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唐宋古文研究》作业_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秋《唐宋古文研究》作业_3
一、单选题
1. 属于“文以载道”说代表人物的是()。

∙ A. 欧阳修
∙ B. 王安石
∙ C. 柳开
∙ D. 苏轼
答案C
2. 欧阳修“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是评论()的。

∙ A. 苏轼
∙ B. 苏辙
∙ C. 王安石
∙ D. 曾巩
答案A
3. 古代诗文,文备众体者则()。

∙ A. 杜甫
∙ B. 韩愈
∙ C. 柳宗元
∙ D. 苏轼
答案B
4. 认识到不是文章决定治乱,道德才是根本,提出了文章教化说的是()。

∙ A. 萧颖士
∙ B. 梁肃
∙ C. 柳冕
∙ D. 独孤及
答案C
5. 对柳宗元生平认识有误的是()
∙ A.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官至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 B. 柳宗元勤于读书,善于思考,态度严谨,五经之外,先秦诸子也都下过工夫。

∙ C. 在经学史上,敢于疑古,敢于创新
∙ D. 致力于倡导宋儒所谓的道学
答案D
6. 不是唐代古文运动衰落的原因的是()。

∙ A. 古文运动缺乏来自上层的支持,发起人多名位不振
∙ B. 观念革新不彻底,受颂美观念影响
∙ C. 韩柳古文走向奇怪艰涩产生不良影响
∙ D. 骈文扩大了题材内容,发展了技巧
答案C
7.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出自苏轼()。

∙ A.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B. 《超然台记》
∙ C. 《前赤壁赋》
∙ D. 《日喻》
答案C
8. “中国古代散文”是现代人使用的概念,()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 A. 周作人
∙ B. 郁达夫
∙ C. 刘半农
∙ D. 胡适
答案C
9. 对韩柳文艺理论建树认识有误的是()。

∙ A. 奉行“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的准则
∙ B. 提出了道统说
∙ C. 否定了乐关教化,文关兴衰的旧说,将治国平天下的关键归结于修身正心
∙ D. 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之说,韩柳逐渐认识到了文学的抒情的特点
答案A
10. 最早提出骈文的是()。

∙ A. 刘勰
∙ C. 柳宗元
∙ D. 庾信
答案C
11. 鲁迅所言"文学的自学时代"是指()。

∙ A. 殷周之前
∙ B. 战国至西汉
∙ C. 先秦
∙ D. 东汉到隋,即"八代"
答案D
12. 唐初提出了一种理想的文学标准“合其两长”的人是()。

∙ A. 唐太宗
∙ B. 魏征
∙ C. 颜师古
∙ D. 陈子昂
答案B
13. 不是初唐四杰的是()
∙ A. 王勃
∙ B. 杨炯
∙ C. 陈子昂
答案C
二、多选题
1. 属于文统论阵营的有()。

∙ A. 田锡
∙ B. 欧阳修
∙ C. 柳宗元
∙ D. 苏轼
答案A,B,D
2. 属于史家记事类的散文是()。

∙ A. 《论语》
∙ B. 《墨子》
∙ C. 《左传》
∙ D. 《国语》
答案C,D
三、判断题
1. 《越州赵公救灾记》是曾巩典制方面的代表作。

答案正确
2. 苏轼在《日喻》一文中阐明了“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的道理,在这里“道”即孔孟之道。

3. 韩愈主张明道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用儒家的道统重新建立起封建等级制的思想基础。

答案正确
4. 李谔《上隋文帝革文华书》指斥魏晋以来的文风浮华不实,但这篇上书本身却是一篇骈文。

答案正确
5. 韩柳否定了乐关教化,文关兴衰的旧说,将治国平天下的关键归结于修身正心,得人进贤,并提出了不论贵贱、唯问贤愚的取士原则。

答案正确
6.《尚书》中的《虞书》、《夏书》是殷以前虞、夏留下的散文。

答案错误
7. 最早在意识地出于功利目的而提倡散体文的,历来认为是西魏的宇文泰、苏绰等人。

答案正确
8. 苏轼在唐宋古文运动中便具有重要意义,就在于他反对道统说,肯定文的价值,建立了文统说,是古文运动的一次重大变化。

答案正确
9. 骈、散之别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答案错误
10. 从东汉到隋这个时期是“文章之衰”。

原因是文章逐渐雅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