成 。其 中国有水 电费是指 由灌 区管理单位使 用 ,用于补偿 国有 革 的重点 和难点 ,灌 区管理单位作 为一个业务管 理单 位 ,根本 资产在运行 过程 中发生 的费用 ;基层管 理费是指 由基层 管理站 没有权利 ,也没有能力越过村社集体组织直接管理到户。 使用 ,用于支付管理 站所属基层管 理组织生产 、管 理所发生 的 3对策及建议 费用 和支渠抢险 费 ;群管费是指 由站管斗用 的费用 ,用于补偿 3 . 1 明确灌 区末级 渠系管理主体 ,正确划分管理单 位和末级 改 制渠 道经 营 者的 投资 本息及 管 理费 用 。以上 均实 行政 府定 渠系供水 服务组织 的权利 、责任和义务 。 价。 根据 中央 近三年来三个 “ 一号文件 ”和党的 “ 十七 大”关 2 当前水价政策执行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于大力发扬基 层 民主政治建 设 ,积极发展农 民专业合作组 织 的 2 . 1 末级 渠系管理 主体不清 ,责任不 明。 精神要求 ,充分结合灌 区实际 ,建立灌 区干支渠道等 国有工程 上世纪八 十年代 ,随着我 国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特别 是家庭 以灌 区管理单位管理 为主 ,斗 以下 等集 体所有制渠 道 以末级渠 联产承包 土地政策 的不 断深入和市场经济 体制 的不断深 化 ,原 系供水 服务组织管 理为主的管理体 制。明确灌 区管理单位 和末 以村社 为单位 的集 体灌 溉 方式 演变 为 以农 户 为单 位 的灌溉 方 级渠 系供水服务组织的管理权限 、责任和义务 。 式 ,而 负责灌 区村社集体 所有制渠道 的村 社管水组织逐 步演变 在末级渠 系管 理 上以国务院办公厅 《 水利工程管理体 制改 为末级 渠系管水组织 ,这些组织 由受益村 社成立 ,形 式主要 以 革实施意见 》 ( 国办发[ 2 0 0 2 ] 4 5 号 )和水利部 、国家发改委 、民 村 干部 管水或村干部 指定个人管水 ,在向群众收取 国营水费 、 政部 《 关于加强农 民用 水户协会建设 的意见 》 ( 水农[ 2 0 0 5 ] 5 0 2 基 层管 理费 的同时 ,对于在用水过程 中发生 的管理 、修渠 、清 号 )文件精神 为依据 ,大力加 强农 民用水户协 会建设 ,积 极促 淤等费用按 照各 户面积 向群众分 摊。但 由于 当时农 村基层组 织 进灌 区末 级渠系的 民主参 与 、民主管理 和民主决策 。在改革 中 管理较为} 昆 乱 ,各种加价 、摊派 、乱浇人情水 现象较为严重 , 承认其他 末级渠系供水服 务组织和农 民用水 协会在末 级渠系管 灌 区亩均水 费较 高 ,出现灌 区专 管组织没 多收 ,群众用水没 少 理的法律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 、责任 和义务 。 交的现象。 3 . 2 结合灌 区 目前的管理体制和现状 ,建 立符合实际 的水价 为 了解决这 些问题 ,国家在 灌区末级渠 系逐步实行 了以承 政 策 管 理 机 制 。 包 、拍卖 、租赁 、股份合作 制 、农 民用水协会 等形式 的体 制改 从现行 的灌 区管理现状 和管理体制 出发 ,充分结 合水利工 革 ,出台了相应 的水价 管理办法和相关 配套制度 ,逐 步对灌 区 程管 理体制精神 ,建 立 由灌 区管 理单位送水 、收费 、开票到末 末级渠 系管水组织进行 了规范 。通过 改革 ,灌 区基本 取消 了原 级渠 系供水服务 组织 ( 主要形 式为农 民用水户协 会 ),再 由末 有 的段 斗管水组织 ,人 员或组织有保 留的逐步转化 为管理站 的 级渠 系供水服务 组织送水 、收费 、开票到户 ,水 费收缴 、群 管 雇佣 人员 ,负责配合管 理站负责干支 渠道 的管理 和运行。 以村 费使 用情况公布 到户 的供水 、水价管理机制 。从 促进末级 渠系 社 为单 位的管水人员成 为斗 以下等集 体所有制渠道 管理主体 , 的民主化 、规 范化运行 出发 ,建立 由当地人 民政府 、灌 区管理 对 所在受益村社负 责 ,主要形式 为承包管理和农 民用水协会 , 单位 和收 益村 社对 末级 渠 系的扶 持 、管 理 、监督 和业 务指 导 以承包经 营管理 居多 。水价管理 政策逐步形成 了现行 的水 价政 机制 。从有 利于维护用水 户利益 ,同时确保末级渠 系供水服务 策 。灌 区管理 单位 和 这些 管水组 织仍 实行 斗 口计 量 ,按量 结 组织正 常运行 的思路 出发 ,建立群 管费 由末级渠 系供水服务组 算 ,由这些管理组织负责送水 到户 ,收费到户 。 织和受 益区村社 、用 水户代表共 同核定 ,向受益 区群众全面公 2 . 2 政策要求的超前性与灌区硬件 的相对滞后性不配套 。 示 ,报 物价部 门备案 或审查 的末 级渠系管理费用 核定 、调整 机 在 现行 的水 价政 策 中要 求灌 区管 理单 位 全面 做 到送水 到 制 ,解决 目前有关费用合理不合规 的问题。 户 、计量 到户 、收费 到户 ,微机开票送 票到户 ,水价公示 、水 4结语 费公 布到户 。我个 人认 为 ,政策要求 的方 向是对 的 ,但 没有考 灌 区灌溉管理是 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 ,管 理体制 和机制是 虑达到这些要求 和 目标所需要 的成本 ,没有考虑 到灌 区当前 的 在长期 的社 会和经济环境 下逐步形成 的 ,相应水价 管理政策也 设 施现状 和管 理现状 ,没有考 虑到灌 区各级渠 系的所有制 和管��
H yd r a ul i c e ng i ne e r i n g a nd s c i e nt i ic f r e s e a r c h曲坡水 库灌溉管理 局 陕西铜川 7 2 7 0 3 1)
[ 摘要】 灌 区水价政策是灌 区管理单位收取水 费,确保灌 区工程正常运 行和灌 区稳定可持 续发展 的基础 。 同时也涉及灌 区千家万户的 根本 利益 。本文通过对现行水价政策执 行 中存在 的一些实际问题 的探讨 ,提 出了适应 当前灌 区情况 的建议。 [ 关键词】 水价 责任 农 民用水者协会 。 【 中图分类号】 K 9 2 8 .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5 6 2( 2 0 1 4) 一 1 2 — 5 2 — 1 上世纪9 0 年代后期 ,随着灌 区基层管理 体制改革 的不断深 入 ,灌 区水价政策也 随之发生不断 的调 整和变化 ,逐 步形 成 了 现 行 的终端 水价 政策 ,使 灌 区水价 管理 水平 得 到了 较大 的提 高 ,各 种乱 加价 、乱 搭车 、乱 浇人 情水 的现象得 到 了有 效遏 制 ,灌区亩均水价 大副下降 ,群众 用水 积极性大 大提高 ,灌溉 面积 得到有效恢 复 ,灌区农业经济 不断稳步发展 。但 随着 当前 经济社会 的全 面发展和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 的不 断深入 ,现行水 价政策也暴露 出诸多深层次 问题 ,严重制约 着灌 区的可持 续 良 性发展。 1当前水价政策的主要 内容 内无法 实现这一要求 。从全 国的 总体灌 区收费 情况 来看 ,当前 要求大 中型灌 区达到这一标准的仅陕西一省。 首先 ,在灌 区的输 水 、量水设施 上无法达 到这一要求 。特 别 是斗 以下 田间工程的配套 、衬 砌率较差 ,各 种测 水 、量水 设 施 还很不健全 ,加之农作物灌溉 要求 的短历 时性和流量 的不稳 定 性 ,使得 斗以下根本无法满 足直接 向各户 的长距离输 水和精 确量水要求 ,仅 能基本达 到斗 口量水 。 其次 ,灌区渠道所有制 形式所决定 的结算方式 和政策要求 不相一 致。 目前 ,灌 区干支渠等 国有 渠道 由灌 区管 理单位负责 管理 ,斗 以下等村社集 体所有制渠道 由末级渠 系供 水服务组织 根据 《 陕西省农业供水 收费管理暂行 办法 》、 《 陕西省 国 管 理 ,而灌 区管理单 位 和末 级渠 系管 理组 织根 据 国家 文件规 有大 中型灌区支 、斗渠改 制工作若 干实施 意见 》 、 《 陕西省大 定 ,只是合作 、合 同和业务关 系 ,这种所有制形 式和关系决定 中型灌 区改制渠道农业 用水基层管 理费 、群管费开 支使用管理 了灌区管理单位 和末级渠系管理 组织现行 的计 量结算方式 只能 办法 》 、 《 陕西 省 大 中型灌 区改 制渠 道供 水价 格核 定管 理 办 是斗 口计量 、斗 口结算 ,灌 区管理单位没有 权利 ,也没有 大量 法 》等政策 和省 物价局 、水利厅相 关配套性文件 精神 ,现行灌 的人力物力去和各用水户结算 。 区水价政策 可以概括为 :政府 定价 、按量计 费 、水价公示 、水 再次 ,我 国当前农村管 理和结构 的复杂性 ,决定 了灌 区管 费公 布 、一价 到户、一票收取 。 理单位根 本无法做到管 理到户 的要求 。当前 ,我 国农 村人 口众 当前 ,水价 由国有水 电费 、基层管理 费 、群管费三部 分构 多 ,结构 复杂 ,人均 收入较低 ,管理 难度较大 ,是 当前我 国改 成 。其 中国有水 电费是指 由灌 区管理单位使 用 ,用于补偿 国有 革 的重点 和难点 ,灌 区管理单位作 为一个业务管 理单 位 ,根本 资产在运行 过程 中发生 的费用 ;基层管 理费是指 由基层 管理站 没有权利 ,也没有能力越过村社集体组织直接管理到户。 使用 ,用于支付管理 站所属基层管 理组织生产 、管 理所发生 的 3对策及建议 费用 和支渠抢险 费 ;群管费是指 由站管斗用 的费用 ,用于补偿 3 . 1 明确灌 区末级 渠系管理主体 ,正确划分管理单 位和末级 改 制渠 道经 营 者的 投资 本息及 管 理费 用 。以上 均实 行政 府定 渠系供水 服务组织 的权利 、责任和义务 。 价。 根据 中央 近三年来三个 “ 一号文件 ”和党的 “ 十七 大”关 2 当前水价政策执行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于大力发扬基 层 民主政治建 设 ,积极发展农 民专业合作组 织 的 2 . 1 末级 渠系管理 主体不清 ,责任不 明。 精神要求 ,充分结合灌 区实际 ,建立灌 区干支渠道等 国有工程 上世纪八 十年代 ,随着我 国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特别 是家庭 以灌 区管理单位管理 为主 ,斗 以下 等集 体所有制渠 道 以末级渠 联产承包 土地政策 的不 断深入和市场经济 体制 的不断深 化 ,原 系供水 服务组织管 理为主的管理体 制。明确灌 区管理单位 和末 以村社 为单位 的集 体灌 溉 方式 演变 为 以农 户 为单 位 的灌溉 方 级渠 系供水服务组织的管理权限 、责任和义务 。 式 ,而 负责灌 区村社集体 所有制渠道 的村 社管水组织逐 步演变 在末级渠 系管 理 上以国务院办公厅 《 水利工程管理体 制改 为末级 渠系管水组织 ,这些组织 由受益村 社成立 ,形 式主要 以 革实施意见 》 ( 国办发[ 2 0 0 2 ] 4 5 号 )和水利部 、国家发改委 、民 村 干部 管水或村干部 指定个人管水 ,在向群众收取 国营水费 、 政部 《 关于加强农 民用 水户协会建设 的意见 》 ( 水农[ 2 0 0 5 ] 5 0 2 基 层管 理费 的同时 ,对于在用水过程 中发生 的管理 、修渠 、清 号 )文件精神 为依据 ,大力加 强农 民用水户协 会建设 ,积 极促 淤等费用按 照各 户面积 向群众分 摊。但 由于 当时农 村基层组 织 进灌 区末 级渠系的 民主参 与 、民主管理 和民主决策 。在改革 中 管理较为} 昆 乱 ,各种加价 、摊派 、乱浇人情水 现象较为严重 , 承认其他 末级渠系供水服 务组织和农 民用水 协会在末 级渠系管 灌 区亩均水 费较 高 ,出现灌 区专 管组织没 多收 ,群众用水没 少 理的法律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 、责任 和义务 。 交的现象。 3 . 2 结合灌 区 目前的管理体制和现状 ,建 立符合实际 的水价 为 了解决这 些问题 ,国家在 灌区末级渠 系逐步实行 了以承 政 策 管 理 机 制 。 包 、拍卖 、租赁 、股份合作 制 、农 民用水协会 等形式 的体 制改 从现行 的灌 区管理现状 和管理体制 出发 ,充分结 合水利工 革 ,出台了相应 的水价 管理办法和相关 配套制度 ,逐 步对灌 区 程管 理体制精神 ,建 立 由灌 区管 理单位送水 、收费 、开票到末 末级渠 系管水组织进行 了规范 。通过 改革 ,灌 区基本 取消 了原 级渠 系供水服务 组织 ( 主要形 式为农 民用水户协 会 ),再 由末 有 的段 斗管水组织 ,人 员或组织有保 留的逐步转化 为管理站 的 级渠 系供水服务 组织送水 、收费 、开票到户 ,水 费收缴 、群 管 雇佣 人员 ,负责配合管 理站负责干支 渠道 的管理 和运行。 以村 费使 用情况公布 到户 的供水 、水价管理机制 。从 促进末级 渠系 社 为单 位的管水人员成 为斗 以下等集 体所有制渠道 管理主体 , 的民主化 、规 范化运行 出发 ,建立 由当地人 民政府 、灌 区管理 对 所在受益村社负 责 ,主要形式 为承包管理和农 民用水协会 , 单位 和收 益村 社对 末级 渠 系的扶 持 、管 理 、监督 和业 务指 导 以承包经 营管理 居多 。水价管理 政策逐步形成 了现行 的水 价政 机制 。从有 利于维护用水 户利益 ,同时确保末级渠 系供水服务 策 。灌 区管理 单位 和 这些 管水组 织仍 实行 斗 口计 量 ,按量 结 组织正 常运行 的思路 出发 ,建立群 管费 由末级渠 系供水服务组 算 ,由这些管理组织负责送水 到户 ,收费到户 。 织和受 益区村社 、用 水户代表共 同核定 ,向受益 区群众全面公 2 . 2 政策要求的超前性与灌区硬件 的相对滞后性不配套 。 示 ,报 物价部 门备案 或审查 的末 级渠系管理费用 核定 、调整 机 在 现行 的水 价政 策 中要 求灌 区管 理单 位 全面 做 到送水 到 制 ,解决 目前有关费用合理不合规 的问题。 户 、计量 到户 、收费 到户 ,微机开票送 票到户 ,水价公示 、水 4结语 费公 布到户 。我个 人认 为 ,政策要求 的方 向是对 的 ,但 没有考 灌 区灌溉管理是 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 ,管 理体制 和机制是 虑达到这些要求 和 目标所需要 的成本 ,没有考虑 到灌 区当前 的 在长期 的社 会和经济环境 下逐步形成 的 ,相应水价 管理政策也 设 施现状 和管 理现状 ,没有考 虑到灌 区各级渠 系的所有制 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